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明;叶素惠;陈瑾
老年分泌性中耳炎可造成患者的听力损失,严重影响着老年患者的晚年生活质量,应高度警惕和及时观察治疗[1,2].对于老年患者单侧病变者,应尽早明确病因,排除鼻咽部及其周围间隙的占位性肿瘤,尽早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3,4].本研究观察采用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与盐酸氨溴索混合液治疗老年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疗效.
作者:胡明;马元煦;程岩;赵晖 刊期: 2013年第13期
老年过敏性哮喘给予对症治疗后预后仍欠佳,病死率高.老年人过敏性哮喘有其相应的特点:老年期作为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第二高生理功能减退,免疫力低下,机体抵抗力差,易合并感染,且感染不易控制,易加重哮喘病情.所以及时给予患者正确、快捷的治疗是降低该疾病病死率的关键.匹多莫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免疫调节剂,通过刺激非特异的自然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效应.本文观察匹多莫德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疗效.
作者:刘超英;国家;靳英丽;彭丽萍;李晓辕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尿中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的神经丝蛋白(AD7c-NTP)对AD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检测50例AD,60例轻度认知障碍(MCI)和82例智能正常老年人尿中AD7c-NTP的含量.结果 AD组、MCI组和正常对照组尿中AD7c-NTP的含量分别为(2.20±0.34)、(1.53±0.43)、(1.38±0.38) ng/ml,AD组尿液中AD7c-NTP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 <0.01);MCI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中重度AD组尿液中AD7c-NTP的含量明显高于轻度AD组(P<0.01).90.0% AD和43.3% MCI患者尿AD7c-NTP含量异常(>1.90 ng/ml),而87.8%智能正常老年人该指标正常(≤1.90 ng/ml).结论 尿液中AD7c-NTP的含量对AD诊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曾瀛;徐丽君;唐震宇;邓丽影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以及顺铂对裸鼠胃癌移植瘤生长以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 0、5 mg/kg恩度,5 mg/kg体积顺铂,5 mg/kg恩度及5 mg/kg顺铂干预人胃癌荷瘤小鼠,免疫组化法检测CD34(MVD)表达情况,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ID1、VEGF表达量的变化,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恩度组ID1、VEGF、MVD表达量减少,顺铂组肿瘤减小,细胞凋亡量增加;联用组肿瘤减,细胞凋亡多,而MVD表达量与恩度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恩度可以通过抑制ID1表达减少胃癌血管生成,增加化疗药物敏感性.
作者:李迪诺;王玉彬;王贵军;马艳梅;金玥 刊期: 2013年第13期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一组异质性较强的恶性肿瘤,多数起源于B淋巴细胞,95%以上的B细胞NHL表达CD20抗原.R-CHOP方案是其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虽然美罗华提高了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复发或难治,尤其对因身体状况而不能耐受高剂量激素的老年患者来说,寻找高效低毒的化疗方案成为重要课题.本研究采用美罗华加吉西他滨方案治疗CD20+ NHL患者,观察其疗效.
作者:古健;陈焯文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降糖速度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肌酶学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T2 DM患者202例.将降糖速率≤6mmol·L-1.d-1的患者纳入T2DM1组105例,降糖速率>6 mmol·L-·d-1的患者纳入T2 DM2组97例.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降糖前、降糖后、随访期间3个时间段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肌钙蛋白(cTnI)的变化情况.结果 T2DM1组降糖后(CK-MB)、肌红蛋白、cTnI水平较降糖前显著下降(P<0.05).T2DM1组随访期间心肌酶学水平较降糖前亦明显下降(P<0.05).T2 DM2组降糖后CK-MB、肌红蛋白、cTnI水平较降糖前上升(P<0.05).而T2 DM2组随访期间心肌酶学水平较降糖前明显下降(P<0.05).另外,T2 DM2组降糖前后心肌酶学差值明显高于T2 DM1组(P<0.05).结论 长期良好的控制血糖可以有效降低心肌酶学水平,但当降糖速度过快时反而会加重心肌细胞损伤,导致心肌酶学水平上升,所以应当合理控制降糖速度.
作者:褚莉茗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糖尿病肾病(DN)正在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但并非每一个糖尿病患者的肾损伤都为DN.国外研究显示DN患者的肾活检病理中合并非DN的发生率为12%~ 39%[1],其中常见的是膜性病变,其次为微小病变、急性感染后肾炎、膜增生性肾炎、急进性肾炎等,IgA肾病的报道为少见.
作者:董长青;罗萍;吴曼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55例AD患者、70名正常对照组,检验其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将两组进行统计描述、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空腹血糖无统计学差异(P >0.05);AD患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患者血糖水平与MMSE评分无相关性,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均与AD患者认知功能中的物体命名分、语言理解分、言语表达分呈负相关,并与物体命名分、言语表达分显著相关.结论 AD患者存在胰岛素代谢异常,其特征与痴呆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李红丽;张惠实;刘敏;蒋玥玥;张焱;曾林;王锐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的临床特点与疗效.方法 选取53例老年丙肝患者,对比36例中青年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系列生化及病毒载量变化.结果 病毒应答率老年组早期病毒应答(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持续性病毒学应答(SVR)分别为20.8%、41.5%、79.2%、69.8%,肝功复常率老年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白细胞计数降低以及心电图改变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无论普通还是长效干扰素其SVR与年轻人相同,治疗6个月时疗效欠佳和明显的不良事件发生成为能否坚持用药的关键点.加强监测和心理疏导,必要时应用抗抑郁药物有助于提高依从性.
作者:刘雪梅;朱跃科;刘海霞;姚勤伟;王克菲;于红卫;孟庆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中国Tako-Tsubo心肌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2010年10月以前中国医学期刊报道的52例Tako-Tsubo心肌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中老年女性多见,69.2%的患者有应激因素,96.2%的患者表现为胸痛胸闷,23%并发左心功能不全或肺水肿,19.2%并发心源性休克或低血压;98%的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其中92.3%ST段抬高,42.3%T波倒置,28.8%出现病理性Q波,30%并发心律失常;50%的患者肌钙蛋白呈阳性或水平升高,59.6%的病例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84.6%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正常,15.4%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急性期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室造影等检查显示,左心室心尖部及中段呈气球样膨出,运动明显减弱或消失,而左室基底部运动增强,并于36 h~1个月后恢复正常;76.9%诊断为冠心病等疾病.结论 中国Tako-Tsubo心肌病的临床特征与其他国家文献报道相似.
作者:冯金山;张兆奎;马菊兰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PTTG干扰质粒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黏附、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MTT和Transwell小室研究转染PTTG-siRNA对结肠癌细胞LoVo黏附、侵袭及迁移的作用.结果 特异性siRNA干扰PTTG表达后,LoVo细胞黏附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穿透Transwell小室的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细胞迁移百分率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特异性siRNA干扰PPTTG表达后,LoVo细胞黏附、侵袭及迁移能力受到抑制.
作者:王茂楠;夏昕;徐松柏;刘玉石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RS)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代谢物绝对浓度的变化,分析不同时期代谢物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8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至就诊时间分为超急性期23例、急性期37例和亚急性期22例,均行常规核磁共振(MRI)及MRS扫描,测定病灶区与对照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化合物(Cho)等代谢产物的浓度及相对比值,比较不同时期脑梗死各代谢产物浓度的变化.结果 ①超急性期病灶侧NAA、Cr低于对照侧(P<0.05),乳酸(Lac)、肌醇(ml)/Cr较对照侧升高,而Cho、mI、NAA/Cr、Cho/Cr与对照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急性期病灶侧NAA、Cr、Cho、mI、NAA/Cr较对照侧明显降低,Lac、mI/Cr显著升高(P<0.05),Cho/Cr无明显差异(P>0.05).③亚急性期病灶侧NAA、Cr、Cho、mI、NAA/Cr较对照侧明显降低,Lac、Cho/Cr、mI/Cr显著升高(P<0.05).结论 超急性期老年脑梗死患者的NAA、Cr、LAC浓度变化有助于超早期诊断,而急性期、亚急性期代谢产物浓度及相对比值均有变化,可帮助诊断.
作者:张筱双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TAT-XIAP融合蛋白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海马区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海马区注射Aβ (25 ~35),给药组尾静脉注射TAT-MAP融合蛋白10 mg/kg.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AD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AD大鼠的Morris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游泳轨迹路线多在平台所在象限附近,呈趋向型.结论 TAT-XIAP融合蛋白能够改善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门楠;夏春波;孙婧霞;蒋常文 刊期: 2013年第13期
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是指术后切口皮下脂肪细胞因手术损伤、血供不足等因素而导致的坏死、液化,导致切口延迟愈合,是老年患者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探讨切口脂肪液化老年患者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龙血竭胶囊外用治疗的效果.
作者:宋易华;李录花;兴伟;徐志峰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肾病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274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DM)病程、DM家族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史、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史、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体重质数(BMI)等一般临床资料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和尿微量白蛋白等临床辅助检查资料.结果 DM下肢血管病变与DM病程、DM家族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史、FPG、2 h PG、HbA1c及尿微量白蛋白正相关(r≥0.286,P<0.05),与HDL-C负相关(r=-0.153,P<0.05);与T2 DM组比较,糖尿病肾病(DN)组患者年龄、DM病程、DM及冠心病家族史比例、视网膜病史比例、SBP、BMI、FPG、2hPG、HbA1c、TC、TG、Cr及微量白蛋白均有相关性(P<0.05),其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是DN患者的3.15倍.结论 DM病程、DM家族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史、FPG、2hPG、HbA1c、HDL-C及尿微量白蛋白是DN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李百云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血清脂联素(APN)在不稳定心绞痛诊疗中价值及APN与不稳定心绞痛(UA)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比较UA组与健康对照组年龄、性别、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AP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空腹血糖(FPG)浓度;分析UA组APN与冠心病(CAC)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UA组血T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组血TG、LCL-C水平、CRP、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UA组血AP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UA组血清APN与LDL、TG、CRP及FPG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APN在UA患者血液中呈现低水平,且血清APN与LDL、TG、CRP及FPG呈负相关;APN降低与cTnI升高是UA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血清APN具有和常规血液学指标共同提示CAC发生、发展的价值.
作者:张俊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克服测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常用工具的不足,编制适用于测量中国老年人负性情绪的量表.方法 根据已有文献与访谈归纳出老年人常见的负性情绪,参照已有的工具编制出原始的由42题组成的老年人负性情绪问卷,将其施测于341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经项目分析,选出符合心理测量标准的20题组成正式的量表.结果 此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97,它与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及平衡式赞许性作答调查表的印象整饰分量表的相关分别为0.651与0.226.结论 此量表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聚合效度与辨别效度,适用于老年人.
作者:刘萃侠;肖健 刊期: 2013年第13期
在目前的胃癌影像学诊断中,内镜及X线钡剂造影是为普遍的成熟技术,其准确性得到广泛的认可.但内镜及X线钡餐对胃癌浸润导致胃壁层次破坏,以及浆膜外浸润癌肿的诊断却存在诸多局限.随着近年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在消化道空腔脏器的诊断中也越发体现出其优势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2~4].超声诊断能够有效弥补胃镜诊断的局限性,对于术前诊断分期、治疗术式的选择及预后评估都具有一定的价值[5~7].本文探究空腹条件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建红;郑忠宝 刊期: 2013年第13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患者逐渐增多.随着医学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越来越多的用于临床,但PVP和PKP在OVCF治疗中的优缺点存在一定争议[1-4].本研究探讨PVP和PKP治疗老年OVCF的效果.
作者:谢振钧;李仕国;陈广滨 刊期: 2013年第13期
腺性膀胱炎进展为移行细胞癌倾向已经有报道[1,2].但目前没有腺性膀胱炎进展为膀胱小细胞癌(SCC)的报道.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8岁,2010年12月2日因反复尿频尿急尿痛半年入院.既往10余年前在省人民医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治疗.入院后肛门指检:前列腺饱满,中央沟消失,大小约4 cm×5 cm,未及结节,无触痛.肛门括约肌收缩可.尿常规:WBC++;RBC++;亚硝酸盐+;中段尿细菌培养+药敏:肺炎克雷伯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6.08 ng/ml,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1.78 ng/ml.
作者:殷振超;王永忠;梁胜军;高伟;刘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