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中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早期诊疗价值

李花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脂肪酸结合蛋白
摘要:急性脑梗死(ACI)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表现轻微时容易导致患者忽略病情[1].ACI早期治疗,与出现脑水肿、脑出血时治疗,预后差异显著[2].因而ACI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3,4].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有较强的组织特异性,当细胞发生损伤、缺血、缺氧时,FABP从受损脑细胞中释放出,可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其血清浓度,以反映脑细胞受损的情况[5].本研究评估FABP用于老年ACI早期诊断的可行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芪参益气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芪参益气滴丸(Q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AMI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MI组、QS治疗组,QS治疗组给予0.135g.kg-1.d-1)的QS混浊液灌胃4w,治疗结束后检查3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处死大鼠,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AMI组相比,QS治疗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P <0.05);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 QS可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减少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AMI大鼠的心功能.

    作者:王静;刘桂华;王爱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广场健身舞对老年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广场健身舞集音乐、舞蹈、健身、娱乐于一体,经济、安全、简便易行、易普及、场地器材限制小,深受广大中老年群体的青睐.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广场健身舞具有降血压、舒筋活血、调节体重、增强肺活量、促进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力、缓解精神压力等作用.本研究拟进一步验证广场健身舞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1年6~9月,在长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体育广场选取坚持广场健身舞锻炼2年以上、6~7次/w,60~90 min/次的老年人30名作为锻炼组,同时选择不参与或不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且身体健康的老年人30名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5±5)岁.纳入标准:年龄≥60岁;精神状况良好;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视听能力和理解能力.所有参与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作者:裴晶晶;李学恒;李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胃轻瘫发病机制及诊治研究进展

    胃轻瘫是由以非梗阻因素所致的胃排空延迟为特点的胃动力学异常所致的疾病[1].在引起胃轻瘫各种原因中,糖尿病(DM)所占比例约为30%~50%[2,3].胃轻瘫常见症状为恶心及呕吐(分别占73.5%及53%),其他主要临床症状包括上腹痛(44.6%)、腹胀(31.3%)、体重减轻(30.1%)、餐后饱胀感(22.9%)及早饱(28.9%)[4].有研究显示,比起其他症状,腹胀对于DM胃轻瘫(DGP)的发病更具有提示作用[5];恶心、早饱症状与DM所致的胃排空延迟有很大的相关性[6],并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7].但也有研究显示,胃轻瘫症状对于提示胃排空程度意义不大[8].

    作者:赫广玉;刘玉佳;谢晓娜;李梅;王桂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乳腺癌术后双管引流加弹性包扎76例

    乳腺癌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妇女因癌症死亡的第一位病因[1].全球每年约有120万妇女身患此病,其中50万因此死亡.手术切除癌变组织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但由于乳腺手术的特殊性,常会出现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术后创面的恢复,加大了患者的心理和生理负担[2].本文对比采用双管引流加弹性包扎治疗乳腺癌与采用单管引流加局部加压包扎的疗效,为临床选择优的创面处理方法提供依据.

    作者:侯雷;邢会军;刘志满;张学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恶性实体肿瘤患者癌性贫血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引起老年恶性实体肿瘤患者癌性贫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住院的434例老年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对可能引起癌性贫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可能引起癌性贫血的患消化道肿瘤、TNM分期Ⅲ+Ⅳ期、卡式评分<60分、行放化疗、低蛋白血症五项经x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示在所以癌性贫血中以中度贫血发生率高,其次是轻度贫血,重度、极重度贫血发生率较低.对患消化道肿瘤、TNM分期Ⅲ+Ⅳ期、卡式评分<60分、行放化疗、低蛋白血症五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结果示五项相关因素均与癌性贫血有正相关关系,低蛋白血症是引起贫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卡式评分<60分,其他因素依其重要性排列为行放化疗、TNM分期Ⅲ+Ⅳ期、患消化道肿瘤.结论 低蛋白血症是引起贫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卡式评分<60分,其他因素依其重要性排列为行放化疗、TNM分期Ⅲ+Ⅳ期、患消化道肿瘤.

    作者:周敏;张洁;邓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三维适形放射与常规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非小细胞肺癌约为肺癌发病率的80%[1].晚期非小细胞癌手术治疗效果差,大部分患者死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2].三维适形放疗具有提高靶区精确性及减少对正常组织照射的特点,本文旨在比较三维适形放射与常规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8例,均经病理及细胞学诊断证实,临床分期为ⅢA或ⅢB期,KPS ≥70.根据患者放疗方式分为常规放疗组(50例)和三维适形放疗组(58例).见表1.

    作者:戴科军;罗居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清中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早期诊疗价值

    急性脑梗死(ACI)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表现轻微时容易导致患者忽略病情[1].ACI早期治疗,与出现脑水肿、脑出血时治疗,预后差异显著[2].因而ACI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3,4].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有较强的组织特异性,当细胞发生损伤、缺血、缺氧时,FABP从受损脑细胞中释放出,可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其血清浓度,以反映脑细胞受损的情况[5].本研究评估FABP用于老年ACI早期诊断的可行性.

    作者:李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改良袢式胆肠内引流术治疗老年梗阻性黄疸24例

    梗阻性黄疸是临床工作中常遇到的疾病症状群之一[1,2],老年人梗阻性黄疸多是肝外胆管梗阻[3],由于患者年高、体弱、多病,处理时尤其是外科手术要慎重[4,5],视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其他并存疾病的具体情况全面衡量,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本文以老年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改良袢式胆肠内引流术传统胆肠吻合术式的效果.

    作者:焦凯;孙继友;姜巍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维生素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脂肪肝及肝纤维化发病率极高,几乎发生于所有慢性肝损伤患者,严重者发展为肝硬化乃至肝癌,全世界每年约有140万慢性肝病患者因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导致死亡,肝病治疗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1].老年肝纤维化患者会呈现出疲惫、食欲、神智、肤色、饮酒量等多个方面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肝纤维化作为大多数慢性肝病所共有的病理过程,同时也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2],肝炎病毒、过量摄入酒精、胆汁淤积、药物与毒物、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多种损伤因素长期慢性刺激肝脏引起炎症均可引起肝纤维化的形成[3].随着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的进一步阐明,以肝星状细胞(HSC)为靶标的治疗措施逐渐成为抗肝纤维化的重要方法.而维生素基于此机制的治疗研究也逐渐显现出了重要发展前景.

    作者:刘迪;董超;李彤;刘朋飞;石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β受体阻滞剂在缺血性心脏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疾病中改善预后的重要临床价值已被确立,目前已成为心血管领域常用的药物之一.然而,临床实践中,β受体阻滞剂应用仍很不够,并且使用剂量也太小.1999年在我国近2 000家医院进行的一项调查[1]显示,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和随后二级预防的使用率分别仅为43%和35%,且平均剂量仅相当于有效剂量的1/4左右.这大多源于医生对β受体阻滞剂副作用的顾虑.本文就β受体阻滞剂在AMI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作者:刘淑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ITPA基因变异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过程中发生贫血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C20orf194基因rs6051702位点和ITPA基因rs1127354位点与慢性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利巴韦林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慢性丙型肝炎患者742例、健康人群203例,提取上述两组人群的基因组DNA进行两个位点的焦磷酸测序;对208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并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线、2 w、4 w、12 w对患者进行血常规、HCV RNA定量检测.用SAS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我国健康人群rs6051702及rs1127354位点的小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5.3%、15.8%,与欧洲和日本接近,但水平略低.(2)2、4、12w血红蛋白下降量与rs1127354位点的不同基因型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等位基因具有保护作用.(3)2、4、12 w血红蛋白下降量与rs6051702位点的不同基因型的关系无显著差异(均P>0.05).(4)rs1127354位点4w血红蛋白降低超过3 g/dl的CC组与AC+ AA组存在差别(P =0.001).结论 (1)rs6051702位点、rs1127354位点在慢性HCV感染者、健康人群之间没有显著差异.(2)rs6051702位点与抗HCV治疗过程中血红蛋白下降量无相关性.(3) ITPA基因rs1127354位点与抗HCV治疗过程中血红蛋白下降量呈明显相关,含A等位基因(AC和AA型)的患者贫血程度较CC型的低,提示A等位基因为保护基因,可用来预测患者抗HCV治疗过程中血红蛋白下降的程度,并指导早期调整利巴韦林剂量.

    作者:王茉莉;潘煜;姜晶;迟秀梅;李婉玉;姜涛;张洪;牛俊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知晓癌症病情对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知晓癌症病情对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07~2010年在该院住院的200例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采用SDS抑郁调查表、SAS焦虑调查表和QLQ-C30生活质量量表,分析知晓病情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知情组SDS得分39.2±8.6,SAS得分38.8±8.2;非知情组SDS得分36.6±7.7,SAS得分31.4±7.5;两组SDS得分和SAS得分无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抑郁、焦虑程度方面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知情组整体QL得分59.6±11.4,非知情组得分59.8±12.7,均属于较差范畴,两组整体生活质量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知情组经济影响得分52.8±18.6,非知情组得分12.7±18.4,两组经济影响相比差异显著(P<0.05).抑郁(β=-1.96,OR =0.14)和焦虑(β=-1.53,OR=0.22)对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P<0.05).知情(β=0.35,OR=1.42)与生活质量无显著的影响(P>0.05).结论 肺癌术后患者是否知晓病情对其生活质量影响不显著.

    作者:付立萍;张玉芬;张荣泽;李瑞星;陈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阿尔茨海默病中Aβ聚集的研究进展

    Aβ是由淀粉样蛋白前体(APP)代谢生成的.APP位于21q21.1 ~21.3,长约300 kb.APP由该基因的16、17外显子编码,含695~770个氨基酸残基,是一种跨膜蛋白,其上有三个酶切位点,可分别被α、β及γ分泌酶剪切.在正常情况下,大量的APP经α-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作用代谢,不产生Aβ,只有少量的APP经β及γ分泌酶的作用剪切产生Aβ.其中,γ-分泌酶的切割位点位于APP跨膜结构域内的711或713位置,切割产生Aβ的羧基末端.γ-分泌酶一般在APP的711位置切割产生Aβ40亚型,但当APP或PS21基因突变时则增加在713位置切割,产生Aβ42亚型.此亚型更容易聚合形成纤维,是导致AD早期发病的重要因素.

    作者:孙禹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生物反馈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目的 观察生物反馈联合乳果糖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4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生物反馈联合乳果糖治疗;对照组予乳果糖治疗,评估临床疗效及盆底表面肌电,治疗前后行便秘症状总分与盆底表面肌电值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3.02%,对照组6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Glazer盆底肌评估中快速收缩阶段大收缩波幅、持续收缩阶段收缩波幅与便秘症状总分均存在负相关(P<0.05),持续收缩阶段变异性与便秘症状总分均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 生物反馈和乳果糖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慢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二者联合有协同作用,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方案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参考依据.

    作者:关丽嫦;徐丽姝;邓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城区无社会保障老年女性的身心健康交互作用

    目的 了解无社会保障(社保)老年居民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北京某社区300位无社保女性老人,内容包含一般人口学资料、老年抑郁量表(GDS)、生活满意度、短孤独量表(UCLA)、中国人情感量表(简版)及健康体检数据.结果 (1)无社保老年人肥胖率、血压、血糖异常率分别为21.81%、65.84%和41.96%,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1.52%,各慢性病患病率高于中国和其他研究报告的患病水平.(2)受教育水平、牙齿脱落情况与孤独、消极情感显著相关;体重指数与舒张压、孤独有显著相关;(3)分层回归分析表明,血糖和孤独能显著预测舒张压,多个变量可以预测孤独感;牙齿状况、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均能预测消极情感.结论 社区无社保女性老人躯体、心理健康状况问题普遍较多,且身心相互作用显著,应重点关注文化水平低、身心健康状况差无社保者.

    作者:王璇;张腾霄;袁宝石;韩布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2月该院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482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将随访成功的448例纳入研究,按患者是否发生术后复发分为复发组19例和未复发组429例,分析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术前气胸发作次数、发病部位、术中肺大泡分型、引流时间、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和是否联合胸膜固定术等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与体重、BMI、术前气胸发作次数和是否联合胸膜固定术具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身高、发病部位、术中肺大泡分型、引流时间和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不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与患者BMI、术前气胸发作次数和是否联合胸膜固定术具有独立相关性(P<0.05),与患者体重不具有独立相关性(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与患者体重、BMI、术前气胸发作次数和是否联合胸膜固定术密切相关,其中BMI小、术前气胸发作次数多以及未联合胸膜固定术是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杭庆雨;孟涛;付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认知、社会及行为因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延迟的影响

    目的 了解认知、社会及行为等因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院前延迟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于2012年7月至2012年10月连续对217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记录患者的一般信息、起病情况、发病后的反应及就诊过程等.主要对认知、社会及行为等因素对院前延迟(>4.5 h)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217例患者平均年龄(67.1±11.8)岁,从症状发生至寻求医学帮助的中位数时间为10(3~30.5)h,从症状发生至到达医院的中位数时间为12(3.5 ~48)h.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后患者即刻反应为寻求医学帮助,首诊医生为120急救医生,他人意识到发生中风以及他人建议求医与院前延迟缩短有关.结论 认知、社会及行为等因素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延迟有关.

    作者:王妮;杨娟;曹莹莹;王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5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Atlanta标准分为轻型(MAP)28例,重型(SAP)23例,比较轻型和重型患者发病后、24 h、48 h、72 h血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淀粉酶(S-Amy)和血PCT水平,并以PCT诊断试验与同期APACHEⅡ评分系统比较,确定PCT对SAP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并观察PCT与SAP合并症的关系.结果 SAP患者在入院时、24 h、48 h、72 h血清PCT水平均高于MAP组(P<0.05),PCT测定结果法与APACHⅡ系统法对AP轻、重型的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早期、24 h血清PCT对SAP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5.6%、78.6%、86.3%和82.6%、71.4%、76.4%,有无腹水及是否合并MODS,PCT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水平与AP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在发病24 h内对早期SAP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与APACHEⅡ评分系统效果相当.

    作者:杨院平;仝巧云;黄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肺鳞癌中MRP1和BCRP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肺鳞癌多见于男性,其病变进展快,预后不良.手术治疗是重要方法,术后化疗有重要价值.肿瘤进展过程中,多种蛋白发生明显的改变,对肿瘤起重要促进作用[1].体内外研究表明由药物转运蛋白介导的药物外排增加是肺鳞癌耐药的主要机制,目前发现的药物转运蛋白主要是ABC转运蛋白家族的MRP1和BCRP,二者表达与肿瘤进展有明显的作用[2,3].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肺鳞癌中MRP1和BCRP的表达,探讨MRP1和BCRP表达及预后价值.

    作者:郭艳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肿瘤放疗患者身体营养状况及生化指标的分析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在放疗期间身体的营养状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住院放疗患者,采用24 h回顾法连续进行3d的膳食调查;血象生化指标采用患者住院病历数据,按男、女性别组和年龄组(以50岁划分)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营养不良率(23.63%)略高于女性(20.00%),<50岁组营养不良率(19.60%)明显低于≥50岁组(23.43%);患者每日能量能够达到参考摄入量,膳食中蔬菜、水果类食物不充足,豆类、奶类食物达到参考量的一半;血象生化值符合正常值范围.结论 患者能量能够满足需要,三大供能营养素的供能比例基本适宜;患者的饮食结构欠平衡,应该提高蔬菜、水果的摄入量,补充水溶性维生素的不足;尤其要增加豆类及奶类食品,提高钙的摄入量;血象生化指标满足放疗的要求,可以进行治疗.

    作者:王艳梅;甘振威;张娅婕;陈健;甘丽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