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弢;沈佳丽
腺性膀胱炎进展为移行细胞癌倾向已经有报道[1,2].但目前没有腺性膀胱炎进展为膀胱小细胞癌(SCC)的报道.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8岁,2010年12月2日因反复尿频尿急尿痛半年入院.既往10余年前在省人民医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治疗.入院后肛门指检:前列腺饱满,中央沟消失,大小约4 cm×5 cm,未及结节,无触痛.肛门括约肌收缩可.尿常规:WBC++;RBC++;亚硝酸盐+;中段尿细菌培养+药敏:肺炎克雷伯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6.08 ng/ml,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1.78 ng/ml.
作者:殷振超;王永忠;梁胜军;高伟;刘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3期
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0%.脑转移瘤是NSCLC常见并发症,近年来脑转移的发生率逐年升高[1],发生率达30%~50%[2],其中多发脑转移约占70%[3].脑转移是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预后极差,未经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1~2个月[4].
作者:李娈;高亚杰;董岩;朱海波;徐小玉;王玲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记录132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12周前后的各项超声指标[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及其与晚期运动速度Aa比(Ea/Aa)值,左心房结构参数(LAVI),左心房收缩功能参数(LAEF值)]及其SBP、DBP数值.结果 ①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总有效率为78%;②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12周治疗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及其与晚期运动速度Aa之比(Ea/Aa)值均明显升高,左心房结构参数(LAVI)及左心房收缩功能参数(LAEF)值均明显降低.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降压效果明显,同时能明显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作者:武国东;及志勇;武燕萍;孙明莉 刊期: 2013年第13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中老年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粥样斑块不稳定使冠状动脉狭窄加重或发生闭塞是发病的共同机制之一[1].近年来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以导致粥样斑块纤维帽基质降解,从而导致粥样斑块不稳定[2].而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的发生也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MP-9、NT-proBNP和hs-CRP水平变化,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作者:李杰 刊期: 2013年第13期
脓毒症是可以造成危重病患者死亡的一种全身性炎症,通常由感染诱发[1,2].在发病早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液体复苏可有效减少危重病的并发症,提高生存率[3].评估病情常用的方法是对患者进行血容量的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是评估患者血容量的重要指标,临床上对CVP的直接监测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置管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导致监测数值不够准确以及老年患者易出现并发症等[4-6].本研究通过超声检测高龄脓毒症休克患者下腔静脉(IVC)管径,计算呼吸变异指数(RVI)并分析与CVP的相关性.
作者:刘拴虎;刘雅丽;刘阳;潘永贵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胰激肽原酶针剂与片剂治疗高血压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38例高血压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针剂2w,续以片剂10 w,两组疗程均为12w,观察2组疗效及血肌酐(Scr)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MAU)有下降,4 w时下降更显著(近似P值为0.002).治疗组中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亚组MAU无论4 w后还是12 w后均较研究前有显著下降(近似P值分别为0.008和0.015).治疗组和对照组研究前后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似P值为0.784).结论 胰激肽原酶对高血压患者的MAU控制有效,针剂相对于片剂疗效更显著,为巩固降MAU的疗效,有必要定期注射该药.胰激肽原酶对于GFR正常的患者,降MAU疗效更佳,佐证该药有助于高血压早期肾损的防治.
作者:忻蔚然;靳维华;潘明康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国海南地区汉族人群APM-1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利用PCR-RFLP与测序检测APM-1中45T/G与276G/T的基因型在120例脑梗死患者及120例正常健康人中的分布,同时检测各基因型与血清脂联素的关系.结果 在ACI组的APM-1 SNP45的T/T、G/T及G/G 3种基因型中,脂联素的血清水平分别为(3.92±1.2) μg/ml、(4.07±1.5)μg/ml及(3.99±1.4)μg/ml,t=0.287,P=0.593,而在ACI组的APM-1 SNP276的T/T、G/T及G/G 3种基因型中,脂联素的血清水平分别为(4.07±1.6)μg/ml、(4.01±1.4) μg/ml及(3.38±0.7)μg/ml,G/G基因型与T/T基因型比较差异显著(t=29.53,P<0.001).结论 海南地区汉族人群ACI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ACI患者APM-1 SNP276位点多态性与血清脂联素水平有关,G/G基因型个体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低,携带APM-1 SNP276 G/G基因型可能增加ACI患病的风险.
作者:何平;丁毅鹏;陈晓玲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微量蛋白尿(MA)与缺血性脑卒中(CIS)之间的关系. 方法 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通过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微量蛋白尿,并与有血管危险因素的非卒中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空腹血糖、TC、TG、HDL-C、LDL-C、MA等临床指标的比较研究,以探讨微量蛋白尿与缺血性脑卒中的联系. 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x2或t=1.01、0.35、1.22、0.68、3.54,P>0.05);两组的血脂异常和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比较亦无明显差异(x2或t =0.34、1.39、0.58、0.46、0.29,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微量蛋白尿检出率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8.06,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微量蛋白尿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的MA阳性率比较有明显差异(F=4.12,P<0.05). 结论 微量蛋白尿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而随访复查微量蛋白尿对于判断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起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李慧明;叶素惠;陈瑾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老年牙周病患者病变加重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相关的危险性因素,为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为牙周病的老年患者320例,统计在治疗随访中发生病变加重的病例数,并通过临床检查结合日常行为问卷调查,对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相应的危险性因素.结果 320例老年牙周病患者中,有138例牙周病在牙周基础治疗之后病变加重,占43.13%.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 =4.23,P<0.05)、不按时复诊配合治疗(OR =3.37,P<0.05)、糖尿病(OR=2.26,P<0.05)、活动义齿修复(OR=2.73,P<0.05)、下颌后牙病变(OR=1.88,P<0.05)、合并根分叉病变(OR=1.46,P<0.05)等构成老年牙周病患者病变加重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牙周病患者的治疗较为复杂,病变加重的发生率较高,相关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制定妥当可行的洽疗方案,积极争取患者的配合,以取得稳定、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彬彬;程杰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SSTF组.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2h后,采用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心肌细胞STA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sham组相比,IR组的心肌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并且STAT1蛋白表达增加(P<0.01),STAT3蛋白表达减少(P<0.01);与IR组相比,SSTF可明显降低心肌细胞的凋亡率(P <0.05,P<0.01);心肌细胞的STAT1蛋白表达减少(P<0.05,P<0.01);STAT3蛋白表达增加(P<0.05,P<0.01).结论 SSTF可能通过下调STAT1蛋白和上调STAT3蛋白表达,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于晓敏;郝祥俊;龚明玉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血清脂联素(APN)在不稳定心绞痛诊疗中价值及APN与不稳定心绞痛(UA)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比较UA组与健康对照组年龄、性别、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AP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空腹血糖(FPG)浓度;分析UA组APN与冠心病(CAC)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UA组血T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组血TG、LCL-C水平、CRP、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UA组血AP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UA组血清APN与LDL、TG、CRP及FPG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APN在UA患者血液中呈现低水平,且血清APN与LDL、TG、CRP及FPG呈负相关;APN降低与cTnI升高是UA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血清APN具有和常规血液学指标共同提示CAC发生、发展的价值.
作者:张俊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肾病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274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DM)病程、DM家族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史、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史、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体重质数(BMI)等一般临床资料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和尿微量白蛋白等临床辅助检查资料.结果 DM下肢血管病变与DM病程、DM家族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史、FPG、2 h PG、HbA1c及尿微量白蛋白正相关(r≥0.286,P<0.05),与HDL-C负相关(r=-0.153,P<0.05);与T2 DM组比较,糖尿病肾病(DN)组患者年龄、DM病程、DM及冠心病家族史比例、视网膜病史比例、SBP、BMI、FPG、2hPG、HbA1c、TC、TG、Cr及微量白蛋白均有相关性(P<0.05),其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是DN患者的3.15倍.结论 DM病程、DM家族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史、FPG、2hPG、HbA1c、HDL-C及尿微量白蛋白是DN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李百云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该院门诊和住院病人132例,经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证实,按生部《慢性阻塞性肺病诊疗规范(2011年版)》进行严重程度分级及病程分期,按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进行诊断和疗效判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常规药物加物理因子、呼吸保健操等综合疗法.两组病例治疗同时均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3项观察指标总有效率(97.9%)明显高于对照组(90.9%);观察组平均治疗天数(15.1 d)与对照组(18.3 d)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COPD操作简便,副作用小.
作者:张弢;沈佳丽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验证浊毒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物质基础,并探寻化浊解毒中药治疗肝纤维化调控细胞周期的作用机制.方法 114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只,肝纤维化模型组102只.模型组进行肝纤维化复合模型的建立.对照组皮下注射葵花籽油,灌胃生理盐水和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并喂饲普通饲料,共6w,随即抽取2只检验肝纤维化造模是否成功.将造模成功的10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化浊解毒中药小、中、大剂量治疗组分别给予15.0、22.5、30.0 g/kg灌胃;秋水仙碱组给予0.154 g/kg灌胃,未造模的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天灌胃1次,至12w末.断头处死大鼠后,取肝左叶组织观察各组CyclinD1和P27蛋白的表达.结果 CyclinD1蛋白的表达六组比较总体有差异(x2 =49.437,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各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有差异(P<0.001),大剂量治疗组和秋水仙碱治疗组有差异(Z=-2.741,P=0.006),其他各治疗组比较无差异.P27蛋白的阳性表达六组比较总体有差异(x2=49.915,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模型组和空白组比较有差异,各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有差异(P<0.001),各治疗组比较无差异.结论 基于浊毒理论的化浊解毒方药可使肝组织Cyclin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减少,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o/G1期,从而发挥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邸淑珍;王喜梅;高绍芳;裴林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观察顺铂联合热疗对人胃癌耐药细胞增殖及多药耐药基因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人胃癌SGC7901/DDP细胞系进行体外培养.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对照组、化疗组、热疗组及热化疗组SGC7901/DDP细胞增殖的情况,并用FCM法半定量检测各组细胞中Survivin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半定量检测4组SGC7901/DDP细胞中Survivin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热疗及顺铂联合热疗都可以降低人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DDP的增殖水平,并且顺铂联合热疗作用效果明显.单纯热疗及顺铂联合热疗作用后,SGC7901/DDP细胞中Survivin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并且并顺铂联合热疗作用后下降明显.结论 热疗、顺铂联合热疗能够抑制人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的增殖,并可诱导该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下调Survivin蛋白及mR-NA的表达可能是热疗逆转人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多药耐药性的机制之一.
作者:董倩;陈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克服测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常用工具的不足,编制适用于测量中国老年人负性情绪的量表.方法 根据已有文献与访谈归纳出老年人常见的负性情绪,参照已有的工具编制出原始的由42题组成的老年人负性情绪问卷,将其施测于341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经项目分析,选出符合心理测量标准的20题组成正式的量表.结果 此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97,它与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及平衡式赞许性作答调查表的印象整饰分量表的相关分别为0.651与0.226.结论 此量表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聚合效度与辨别效度,适用于老年人.
作者:刘萃侠;肖健 刊期: 2013年第13期
脑卒中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特点.由于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多,预后较差,所以急性期临床治疗重在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率,康复治疗则为恢复期开展的治疗.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脑卒中发病初4w恢复进展快,8~12w时功能获得大.亦有研究报道重症监护室急性脑卒中患者虽然预后不良,但早期康复干预对患者功能恢复有积极促进作用,并能减少并发症[1].本文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康复治疗,并进行临床对比观察.
作者:樊清波;刘卫青;郭志松;秦秉玉 刊期: 2013年第13期
坠积性肺炎是脑梗死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1].大多数脑梗死老年患者因其长期卧床,身体不能自主活动,导致四肢肌力减弱,患者胸廓活动度降低,引起患者吞咽和咳嗽反射减弱,导致双肺野后部分泌物极易蓄积,并使肺底部分泌物蓄积加重;此外,由于患者呼吸道清除功能减弱,不能将痰液及分泌物有效排出,并引起肺底部处于淤血、充血和水肿状态,从而引起炎性反应,此类患者是坠积性肺炎的高发人群.本文探讨老年脑梗死伴坠积性肺炎患者采用利福平注射液和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媛 刊期: 2013年第13期
老年性白内障为我国主要的致盲眼病,白内障摘除术目前仍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传统手术切口大、术中术后并发症多、散光大、愈合慢、住院时间长[1,2].本研究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效果.
作者:王佩丽;郭光;申蕾 刊期: 2013年第13期
老年分泌性中耳炎可造成患者的听力损失,严重影响着老年患者的晚年生活质量,应高度警惕和及时观察治疗[1,2].对于老年患者单侧病变者,应尽早明确病因,排除鼻咽部及其周围间隙的占位性肿瘤,尽早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3,4].本研究观察采用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与盐酸氨溴索混合液治疗老年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疗效.
作者:胡明;马元煦;程岩;赵晖 刊期: 201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