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贤镒;沈雪勇
近1/3的乳腺癌发生于年龄超过65岁老年女性患者中,在多数发达国家,老年性乳腺癌的发病率近40%[1].在实际工作中多数老年人乳腺癌因为其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等特点,并未得到太多的重视.本文回顾分析65岁以上老年人乳腺癌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对老年乳腺癌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作者:赵铁曾;王东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内科常见、多发的一种疾病.近年来的研究显示[1,2],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且老年人为该病的高危人群,这可能与老年人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下降有着直接的关系.研究证实[3],随着年龄的增长,GERD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下降,食管对酸的清除能力下降等因素,老年GERD的症状往往不典型且病程相对较长、病情相对较重.在临床治疗中,如果诊疗不恰当,往往可能诱发上消化道出血或其他一些内科疾病,导致老年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出现一些严重的副反应.本研究旨在观察和评估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GERD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白班俊;黄国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以食管体部缺乏正常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LES)不能松弛或松弛不完全导致近端食管扩张、食物滞留、吞咽困难为特征.在国内,贲门失迟缓症的发病率为1.9%~5.5%[1,2].贲门失弛缓症的外科治疗开始于19世纪末,食管贲门黏膜外肌层切开术目前仍是贲门失弛缓症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4年5月至2012年10月应用电视胸腔镜行食管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9例,疗效满意.
作者:董新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重度慢性牙周炎由于发病迟缓、治愈率较低,加之骨质疏松的影响,严重危害中老年患者身心健康.牙周炎侵犯牙周组织影响牙槽骨的吸收并形成牙周袋,造成成年人部分和老年人全口牙体缺失症状发生.一些学者提出[1,2],牙齿脱落及松动状况可能与全身骨量减少有关,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确切的关系尚未定论.本研究对骨质疏松患者及骨密度正常者进行牙周检查,讨论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必要的相关性.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使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评价中医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比较评估结果与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查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2年4月至2012年7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老年科、中医糖尿病科住院的139例老年患者(≥65岁)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第3天使用MNA-SF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测量上臂围(AC)、小腿围(CC)、握力(GS),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记录入院后距进行评估近的一次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检测值.结果 139例老年患者中存在营养不良风险59例(42.4%),营养不良24例(17.4%).评估结果与BMI、AC、CC、GS、ALB、HB之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0.60、0.61、0.26、0.52、0.25,P<0.01,P<0.05.结论 中医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较高,营养状况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时间的延长而下降.MNA-SF是一种简单、有效、实用的评估方法,应在老年患者中推广使用,以便及时发现营养问题.
作者:陈禹;杨勤兵;李晓雯;于永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细胞和患者血清中p53、p16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口腔科手术切除及活检标本65例,其中口腔扁平苔藓21例,口腔白斑22例,慢性盘状红斑狼疮22例.结果 p53蛋白在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口腔白斑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口腔扁平苔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16蛋白在口腔扁平苔藓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口腔白斑/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NA在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口腔白斑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口腔扁平苔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3基因突变使p53蛋白过度表达、p16蛋白表达缺失和PCNA的过度表达与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具有相关性,为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的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刘圆月;侯菊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研究[1]证明年龄对身体功能的影响力被夸大了,老年人可以通过改变生活形态或行为修正方式避免发生身体功能障碍.现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如下.1老年人身体功能1.1 身体功能身体功能指的是个体达成基本功能的表现,这些基本功能包含日常活动能力、移动能力等完成日常生活所需要执行的任务[2].
作者:李艳玲;张瑞丽;杜小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早期发现和干预血管病变,评估危险因素,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上游防治具有重要意义[1-3].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不仅可以提供24 h的平均血压,而且还可以了解这段时间内血压的变化情况.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即为血压变异性(BPV).通常用动态血压标准差(SD)与变异系数(CV)动态血压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值(SD/mean)来表示血压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发生的变异性[4].本实验探讨动态BPV与冠心病关系,为临床预防冠心病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孙淑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和新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由曲霉病原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系列肺部疾患出现高发期,此类疾病的文献报道不断增加[1-3].曲霉病原菌可分为支气管肺曲霉菌感染(ABPA)和侵袭性肺曲霉感染(IPA)等类型,其中,为严重且病死率高的为IPA[1-3].本文主要探讨老年人血清TNF-α、IL-1β、IL-8、IL-6含量降低与IPA的相关性,为IPA的检测提供依据.
作者:胡晓艳;姜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多功能性细胞因子,其主要作用为调控骨髓中红细胞的产生,促进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为成熟红细胞,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贫血.近年来的实验研究显示,EPO对非造血组织、器官具有保护功能,特别是肾脏.本文对近年来关于EPO非造血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王向托;高慧;杨立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肥胖型高血压患者168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三组,每组56例.第一组(D1组)接受氨氯地平治疗;第二组(D2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第三组(G组)接受氨氯地平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治疗后观察和比较各组患者血压、血脂、血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FINS)以及体重指数(BMI)的变化情况.结果 G组治疗后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降压有效率为94.64%;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增高(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ISI)、FINS和HbA1c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G组治疗后BMI和腰臀比(WHR),较D1组和D2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氨氯地平和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两者单用的降压降脂效果,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BMI,两者联用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金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损伤及损伤条件培养基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ECV304细胞内Ca2+、线粒体膜电位(MMP)、凋亡率及VSMC细胞周期各时相DNA含量、增殖指数.结果 ox-LDL致ECV304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内Ca2+浓度升高,MMP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损伤条件培养基有明显促进VSMC增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0.001).结论 ox-LDL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ECV304细胞内Ca2超载,致线粒体功能障碍,促进细胞凋亡;促进VSMC增殖.
作者:何玉萍;匡忠生;何玉珊;许翌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其与情感症状的关系.方法 对33例老年期抑郁患者发作期(抑郁组)、缓解期(缓解组)及3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比较抑郁患者和对照组,缓解期患者与对照组,以及患者发作期与缓解期的认知功能.结果 老年期抑郁患者MoCA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注意、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语言、延迟记忆四个分量表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2,P=0.02,P=0.04);缓解期的老年期抑郁患者MoCA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15),但执行功能和延迟记忆评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2,P=0.04);老年期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缓解后,MoCA评分有明显改善(P=0.02).结论 老年期抑郁患者发病期有广泛的认知功能受损,抑郁症状缓解后,认知功能可部分恢复,但并非完全可逆.
作者:刘敏;张惠实;李红丽;杨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采用静脉全身麻醉方式减轻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所致栓塞后综合征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80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选用的麻醉方法不同分为静脉全麻联合喉罩机械通气组(联合喉罩组)、静脉全麻联合气管导管机械通气组(联合导管组)和静脉全麻自主通气组及局部麻醉组.监测手术前、中、后患者的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情况;记录四组手术操作时间及通气管辅助通气并发症的情况;观察术后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术中DSA图像质量.结果 联合喉罩、联合导管、自主通气三组患者术中心率、血压均较局部麻醉组平稳(P<0.05);联合喉罩、联合导管、自主通气三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均少于局部麻醉组(P<0.05);联合喉罩组置入通气管发生并发症的例数较联合导管组少(P<0.05).联合喉罩、联合导管、自主通气三组患者术后疼痛均较局部麻醉组减轻(P<0.01),四组患者术后48 h内均有不同程度恶心,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喉罩、联合导管、自主通气三组患者术后呕吐程度分别较局部麻醉组明显减轻(P<0.03).联合喉罩、联合导管组患者术中运动伪影及DSA图像总体质量优于自主通气、局部麻醉组(P<0.05).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应用静脉全身麻醉能够减少手术操作时间,减轻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所致的综合征,创造了一个舒适、安全的手术环境.其中应用静脉全身麻醉联合喉罩机械通气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较好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杰;王黎洲;李兴;蒋天鹏;吴晓萍;周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在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和30例CKD3期患者血清sTfR水平,用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液铁代谢指标、hsCRP和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血透组血清sTfR、TfR-F指数高于非血透析组(P<0.05).血透组中15例患者缺铁,血清sTfR水平显著高于非缺铁组(P<0.05).血清hs-CRP与sTfR水平无相关性.血透组血清sTfR水平与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使用剂量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75、-0.396和0.591(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TfR对缺铁有诊断价值.结论 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中,血清sTfR水平升高反映的是机体铁贮存和红细胞生成刺激的综合效应.sTfR不受炎症影响,对血透患者铁缺乏的评估有一定价值.
作者:严震文;陈伟军;陆轶君;张晓丽;张斌;叶志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行冠脉造影的住院患者279例,其中临床确诊为CHD患者228例,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分,按评分结果CHD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LP(a),进行one-way ANOVA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HD组HDL-C、ApoA1较非CHD组显著降低,而TC和LDL-C显著增加,随冠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升高,TC水平升高而HDL-C水平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DL-C与CHD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而TC与CHD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HDL-C异常与老年CHD患者的关系密切,可作为老年CHD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英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临床上依靠糖尿病史及蛋白尿即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病例有许多,而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脏病变的病例亦与日俱增,当糖尿病患者存在非糖尿病肾损害的临床迹象时应及早行肾活检等进一步检查,避免相关疾病的误诊漏诊.
作者:马铭泽;王雁德;陈韬;罗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B超检查对老年白内障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73例老年白内障患者进行B超检查,分析B超检查对老年白内障的诊断价值.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前后采用B超检查方法,测量患者眼轴长度与屈光度,评价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73例老年白内障患者经B超检查患眼均有晶体增厚,晶体厚度4.1~5.4 mm,厚5.9 mm.超声显示晶体内存在点状光点与长短不一的条索状、斑片状强回声.5例(6.85%)患者轴距增宽,3例(4.11%)患者视网膜脱离,l例(1.37%)患者晶体位置异常,1例(1.37%)患者玻璃体内出血.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后采用B超和接触式A超测量眼轴与屈光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眼科B超检查对诊断老年白内障与评价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乐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神经心理学指标、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定,系统评价往事回忆,现实定向和再激发的3R疗法对延缓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效果.方法 采用实验型研究设计,选择AD患者34例,进行神经心理学指标(MMSE、ADAS-cog、FAQ、N PI)、P300的基线评定,然后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3R疗法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在开始实施训练后的第3个月、第6个月时,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各项指标的评定与分析.结果 3R治疗组生活能力显著提高(P<0.01);社会活动能力提高(P<0.05);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加(P<0.01).结论 3R疗法能有效提高AD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延缓认知功能减退.
作者:何丽婵;邓婉清;何锐;张素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颌面部有大量神经末梢分布,在围术期可表现为剧烈的神经刺激症状,导致疼痛;尤其是骨折类手术,骨折断端的神经末梢会持续释放炎性物质和致痛物质,从而产生持续疼痛.有研究显示[1],颌面外科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92%为中轻度疼痛,8%为重度疼痛.可见,控制颌面外科围术期疼痛很有必要.本文就我院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控制老年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疼痛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作者:胡格吉胡;拉布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