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BLE引流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观察

朱艺

关键词:引流管, 引流治疗, 自发性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 中心静脉导管, 治疗组, 临床应用价值, 对照组, 并发症, 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 推广应用, 气胸患者, 临床资料, 疗效满意, 操作安全, 治愈率, 统计学, 肺复张, 结果
摘要:目的 探讨ABLE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ABLE引流管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32例(治疗组),并与中心静脉导管组(对照组)在基本临床资料、疗效、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总治愈率上无统计学差别(P>0.05),ABLE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缩短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P<0.05).结论 应用ABLE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操作安全简便,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肺结核病与肺真菌病临床鉴别诊断探讨

    目的 提高肺真菌病与肺结核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10例误诊为肺结核病的肺真菌病例的临床资料、胸部影像学改变及实验室、病理检查资料.结果 根据诊断结果分类肺曲菌病5例,其中2例为侵袭性肺曲菌病,3例为肺曲菌球;诊断为肺隐球菌病2例,临床诊断2例.根据影像学改变特点分类肺炎型3例,其中1例为曲霉菌感染,3例临床诊断;表现为双肺多发性病灶4例,其中1例为隐球菌感染,2例为曲菌感染,1例临床诊断.表现为孤立性结节1例,为隐球菌感染,表现为空洞内曲菌球3例,均在肺结核空洞基础上发病.结论 肺真菌病病理改变与浸润性肺结核相似,易误诊为肺结核,鉴别诊断需从发病诱因、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改变多角度观察分析,肺真菌病的确诊终多通过支气管镜或肺穿刺取得标本行病原体检查或通过胸外科手术病理证实.

    作者:马南兰;茅惠娟;沈云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结核病院住院肺结核病人菌株分布及耐药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结核病院住院肺结核病人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住院肺结核病人498份痰标本做各种病原菌培养.结果 共培养出644份菌株.结核分枝杆菌190株,4种一线抗结核药的耐药率是链霉素26.5%、异烟肼24.9%、利福平22.7%、乙胺丁醇10.3%.革兰阴性杆菌318株,耐药率高的依次是氨苄西林、头孢唑啉.革兰阳性球菌34株,耐药率高的依次是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真菌98株,耐药率高的依次是益康唑和氟康唑.结论 住院肺结核病人检出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多,真菌检出率也较高,结核杆菌、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对多种药物有很高的耐药率.

    作者:陶波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超分支滚环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建立超分支滚环扩增技术(HRCA)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检测平台.方法 对60例肺结核病人,38例非结核对照组和20例健康人的痰标本进行检测;同时对鸟分枝杆菌等非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以评价该平台的特异性.结果 HRCA对H37Rv IS6110基因的检测灵敏度达到740 aM,检测H37Rv菌悬液的灵敏度为200 cfu/ml.鸟分枝杆菌等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60例肺结核病人检测灵敏度(73.33%,44/60)与定量PCR相近(78.33%,47/60),显著高于涂片法(41.67%,25/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分支滚环扩增技术是一种简单实用,结果可靠和具有较强临床应用前景的结核菌检测技术.

    作者:郭艳玲;刘洋;姜广路;时广利;宋长兴;傅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凝血酶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疗效观察

    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异常和永久性扩张的一种慢性化脓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咯脓痰和反复咯血.支气管扩张咯血临床较常见,本院联合凝血酶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史俊平;刘艳芹;刘鹏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可予宁预防初治继发型肺结核肝损害

    在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中,药物肝损害是较常见的一种副作用,而在抗结核短程化疗方案中,发生药物性肝损害更多,严重影响了病人的治疗,也是结核病患者中断治疗的常见原因.为了找到迅速恢复肝功能,保证肺结核病人顺利完成疗程的有效药物,我们对102例正在治疗初治新发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应用可予宁和护肝片来预防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成晓曼;李华;王立春;邹秀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经气管镜微创介入治疗146例支气管结核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综合介入治疗与单纯局部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6例支气管结核病人随机分为5组,即单纯氩氦刀治疗组、高频电刀治疗组、冷冻治疗组、球囊扩张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高频电刀或氩氦刀或冷冻治疗+球囊扩张),以上治疗均在全身标准四化抗结核治疗及辅助局部注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局部微创介入治疗.观察比较经气管镜局部综合治疗组与各单纯局部治疗组的近期疗效.结果 高频电刀组:平均治疗1.18次,有效率30.23%;氩气刀治疗组:平均治疗1.29次,有效率31.91%;冷冻治疗组:平均治疗0.55次,有效率15.00%;球囊扩张组:平均治疗0.73次,有效率18.69%;综合治疗组:平均治疗0.83次,有效率96.69%.结论 支气管结核全身药物治疗疗效较差,辅助支气管镜局部综合介入治疗疗效显著,其疗效明显优于经支气管镜单纯介入治疗.

    作者:魏喜玲;梁占伟;李志惠;刘欣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具有潜在危险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以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命.国外报道OSAHS的患病率为2%~4%,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是多种全身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内林其昌等[1]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推算人群中OSAHS患病率为4.78%.目前OSAHS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就OSAHS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彭裕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多巴酚丁胺联合酚妥拉明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多巴酚丁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01月至2011年0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多巴酚丁胺和酚妥拉明),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以及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以及FEV1与FVC的比值(FEV1/FVC)的变化情况,两组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7%)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93.3%),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肺型P波和肢导QRS低电压例数明显减少,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肺型P波和肢导QRS低电压例数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例数也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FVC(64.1±2.8)、FEV1(63.0±4.2),以及 FEV1/FVC(66.3±4.8)等肺功能指标,都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多巴酚丁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罗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外周T细胞淋巴瘤肺部转移1例诊治分析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型 (peripheral T cell lymphoma,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PTCL-NOS) 属于侵袭性淋巴瘤,其在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和临床表现上都无特异性,总体预后较差.目前随着基因及分子生物学水平的深入研究,对PTCL-NOS的发病机制、预后因素及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都有了更新的认识.

    作者:张凌云;欧敏;孟激光;韩志海;冯华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IL-9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与呼吸炎症性疾病的关系

    众所周知,人体内有两种免疫应答类型,即先天性免疫应答(又名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获得性免疫应答(又名特异性免疫应答),两者协调作用保护宿主免受病原体侵害,而辅助性T细胞是两者相互联接的桥梁.白细胞介素-9(IL-9)是由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早由Uyttenhove等从活化的小鼠Th细胞系TUC2.15培养上清中分离得到,由于其在多个辅助性T细胞亚群都有表达及其与呼吸炎症性疾病的紧密联系而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IL-9 的结构、细胞来源、免疫生物学功能及其与呼吸炎症性疾病关系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轩伟霞;张建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S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细胞块对周围型肺部占位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S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细胞块检查对周围型肺部占位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SCT引导下进行定位穿刺,应用细胞块制作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42例未与胸壁粘连周围型肺部占位进行诊断.结果 明确病理诊断39例,其中肺癌34例,良性占位5例.结论 SCT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块切片检查能够清晰显示细胞排列和组织结构,并且可多张切片做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可组织定位和分型诊断;对周围型肺部占位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殷建团;邱跃灵;潘玉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成人肺原发综合症11例误诊分析

    肺原发综合症占肺结核的10%左右,以儿童为多见[1].近年来由于儿童结核预防措施的普及、流动人口的增加以及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等人群,使原发型肺结核在成人显得易感性增加,更为常见.随着CT检查的普及,成人肺部原发病灶与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同时存在的状况经常可见,其影像表现与肺癌极其相似,很容易误诊.本文收集我院近10年来临床误诊为肺癌的成人肺原发综合症11例,重点分析临床资料,以期进一步提高成人肺原发综合症的认识.

    作者:王国庆;章从金;王辉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靶向大鼠Caveolin-1基因的短发夹RNA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 构建靶向大鼠caveolin-1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方法 化学合成靶向caveolin-1的单核苷酸链,经退火成双链.将退火得到的双链DNA克隆至表达载体pLL3.7中得到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DNA测序进行鉴定.结果 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DNA测序证实,成功构建大鼠pLL3.7-cav-1表达载体.结论 成功构建了靶向大鼠caveolin-1的shRNA表达载体,为以后进行caveolin-1与ALI/ARDS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岳扬;孙耕耘;尤青海;王楠;邵敏;张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胸腔置管引流及博莱霉素与白介素Ⅱ腔内给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目的 应用胸腔置管引流联合局部给药的方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观察其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予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待胸水放尽后胸腔内注入药物.A组注入博莱霉素1 mg/kg+生理盐水40 ml与白介素Ⅱ200万u+生理盐水40 ml,B组注入博莱霉素1 mg/kg+生理盐水40 ml,C组注入白介素Ⅱ200万u+生理盐水40 ml.每周注药1次,至少2~3周.结果 A、B、C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63.2%、61.1%.副反应相似.结论 胸腔置管引流并给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方法安全、易行、简便,不良反应小,博莱霉素与白介素Ⅱ联用能有效预防恶性胸腔积液再发生,对缓解病情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葛艳;杨志芸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肺癌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肺癌的发病与冠心病的关系,明确冠心病在肺癌预后上的临床意义.方法 统计我院2005~2008年诊治的共计1023例肺癌患者,其中238例合并冠心病,分别进行年龄和性别的分层分析.选取仅进行过4~6周期一线标准方案化疗的Ⅳ期鳞癌病人83例,分为肺癌组(62例)和肺癌合并冠心病组(21例)进行随访,将总生存期定为评价指标.结果 肺癌合并冠心病的百分率为23.26%,肺癌组及肺癌合并冠心病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3个月和12.5个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冠心病为肺癌的常见合并症,对肺癌预后无明显影响.

    作者:韩锁利;张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结核病合并HIV/AIDS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结核病患者合并HIV /AIDS感染的发病情况和特征.方法 对成都市结防院14054例新入院结核病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并按年度统计分析.结果 ①结核病合并HIV /AIDS患者的比例逐年上升;②发病群体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③肺结核合并HIV/AIDS患者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率低;④肺结核合并HIV/AIDS患者胸部X线表现多不典型.结论 结核病合并HIV /AIDS患者发病率日益增高,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多器官、组织受累较多.

    作者:杨铭;岳冀;李曦;周晓飞;何盛华;黄晓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D133+肺癌细胞的干细胞特性研究

    目的 收获CD133+肺腺癌细胞并评估其肿瘤干细胞特性.方法 从13例新鲜肺腺癌组织中收获CD133+和CD133-肺腺癌细胞,并进行Transwell侵袭实验、裸鼠成瘤实验等对比研究,观察CD133+和CD133-肺腺癌细胞的差异.结果 13例中有10例发现CD133表达,其阳性表达率高为13.12%,CD133+和CD133-细胞在侵袭性、致瘤能力上有明显区别.结论 CD133在人肺腺癌组织细胞中广泛表达,CD133+较CD133-人肺腺癌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性和致瘤能力.

    作者:王树岗;曾志勇;杨胜生;林建生;袁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肺泡蛋白沉积症合并重度低氧血症肺灌洗术的麻醉处理体会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us protein deposition sickness,PAP)表现为肺泡内大量蛋白样物质沉积,以致通气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大容量肺灌洗术是治疗此疾病的有效方法[1].

    作者:雷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方法的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选择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两个不同专科监测中心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的治疗方法.结果 两组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分别为19.82%(67/338)、11.79%(23/195),手术27.51%(93/338)、41.53%(81/195),两个专科之间手术治疗病例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作任何治疗的分别为34.02%(115/338)、37.94(74/195).结论 采用何种治疗方法,与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经济状况、医生的专业知识密切相关.

    作者:李成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肿瘤患者86例分析

    目的 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胸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2010年2月~2011年6月,来我院就诊并行电视胸腔镜手术的86例罹患胸部肿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VATS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行全胸腔镜手术80例,术中转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6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本组患者中肺楔形切除32例,肺叶切除42例,纵隔肿瘤9例,胸膜活检加肺固定术3例.手术持续时间平均89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149 ml,均未输血,术后仅8例出现并发症,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 d.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胸部肿瘤时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一次性缝合材料配合完全性肺叶切除可达到开胸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但仍需继续积累相关手术经验.

    作者:罗国军;张利;陈晓波;李卓东;石云;张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