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时期老年脑梗死患者脑组织磁共振波谱的特点

张筱双

关键词:脑梗死, 磁共振波谱分析
摘要:目的 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RS)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代谢物绝对浓度的变化,分析不同时期代谢物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8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至就诊时间分为超急性期23例、急性期37例和亚急性期22例,均行常规核磁共振(MRI)及MRS扫描,测定病灶区与对照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化合物(Cho)等代谢产物的浓度及相对比值,比较不同时期脑梗死各代谢产物浓度的变化.结果 ①超急性期病灶侧NAA、Cr低于对照侧(P<0.05),乳酸(Lac)、肌醇(ml)/Cr较对照侧升高,而Cho、mI、NAA/Cr、Cho/Cr与对照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急性期病灶侧NAA、Cr、Cho、mI、NAA/Cr较对照侧明显降低,Lac、mI/Cr显著升高(P<0.05),Cho/Cr无明显差异(P>0.05).③亚急性期病灶侧NAA、Cr、Cho、mI、NAA/Cr较对照侧明显降低,Lac、Cho/Cr、mI/Cr显著升高(P<0.05).结论 超急性期老年脑梗死患者的NAA、Cr、LAC浓度变化有助于超早期诊断,而急性期、亚急性期代谢产物浓度及相对比值均有变化,可帮助诊断.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记录132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12周前后的各项超声指标[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及其与晚期运动速度Aa比(Ea/Aa)值,左心房结构参数(LAVI),左心房收缩功能参数(LAEF值)]及其SBP、DBP数值.结果 ①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总有效率为78%;②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12周治疗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及其与晚期运动速度Aa之比(Ea/Aa)值均明显升高,左心房结构参数(LAVI)及左心房收缩功能参数(LAEF)值均明显降低.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降压效果明显,同时能明显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作者:武国东;及志勇;武燕萍;孙明莉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上海老年弱势群体疾病社区化管理现状

    目的 探讨上海老年弱势群体生存保障状况.方法 分层随机抽样选取2012年1~6月上海市居民400例,以问卷法和访谈法为主,结合观察法,对上海老年弱势群体进行抽样调查,了解这一群体的主要组成、特征、生存现状、保障状况等.结果 400例受试者平均年龄(85.5±6.7)岁,年龄>80岁受试者325例(81.25%);其中女227例(69.8%),男98例(30.2%).所有受试者中文化程度低于初中水平的312例(78.0%);多数受试者为丧偶老年人,共273例(68.25%).高血压史213例(53.25%);糖尿病史198例(49.5%);冠心病史79例(19.75%).评估需要中度照料程度298例(74.5%),需要重度照料程度122例(30.5%).400例受试的老年人群经济来源极其有限,收入均明显偏低.老年弱势群体经济收入主要高度集中于800元以下,共368例(92.0%).400例受试的老年人群所需社会保障中助医服务需求高,其次为生活护理;社区保障的提供服务中生活护理的提供比例高,其次为助行服务.结论 老年弱势群体没有得到社区服务项目的全覆盖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根本问题.

    作者:王蓓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腺性膀胱炎继发膀胱小细胞癌1例

    腺性膀胱炎进展为移行细胞癌倾向已经有报道[1,2].但目前没有腺性膀胱炎进展为膀胱小细胞癌(SCC)的报道.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8岁,2010年12月2日因反复尿频尿急尿痛半年入院.既往10余年前在省人民医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治疗.入院后肛门指检:前列腺饱满,中央沟消失,大小约4 cm×5 cm,未及结节,无触痛.肛门括约肌收缩可.尿常规:WBC++;RBC++;亚硝酸盐+;中段尿细菌培养+药敏:肺炎克雷伯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6.08 ng/ml,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1.78 ng/ml.

    作者:殷振超;王永忠;梁胜军;高伟;刘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新辅助化疗治疗老年女性晚期卵巢上皮癌的疗效

    卵巢上皮性癌占卵巢恶性肿瘤85%~90%,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60~64岁的年龄段多见[1].因卵巢位居盆腔深部,且缺乏特异性筛查,发病隐匿,卵巢癌确诊时多为晚期.首次手术的彻底性与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我院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付建红;高湛;翟旭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TAT-XIAP融合蛋白对Aβ(25~35)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TAT-XIAP融合蛋白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海马区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海马区注射Aβ (25 ~35),给药组尾静脉注射TAT-MAP融合蛋白10 mg/kg.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AD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AD大鼠的Morris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游泳轨迹路线多在平台所在象限附近,呈趋向型.结论 TAT-XIAP融合蛋白能够改善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门楠;夏春波;孙婧霞;蒋常文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基于偏小二乘回归的中国老年女性每分钟通气量与地理因素的关系

    目的 为制定中国老年女性每分钟通气量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搜集了中国用肺量计法测定22个单位的1 114例健康老年女性每分钟通气量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海拔高度(X1),年日照时数(X2),年平均相对湿度(X3),年平均气温(X4),年降水量(X5),气温年较差(X6),年平均风速(X7)的关系.结果 发现老年女性每分钟通气量参考值与地理因素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用偏小二乘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老年女性每分钟通气量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回归模型:Y=19 855.82+ 1.594 59X1+ 0.211 50X2+129.565 47X3-155.326 59X4 +0.816 16X5-267.316 64X6+ 129.658 12X7±1 324.34,并用ArcGIS 9.3软件中的空间差值法内插出中国老年女性每分钟通气量参考值的空间趋势分布图.结论 知道中国某地的地理要素,就可用此模型估算该地区老年女性每分钟通气量参考值,同时也可用空间趋势图直观的得到中国任何地方的老年女性每分钟通气量参考值.

    作者:何进伟;葛淼;张明鑫;杨绍芳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不同时期老年脑梗死患者脑组织磁共振波谱的特点

    目的 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RS)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代谢物绝对浓度的变化,分析不同时期代谢物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8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至就诊时间分为超急性期23例、急性期37例和亚急性期22例,均行常规核磁共振(MRI)及MRS扫描,测定病灶区与对照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化合物(Cho)等代谢产物的浓度及相对比值,比较不同时期脑梗死各代谢产物浓度的变化.结果 ①超急性期病灶侧NAA、Cr低于对照侧(P<0.05),乳酸(Lac)、肌醇(ml)/Cr较对照侧升高,而Cho、mI、NAA/Cr、Cho/Cr与对照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急性期病灶侧NAA、Cr、Cho、mI、NAA/Cr较对照侧明显降低,Lac、mI/Cr显著升高(P<0.05),Cho/Cr无明显差异(P>0.05).③亚急性期病灶侧NAA、Cr、Cho、mI、NAA/Cr较对照侧明显降低,Lac、Cho/Cr、mI/Cr显著升高(P<0.05).结论 超急性期老年脑梗死患者的NAA、Cr、LAC浓度变化有助于超早期诊断,而急性期、亚急性期代谢产物浓度及相对比值均有变化,可帮助诊断.

    作者:张筱双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

    2型糖尿病(T2DM)至少有50%以上的患者伴有糖尿病性胃轻瘫(DGP)[1].一般认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活动性胃炎及胃癌密切相关[2].近年来,有研究报道Hp感染与DGP有关,根除Hp有助于改善上腹不适、早饱、恶心、呕吐等症状[3].本文对DGP患者进行Hp检测,进一步探讨Hp感染与DGP的临床相关性.

    作者:刘鹏霞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中国Tako-Tsubo心肌病荟萃分析

    目的 了解中国Tako-Tsubo心肌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2010年10月以前中国医学期刊报道的52例Tako-Tsubo心肌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中老年女性多见,69.2%的患者有应激因素,96.2%的患者表现为胸痛胸闷,23%并发左心功能不全或肺水肿,19.2%并发心源性休克或低血压;98%的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其中92.3%ST段抬高,42.3%T波倒置,28.8%出现病理性Q波,30%并发心律失常;50%的患者肌钙蛋白呈阳性或水平升高,59.6%的病例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84.6%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正常,15.4%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急性期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室造影等检查显示,左心室心尖部及中段呈气球样膨出,运动明显减弱或消失,而左室基底部运动增强,并于36 h~1个月后恢复正常;76.9%诊断为冠心病等疾病.结论 中国Tako-Tsubo心肌病的临床特征与其他国家文献报道相似.

    作者:冯金山;张兆奎;马菊兰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日常交流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记忆障碍的影响

    脑梗死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致死率高.脑梗死后不仅躯体的致残率高,而且认知功能损害也为人们关注,其中以记忆损害较为严重[1].已有国内外研究表明脑梗死可以导致患者记忆功能减退[2].本文旨在了解老年脑梗死患者记忆障碍的发生情况,探讨日常交流对脑梗死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为老年脑梗死患者记忆功能的康复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陈长香;李淑杏;吴安娜;赵雅宁;毛双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与老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163例老年患者(观察组)进行身高、体重、血糖、血脂、血压等检测及颈动脉超声测量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形成情况,对IMT水平和斑块情况与心血管病危险因子如血脂、血糖、体重指数(BMI)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IMT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危险因素个数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IMT水平、斑块检出率、钙化率均随危险因素个数增多而升高(P<0.05).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收缩压(SBP)、总甘油三酯(TG)等均与颈动脉IMT相关,其水平随着IMT增高而显著升高(P<0.05).结论 颈动脉超声可以提示心血管的病变和代谢水平的紊乱,是评价心血管功能和风险的有意义的手段.

    作者:卢艳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龙血竭治疗老年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24例

    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是指术后切口皮下脂肪细胞因手术损伤、血供不足等因素而导致的坏死、液化,导致切口延迟愈合,是老年患者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探讨切口脂肪液化老年患者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龙血竭胶囊外用治疗的效果.

    作者:宋易华;李录花;兴伟;徐志峰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老年患者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药敏分析

    目的 调查老年患者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C)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老年BC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66例BC感染者作为观察组,53例非BC感染者作为对照组,用SPSS14.0软件分析其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BC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住院时间≥10 d、使用抗生素≥7d、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使用抗生素≥两种、慢性支气管肺疾病、卧床和留置导尿、糖尿病、深静脉置管.其中,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使用抗生素≥7 d、使用抗生素≥两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药敏结果显示BC对氨基糖苷类及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18.2%)低,其次为复方新诺明(21.2%)、左氧氟沙星(25.8%).结论 临床应尽量控制BC感染的危险因素,尽早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李军;宗春光;王兆鹏;尹成淑;刘敏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大鼠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MMP-2、TIMP-2的表达

    目的 观察正畸力对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2抑制剂(TI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0 d)、加力后1、4、7、14、21 d组(n=7).将大鼠上颌左侧第一磨牙与上颌切牙之间安置正畸装置,实验组施加50 g近中向正畸力,在加力后1,4,7,14,21 d取材,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左上第一磨牙牙周组织骨块中MMP-2、TIMP-2的含量变化.结果 加力组4,7,14 d大鼠牙槽骨MMP-2、TIMP-2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1);随加力时间的延长大鼠牙槽骨中MMP-2、TIMP-2含量增加,加力后7d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21 d恢复到了加力前的水平.实验组牙槽骨中MMP-2、TIMP-2含量变化呈正相关(r=0.942 5,P<0.01).结论 正畸力可引起局部牙周组织MMP-2、TIMP-2合成与释放,MMP-2、TIMP-2参与了早期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改建.

    作者:苏哲君;王鹏;陈志宏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老年患者额温与腋温的对比

    老年患者因机体退行性病变及器官的储备能力下降,对外界温度变化不敏感,且其体温调节的能力较差,老年患者的体温监测在病情观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判断病情预后和及时采取相应救治措施的重要依据[1].目前非接触式红外线额温计因其测温迅速、使用方便等特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本文比较非接触式红外线额温计和水银体温计测量的差异.

    作者:黎蔚华;袁慧;刘伟;陈妍洁;谢志泉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美罗华联合吉西他滨方案治疗老年复发难治CD20+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一组异质性较强的恶性肿瘤,多数起源于B淋巴细胞,95%以上的B细胞NHL表达CD20抗原.R-CHOP方案是其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虽然美罗华提高了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复发或难治,尤其对因身体状况而不能耐受高剂量激素的老年患者来说,寻找高效低毒的化疗方案成为重要课题.本研究采用美罗华加吉西他滨方案治疗CD20+ NHL患者,观察其疗效.

    作者:古健;陈焯文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在多发性骨髓瘤中IL-8基因多态性及硼替佐米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中IL-8基因多态性及硼替佐米(万珂)的干预效果.方法 在多种细胞株中找到3个细胞株分别含有IL-8启动子区-251位的三个基因多态性,加入万珂后检测分析各细胞株生存率,并测定各细胞株IL-8水平以及IL-8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基因型为A/A的纯合子细胞株IL-8表达量高,对万珂敏感,T/T细胞株IL-8表达量低对万珂不敏感.结论 MM中IL-8基因存在多态性,且与万珂干预治疗有关.

    作者:石峰;王建军;王晓飞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浊毒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Cyclin D1与P27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 验证浊毒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物质基础,并探寻化浊解毒中药治疗肝纤维化调控细胞周期的作用机制.方法 114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只,肝纤维化模型组102只.模型组进行肝纤维化复合模型的建立.对照组皮下注射葵花籽油,灌胃生理盐水和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并喂饲普通饲料,共6w,随即抽取2只检验肝纤维化造模是否成功.将造模成功的10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化浊解毒中药小、中、大剂量治疗组分别给予15.0、22.5、30.0 g/kg灌胃;秋水仙碱组给予0.154 g/kg灌胃,未造模的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天灌胃1次,至12w末.断头处死大鼠后,取肝左叶组织观察各组CyclinD1和P27蛋白的表达.结果 CyclinD1蛋白的表达六组比较总体有差异(x2 =49.437,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各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有差异(P<0.001),大剂量治疗组和秋水仙碱治疗组有差异(Z=-2.741,P=0.006),其他各治疗组比较无差异.P27蛋白的阳性表达六组比较总体有差异(x2=49.915,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模型组和空白组比较有差异,各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有差异(P<0.001),各治疗组比较无差异.结论 基于浊毒理论的化浊解毒方药可使肝组织Cyclin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减少,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o/G1期,从而发挥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邸淑珍;王喜梅;高绍芳;裴林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顺铂联合热疗对人胃癌耐药细胞增殖及耐药相关基因Survivin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观察顺铂联合热疗对人胃癌耐药细胞增殖及多药耐药基因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人胃癌SGC7901/DDP细胞系进行体外培养.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对照组、化疗组、热疗组及热化疗组SGC7901/DDP细胞增殖的情况,并用FCM法半定量检测各组细胞中Survivin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半定量检测4组SGC7901/DDP细胞中Survivin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热疗及顺铂联合热疗都可以降低人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DDP的增殖水平,并且顺铂联合热疗作用效果明显.单纯热疗及顺铂联合热疗作用后,SGC7901/DDP细胞中Survivin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并且并顺铂联合热疗作用后下降明显.结论 热疗、顺铂联合热疗能够抑制人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的增殖,并可诱导该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下调Survivin蛋白及mR-NA的表达可能是热疗逆转人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多药耐药性的机制之一.

    作者:董倩;陈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口服匹多莫德治疗老年人过敏性哮喘的疗效

    老年过敏性哮喘给予对症治疗后预后仍欠佳,病死率高.老年人过敏性哮喘有其相应的特点:老年期作为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第二高生理功能减退,免疫力低下,机体抵抗力差,易合并感染,且感染不易控制,易加重哮喘病情.所以及时给予患者正确、快捷的治疗是降低该疾病病死率的关键.匹多莫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免疫调节剂,通过刺激非特异的自然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效应.本文观察匹多莫德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疗效.

    作者:刘超英;国家;靳英丽;彭丽萍;李晓辕 刊期: 2013年第1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