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玉;赵瑛;孔麟麟;张文成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的慢性胃肠道疾病,可见便秘和腹痛等症状.该病没有特异性的形态学变化或者是生化异常明显,故该病的诊断较为困难,往往容易误诊漏诊.IBS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多与内脏的高敏感性有关,目前对于该疾病的具体机制认识尚不明确,其临床治疗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1-4].本研究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中医辨证治疗IBS患者,观察临床疗效.
作者:王谦;朱雁兵;佟博;张杰;张艳敏;王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维生素C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具有防治坏血病的功效,故又名为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人们对AA的研究已有260多年的历史,早期主要集中于AA的抗氧化作用[1],近年来研究发现AA还可作为神经调质,参与多种神经元信息传递和电活动的调节[2],由此引起学者们对AA与脑功能及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作用的关注.本文就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内AA的生理功能进行综述,分析其在疾病中的治疗意义,探讨其对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
作者:徐丹;刘晓莉;乔德才;康道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山茱萸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GSK-3β和磷酸化GSK-3β的影响,探讨其对AD大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清洁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青年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多奈哌嗪对照组、山茱萸多糖水提液组、山茱萸水煎剂组,每组20只.采用海马注射A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制作AD大鼠模型,免疫组化(SABC)法和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GSK-3β蛋白和GSK-3β(Ser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青年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GSK-3β蛋白表达增加(P<0.05),GSK-3β(Ser9)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嗪对照组,山茱萸多糖水提液组,山茱萸水煎剂组大鼠的GSK-3β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GSK-3β(Ser9)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 山茱萸多糖通过抑制GSK-3β蛋白过度激活,促进GSK-3β(Ser9)蛋白表达途径防治AD的发生发展.
作者:苏亚楠;陈立强;张晓波;姚海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初两年的心理调整情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7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与69例当地身体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原始数据收集分别在糖尿病诊断后2w、3、6、12、24个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患者诊断第2周、第3个月、第6个月糖尿病组总症状、阳性项目、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及SAS(P<0.01)及SDS(P <0.05)评分升高;诊断第12个月糖尿病组总症状、阳性项目、抑郁、焦虑、恐惧评分高于对照组;诊断第24个月糖尿病组总症状、阳性项目、躯体化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糖尿病组诊断第24个月与诊断第2周比较躯体化评分降低;糖尿病组诊断第24个月与诊断第2周比较,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及SAS及SDS评分降低.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第1年内主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患病第2年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等问题消失,出现躯体化异常,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1年内进行的心理干预应该主要解决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等问题,诊断第1~2年应该主要解决躯体化问题.
作者:梁春光;刘涛;张会君;仝慧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脑钠素(BNP)是在心血管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的利钠肽激素,是继心钠素(ANP)后发现的心脏利钠肽系统的又一成员,是1988年首先由日本学者Sudoh等[1]从猪脑中分离纯化而得名.经研究证实,人体心脏是贮存和分泌BNP的主要器官,BNP具有排钠、利尿和扩张血管等作用,可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收缩作用,可抵御容量负荷过重及高血压.
作者:周希;李法琦;岳瑞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多节段、多平面的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一直是血管外科治疗的难点及重点.外科手术和腔内介入技术是治疗下肢缺血的两种主要手段,但对于复杂的动脉病变,单纯应用外科手术或腔内治疗均不能达到满意效果,且因开放手术创伤大、风险高,一些高龄患者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对于病变广泛的动脉疾病,如果同时行外科手术及血管腔内治疗相比单一方法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即杂交(hybrid)手术[1].本文观察分析杂交手术治疗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
作者:尹德馨;李叶舟;孙大军;韩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是指在手术后出现的继发性、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症候群,胃无力、低张力、排空迟缓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疾病.它是腹部手术,特别是胃癌根治术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往往因认识不足误诊为肠梗阻,甚至导致手术.本文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预防腹部PGS的作用.
作者:曲义坤;刘伟新;张英海;侯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染色体制备,观察比较中国仓鼠、C57小鼠和ICR小鼠染色体数目及其形态特征.同时分析同工酶在仓鼠不同脏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通过秋水仙素处理使实验动物染色体加倍,骨髓细胞染色体制片法观察细胞染色体分布情况,鉴定了三种不同种属小鼠的染色体核型.同工酶分析采用优化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不同脏器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 中国仓鼠染色体条数为2n=28,具有中着丝粒染色体、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及端着丝粒染色体.而C57小鼠和ICR小鼠的染色体均为2n =40,且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乳酸脱氢酶(LDH)在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较高,出现了多条特异染色条带.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和核苷磷酸化酶(NP)表达量较低,表达亚型也比较单一.结论 染色体作为遗传物质的载体,其变异情况可直接影响机体的功能,染色体核型检测和同工酶分析成为机体正常功能检测的重要指标.通过多次的染色体制备,对其方法进行了必要优化.同时,也对同工酶分析特异染色方法进行了必要的优化探索,能达到较好的染色效果.
作者:周华山;陈祥;赵明;胡火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当前有许多关于脑血管狭窄相关因素的研究,但对基层医院来说条件相对苛刻、费用相对高.本文从基层医院较常规、相对便宜的条件着手,了解脑血管狭窄的相关因素,在做全脑血管造影之前提前预测脑血管狭窄的可能性,对判断预后、防止医疗纠纷有帮助.
作者:曾献忠;冯谢琳;马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在体外对人CD4+T淋巴细胞miRNA-21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12例健康志愿者的新鲜外周血,免疫磁珠分选出CD4+T淋巴细胞,分为空白组、PHA+(0、1、5、10 μmol/L)阿托伐他汀组,体外培养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及培养基上清液,荧光定量PCR检测miRNA-21及PDCD4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PDCD4蛋白表达,ELISA检测培养基上清液TNF-α及IL-10浓度.结果 ①与空白组比较:PHA刺激后,CD4+T淋巴细胞miRNA-21 、PDCD4 mRNA、PDCD4蛋白表达及上清液TNF-α浓度均升高(均P<0.05).②与PHA+0μmol/L他汀组比较:加入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后,CD4+T淋巴细胞miRNA-21相对表达量和上清液IL-10浓度增加(P<0.05),而PDCD4蛋白表达和上清液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促进PHA刺激的人CD4+T淋巴细胞miRNA-21的表达增加,从而抑制靶蛋白PDCD4,促进抗炎因子IL-10分泌和抑制促炎因子TNF-α.
作者:刘洋;李浪;周游;王江友;苏强;孙羽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出发,选择革命老区邛崃市孔明乡抽样调查,详细分析了留守老人的家庭支持系统、社区支持系统、国家组织支持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留守老人是人口转型、经济发展、代际关系变化等诸因素合力的结果,需要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社会支持网络,才能保证这部分老年人能幸福地安度晚年.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而留守老人是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群体,也是新农村建设中亟需关注的弱势群体.随着留守老人年龄的增长,个人自理能力日趋下降,其对社会支持的需求就更为强烈.社会支持又可以分为非正式支持和正式支持两种[1].对于留守人员的正式支持,已有大量的相关研究.而非正式支持方面的研究,则屈指可数,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深度上都显得有些薄弱.本文选取邛崃市孔明乡这个革命老区留守老人相对较多的乡,进行留守老人的非正式收回支持的个案调查.在2010年8月选取留守老人124名,其中,男性46人,女性58人,在当地大学生村官的支持下,填写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20份.选择非留守老人44人,其中男性1 8人,女性26人,收回有效问卷40份.
作者:吴仁明;谢卫;高继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疾病之一,在当今社会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颈动脉斑块破裂脱落,栓子阻塞血管[1].早期发现和评估颈动脉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有助于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国外相关文献报道[2],颈动脉斑块与欧美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密切相关,但颈动脉斑块是否是中国人群脑血管病的独立相关因素存在争议.本文拟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部血管动脉硬化斑块的相关性.
作者:佟丽媛;王田蔚;方乐;杨宏;史雪;金夕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肝硬化、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HBV病毒携带者达1.2亿[1],血清学标志物两对半是HBV病毒感染的常规检测方法,前S1抗原(PreS1)、HBV-DNA定量也是近年推广较快的反映HBV病毒复制情况的标志物,本文旨在研究HBV感染患者血清PreS1、谷丙转氨酶(ALT)及HBV-DNA之间关系.
作者:李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关节炎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好发于膝关节、髋关节及手指关节等部位[1].晚期致残率极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已明确传统医药对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仅能够显著改善疼痛等症状,还可有效延缓关节软骨退变.本研究观察塞来昔布(西乐葆)、关通舒及二者联合治疗KOA.
作者:张广泉;陈宝军;刘珂;高坤;赵永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目前发病率以及病死率都持续增高的疾病之一[1].COPD患者以老年人为主,临床上多伴发肺部感染,需要反复住院治疗.文献报道导致COPD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是下呼吸道病原菌的感染[2].副流感嗜血杆菌是人类呼吸道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其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中分离率有上升趋势,可能是致病菌之一[3].本研究旨在了解副流感嗜血杆菌在COPD患者痰液中的分离率以及耐药性.
作者:张桂玉;刘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对新医改前后齐齐哈尔市住院病人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满意度提高或降低的归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新医改后齐齐哈尔市5所综合医院156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将结果与新医改前进行纵向对比分析.结果 整体满意度为94.2%,较新医改前有所提高.在对医疗过程的满意度方面,绝大部分项目的满意度均提高;只有耐心倾听患者述说病情、医护人员维护病人安全等项目的满意度有所降低.在对医院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方面,只有护士会迅速回应患者需要并提供协助的满意度有所降低,其他项目的满意度均大幅提升.结论 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强医疗服务素养,提升主动服务意识,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扩大医保用药范围.
作者:弓箭;苏江;孙兴元;马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强迫症(OCD)是一种以反复出现的侵入性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同时存在的临床常见精神障碍,普通人群终生患病率高达2%~3%[1].本病至今病因不明、治疗困难,是精神科门诊的前四位疾病之一.90%以上的患者需长期服药,药物治疗的缓解率仅为40%~60%,OCD已成为明显导致社会功能残疾的难治性精神疾病之一,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疾病负担[2].符文彬主任医师专门从事抑郁相关病症的临床、教学、科学研究达30余年,对该病的治疗有着深透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本文就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樊志奇;周嘉欣;徐书君;肖瑶;温秀云;许晓虹;符文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电子胃镜是诊治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由于其属于侵入性的操作,导致部分人群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检查而延误病情[1].无痛胃镜经静脉给予适当的麻醉镇静剂,使受检者在舒适、无痛苦的条件下进行胃镜检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并发症[2-4].而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脏器功能低下,麻醉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及对并发症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莉;谭跃;黎振林;莫健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ela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干预.应用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琼脂糖电泳法观察凋亡细胞DNA Ladder现象;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 Giemsa染色后可见阿司匹林组细胞体积缩小,凋亡小体形成,且随着浓度增加,凋亡率也增加;不同浓度阿司匹林作用Hela细胞48 h后,提取DNA电泳,可见明显的DNA裂解带;MTT结果显示,在1.0~10.0 mmol/L浓度区间内,随浓度增加和时间的延长,阿司匹林对细胞的抑制率逐渐增加.结论 阿司匹林在体外可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为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有关.
作者:王蓓;王晓;李建立;秦英;邢邯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8月至2010年11月行PCI治疗AMI女性患者,老年(≥65例)女性为332例,非老年(<65岁)为236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围术期并发症以及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 老年组发生高血压病和脑血管病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与非老年组无明显差异.两组成功PCI的AMI女性患者随访24~ 72个月,平均(46.0±18.0)个月,老年组316例接受随访,无症状存活233例(73.7%).149例患者复查冠脉造影,23例(15.4%)发生再狭窄,总MACCE率14.2% (45/316);非老年组228例接受随访,无症状存活175例(76.8%),126例患者复查冠脉造影,16例(12.7%)发生再狭窄,总MACCE率12.3% (28/228),与老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尽管老年女性AMI患者高血压和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女性AMI患者,但两组PCI治疗成功率均较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其长期临床疗效相似.PCI仍是老年女性AMI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杨桂棠;韩雅玲;王祖禄;荆全民;王效增;马颖艳;梁延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