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副流感嗜血杆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痰液中的分离率及耐药性

张桂玉;刘小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 副流感嗜血杆菌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目前发病率以及病死率都持续增高的疾病之一[1].COPD患者以老年人为主,临床上多伴发肺部感染,需要反复住院治疗.文献报道导致COPD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是下呼吸道病原菌的感染[2].副流感嗜血杆菌是人类呼吸道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其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中分离率有上升趋势,可能是致病菌之一[3].本研究旨在了解副流感嗜血杆菌在COPD患者痰液中的分离率以及耐药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噻肟钠联合阿奇霉素或左氧氟沙星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疗效

    血液透析患者多采用临时或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作为首选血管通路,但是导管感染也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直接影响留置导管的使用[1].我院血液透析中心在加强血液透析导管管理的基础上,选用头孢噻肟钠联合阿奇霉素或左氧氟沙星治疗导管感染,观察疗效.

    作者:张晓玲;付善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足底压力的影响

    目的 认识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足底压力的影响.方法 以邯郸市自愿参加本测试的练习3年以上太极拳和无专门运动的老年男性33人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练习太极拳组16人,无专门运动组17人,运用比利时Footscan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对研究对象进行自然行走状态下足底压力测试.结果 无专门运动组老年人,其着地时刻与蹬地时刻的压力峰值均小于练习太极拳组老年人;练习太极拳组与无专门运动组老年人相比,左足在第2跖骨、第3跖骨、第4跖骨、足弓、足跟内侧、足跟外侧6个区域的足底压力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右足在第2~5趾骨、第2跖骨、第3跖骨、第4跖骨、第5跖骨、足弓、足跟内侧、足跟外侧8个区域的足底压力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练习太极拳组的老年人足底压力峰值普遍高于无专门运动组老年人;练习太极拳组老年人左、右足足底压力中心轨迹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无专门运动组老年人行走时压力中心轨迹左、右足表现出不对称性.结论 太极拳练习可以有效发展老年人的力量素质,提升老年人的平衡能力,能够很好防止老年人在行走过程中跌倒事故的发生.

    作者:孔德刚;高虹;王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部血管动脉硬化斑块的相关性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疾病之一,在当今社会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颈动脉斑块破裂脱落,栓子阻塞血管[1].早期发现和评估颈动脉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有助于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国外相关文献报道[2],颈动脉斑块与欧美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密切相关,但颈动脉斑块是否是中国人群脑血管病的独立相关因素存在争议.本文拟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部血管动脉硬化斑块的相关性.

    作者:佟丽媛;王田蔚;方乐;杨宏;史雪;金夕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干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类唾液酸糖蛋白激素,属于细胞因子家族,主要由肾脏分泌.Bonsdorff和Jalvisto于1948年首次检测出血浆中存在的EPO,并将其由Hemopoietine命名为EPO[1].1950~ 1955年之间,首次确定EPO与红细胞的生成有关.1977年首次从一个病人的尿中纯化出EPO[2].1985年首次克隆出EPO并于1986年开始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以往认为EPO与其受体EPOR特异结合刺激骨髓造血,因而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种贫血的治疗,如:慢性肾衰竭贫血、癌性贫血、艾滋病伴发贫血、遗传性镰刀型细胞贫血、遗传性β-地中海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贫血、自身免疫性贫血和早产儿贫血,及手术用血的辅助治疗.近年发现EPOR在全身大多数组织都有分布,自1985年人们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研制出重组人EPO (rhEPO)以来,国内外研究证实rhEpO通过与EPOR结合而发挥促进造血以外的多种生物学作用.

    作者:刘燕;李法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原花青素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脂肪因子及免疫调节的影响

    目的 观察原花青素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瘦素(Leptin)、抵抗素、脂联素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高脂血症模型组(H组)、原花青素高剂量组(HD组)、原花青素低剂量组(LD组),各10例.除对照组饲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喂饲高脂饲料并进行干预实验比较.6 w后检测大鼠血脂,血清胰岛素、瘦素、抵抗素、脂联素及TNF-α、IL-6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升高(P<0.01或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降低(P<0.01);血清胰岛素、瘦素、抵抗素和TNF-α、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原花青素干预组血脂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清胰岛素、瘦素、抵抗素和TNF-α、IL-6含量降低(P<0.01或P<0.05);脂联素水平升高(P<0.01).结论 瘦素、抵抗素、脂联素和TNF-α、IL-6在高脂血症的病理和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原花青素通过增加脂联素,降低血清胰岛素、瘦素、抵抗素、TNF-α和IL-6含量,控制炎症反应,对高脂饮食所致高脂血症相关性胰岛素抵抗的防治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邹金发;齐凤杰;董新茜;刘晓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当前有许多关于脑血管狭窄相关因素的研究,但对基层医院来说条件相对苛刻、费用相对高.本文从基层医院较常规、相对便宜的条件着手,了解脑血管狭窄的相关因素,在做全脑血管造影之前提前预测脑血管狭窄的可能性,对判断预后、防止医疗纠纷有帮助.

    作者:曾献忠;冯谢琳;马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药对于心力衰竭水潴留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疾病损伤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的结果,以左右心室和(或)双心室功能异常及它所造成的神经体液调节异常变化为特点,为各种心脏病的末期表现,伴有耐力、体力差、水肿、衰竭和寿命缩短.因其病人多伴有水肿、胸水、腹水等,故也属于水液潴留性疾病之一.

    作者:张晓华;隋殿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舒利迭吸入剂治疗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小气道慢性炎症,且患者发病的同时通出现有气道的高反应性的症状[1],肺功能呈进行减退.全球COPD权威机构(GOLD)的研究表明,患者使用舒利迭结合其他药物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其整体的肺部状况好转、急性加重的次数剧减,同时肺功能等均有较大改善.本文旨在考察长效β激动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方案对COPD轻、中度患者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洁;金乐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原癌基因c-myc与宫颈癌的研究进展

    c-myc癌基因基因定位于染色体8q24,全长6~7 kb,含3个外显子,编码蛋白由4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达64/67 kD.在宫颈癌组织中经常发现c-myc自的过度表达和扩增Ngan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5例正常宫颈组织,38例CIN Ⅰ期,37例CINⅡ期,43例CIN期研究发现:在发育不良的细胞中,c-myc自表达活跃.提示在CIN演进中c-myc自是一个重要的原癌基因.

    作者:刘桂玲;岳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新疆汉族冠心病患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多态性

    目的 探讨新疆汉族人群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新疆汉族82例正常个体和42例冠心病患者eNOS基因G894T多态性.结果 新疆汉族正常个体及冠心病患者的eNOS基因G894T多态性GG、GT、TT基因型频率分布分别为0.84、0.12、0.04和0.76、0.14、0.10,G和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0.90、0.10和0.83、0.17,冠心病患者有GT基因型频率下降,TT基因型频率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x2=1.532 8,P>0.05).结论 eNOS基因G894T多态性,可能与新疆汉族冠心病有关.

    作者:江雪萍;徐艳萍;杨忠伟;肖白;冯秀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轻微脑干梗死进展期患者血糖水平及其与消化道出血的关系

    目的 探讨轻微脑干梗死进展期血糖变化情况与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 总结67例确诊急性脑干梗死患者,对其进展期的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并监测消化道出血的情况.结果血糖水平较人院时基础血糖情况升高>50%组,入院治疗期间24~48 h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比例高为88.9%,而20%~ 50%组为52.3%,<20%组则仅为15.8%,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32例在消化道出血后12 h内病情呈明显进展,4例患者则在消化道出血之前病情即明显进展,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病情发生进展的比例占到94.73%,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消化道出血与病情进展线性相关(r=2.039 1).结论 轻微脑干梗死后患者血糖水平、消化道出血情况可能对病情进展具有提示作用.

    作者:田海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老年泌尿系结石40例

    结石可见于肾、膀胱、输尿管和尿道的任何部位.但以肾与输尿管结石为常见.临床表现因结石所在部位不同而有异.肾与输尿管结石的典型表现为肾绞痛与血尿,在结石引起绞痛发作以前,病人没有任何感觉,由于某种诱因,如剧烈运动、劳动、长途乘车等,突然出现一侧腰部剧烈的绞痛,并向下腹及会阴部放射,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程度不同的血尿;膀胱结石主要表现是排尿困难和排尿疼痛.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尿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尿中形成结石晶体的盐类呈超饱和状态,尿中抑制晶体形成物质不足和核基质的存在.但对此却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即使手术取石或体外冲击波碎石复发率也很高[1].本文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中老年患者40例的疗效.

    作者:姜杰;闫力;解东;孙亚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副流感嗜血杆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痰液中的分离率及耐药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目前发病率以及病死率都持续增高的疾病之一[1].COPD患者以老年人为主,临床上多伴发肺部感染,需要反复住院治疗.文献报道导致COPD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是下呼吸道病原菌的感染[2].副流感嗜血杆菌是人类呼吸道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其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中分离率有上升趋势,可能是致病菌之一[3].本研究旨在了解副流感嗜血杆菌在COPD患者痰液中的分离率以及耐药性.

    作者:张桂玉;刘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阿司匹林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ela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干预.应用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琼脂糖电泳法观察凋亡细胞DNA Ladder现象;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 Giemsa染色后可见阿司匹林组细胞体积缩小,凋亡小体形成,且随着浓度增加,凋亡率也增加;不同浓度阿司匹林作用Hela细胞48 h后,提取DNA电泳,可见明显的DNA裂解带;MTT结果显示,在1.0~10.0 mmol/L浓度区间内,随浓度增加和时间的延长,阿司匹林对细胞的抑制率逐渐增加.结论 阿司匹林在体外可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为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有关.

    作者:王蓓;王晓;李建立;秦英;邢邯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新医改前后齐齐哈尔市住院病人满意度对比

    目的 对新医改前后齐齐哈尔市住院病人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满意度提高或降低的归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新医改后齐齐哈尔市5所综合医院156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将结果与新医改前进行纵向对比分析.结果 整体满意度为94.2%,较新医改前有所提高.在对医疗过程的满意度方面,绝大部分项目的满意度均提高;只有耐心倾听患者述说病情、医护人员维护病人安全等项目的满意度有所降低.在对医院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方面,只有护士会迅速回应患者需要并提供协助的满意度有所降低,其他项目的满意度均大幅提升.结论 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强医疗服务素养,提升主动服务意识,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扩大医保用药范围.

    作者:弓箭;苏江;孙兴元;马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甲状腺全麻手术苏醒质量中的对比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甲状腺全麻手术苏醒质量中的影响差异,以指导临床选择更安全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 择期行全麻下甲状腺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R组(瑞芬太尼组)和S组(舒芬太尼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为主的复合全凭静脉麻醉.观察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指标、副反应发生率、拔管后镇静程度、各时点伤口疼痛程度;术后24 h随访是否有镇痛药物的应用、术中知晓及围拔管期痛苦回忆.结果 与R组相比,S组患者于拔管后血流动力学较稳定;S组与R组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指令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R组相比,S组患者躁动、寒战的发生率明显降低;Ramsay评分为1级的病例数明显减少;S组患者在拔管后各时点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术后24h内需要镇痛药物的病例数明显少于R组.结论 与瑞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能为甲状腺全麻手术围拔管期提供更平稳的血流动力学环境,减少苏醒期疼痛、躁动的发生,且并不会延长患者的苏醒及拔管时间,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万兰兰;张大奇;潘振祥;纪茗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结直肠癌术后组织中Kindlin-2、整合素β1和VEGF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结直肠癌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肿瘤,其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复杂.Kindlin-2作为黏着斑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对黏附细胞可以形成有效的调节,进而对肿瘤的进展形成有效的促进[1,2].整合素β1是重要的黏附分子,与Kindlin-2可能在黏附分子调节的角度有共同作用,同时整合素β1还可以调节基质降解和信号转导,在肿瘤形成、生长、分化、血管形成和转移中起重要的作用[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明显,Kindlin-2和整合素β1可能和VEGF有关联.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直肠癌及正常结肠组织中Kindlin-2、整合素β1和VEGF蛋白表达情况,探讨Kindlin-2、整合素β1和VEGF表达的关系.

    作者:王启船;王青;万里新;屈中玉;盛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以革命老区邛崃市孔明乡为例

    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出发,选择革命老区邛崃市孔明乡抽样调查,详细分析了留守老人的家庭支持系统、社区支持系统、国家组织支持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留守老人是人口转型、经济发展、代际关系变化等诸因素合力的结果,需要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社会支持网络,才能保证这部分老年人能幸福地安度晚年.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而留守老人是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群体,也是新农村建设中亟需关注的弱势群体.随着留守老人年龄的增长,个人自理能力日趋下降,其对社会支持的需求就更为强烈.社会支持又可以分为非正式支持和正式支持两种[1].对于留守人员的正式支持,已有大量的相关研究.而非正式支持方面的研究,则屈指可数,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深度上都显得有些薄弱.本文选取邛崃市孔明乡这个革命老区留守老人相对较多的乡,进行留守老人的非正式收回支持的个案调查.在2010年8月选取留守老人124名,其中,男性46人,女性58人,在当地大学生村官的支持下,填写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20份.选择非留守老人44人,其中男性1 8人,女性26人,收回有效问卷40份.

    作者:吴仁明;谢卫;高继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老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HBV前S1抗原、ALT与HBV-DNA病毒载量的关系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肝硬化、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HBV病毒携带者达1.2亿[1],血清学标志物两对半是HBV病毒感染的常规检测方法,前S1抗原(PreS1)、HBV-DNA定量也是近年推广较快的反映HBV病毒复制情况的标志物,本文旨在研究HBV感染患者血清PreS1、谷丙转氨酶(ALT)及HBV-DNA之间关系.

    作者:李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老年颅脑外伤昏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及治疗对策

    颅脑外伤所致昏迷患者由于创伤和救治过程中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并发各种感染,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就是极其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老年昏迷患者更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人工气道的建立以及呼吸机的应用是保证颅脑外伤所致昏迷患者呼吸平稳的重要抢救措施,但同时也使颅脑外伤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2];而感染可加重颅脑损伤以及导致颅脑的继发损伤,严重影响了颅脑外伤所致昏迷患者的预后.本文就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颅脑外伤所致昏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为防治下呼吸道感染和正确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作者:赵红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