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璐;王浈;祝仲珍;王占科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进而出现心肌缺血,导致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1].有关研究表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B型钠尿肽(BNP)在心肌缺血中有重要的作用[2,3].本文探讨hsCRP、Nt-proBNP在老年ACS患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邱雅慧;薛凌;李华伟;高夏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约13.15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8%,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1].但是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长期慢性的病理改变过程,筛查是早期发现和防治宫颈癌的重要途径[2].自2009年起北京市政府免费为京籍适龄妇女做包括宫颈癌和乳腺癌在内的两癌筛查.根据北京市卫生局规定,北京老年医院对海淀区部分地区的妇女免费进行了两癌筛查,其中宫颈癌筛查部分采用液基薄层宫颈细胞学筛查(TCT)配合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定位活检.本文总结2012年5~8月的4 489例筛查结果,分析该部分人群宫颈癌发病情况.
作者:李春光;李晓燕;蒋丽君;史崑;高茂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单核巨噬细胞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背景性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42例T2DM患者,其中T2DM伴背景性视网膜病变者20例(BDR组)、T2DM无视网膜病变者22例(NDR组).另外选择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查眼底、检测sCD16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肌酐(Cr)、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和尿微量白蛋白,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BDR组、NDR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清SBP、FPG、2hPG、HbA1c、HOMA-IR、sCD163、hsCRP、UA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R组与NDR组相比较:病程、血清SBP、FPG、2hPG、HbA1c、sCD163、hsCRP、UA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年龄、BMI、DBP、Cr、TC、TG、LDL-C、HDL-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sCD163水平与T2DM患者背景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T2DM患者背景性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和随访的指标.
作者:邵红;马彦;韩艳;赵巧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关系.方法 对125例CAS的EH患者(CAS组)与99例NCAS的EH患者(NCAS组)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并计算AASI值,同时检测血糖、血脂等生化学指标.结果 随年龄增加,老年EH患者CAS患病率增加(P<0.05),而不同性别之间CAS的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CAS患病率与空服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相关(P <0.05);CAS与24 h平均收缩压(SBP)、AASI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ASI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87,P<0.05).结论 老年EH患者CAS的发生与AASI具有相关性,加强动态血压监测及AASI评价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燕侠;梁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评估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0例恶性肿瘤术后患者,收集其术前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6水平,随访3年以上,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未复发组与术后复发组,以50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0.05),同种恶性肿瘤患者中未复发组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术后复发组.结论 血清TNF-α和IL-6水平可能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有关.血清TNF-α和IL-6水平测定可作为辅助临床观察和评估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俊杰;宋维舒;王顺官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研究于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对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采用介入方法治疗,对于其中发生围术期并发症的患者进行临床相关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接受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的LEASO患者112例,其中男76例,女36例;年龄58 ~78[平均(65.98±8.67)]岁;病程1个月~7年,平均(3.49±2.45)年;其中单侧病变96例,双侧病变16例.所有患者均有一侧或双侧下肢发冷,麻木;其中合并冠心病58例,糖尿病38例,同时合并糖尿病和冠心病36例.临床表现按Fontaine分级:Ⅱ级28例,Ⅲ级20例,Ⅳ级64例.
作者:孟晓明;汪建中;贾宝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心律失常在我国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因基础疾病较多,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也因此而升高.轻度的心律失常可通过注意生活习惯或服药得以控制,若心律失常较严重,则会影响正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对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分析,从而为早期预防提供依据.
作者:胡永寸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及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水平表达的变化.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60例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包括M1 4例,M2 15例,M3 13例,M4 15例,M5 13例)uPAR(CD87)及uPA表达情况,将治疗前患者定义为治疗前组,治疗后达完全缓解的患者定义为治疗后组,并分析两组表达的差异.结果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浆中uPA水平和骨髓单个核细胞uPAR水平治疗前高于治疗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后uPA表达水平及uPAR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治疗前r1=0.874,治疗后r2=0.943;P <0.05).结论 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前uPAR(CD87)及uPA表达高于治疗后,并且二者具有协同表达关系,联合检测对于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病情监控有指导意义.
作者:柳嘉;赵松颖;郭慧梅;薛华;化罗明;郭明;庞艳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肾结核多在成年人发生,据国家卫生部统计数据表明,约75%的病例发生在20 ~ 40岁之间,但儿童和老年亦可发生,且老年患者的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本研究以海口市某老年病医院收治的肾结核患者诊疗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进行比较.
作者:李光杰;金水晶;吴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43例(实验组),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人群中ER、PR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老年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和PR表达较对照组低(P<0.05).(2)在老年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随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升高和肌层浸润的加深,ER、PR的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PR的检测反映了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有助于指导其治疗.
作者:徐燕颖;尹利荣;杨维娜;王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远期疗效.方法 563例STEMI患者分为直接PCI组157例、延迟PCI组124例、溶栓组131例和药物治疗组151例.平均随访(45±27)个月,观察心脏不良事件、心功能和心肌梗死面积变化.结果 延迟PCI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3.8±9.7)d,显著少于溶栓组(20.7 ±9.1)d和药物组(19.8±8.9)d(P<0.05);与直接PCI组相近(P>0.05).延迟PCI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溶栓和药物组(P<0.05).随访期间,延迟PCI组心力衰竭及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溶栓组和药物组(P<0.05);延迟PCI组LVEF显著高于非PCI组(P<0.05);延迟PCI组的LAD和LVDd均显著小于非PCI组.延迟PCI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回缩率(0.376±0.129)显著大于药物组(0.173±0.098) (P <0.05),而与直接PCI组(0.384±0.167)和溶栓组(0.289±0.181)相似.结论 延迟PCI能缩短STEMI平均住院时间,减少心脏事件发生率,改善左室功能和使心肌梗死面积缩小及改善预后.但其效果不如直接PC1.
作者:刘同库;徐丽华;孙凤;廖旭东;吴淑杰;丁福祥;顾明;朱艳彬;曹帮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青年组和老年组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术后1年内生存质量变化.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011年4 ~10月在湘雅医院、湘雅三医院普外科行结肠造口的患者72例,根据年龄分组标准将两组患者分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使用自编的一般资料问卷、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的生命质量核心问卷(QLQ-C30 V3.0)和直肠癌专用问卷(QLQ-CR38)中文版进行问卷调查术前1 w、术后1、3、6、9、12个月6个时间点的生存质量,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 63例患者完成了1年的随访调查,两组患者术前1 w至术后1个月总体生存质量得分均较低,术后1~6个月逐渐好转,6个月左右以后趋于稳定;在术后3、6个月时间点,老年组肠造口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得分低于中青年组患者;在术后1年时间点,老年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低于中青年患者;而身体意象、对未来的看法得分高于中青年组患者;老年患者的排尿问题、化疗副作用较中青年患者严重;而中青年患者的性问题、造口问题较老年患者严重.结论 不同年龄组、不同时间点结肠造口病人的生存质量是不同的的,应根据变化规律给予相应措施以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六一;王建才;张静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都与免疫反应有关[1~3].已经证实CD4+ CD25+调节性T细胞与肿瘤、感染、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和移植免疫等相关[4].CD4+ CD25+调节性T细胞与心血管疾病的联系也是目前探讨的热点.本文拟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我院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84例,男60例,女24例,年龄60 ~91岁,均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甲状腺疾病、严重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瓣膜病、近期手术和创伤、脑卒中等疾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按照CAG结果分为冠心病组(52例)和非冠心病组(32例).CAG结果提示狭窄程度大于50%划入冠心病组,无狭窄或有狭窄但未达到50%的病例划入非冠心病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郭燕;李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临床上采取基础预防、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相结合的方法[1~3].在基础预防措施中,我科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制定了术后预防DVT的系统功能训练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我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共152例患者在接受手术前被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72例,男35例,女37例,年龄62 ~86岁,平均(73.5±3.84)岁;其中股骨颈骨折25例,股骨头坏死47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2例,全髋关节置换50例;全麻48例,硬膜外麻醉24例.试验组80例,男37例,女43例,年龄60 ~86岁,平均(72.3±3.66)岁,其中股骨颈骨折28例,股骨头坏死5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6例,全髋关节置换54例;全麻50例,硬膜外麻醉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手术类型、麻醉方式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作者:李霞;奚继明;孟翠巧;吕永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乙醛脱氢酶2(ALDH2)是线粒体内一种重要的蛋白酶,ALDH2是乙醇代谢的关键酶,可以代谢4一羟基壬烯醛,具有抗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抑制细胞凋亡、催化硝酸甘油产生外源性一氧化氮(N0)的作用,参与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作者:潘强强;高琴;王洪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比较老年及非老年患者建立鼻烟窝自体动静脉内瘘应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来探讨老年患者建立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特点.方法 根据患者就诊及随访情况,记录患者的基本病情,建立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的时间,血管的情况,内瘘成熟所需时间,内瘘第一次穿刺时间,透析时的初始血流量,内瘘用于透析的时间,内瘘的畅通情况,发生的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本病情,建立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的平均吻合口内径,内瘘成熟时间,透析时的初始血流量,内瘘用于透析的时间以及分别在1个月、1年、2年及3年的畅通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老年患者建立鼻烟窝自体动静脉内瘘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安全有效.
作者:赵金文;陈敏;王桂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Ezrin和Moesin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良性病变肺组织、60例肺癌组织标本中Ezrin和Moesin的表达.结果 正常肺组织中Ezrin、Moesin均无阳性表达.肺癌组织中Ezrin阳性表达率68.3%;Moesin阳性表达率为71.7%.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zrin和Moes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Ezrin和Moesin阳性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Ezrin和Moesin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Ezrin和Moesin在非小细胞肺癌表达与肺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两者表达具有正相关性,两者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意义.
作者:曹琳;肖其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食管癌、贲门癌多发生于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男性发病率一般高于女性[1].在我国发病年龄以50~70岁多见,死亡率极高[2].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非常关键.目前,手术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的有效手段,而对手术治疗存在禁忌或者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可采用放射治疗、抗癌药物化疗等方法.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食管癌、贲门癌老年病人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就手术治疗方法进行评价.
作者:程宏忠;王平;彭浩;彭俊;熊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冻结肩又称为肩周炎,是一种肩关节软组织粘连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的疼痛并且伴有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1~3].肩袖损伤是一种慢性的肩关节软组织退行性病变,肩袖组织包括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病变位置常见于冈上肌腱的止点[4~8].目前对于冻结肩的诊断主要依据体格检查,但是这两种疾病临床表现相似,诊断较困难.一旦误诊,错误的治疗方案往往会加重疾病.我院小关节核磁科从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利用小关节核磁共振(0.2T)有效鉴别诊断26例肩袖损伤误诊为冻结肩的患者.本文主要通过回顾以上病例,阐述小关节核磁在鉴别诊断冻结肩和肩袖损伤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魏来;张晓东;禹铭杨;谷贵山;秦大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冠心病心绞痛是指心肌需氧与供氧失去平衡而致的急性暂时性心肌缺氧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冠脉粥样硬化是重要的病理原因,约占心绞痛患者的90%.冠状动脉血流量突降,心肌血液供求之间矛盾加深,心肌血供不足,引起心绞痛.冠心病心绞通往往表现为不断发展的过程,是远期发生心脏性死亡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给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因此成为近10年来的研究热点.现代医学对本病有特效药物缓解心绞痛,但常易复发,纠正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往往不理想;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整体调节,注重气血的关系,调理阴阳,使之建立新的平衡为其治疗目的.中西结合方法开辟了冠心病治疗的新境界,成为冠心病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参花心脑康胶囊为我院心血管医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潜心研究,研制出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院内制剂(批准文号:武制字第2012F50004),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于虹;刘凯;蒋天骄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