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晓群;宋亚彬;李松涛;杨宏
目的 探讨氧化乐果对大鼠氧化应激和脂代谢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10只.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予1/20、1/10、1/5 LD50的氧化乐果,采用灌胃的途径给药,连续给药2个月,观察大鼠的体重变化,检测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血清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SOD、CAT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G、TC和LDL含量显著升高(P<0.05),HDL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长期接触有机磷农药氧乐果可导致机体出现氧化应激,影响机体的脂代谢水平.
作者:潘奇正;侯雪;时佳宏;吕京懋;王清;孙景春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俗称小中风,是指伴有局灶病症的短暂性、可逆、局部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如不及时治疗,1/3以上患者可发展成为脑梗死[1].TIA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无特效疗法.本文就我院收治的TIA患者采用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并予临床评价.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我科收治的TIA患者90例,纳入标准:(1)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并经头颅CT检查排除脑梗死、脑出血等其他颅内病变;(2)首次发病;(3)排除消化性溃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缺陷者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4)患者知情同意.
作者:隋欣;赵宏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等效小剂量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在单独静脉推注或者联合丙泊酚静脉靶控时对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八组,每组10例:对照组(C组),盐水+丙泊酚组(C+P组),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丙泊酚组(F+P组),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组(R+P组),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丙泊酚组(S+P组).所有患者首先丙泊酚按阶梯式靶控输注,待患者BIS≤65时停药,当BIS恢复到80开始第二次给药,C组、F组、R组、S组分别以2ml、2.4、2、0.2μg/kg的剂量静脉注射,或者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浓度3 μg/ml).分别记录麻醉前(T0)、BIS≤65(T1)、BIS≥80(T2)、第二次给药后1 min(T3)、2 min(T4)、3 min (T5)、5 min(T6)、10 min(T7)、15 min(T8)、20 min(T9)时患者的BIS,并记录诱导期间所有的不良反应.结果 R组在T4、T5时间点,BIS值降低,与T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P组、R+P组、S+P组在T9时间点,BIS值高于C+P组(P<0.05).R+P组在T8时间点,BIS值高于C+P组(P<0.05).结论 以血浆浓度为3μg/ml输注丙泊酚时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μg/kg、芬太尼2.4μg/kg或舒芬太尼0.2μg/kg并不使BIS的抑制加深,反而在注药后第20分钟容易出现BIS值回升;单次静脉注射芬太尼或舒芬太尼未见对BIS值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但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后出现短暂BIS值下降.
作者:潘飞鹏;龚虹;朱倩玲;黄笑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结核病出现恶化趋势,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结核病的疫情明显上升.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甚至是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的出现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为了探讨住院结核病患者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选择敏感有效药物治疗,本文对750例结核病患者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2011年1~12月在长春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肺结核患者750例,其中男442例,女308例;年龄18 ~ 70[平均(40±19)]岁.入院后进行常规痰液留取.
作者:冯丽娜;韩永德;于振香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渐进性腰背肌功能锻炼对骨质疏松(OP)骨密度、腰背痛的改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老年性OP患者86例,分为实验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乐力钙内服加用芬必得止痛,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渐进性的腰背肌功能锻炼.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分别测量骨密度、腰背痛评分,进行疗效测评.结果 实验组患者腰部疼痛明显缓解,骨量增加,骨密度改善,优良率为79%,无效率7%.对照组患者腰部疼痛缓解,骨量增加,骨密度改善,优良率55%,无效率14%.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渐进性腰背肌功能锻炼不仅有缓解骨丢失及增加骨密度作用,还可缓解患者腰背痛症状,能有效改善OP患者临床症状,是治疗OP腰背疼痛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李成香;唐毓金;黄芳艳;陆敏安;周兰岛;谢克恭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CGMS组(28例)和指法血糖组(FBG组,32例),均应用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血糖,血糖达标时间,治疗3d时的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 CGMS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于FBG组(P <0.05);CGMS组低血糖的发生次数明显减少(P <0.05);CGMS组MAGE低于FBG组(P<0.05).结论 CGMS与CSII联合使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更快速、平稳、安全.
作者:肖红珍;俞芳;路一芳;李伟娟;项岫秀;刘阁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近3年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脏瓣膜手术的状况,为提高医院管理服务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该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住院病案管理系统的疾病分类报表,对手术人群、手术类型、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岁以上老年人瓣膜病所占比例逐年增加,2011年各种手术类型中瓣膜置换+迷宫手术数量明显上升.住院时间近3年比较无差异(P>0.05),但2011年瓣膜置换加迷宫手术及瓣膜成形术住院天数明显减少(P<0.01).手术费用方面2009年与2010年比较无差异(P>0.05),但2011年手术费用除国产瓣膜置换外均高于前两年(P<0.01).结论 医院管理者既要提高医疗技术,给病人带来更大的获益,又要尽量降低患者费用,才能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王嬿;胡大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在诊断AD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AD患者31例(AD组),血管性痴呆患者38例(VD组)以及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三组患者的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浓度,并分析其诊断A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AD组患者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VD组患者(P<0.05),而VD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患者的磷酸化tau蛋白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的分界值定为60 ng/L,其诊断AD的敏感度为83.87%,特异度为89.47%,准确性为86.96%.结论 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可能成为AD重要的生物学标记物,可以为AD的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冉军;崔建娇;刘强;李铁成;任兵;赵卫华;刘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雄性大白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异丙基肾上腺素损伤组(Iso损伤组)、卡托普利预处理组(Cap预处理组).用TUNEL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as、FasL、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Cap预处理组与Iso损伤组比较,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减少,Fas、FasL和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增高(P<0.01或P<0.05).结论 卡托普利可通过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及降低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周艳;王瑾;白洋;鞠文博;顾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静脉输入休克肠淋巴液对正常大鼠红细胞流变性的作用.方法 复制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后,引流低血压1~3h的肠淋巴液.将引流的休克肠淋巴液离心去细胞后的淋浆以等量生理盐水稀释后,经股静脉回输至正常大鼠(2 ml/kg),时间为30 min;另一组大鼠输入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输液结束后2.5h,经腹主动脉取血,检测红细胞电泳能力、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变形性与聚集性等反映红细胞流变性的指标.结果 静脉输入休克肠淋巴液降低了正常大鼠红细胞的电泳率与迁移率,延长了红细胞电泳时间,但对红细胞变形指数与聚集指数、红细胞沉降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 休克肠淋巴液是引起红细胞流变性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鲁蓓;李志鹏;张立民;司永华;张玉平;赵自刚;牛春雨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患者的发病-首次医疗接触(FMC)、百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2B)和入门-球囊扩张(D2B)的观察以及不同来院方式对救治时间的影响,探讨胸痛中心运作对STEMI患者急诊PCI的影响.方法 选择435例STEMI急诊PCI患者,通过胸痛中心运作和流程的改进,观察胸痛中心运作对缩短发病-FMC、FMC2B和D2B时间作用.结果 STEMI患者发病-FMC 2010、2011和2012年组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12、62、78 min,各年组间无差异(P=0.368).2010、2011和2012年FMC2B的中位时间分别为287.0、313.5、421.8 min,组间无显著差异(P=0.135).D2B中位时间分别为107、78、59 min,各年组间D2B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通过各种途径转运来院的患者D2B均有明显的改善(P=0.008),但自行来院患者的D2B各年组未见改善(P =0.846).结论 胸痛中心模式不仅仅局限在医院还必须扩大到整区域,缩短发病到再灌注时间必须依靠患者、家庭、社区和完整的医疗保健体系、胸痛救治网络的建设、EMS系统建设和与医院的无缝衔接、规范化胸痛救治流程推广和持续改进以及反复高质量的全员培训.
作者:秦伟毅;钱洪津;周伟梁;卢勇;曾凡杰;彭雄;段天兵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糖尿病患者容易患呼吸道感染,约占45%[1].许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欠佳,高血糖条件利于许多种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2],糖尿病患者易于并发感染,而感染又可引起和加重糖尿病.在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同时,积极控制和治疗糖尿病尤为重要,此时患者需要加强降糖治疗[3].本文探讨强化降糖治疗对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的影响.
作者:黄晶;赵苏 刊期: 2013年第15期
肝癌血供比较复杂.Kan等[1]认为原发性肝癌存在双重供血,中心以肝动脉供血为主,门静脉主要供养肿瘤浸润生长活跃的边缘区.Wakabayashi等[2]认为,门静脉也参与了肝癌组织的血供,尤其是肿瘤的周边部分和较小的肿瘤结节.血供较小的癌结节、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的肝癌,小肝癌多以门静脉血供为主.肝硬化后肝动脉和门静脉之间存在吻合支,肝癌患者伴有肝硬化的合并率为80% ~ 85%,因此肝癌组织亦依赖于门静脉的血供.然而,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低,且用于门静脉化疗的药物因其肝肾毒副作用及胃肠道反应明显,患者多不能耐受长时间化疗.一些中药注射液,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肝癌的临床治疗.我科为30例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行经皮肝穿刺门静脉置管术,持续微泵中药注射液进行治疗.
作者:吴孝雄;陈挺松;时良慧;罗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是我国常见的生活及职业性中毒之一.研究表明,目前CO中毒人群中,老年人居多,占中毒总数的50% ~ 70%[1].中重度ACOP患者可出现以痴呆为主要表现的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人,早期规范化治疗至关重要.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或住院治疗的中、重度老年ACOP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61 ~ 84岁,平均(70.8±7.1)岁,中度患者29例,重度11例.
作者:骆继业;谢永鹏;王少坤;张楠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老年乳腺癌患者ER、PR、C-erbB-2、GSTπ、P53等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以106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P53、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5-3(CA15-3)、糖链抗原125(CA125)、α-L-岩藻糖苷酶(AFU)、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老年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与C-erbB-2、GSTπ、P53的高表达存在显著联系(P<0.05);而与ER、PR、AFP、CEA、CA15-3、CA125、AFU、hCG的表达无关(P>0.05).结论 老年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与C-erbB-2、GSTπ、P53的高表达存在显著联系,对C-erbB-2、GSTπ、P53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可以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姚廷敬;彭德峰;朱金海;朱正志;周锐;马小开;崔振;王岩岩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腹膜转移癌腹腔灌注后微波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免疫学改变机制.方法 选择吉林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既往经过手术及放化疗的胃癌、胰头癌、卵巢癌、大肠癌等晚期腹腔恶性肿瘤恶性腹水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腹腔灌注化疗组(单纯组)和腹腔灌注后微波治疗组(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的近期总有效率(65.02%)明显优于对照组(40.03%) (P <0.005).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73.08±4.58)与单纯组(69.16±2.14)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微,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给予对症处理后完全消失,无相关死亡,两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热灌注化疗后外周血CD3+ CD4+、CD3+ CD56+、CD3-CD56+细胞数目较化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3+ CD8+在热灌注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CD3+ CD4+/CD3+ CD8+(免疫状态)明显改善.结论 顺铂腹腔灌注化疗后微波治疗具有独特的抗肿瘤优势,适应、可操作性良好,不良反应小,骨髓抑制轻,患者基本耐受.腹腔灌注化疗后微波治疗可以使恶性腹盆腔肿瘤患者的免疫抑制解除,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加强.
作者:王成;张彩霞;李小平;丁海霞;韩雨;秦少波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BOLD和DTI在视觉通路病变的联合应用价值,证明视觉皮层的功能与视觉通路的完整性紧密相关.方法 视觉通路病变患者21例及10例正常志愿者,采用西门子3.0T MR扫描系统行T1WI、BOLD及DTI扫描.比较患侧与健侧的视觉皮层平均激活体积(VOX-ELs)、视放射FA值及ADC值.结果 通过BOLD和DTI扫描,能够显示视放射和视觉皮层与病变的解剖关系;患侧视觉皮层VOXELs、视放射平均FA值明显小于健侧(P<0.05),视放射平均ADC值略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OLD和DTI联合应用可直观显示病变与视觉皮层激活区、视放射的关系,从影像学直接证明了视放射与视觉皮层激活区相关性;且两者的联合应用对视路疾病患者的术式制定、入路选择及术后随访提供影像帮助.
作者:王建立;吴仁昌;王卓;周宏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措施由以往的单纯药物治疗发展到饮食指导、运动干预与药物治疗相结合[1-5].同时,对于降糖药的关注也从单纯的降糖作用发展到对机体代谢状态的影响[6,7].格列美脲和二甲双胍是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降糖药物,对于这两类药物在降糖的同时对机体代谢状态影响的相关研究目前尚无报道.本文拟对此进行对比研究.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09~ 2011年共3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187例,男女比例为101∶86,年龄45 ~ 76岁,平均65.1岁,病程1~28.3年.
作者:刘赞;黄亚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脑梗死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等显著特点,治疗不及时还会导致偏瘫、失语、精神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指患者睡眠过程中出现多次呼吸暂停的情况,其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严重的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2,3].本研究就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脑梗死合并ASA患者,观察分析危险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脑梗死合并ASA患者6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入院的脑梗死未见ASA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
作者:欧阳宛炯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2007年8月至2012年8月入住该院的32例正常肺组织、32例非典型增生肺组织以及38例NSCLC组织中OPN与MMP-2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OPN在正常肺组织、非典型增生肺组织及NSCLC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增强,三组两两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与非典型增生肺组织(P<0.01),而MMP-2在后两者间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N与MMP-2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具有密切关系(P <0.05,P<0.01).根据Kaplan-Meier生存率曲线,OPN与MMP-2阳性组5年生存率明显小于阴性组(P<0.001).结论 OPN与MMP-2为NSCLC的负性预后因子,即OPN与MMP-2阳性表达患者预后不佳.
作者:杨雁鸿;周文文;潘福栋;唐利娟;余宗艳;尹端端;刘静波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