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文;龚享文;刘春云
目的 建立超分支滚环扩增技术(HRCA)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检测平台.方法 对60例肺结核病人,38例非结核对照组和20例健康人的痰标本进行检测;同时对鸟分枝杆菌等非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以评价该平台的特异性.结果 HRCA对H37Rv IS6110基因的检测灵敏度达到740 aM,检测H37Rv菌悬液的灵敏度为200 cfu/ml.鸟分枝杆菌等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60例肺结核病人检测灵敏度(73.33%,44/60)与定量PCR相近(78.33%,47/60),显著高于涂片法(41.67%,25/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分支滚环扩增技术是一种简单实用,结果可靠和具有较强临床应用前景的结核菌检测技术.
作者:郭艳玲;刘洋;姜广路;时广利;宋长兴;傅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侵犯胸壁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3例周围型肺癌侵犯胸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2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肺部分切除术19例,肺全部切除术4例;其中联合整块胸壁切除术15例,肋骨部分切除术4例,胸膜重建术3例,上腔静脉部分切除术1例,心包部分切除术1例.本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91.3%(21/23),3年生存率为65.2%(15/23),5年生存率为30.4%(7/23).结论 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周围型肺癌侵犯胸壁效果较佳,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姚立中;朱秉智;庄敏;吴月敏;董建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坦度螺酮胶囊对COPD患者焦虑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80例COPD合并焦虑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坦度螺酮胶囊组40例和黛立新组40例,观察组进行治疗6周观察.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药疗效相当,坦度螺酮组不良反应明显较少.结论 坦度螺酮胶囊为一种安全有效和耐受性良好抗抑郁药物.
作者:叶庆红;陈志斌;唐锴;李党育;刘树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38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发病年龄54.6岁,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和肺外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纵隔镜淋巴结活检及外科电视胸腔镜下肺活检阳性率高.结论 结节病临床表现多样而且无特异性,尽可能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有一定疗效.
作者:赵松林;聂秀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Syn和CD56在肺小细胞癌(SCLC)中的表达.方法 以20例肺小细胞癌标本作为实验组,以40例肺非小细胞癌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Syn和CD56在两组中的表达及在肿瘤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肺小细胞癌中Syn和CD56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yn和CD56在肺小细胞癌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联合检测Syn和CD56在肺小细胞癌中的表达对区分两者有一定价值.
作者:高福平;魏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2009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机械通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PaO2、SpO2及HR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pH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治疗不良反应.结论 BiPAP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作者:李佳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乳腺癌术后放疗致放射性的肺损伤.方法 对106例乳腺癌术后放疗的患者行分析.结果 106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发生放射性肺损伤22例,与年龄、肺部照射体积、照射剂量、联合化疗和肺部基础疾病有关.结论 乳腺癌术后放疗的老年患者随着照射体积和剂量增加、联合化疗和伴有肺部基础疾病会增加放射性的肺损伤.
作者:宋永浩;夏炎春;周诚忠;夏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初步探讨肺癌的发病与冠心病的关系,明确冠心病在肺癌预后上的临床意义.方法 统计我院2005~2008年诊治的共计1023例肺癌患者,其中238例合并冠心病,分别进行年龄和性别的分层分析.选取仅进行过4~6周期一线标准方案化疗的Ⅳ期鳞癌病人83例,分为肺癌组(62例)和肺癌合并冠心病组(21例)进行随访,将总生存期定为评价指标.结果 肺癌合并冠心病的百分率为23.26%,肺癌组及肺癌合并冠心病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3个月和12.5个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冠心病为肺癌的常见合并症,对肺癌预后无明显影响.
作者:韩锁利;张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免疫球蛋白E(IgE)在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哮喘发作期患者50例,哮喘缓解期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2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测定血清IL-18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gE表达水平.结果 哮喘发作组血清IL-18和IgE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发作期患者血IL-18与IgE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865,P<0.05).结论 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IL-l8和IgE表达水平增高,两者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作者:宋斌;许云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分析涂片与培养的结果,结核杆菌培养对诊断结核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萋尼氏抗酸染色镜检和改良罗氏(L-J)培养.结果 痰涂片阳性率为26.78%,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为30.35%.结论 结核杆菌培养敏感性优于涂片法.
作者:李艳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舒利迭粉吸入剂(丙酸氟替卡松500 μg/沙美特罗50 μg)治疗AE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4例住院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利迭吸入,两组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血气、糖化血红蛋白(HbA1c)、8 AM空腹血糖(8AMFB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的变化.结果 两组FEV1/FVC、FEV1%预计值、PaO2分别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FVC、FEV1%预计值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CO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aCO2较对照组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HbA1c、8AMFBG及2 h PG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粉吸入是治疗AECOPD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罗光伟;毛先明;万军;黄小龙;杨硕;毛莉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胸腔置管引流联合局部给药的方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观察其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予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待胸水放尽后胸腔内注入药物.A组注入博莱霉素1 mg/kg+生理盐水40 ml与白介素Ⅱ200万u+生理盐水40 ml,B组注入博莱霉素1 mg/kg+生理盐水40 ml,C组注入白介素Ⅱ200万u+生理盐水40 ml.每周注药1次,至少2~3周.结果 A、B、C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63.2%、61.1%.副反应相似.结论 胸腔置管引流并给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方法安全、易行、简便,不良反应小,博莱霉素与白介素Ⅱ联用能有效预防恶性胸腔积液再发生,对缓解病情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葛艳;杨志芸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特耐)超前镇痛对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下择期行肺大疱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麻醉诱导用药与麻醉维持用药均相同,观察组术前15 min静注特耐40 mg,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2 ml.术后15 min、1 h、2 h、4 h、8 h、12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同时观察患者术后呼吸抑制、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2例(6.6%)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10.0%)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超前应用于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多,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杨永斌;李莉艳;高景;刘晓光;鲍云波;耿恩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us protein deposition sickness,PAP)表现为肺泡内大量蛋白样物质沉积,以致通气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大容量肺灌洗术是治疗此疾病的有效方法[1].
作者:雷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保护性肺通气对肺功能正常的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00例腹部手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研究组采用保护性肺通气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力学参数的改变.结果 研究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呼吸系统总顺应性(Cr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系统总阻力(Rr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机械通气模式对比,采用保护性肺通气,患者的Ppeak、Pmean,PETCO2、Crs显著提高,Rrs显著降低.
作者:金修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结核性毁损肺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1991~2010年58例结核性毁损肺行胸膜肺全切除术36例,全肺切除22例.结果 手术失血350~5500 ml,平均1200 ml,合并呼衰5例,无死亡病例,合并支气管胸膜瘘3例.结论 积极手术治疗结核性毁损肺,注意风险,防范手术并发症.
作者:吴纪峰;王晓彬;刘佳坤;苏月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并尿激酶胸腔内注射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我科2008年10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胸腔闭式引流注药组64例,常规穿刺组62例,对两组患者胸水引流量、胸膜肥厚及穿刺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 引流注药组胸水引流量多,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短,胸膜肥厚及穿刺不良反应少,明显优于常规穿刺组.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并尿激酶胸腔内注射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胸穿组.
作者:许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属于气流受限性疾病,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常因感染或非感染因素急性加重导致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COPD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合理应用NIPPV可挽救患者生命,无创正压通气已成为COPD的一线治疗手段,而家庭无创通气是治疗COPD的一种主要方法,本文对家庭无创通气治疗COPD患者,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鹏珍;刘艳芹;宋春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呼吸重症监护病区(RICU)主要收治各种病因导致的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有创操作的开展,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肠内营养,加上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故各种机会菌感染易发生,而下呼吸道是常见的感染部位.目前ICU的感染细菌构成比及耐药性在不断发生变化[1],给临床诊疗、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带来了不少难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变得尤其重要.
作者:秦辉;黄捷晖;蒯守刚;钟亚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与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6~2009年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性肺结核患者各50例,进行分析.结果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与单纯性肺结核组病灶吸收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血糖控制不同情况的痰菌阴转疗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时两病互有不利影响,血糖控制的抗痨效果更好.
作者:姜杰;朱纯儒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