赵红征;马民;赵兵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 CRC)组织中环氧化酶( COX)-2的表达。方法采用 RT-PCR 方法,从吉林省人民医院肛肠外科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 CRC手术标本50例中,分别测定伴淋巴结转移癌组织30例,未转移癌组织2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10例中 COX-2的表达水平。结果三组 COX-2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COX-2基因表达从结直肠正常黏膜组织→无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腺癌组织→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腺癌组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各个阶段两两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 COX-2在转移性CRC 中高表达,在其侵袭和转移的机制中起一定作用,可作为预测 CRC侵袭、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作者:孟韬;张大伟;刘林涛;吴娜;杨晓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高功率微波辐射致大鼠免疫损伤的影响。方法18只成年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微波辐射模型组和药物预防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微波辐射模型组采用微波辐射装置辐射6 min,照射平均功率密度为200 mW/cm2;药物预防组先用桦褐孔菌多糖溶液灌胃,每次2 ml(按400 mg/kg),1次/d,连续10 d,然后当天进行微波辐射,照射条件同微波辐射模型组。第11天全部动物乙醚麻醉,股动脉取血,检测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大鼠血清IgG含量,冰浴下立即取大鼠脾脏,观察各组脾脏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微波辐射模型组大鼠脾脏白髓和红髓结构紊乱,淋巴细胞坏死和凋亡;药物预防组与微波辐射模型组比较,大鼠脾脏形态结构上的损害较轻,大鼠红髓与白髓分界清晰,脾脏生发中心均可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微波辐射模型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都明显降低,血清中IgG含量也减少( P<0.05);与微波辐射模型组比较,药物预防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都明显升高,血清中IgG含量也增加( P<0.05)。结论桦褐孔菌多糖能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水平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对微波辐射致机体的免疫功能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作者:孙艳美;钟秀宏;吕士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 ADR)发生率高,不仅降低其生活质量和增加医疗需求,而且增加死亡率。本研究探讨老年患者ADR危险因素。
作者:杨志伟;王琼;欧阳敏;蹇在金;刘幼硕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出血性转化( HT )是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发现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 CT、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尤其是随着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广泛应用,能对HT进行早期诊断。 SWI能显示许多CT、常规MRI难以发现的微出血灶〔1〕。本研究探讨SWI在缺血性脑卒中HT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不同HT面积对临床转归的影响。
作者:陈莉;秦新月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可导致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1〕,进而引起呼吸、循环、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受损,严重者可引起肺性脑病,表现为头疼,记忆力减退。长期缺氧可以引起氧自由基产生、神经元损害、炎性反应及神经胶质细胞活化等脑部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导致认知功能障碍〔2〕。记忆功能是认知功能的敏感指标,本研究分析缺氧状况对老年COPD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状况。
作者:张新平;刘玉洁;温丽雅;冯芳;陈长香;李淑杏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PPAR)γ的内源性配体15-脱氧前列素2(15d-PGJ2)对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增殖活性的影响及诱导其凋亡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人骨肉瘤细胞MG63,分别用终浓度为0.1、1、5、10和50μmol/L15d-PGJ2处理,对照组不给予药物,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测定药物作用24 h、48 h、72 h及96 h细胞增殖的变化;流式细胞术( FCM)结合AnnexinV/PI双染色观察终浓度5μmol/L和20μmol/L15d-PGJ2作用48 h和72 h MG63细胞周期变化及诱导细胞凋亡和坏死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终浓度20μmol/L 15d-PGJ2处理48 h对MG63细胞中PPARγmRNA的表达影响;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终浓度20μmol/L15d-PGJ2作用48 h,MG63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p53和Bax/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结果显示:①各浓度15 d-PGJ2作用24 h、48 h、72 h及96 h,对MG63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48 h达到佳抑制效果。48 h、72 h及96 h抑制率两两比较均无差异( P>0.05),且50μmol/L对细胞的抑制率几乎达100%;②在各时间点,各浓度组间比较均有差异( P=0.000),在0.1~50μmol/L浓度组区间,相同时间点的抑制率有随浓度升高而递增的趋势。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各细胞周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加药组G0/G1期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S和G2/M期相应减少,且细胞凋亡率增高,表明加药组可使细胞G0/G1期阻滞且诱导细胞凋亡;RT-PCR检测PPARγmRNA的表达,并同时逆转录稳定的内参片段β-actin,以二者的面积灰度值比值作为该mRNA的相对表达量,20μmol/L 15d-PGJ2作用48 h,PPARγmRNA的相对表达量(2.06±0.35)与对照组(0.94±0.23)比较有差异(P<0.05);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药物干预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 Bax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而 p53和 bcl-2表达下降(P<0.05)。结论①PPARγ激动剂15d-PGJ2能明显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生长,引起细胞G1期阻滞并诱导细胞凋亡。②15d-PGJ2可能通过增加PPARγmRNA表达,上调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Bax及下调p53和bcl-2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全碧波;张善锋;李月白;李晓坤;李啸然;李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患者嗅觉察觉和识别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制的“五味嗅觉测试液”对36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嗅觉察觉阈值和嗅觉识别阈值的检测,并与正常老年人对照,观察与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帕金森病患者均可出现嗅觉察觉阈值和识别阈值的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年龄、性别及病程不相关(P均>0.05),但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P<0.05),并随病情的加重而加重。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嗅觉功能有明显减退,嗅觉检测对于帕金森病的筛查和早期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霍丽涛;黄星会;吴庆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各种原因引起的快速、大量失血,进而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是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甚至多器官衰竭( MOF)的重要因素之一〔1〕。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休克后血液流变学事件,引起的组织低灌注、顽固性低血压是MOF发生的关键环节〔2〕,成为休克临床救治的关键靶点;失血性休克后血液流变性的异常主要表现在:早期降低、晚期升高的血黏度,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和聚集性增高及红细胞的结构损伤,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早期增强及随后的血液高凝和微血栓形成,白细胞的黏附性增加等〔3〕。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肠淋巴系统在失血性休克〔4〕、失血-脂多糖二次打击〔5〕、急性胰腺炎〔6〕、肠缺血再灌注损伤〔7〕等危重病理过程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肠淋巴液是重要器官损伤的关键因素〔8,9〕。鉴于血液流变性在休克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作用,本文重点阐述肠淋巴液在失血性休克后血液流变性异常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雷慧;蒋芙蓉;苑建兵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急性左心衰竭( AHF)主要风险集中在发病早期,因此发病后能否给予早期处理是决定患者是否致残、致死的关键〔1〕。院前急救的成败关系到整个急救过程和患者的预后〔2〕。在院前系统急救的整个过程中,涉及治疗、搬运、衔接、沟通等多方面内容。本文拟分析急救方法前移对AHF患者的作用。
作者:李敬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ASO)已成为世界上非外伤性致残率高的疾病〔1〕。腔内介入治疗已成为ASO的主要治疗手段,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等优势〔2〕。而遵医行为在控制疾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观察奥瑞姆( Orem )护理模式对 ASO 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作者:田素红;李燕;周士琦;陈雪梅;董丽宏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胸腔内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对老年恶性胸水患者胸腔积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的影响。方法84例肺癌合并恶性胸水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将胸腔积液排出,对照组采用胸腔注射顺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管内皮抑素治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评分( Karnofsky评分)及不良反应。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ELISA法测定胸腔积液VEGF、EGFR水平。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95.24%)与对照组(76.19%),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VEGF、EGF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胸腔内注射血管内皮抑制素能有效抑制肺癌合并恶性胸水患者VEGF、EGFR水平,改善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燕;赵君慧;骆玉霜;李国元;李佳艺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严重的顽固性便秘经长期药物治疗无效需行手术治疗。本文分析腹腔镜联合TEM器械保留回盲部及直肠壶腹部结肠次全切手术的老年顽固性便秘病人临床资料。
作者:宋晓伟;王欣宇;柴长鹏;邹永波;张明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静脉溶栓治疗发病4.5 h内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75例发病4.5 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患者,分为转归不良及转归良好组,分析影响转归的危险因素,对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大、糖尿病、心房颤动、溶栓前收缩压高、空腹血糖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同型半胱氨酸高、心源性栓塞、血糖控制不佳、溶栓后2 h NIHSS评分降低少等因素在转归良好与不良组间差异显著( P<0.05),是溶栓后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房颤(OR 1.03,95%CI 1.002~1.049,P=0.032)、基线高空腹血糖(OR 2.15,95%CI 0.864~2.025,P=0.045)是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4.5 h内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房颤、高血糖。
作者:张立红;彭道勇;李迪;许建平;王苏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严重创伤具有伤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致残、病死率高等特点〔1〕。做好严重创伤救治规范工作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减少严重创伤并发症,降低致残、病死率,成为急救中心的重要任务。本文拟观察完善严重创伤救治原则对老年患者严重创伤救治的影响。
作者:阮战伟;郑旭东;陈纯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姜黄素联合奥沙利铂增强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抑制及杀伤作用,并探讨其与 Fas蛋白的关系。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和奥沙利铂单独或联合作用于BGC-823胃癌细胞,分别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检测 BGC-823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检测Fas蛋白表达及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酶活性变化。结果姜黄素和奥沙利铂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呈剂量依赖性,联合作用组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两药均可增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率,联合作用组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两药均可增强 Fas蛋白表达。联合作用组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两药均可增强Caspase-3酶活性,联合作用组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结论姜黄素联合奥沙利铂可显著增强对BGC823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可增强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Fas蛋白的表达、增强Caspase-3活性有关。
作者:韩金荣;罗强;刘华;孙黎;张林西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内毒素休克时大脑皮质损伤状况及人参二醇组皂苷对大鼠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28只 Wista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实验对照(control)组,内毒素休克(LPS)组,地塞米松(LPS+DEX)组和人参二醇组皂苷(LPS +PDS)组。大鼠静脉注射内毒素制作内毒素休克大鼠模型。生物化学法检测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和丙二醛( MDA)含量。蛋白印迹检测大鼠核转录因子( NF)-κB 蛋白 P65亚基表达含量的变化。 ELISA法检测脑组织内白细胞介素( IL-1β),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和 IL-6水平。结果与LPS组比较,LPS+DEX组和 LPS +PDS组大鼠脑组织MDA含量降低,SOD活性上调,NF-κB蛋白表达降低,IL-1β,TNF-α和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PDS能够下调内毒素休克脑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改善自由基和炎症因子对脑组织的损伤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磊;王宏英;方艳秋;谭岩;赵雪俭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1〕,我国≥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据此估计目前全国患病人数已达到2亿以上,其中老年人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病人数的60%~70%。高血压是导致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冠心病、肾衰竭、主动脉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本文现就对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临床特点及其流行特征和降压治疗的个体化作一综述。
作者:徐艳;黄河浪;周建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生物学特性、脂联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肝星状细胞培养后分成空白对照组;罗格列酮组;GW9662阻断组;罗格列酮+GW9662组。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同时检测脂联素、PPARγmR-NA及其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罗格列酮组的肝星状细胞增殖率较其他组明显减弱( P<0.01),脂联素、PPARγmRNA及蛋白表达量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1);且脂联素、PPARγ表达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1)。结论 PPARγ能上调脂联素的表达,抑制 HSC 增殖,抑制肝纤维化的发展。
作者:车媛梅;张一;应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抗阻训练结合营养干预对衰老大鼠肌组织MG29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8只3月龄大鼠和32只20月龄大鼠。选择24只老龄大鼠随机分为五组,观察抗阻训练和抗阻训练结合乳清蛋白喂养等干预对大鼠肌组织MG29的影响。分别以8只3月龄和8只20月龄大鼠为成年和老年对照组。结果抗阻训练结合乳清蛋白喂养组大鼠肌组织MG29蛋白基因表达高,其次为抗阻训练租。与老龄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均<0.05)。结论适宜的抗阻训练及乳清蛋白喂样可以促进肌组织MG29蛋白表达量的增加,同时伴有肌组织抗氧化能力增强,表明肌组织衰老得到抑制。
作者:周波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