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莉花;王小云;陈晓阳;殷一红
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是指在手术后出现的继发性、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症候群,胃无力、低张力、排空迟缓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疾病.它是腹部手术,特别是胃癌根治术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往往因认识不足误诊为肠梗阻,甚至导致手术.本文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预防腹部PGS的作用.
作者:曲义坤;刘伟新;张英海;侯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压力情绪的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POMS、SOC等量表,从①压力源-患者情况,②照顾者的压力应对资源,③照顾者对压力的认知等项目进行调查,以POMS的6个情绪特征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照顾者中出现紧张-不安、抑郁-沮丧、愤怒-敌意、疲乏-迟钝、迷惑-混乱、精力-活力情绪特征者的比例依次为29.9%、40.2%、34.1%、30.6%、49.1%、28.7%;照顾男性、有职业、血糖值高、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有三大并发症的患者是影响照顾者压力情绪的主要因素,特别是照顾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的老年患者是照顾者出现抑郁-沮丧、疲乏-迟钝、迷惑-混乱负面情绪的共同影响因素,而SOC对6种压力情绪均有影响.结论 医护人员应对照顾者提供针对性指导援助及社会家庭支持,缓解其负面情绪;开展能提高照顾者SOC的研究.
作者:刘琼玲;李雪洁;吴伊茄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结直肠癌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肿瘤,其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复杂.Kindlin-2作为黏着斑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对黏附细胞可以形成有效的调节,进而对肿瘤的进展形成有效的促进[1,2].整合素β1是重要的黏附分子,与Kindlin-2可能在黏附分子调节的角度有共同作用,同时整合素β1还可以调节基质降解和信号转导,在肿瘤形成、生长、分化、血管形成和转移中起重要的作用[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明显,Kindlin-2和整合素β1可能和VEGF有关联.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直肠癌及正常结肠组织中Kindlin-2、整合素β1和VEGF蛋白表达情况,探讨Kindlin-2、整合素β1和VEGF表达的关系.
作者:王启船;王青;万里新;屈中玉;盛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含RGD序列的抗肿瘤多肽T30肽对环磷酰胺诱导HL770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HL7702细胞按一定密度分别接种于96孔板和24孔板,培养24h后向各孔中分别加入环磷酰胺(CTX)(浓度为4μg/ml),CTX+ RGD-T30(浓度依次为20、40、60 μg/ml),继续培养24 h,进行WST-1、AO/EB双染、Annexin-V-FTTC/PI流式细胞染色.结果 RGD-T30肽与CTX共处理HL7702细胞生长抑制明显改善,当RDG-T30肽浓度达到40μg/ml时,促进生长作用呈现正比例曲线特征.RDG-T30肽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绝大多数细胞形态饱满,几乎没有死亡细胞.CTX单独处理的HL7702细胞组24h晚期凋亡细胞占30.2%,CTX与RDG-T30共处理细胞组凋亡细胞分别占19.2%和13.1%、7.1%.结论 T30肽对CTX诱导的HL7702凋亡具有拮抗作用.
作者:张良;韩丹;赵诗萌;吴红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由于缺氧、血液黏稠、高凝状态、肺血管痉挛造成肺动脉高压,常常发展为较重的心肺功能衰竭,为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血必净注射液是王今达教授以血府逐瘀汤为基础反复精炼筛选出的静脉制剂[2].本文旨在观察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气分析、心功能、血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作者:张继翱;由希雷;张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活化杀伤(CIK)细胞对人食道鳞癌细胞(ESCC) Ecap-109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先用细胞因子诱导CIK细胞的生成并进行表型鉴定,后与人食道鳞癌细胞Ecap-109按不同比例进行共同培养,MTT法测定CIK对Ecap-109的杀伤活性.结果 不同比例的CIK细胞对Ecap-109均有明显的杀伤效果,高可达94.8%.结论 CIK细胞对人食道鳞癌细胞Ecap-109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作者:贺伟;刘玉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旨在探讨Smad4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80例食管癌组织中Smad4和MMP-2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侵袭、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同时分析食管鳞癌中Smad4与MMP-2的相关性.结果 Smad4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P<0.01),MMP-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P<0.01);食管癌组织中Smad4的表达缺失及MMP-2蛋白高表达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Smad4和MMP-2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Smad4蛋白表达缺失和MMP-2蛋白过表达在食管癌的发展及侵袭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Smad4蛋白和MMP-2蛋白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食管癌中Smad4蛋白和MMP-2蛋白的表达,比单一检测一种蛋白对评估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更具有意义,也为临床治疗食管癌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作者:韩聚强;杨江霞;傅天;李杰茹;李志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原花青素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瘦素(Leptin)、抵抗素、脂联素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高脂血症模型组(H组)、原花青素高剂量组(HD组)、原花青素低剂量组(LD组),各10例.除对照组饲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喂饲高脂饲料并进行干预实验比较.6 w后检测大鼠血脂,血清胰岛素、瘦素、抵抗素、脂联素及TNF-α、IL-6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升高(P<0.01或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降低(P<0.01);血清胰岛素、瘦素、抵抗素和TNF-α、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原花青素干预组血脂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清胰岛素、瘦素、抵抗素和TNF-α、IL-6含量降低(P<0.01或P<0.05);脂联素水平升高(P<0.01).结论 瘦素、抵抗素、脂联素和TNF-α、IL-6在高脂血症的病理和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原花青素通过增加脂联素,降低血清胰岛素、瘦素、抵抗素、TNF-α和IL-6含量,控制炎症反应,对高脂饮食所致高脂血症相关性胰岛素抵抗的防治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邹金发;齐凤杰;董新茜;刘晓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低剂量雷帕霉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超微结构及nephr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n=7),糖尿病组(D组,n=7),雷帕霉素治疗组(R组,n=8).造模后第5周起R组大鼠给予雷帕霉素1 mg/kg/d灌胃,C组和D组给予等体积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灌胃.12 w末,观察各组大鼠血糖、24h尿蛋白量、体重校正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及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的超微结构;并通过免疫组化、RT-PCR检测nephrin的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 至12 w末,与C组相比,D组大鼠血糖、Ccr、24 h尿蛋白量增加(P<0.01),nephrin蛋白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1);R组Ccr及24 h尿蛋白量较D组降低(P<0.01),nephrin蛋白及其mRNA表达增加(P<0.01).结论 低剂量雷帕霉素可能通过上调nephrin表达改善足细胞超微结构,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作者:邹琦;郑祥雄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8月至2010年11月行PCI治疗AMI女性患者,老年(≥65例)女性为332例,非老年(<65岁)为236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围术期并发症以及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 老年组发生高血压病和脑血管病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与非老年组无明显差异.两组成功PCI的AMI女性患者随访24~ 72个月,平均(46.0±18.0)个月,老年组316例接受随访,无症状存活233例(73.7%).149例患者复查冠脉造影,23例(15.4%)发生再狭窄,总MACCE率14.2% (45/316);非老年组228例接受随访,无症状存活175例(76.8%),126例患者复查冠脉造影,16例(12.7%)发生再狭窄,总MACCE率12.3% (28/228),与老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尽管老年女性AMI患者高血压和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女性AMI患者,但两组PCI治疗成功率均较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其长期临床疗效相似.PCI仍是老年女性AMI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杨桂棠;韩雅玲;王祖禄;荆全民;王效增;马颖艳;梁延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老年结肠癌患者树突细胞(DC)免疫治疗后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96例老年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和化疗基础上给予DC免疫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和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治疗前比较均增加(均P<0.05);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均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0.42%高于对照组有效率(x2=7.07,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的DC免疫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和肿瘤清除效果,术后化疗联合细胞免疫治疗可获得较单纯术后化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学哲;朴龙镇;朴素宙;张松男;崔现;黄京华;方艳秋;沈雄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构建并扩增带有Flag标签的ZNF580真核表达载体,用于免疫共沉淀实验.方法 pGB-ZNF580质粒进行SfiI酶切,琼脂糖电泳,切胶并纯化回收ZNF580片段,与同样酶切的真核表达载体pCDEF-Flag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CDEF-Flag-ZNF580.重组质粒转化细菌感受态,铺于氨苄抗性LB平板,37℃培养箱过夜,挑取转化了重组质粒的单克隆接种于液体LB培养基中摇床培养4~8h.从大肠杆菌中提取质粒酶切鉴定及送Takara公司测序鉴定.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CDEF-Flag-ZNF580并转化细菌感受态,于大肠杆菌中扩增得到足够用于细胞转染和免疫共沉淀实验的重组质粒,Takara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质粒序列完全正确.结论 成功构建和扩增了重组质粒pCDEF-Flag-ZNF580,为后续进行真核细胞的转染及免疫共沉淀实验奠定了基础.
作者:罗玉玉;赵瑛;孔麟麟;张文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PDCD5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DCD5在肺癌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 60例NSCLC组织中PDCD5的阳性表达率为25.0%,20例正常肺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为3.7%,无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为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CD5的阳性表达还与肿瘤的分化程度(P<0.01)及TNM分期(P<0.05)有关.PDCD5的表达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病理分型、是否吸烟及有无胸膜转移无关(P>0.05).PDCD5在NSCLC中的表达与凋亡指数(AI)呈正相关(r=0.663,P=0.000).结论 PDCD5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检测PDCD5可能有助于NSCLC恶性程度、临床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判断.
作者:张婧雯;蒋军广;翟展艺;田蕊;刘瑞芬;杨超;孙曼;史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手术创伤对老年鼠和成年鼠肝部分切除术后海马区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和老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麻醉组、手术组.对照组SD大鼠不做特殊处理.麻醉组实验动物单纯接受1.5% ~ 2%异氟醚麻醉,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手术组SD大鼠行肝部分切除术.检测术后1、3、7d海马区白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成年鼠海马区IL-1β和IL-6 mRNA仅在手术后第1天(P<0.001)明显增高,但老年鼠海马区IL-1β和IL-6 mRNA增多持续到手术后3 d(P <0.001).IL-1β和IL-6蛋白仅老年鼠在术后第1天表达增加(P<0.01,P<0.05),第3天无统计学差异.TNF-α mRNA仅在老年鼠手术后1d明显增加(P <0.001),在成年鼠没有明显改变(P=0.095).结论 与成年鼠相比,老年鼠海马区炎性因子表达更强烈,持续时间更长.
作者:曹学照;刘芳;马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bax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09 ~ 2011年外科切除的NSCLC标本共60例,另设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bax在肺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Bax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48.3%)与正常组织的阳性率(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19,P=0.517),但癌组织的染色均深于正常组织.高分化组织的阳性表达率(93.3%)高于中低分化(37.8%)(x2=13.904,P=0.000).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33.3%)较无淋巴结转移者(66.7%)低(x2=6.607,P =0.010).TNM分期Ⅰ期和Ⅱ期阳性率(61.5%)高于Ⅲ、Ⅳ期阳性率(33.3%)(x2=4.348,P=0.037).bax的表达与细胞凋亡呈正相关(r=0.855,P=0.000).结论 bax的表达下调提示NSCLC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并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作者:刘瑞芬;蒋军广;张晓燕;杨超;孙曼;史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减弱是影响老年人健康问题的不利因素之一.因此,改善老年人的肌肉平衡能力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等速运动又称可调节抗阻运动,恒定速度运动,指利用专门设备,根据运动过程的肌力大小变化相应调节外加阻力,使整个关节运动依预先设定的速度运动,运动过程中肌肉用力仅使肌张力增高,力矩输出增加[1].本文主要观察等速运动对老年人下肢肌肉平衡能力的影响.
作者:张亚东;丁俊华;铁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在体外对人CD4+T淋巴细胞miRNA-21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12例健康志愿者的新鲜外周血,免疫磁珠分选出CD4+T淋巴细胞,分为空白组、PHA+(0、1、5、10 μmol/L)阿托伐他汀组,体外培养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及培养基上清液,荧光定量PCR检测miRNA-21及PDCD4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PDCD4蛋白表达,ELISA检测培养基上清液TNF-α及IL-10浓度.结果 ①与空白组比较:PHA刺激后,CD4+T淋巴细胞miRNA-21 、PDCD4 mRNA、PDCD4蛋白表达及上清液TNF-α浓度均升高(均P<0.05).②与PHA+0μmol/L他汀组比较:加入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后,CD4+T淋巴细胞miRNA-21相对表达量和上清液IL-10浓度增加(P<0.05),而PDCD4蛋白表达和上清液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促进PHA刺激的人CD4+T淋巴细胞miRNA-21的表达增加,从而抑制靶蛋白PDCD4,促进抗炎因子IL-10分泌和抑制促炎因子TNF-α.
作者:刘洋;李浪;周游;王江友;苏强;孙羽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疾病之一,在当今社会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颈动脉斑块破裂脱落,栓子阻塞血管[1].早期发现和评估颈动脉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有助于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国外相关文献报道[2],颈动脉斑块与欧美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密切相关,但颈动脉斑块是否是中国人群脑血管病的独立相关因素存在争议.本文拟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部血管动脉硬化斑块的相关性.
作者:佟丽媛;王田蔚;方乐;杨宏;史雪;金夕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在由癌症引起的死亡病例中肺癌约占1/3.其中75%~80%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1].患者确诊为NSCLC时约有60%~70%已属于晚期[2].晚期NSCLC已不适合手术治疗,其治疗现阶段多采用化疗作为其主要治疗方案[3].多个临床试验表明铂类与多西紫杉醇联合治疗晚期NSCLC较传统化疗方案在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均有所提高,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并提高其生活质量[4].目前临床多采用多西紫杉醇与铂类药物联合化疗3 w方案作为晚期NSCLC化疗的一线标准方案[5].本研究将评估采用多西紫杉醇加铂类2 w方案治疗NSCLC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侯秀珍;杨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脑卒中是老年人的一种多发病,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水平,还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探讨早期针刺结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我科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不同处理措施及疗效的对比分析,并进行随访.
作者:万学文;赵树华;薛钧来;刘明晖;曲庆阳;赵赫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