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辅助化疗治疗老年女性晚期卵巢上皮癌的疗效

付建红;高湛;翟旭华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 手术满意率
摘要:卵巢上皮性癌占卵巢恶性肿瘤85%~90%,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60~64岁的年龄段多见[1].因卵巢位居盆腔深部,且缺乏特异性筛查,发病隐匿,卵巢癌确诊时多为晚期.首次手术的彻底性与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我院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临床分析.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缺血性脑卒中的再发风险因素分析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根据其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主要类型.其中脑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60%[1].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危重症,如不及时治疗,可致脑组织不可逆性损伤.然而即便及早诊疗,患者治愈后仍有再发风险,复发性脑卒中致残、致死率较初发脑卒中更高,患者临床预后更差,多数会留有永久性后遗症[2].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城镇人口死亡的首要死因,而脑卒中亦占其中约1/3的比重.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后,再发脑卒中的比例很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脑卒中的相关风险因素.

    作者:李花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老年内科住院患者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

    肺血栓栓塞症(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老年人因存在较多的发生深静脉血栓(VTE)的危险因素,多患有心肺疾病,因此PTE的发病率高,且发生PTE时,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易漏诊误诊,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本文回顾分析老年内科住院患者PTE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

    作者:柳毅;梅同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老年人退行性失衡评估及运动干预研究进展

    老年入容易发生跌倒就是常见的一种表现.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约有1/3的人跌倒1次或多次,其中女性跌倒的发生率要高于男性[1].摔倒是导致75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的第7位原因[2],跌倒极大地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老年人跌倒已成为公众关注的健康问题之一.

    作者:朱小烽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浊毒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Cyclin D1与P27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 验证浊毒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物质基础,并探寻化浊解毒中药治疗肝纤维化调控细胞周期的作用机制.方法 114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只,肝纤维化模型组102只.模型组进行肝纤维化复合模型的建立.对照组皮下注射葵花籽油,灌胃生理盐水和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并喂饲普通饲料,共6w,随即抽取2只检验肝纤维化造模是否成功.将造模成功的10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化浊解毒中药小、中、大剂量治疗组分别给予15.0、22.5、30.0 g/kg灌胃;秋水仙碱组给予0.154 g/kg灌胃,未造模的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天灌胃1次,至12w末.断头处死大鼠后,取肝左叶组织观察各组CyclinD1和P27蛋白的表达.结果 CyclinD1蛋白的表达六组比较总体有差异(x2 =49.437,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各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有差异(P<0.001),大剂量治疗组和秋水仙碱治疗组有差异(Z=-2.741,P=0.006),其他各治疗组比较无差异.P27蛋白的阳性表达六组比较总体有差异(x2=49.915,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模型组和空白组比较有差异,各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有差异(P<0.001),各治疗组比较无差异.结论 基于浊毒理论的化浊解毒方药可使肝组织Cyclin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减少,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o/G1期,从而发挥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邸淑珍;王喜梅;高绍芳;裴林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孤立性肺结节116例良恶性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高危因素.方法 根据良、恶性将116例孤立性肺结节分为两组,应用多因素分析强制进入法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诊断结果为应变量(良性疾病=0,恶性疾病=1),自变量:年龄,结节直径,结节形态,结节内部特征,磨玻璃征,毛刺分叶,周边特征,结节钙化,结节界面,吸烟史,咯血.结果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孤立性肺结节恶性诊断的高危因素中,年龄≥60岁的OR值为28.098,P=0.004;结节直径>1 cm的OR值为41.886,P=0.016;毛刺或分叶征的OR值为138.386,P=0.001;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的OR值为57.602,P=0.003.结论 年龄(≥60岁)、结节大小(直径>1 cm)、毛刺分叶、结节内部特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高危因素.

    作者:朱少金;杨小龙;丁伯应;任刚;龚荣福;熊克品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老年人负性情绪量表的初步编制

    目的 克服测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常用工具的不足,编制适用于测量中国老年人负性情绪的量表.方法 根据已有文献与访谈归纳出老年人常见的负性情绪,参照已有的工具编制出原始的由42题组成的老年人负性情绪问卷,将其施测于341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经项目分析,选出符合心理测量标准的20题组成正式的量表.结果 此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97,它与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及平衡式赞许性作答调查表的印象整饰分量表的相关分别为0.651与0.226.结论 此量表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聚合效度与辨别效度,适用于老年人.

    作者:刘萃侠;肖健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海南地区APM-1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中国海南地区汉族人群APM-1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利用PCR-RFLP与测序检测APM-1中45T/G与276G/T的基因型在120例脑梗死患者及120例正常健康人中的分布,同时检测各基因型与血清脂联素的关系.结果 在ACI组的APM-1 SNP45的T/T、G/T及G/G 3种基因型中,脂联素的血清水平分别为(3.92±1.2) μg/ml、(4.07±1.5)μg/ml及(3.99±1.4)μg/ml,t=0.287,P=0.593,而在ACI组的APM-1 SNP276的T/T、G/T及G/G 3种基因型中,脂联素的血清水平分别为(4.07±1.6)μg/ml、(4.01±1.4) μg/ml及(3.38±0.7)μg/ml,G/G基因型与T/T基因型比较差异显著(t=29.53,P<0.001).结论 海南地区汉族人群ACI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ACI患者APM-1 SNP276位点多态性与血清脂联素水平有关,G/G基因型个体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低,携带APM-1 SNP276 G/G基因型可能增加ACI患病的风险.

    作者:何平;丁毅鹏;陈晓玲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丙泊酚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肺损伤时Nrf2和HO-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所致急性肺损伤时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SD大鼠24只,雌雄不限,体重220~ 250 g,随机分成三组: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丙泊酚组(P组).SH组暴露肝门,但不阻断;IR组用无创血管夹阻断肝门30 min,开放再灌注180 min,制备肝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模型;P组于阻断肝门前经尾静脉注射丙泊酚20 mg/kg,20 mg·kg-1 ·h-1静脉维持至大鼠死亡,余同IR组.各组于再灌注180 min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称重后计算肺湿干重比,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印迹测定Nrf2和HO-1蛋白表达,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果.结果 与SH组比较,IR组和P组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及肺湿干重比升高(P<0.05);与IR组比较,P组Nrf2、HO-1表达水平升高(P<0.05),肺湿干重比降低(P<0.05).P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较IR组减轻.结论 丙泊酚预先给药可通过上调Nrf2和HO-1的表达水平,从而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急性肺损伤.

    作者:张殷;高伟忠;但伶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清中细胞质亲环蛋白A、血清胱抑素C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及意义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临床上表现为肺循环和体循环的淤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整体预后相对较差,对早期慢性心力衰竭及早明确诊断对判定预后有重要价值.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机体多种细胞因子均可以起重要作用.近年关注多的是血清中细胞质亲环蛋白(cyp)A、血清胱抑素C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相关研究均认为3种蛋白对病变有一定促进作用[1-3].本实验研究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血清中cypA、血清胱抑素C和MMP-9的检测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丛欢;李磊;聂鑫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抗精神病药物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情况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情况.方法 对2010年及2011年恩施市两家医院的门诊和急诊>60岁患者的电子处方进行回顾分析,统计抗焦虑及抗抑郁药物用药种类.结果 2010年门诊处方32 9434张,2011年374 875张;2年中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具有较高的处方频率,且2011年较2010年更高;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具有较低的处方频率,且2011年较2010年进一步降低.2011年4 424张SSRIs处方中28.80%联用一种及以上的药物;187张TCAs处方中65.78%联用一种及以上药物.在与SSRIs联用的药物中以镇静催眠药物频率高,其次是脑功能激活药和钙离子拮抗药.该院2年期间帕罗西汀用量较大,超过规定剂量,其他抗焦虑及抑郁药物使用合理.结论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特点结合药物的特点和自身的经验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达到真正的抗精神病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粟英;向毓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老年患者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药敏分析

    目的 调查老年患者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C)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老年BC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66例BC感染者作为观察组,53例非BC感染者作为对照组,用SPSS14.0软件分析其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BC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住院时间≥10 d、使用抗生素≥7d、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使用抗生素≥两种、慢性支气管肺疾病、卧床和留置导尿、糖尿病、深静脉置管.其中,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使用抗生素≥7 d、使用抗生素≥两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药敏结果显示BC对氨基糖苷类及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18.2%)低,其次为复方新诺明(21.2%)、左氧氟沙星(25.8%).结论 临床应尽量控制BC感染的危险因素,尽早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李军;宗春光;王兆鹏;尹成淑;刘敏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空腹超声对老年浸润性胃癌的诊断价值

    在目前的胃癌影像学诊断中,内镜及X线钡剂造影是为普遍的成熟技术,其准确性得到广泛的认可.但内镜及X线钡餐对胃癌浸润导致胃壁层次破坏,以及浆膜外浸润癌肿的诊断却存在诸多局限.随着近年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在消化道空腔脏器的诊断中也越发体现出其优势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2~4].超声诊断能够有效弥补胃镜诊断的局限性,对于术前诊断分期、治疗术式的选择及预后评估都具有一定的价值[5~7].本文探究空腹条件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建红;郑忠宝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特拉唑嗪与非那雄胺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观察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1].研究[2]证实5α还原酶抑制剂和α受体阻滞剂均对老年BPH有一定疗效.但有研究[3]表示这两种类型的药物的实际应用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性欲减退、阳痿等.特拉唑嗪与非那雄胺是上述两种类型药物的代表之一,近几年临床研究中较为多见[4].本研究旨在观察联合应用特拉唑嗪与非那雄胺治疗BPH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兴;王亮;黄庆华;王瑞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重症监护室老年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意义

    脑卒中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特点.由于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多,预后较差,所以急性期临床治疗重在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率,康复治疗则为恢复期开展的治疗.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脑卒中发病初4w恢复进展快,8~12w时功能获得大.亦有研究报道重症监护室急性脑卒中患者虽然预后不良,但早期康复干预对患者功能恢复有积极促进作用,并能减少并发症[1].本文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康复治疗,并进行临床对比观察.

    作者:樊清波;刘卫青;郭志松;秦秉玉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MAGE mRNA和LUNX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的表达

    目的 了解黑色素瘤抗原基因(MAGE mRNA)和肺特质性X蛋白基因(LUNX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纵膈淋巴结中的阳性率.方法 利用RT-PCR方法检测26例患者的123组淋巴结MAGE mRNA和LUNX mRNA的表达.结果 LUNX mRNA表达在NSCLC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率分别为42.3% (52/123)和34.1% (42/123),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MAGE肺癌患者淋巴结四种LUNX mRNA未见表达.常规病理检查和RT-PCR检测MAGE和LUNX mRNA在淋巴结微转移阳性表达率为30.1% (37/123)和44.7% (55/12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MAGE mRNA是应用RT-PCR法检测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较好的分子标志物,与LUNX mRNA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肺癌淋巴结微转移.

    作者:郭建极;刘涛;陈铭伍;周前;冼磊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24式简化太极拳对老年人平衡功能的影响

    目的 验证太极拳对老年人站立时平衡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文献法、实验法等选取某地区65 ~ 75岁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平衡仪对受试者平衡功能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结果 经过6个月时间的实验,实验组平衡能力好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前后,实验组的平衡功能有很大提高(P<0.01).实验前后,对照组平衡功能变化不明显,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结论 太极拳运动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平衡功能,其可能机制是太极拳练习增强了老年人的下肢肌力,加强了大脑对躯体和四肢的协调能力.

    作者:王红雨;张林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预后影响因素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0)是动脉粥样化的重要肢体表现.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11年1~10月我院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的AS0 101例,平均年龄(69.64 ±5.07)岁,其中男68例,女33例.根据采用的术式不同分组手术组患者平均年龄明显低于介入组(P<0.05);两组泛大西洋学会联盟(TASC)分级构成比不同(P<0.05).见表1.

    作者:徐新华;胡家美;唐尚权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该院门诊和住院病人132例,经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证实,按生部《慢性阻塞性肺病诊疗规范(2011年版)》进行严重程度分级及病程分期,按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进行诊断和疗效判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常规药物加物理因子、呼吸保健操等综合疗法.两组病例治疗同时均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3项观察指标总有效率(97.9%)明显高于对照组(90.9%);观察组平均治疗天数(15.1 d)与对照组(18.3 d)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COPD操作简便,副作用小.

    作者:张弢;沈佳丽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EGFR-TKI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研究进展

    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0%.脑转移瘤是NSCLC常见并发症,近年来脑转移的发生率逐年升高[1],发生率达30%~50%[2],其中多发脑转移约占70%[3].脑转移是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预后极差,未经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1~2个月[4].

    作者:李娈;高亚杰;董岩;朱海波;徐小玉;王玲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老年舒张性和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BNP、超敏CRP水平的变化

    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心力衰竭(CHF)的患病率为1.3%[1],是由于不同疾病引起心肌舒张功能障碍或(和)收缩功能障碍,导致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前者称为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后者称为收缩性心力衰竭(SHF).目前研究表明,N末端-B型钠尿肽(NT-BNP)是心力衰竭的生物学标志,是心室肌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心力衰竭可刺激其分泌急骤增加[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常用的炎症反应指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心肌急性损伤、心力衰竭中是重要和可靠的标志物[3],本文观察血浆NT-BNP、hs-CRP在老年DHF和SHF患者的水平变化.

    作者:单海燕;张晓磊;李效力;刘姝 刊期: 2013年第1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