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骨科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期间的安全隐患

林贵平;姚血明;肖丽娜;陈代芬;李国珍

关键词:骨科患者, 术后, 早期康复训练, 安全隐患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加,进而促使康复医学的飞速发展[1].临床中康复医学的应用目的以降低或解除患者躯体障碍或重塑缺失功能为主,追求对患者的躯体障碍进行有效地预防、评估、诊疗和训练,以此改善生活质量[2,3].康复医学的服务主体为各种功能障碍病人,住院康复期间存在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老年患者更是如此.为降低老年骨科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而减少医患纠纷,本文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期间的安全隐患进行如下研究.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1年前发现颈部肿物,2个月前出现声音嘶哑,因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加重2d入院.20年前曾因甲状腺左叶肿物行甲状腺左叶切除术.查体:颈前不对称,双侧可见肿物隆起,甲状腺左叶及右叶分别可触及直径约2.0 cm×2.0 cm及2.0 cm ×3.0 cm大小肿物,质硬,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欠佳.辅助检查:甲状腺彩超(2012-05-07):甲状腺右叶厚2.9 cm,左叶厚3.6 cm,峡部厚0.8 cm,甲状腺体积明显增大,内部回声明显不均匀,甲状腺左叶内部回声减低,可见条索样略强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血流信号略增多.

    作者:张祺悦;贾姣源;李景贺;徐文;王秀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血必净对老年肺炎患者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严重的基础性疾病、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老年肺炎患者的病死率显著增加.因此,寻找一种中药能减少抗生素的应用,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仅是老年肺炎患者的福音,而且是临床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老年肺炎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血中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评估血必净对老年肺炎患者的疗效.

    作者:秦福芳;孙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搜集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漏斗图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14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总有效率比较的合并RR(99% CI)为1.23(1.14,1.3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的WMD(99% CI)为-3.77(-5.03,-2.52),需治疗的病人数(99% CI)为5.88(4.35,8.33).结论 Meta分析结果提示川芎嗪注射液对于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有效,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马丽虹;李冬梅;李可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高压氧联合石菖蒲挥发油对老年痴呆症大鼠模型学习记忆功能及脑组织SOD、MDA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压氧疗法结合石菖蒲挥发油对老年痴呆大鼠模型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脑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改变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的方法诱发老年大鼠发生老年痴呆症(AD).造模成功后,采用单纯高压氧、高压氧联合不同剂量的石菖蒲挥发油进行治疗,通过水迷宫实验、跳台实验考察其对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测定动物模型脑组织内的SOD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所有治疗组的水迷宫实验及跳台实验成绩显著提升(P<0.05或P <0.01),脑组织内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高压氧联合石菖蒲挥发油治疗组对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效果及对SOD、MDA的影响均优于单纯高压氧治疗组.结论 高压氧联合石菖蒲挥发油可以通过影响SOD、MDA的含量对抗自由基的生成,保护脑细胞,从而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邬丽红;张明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升板汤治疗对老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膜糖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升板汤治疗老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效果.方法 老年ITP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治疗组采用升板汤水煎剂口服,比较两组的疗效、临床症候、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症候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PLT和GPⅡb/Ⅲ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升板汤能够刺激老年ITP患者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增强造血功能,显著提高的血小板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张冬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预注地塞米松预防快速推注米库氯铵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波动

    米库氯铵,又名美维松或美维库铵,是临床上短效的苄异喹啉类非去极化肌松药.它与阿曲库铵、顺式阿曲库铵等其他苄异喹啉类非去极化肌松药一样,具有剂量依赖性的组胺释放效应,可能继发心血管不良反应[1].非去极化肌松药的组胺释放作用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是临床麻醉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2].米库氯铵由于具有诱导、恢复迅速、不产生快速耐受、没有明显的蓄积效应以及神经毒性等优点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有组胺释放的副反应,会对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因而,预防和减少注射米库氯铵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范玮璇;朱卓;潘晨宇;潘振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深低温停循环结合顺行性选择性脑灌注行主动脉夹层术对脑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结合顺行性选择性脑灌注(ASCP)手术中脑保护管理方法.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行主动脉夹层手术的老年患者(60岁以上)62例,体外循环均采用DHCA技术和在DHCA基础上行ASCP,应用离心泵头,控制脑灌注的流量及压力.术中监测血液稀释度、平均动脉压、电解质和血糖等变化,使用降温期间用PH稳态、低流量及复温期间用α-稳态的联合方法进行血气分析,调节酸碱平衡,给予常规超滤与零平衡超滤相结合,记录尿量.结果 体外循环转机时间为104~206 min,平均(164.8±38.1)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27 ~ 125 min,平均(90.1 ±32) min;停循环时间为(n =53)18~61 min,平均(36.2±15.7) min,脑灌注时间15 ~55 min,平均(37.8±10.6) min辅助时间13 ~79 min,平均(47 ±20.9) min;常规超滤54例,超滤液量为1 200 ~5 000 ml,常规超滤和平衡超滤相结合4例,超滤液量为5 000~7 000 ml,全部患者手术顺利,血流动力学平稳,顺利停机,安返监护室,术后14 ~70 h清醒,术后早期出现躁动3例,短期低氧血症5例,肾功能不全2例,61例治愈出院,1例术后死于肾衰竭及脑出血.结论 在DHCA期间合理安全的脑保护,有利于提高老年DeBakey主动脉夹层患者心脏手术中体外循环的质量,确保术中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卫红;许日昊;杜宇;王天策;朱志成;柳克祥;张曙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住房对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住房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根据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城市数据,使用序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有住房产权、住子女房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比较高,住房面积越大,生活满意度越高,住房价值增加了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单间、煤气/天然气、暖气/土暖气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都有正向作用.结论 住房条件好提高了城市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作者:周俊山;尹银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MMP-14的表达及对血管生成的影响

    浸润性导管癌发展过程中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s)是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对肿瘤的浸润性生长和转移起重要的促进作用[1,2].MMP-14是一种跨膜蛋白水解酶,可以降解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有效成分,其对血管生成有一定作用[3].本文旨在关注MMP-14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血管新生的作用,探讨MMP-1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1表达的关系.

    作者:黄景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重型颅脑外伤后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若不及时救治,将可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导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社适应会能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精神创伤,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目前治疗老年重型颅脑外伤的目的是控制病情,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但在临床治疗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常并发肺部感染,加重原发疾病,增加术后病死率,延长治疗和康复时间,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2].国内虽然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3],但有关老年重型颅脑外伤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报道较少.本文探讨老年重型颅脑外伤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

    作者:詹传伟;郑仲贤;岑伟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三种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

    本文收集整理2002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92例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治疗方法,对三种手术的适应证,疗效进行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第一组)49例.男31例,女18例,年龄23 ~72[平均(51±19.8)]岁.症状:腰腹疼痛17例,血尿4例,高血压3例,无明显症状25例.均经B超及CT检查确诊,囊肿直径2~13 cm,平均直径6 cm,位于肾内或肾表面的各部位,其中多发性肾囊肿33例.

    作者:王宁;李义;王加强;廉吉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急性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后常有一定程度神经功能缺损.我国脑出血占所有脑卒中的10%~30%,但致死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本研究拟探讨老年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诊治的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68例及青年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经头颅CT证实,临床有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老年组男47例,女21例,年龄60 ~ 82岁,中位数年龄71.3岁.青年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27~45岁,中位数年龄35.6岁.

    作者:姚凯华;孙辉;孙永;朱峰;祁海薷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生理作用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一氧化氮(N0)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各组织中,是一种重要生物信使分子和效应分子,具有多种生理功能[1],NO合成过多或不足或NO合酶(NOS)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机制有关.本文就内源性NO的生理功能及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NO的合成现已发现机体内多种类型的细胞都产生NO,血管内皮细胞,是生理条件下产生NO主要的细胞.

    作者:季华;翟祥娟;季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疣状胃炎患者66例临床分析

    疣状胃炎(VG)是一种特殊的慢性胃部炎症,临床内镜检出率为0.3%~2.8%[1],其发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免疫功能紊乱、IL-18分泌过多、情绪等多种因素有关[2].VG尤其是伴有肠化、不典型增生者易出现癌变[3],老年患者身体功能衰退、基础疾病较多,其内镜检查、病理检测结果等是否与非老年VG患者不同,国内外未见报道.本研究分析我院资料完整的老年VG患者的情况,并与同时段的非老年患者进行比较.

    作者:蒋星晔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人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

    由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或机体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对肝脏造成损害,即为药物性肝损伤(DILI).在已经上市的药物中,约有1000种被报道可能引起肝脏损伤[1].在欧美国家,DILI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的6% ~ 8%,约25%的急性肝衰竭患者和近50%的肝功能异常患者与用药有关[2].老年人药物肝损是临床用药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和监测的问题.

    作者:林佳瑶;张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在脂蛋白代谢中的作用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体内多种细胞表面以及细胞外基质的蛋白聚糖(PGs).PGs由核心蛋白和糖胺聚糖(GAGs)两部分组成.PGs的大部分生物学功能是通过GAGs实现的[1].肝细胞表面表达的HSPGs主要包括多配体PGs-1,-2和4(syndecan-1,-2 and 4)和磷脂酰肌醇聚糖-1和4(glypican-1and-4)[2].此外,还有分泌型的PGs,包括基底膜聚糖(perlecan)、集聚蛋白(agrin)、丝甘蛋白聚糖(serglycin)和胶原XⅧ(collagen XⅧ)[3].HSPGs上的硫酸乙酰肝素链的生物合成途径与肝素相似,但是与肝素相比,HS的硫酸化程度较低而乙酰化程度较高,肝素有着更高密度的N-位和O-位的硫酸基团[4].

    作者:夏霖;滕丽萍;陈敬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利伐沙班与华法林预防心房颤动脑卒中安全性的对比

    心房颤动使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维生素K拮抗剂的应用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预防脑卒中具有良好效果[2],但是,食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经常对血液凝固情况进行监测,并对药物进行必要的调整,临床实际中某些患者应用这些药物存在诸多困难[3].利伐沙班(Rivaroxaban)直接抑制因子Xa,与华法林相比能提供更持久及理想的抗凝效果[4].利伐沙班预防静脉血栓比依诺肝素(enoxaparin)更有效[5].本研究目的在于比较心房颤动病人每日一次口服利伐沙班及华法林预防脑卒中和血栓形成的效果.

    作者:杨劲松;赵正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糖肾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54例

    大量文献证实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高度相关.目前抑制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药,如别嘌醇、丙磺舒、立加利仙等,均有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副作用,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研究尝试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方法来降低血尿酸水平,观察其相关指标.

    作者:张婷婷;李晶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保健模式及实施效果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保健模式及实施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8月后平嘉社区12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整体预防保健的63例患者作为实验组,63例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及生存质量等各领域评分.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BMI、WHR、SBP、DBP、FBP、PBG及生存质量、心理健康与社会环境评分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实验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体预防保健能够加强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依从性,改善疾病的临床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于瑞彦;耿跃然;齐国娥;季红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和组织器官功能发生变化,免疫力下降,易感性增高[1].在其进行全身麻醉后,经常会引发肺部感染,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因此,对引起老年人肺部感染的因素进行筛查与分析,并做好全身麻醉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工作极为重要.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以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本院进行全身麻醉腹部手术的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59~76(平均69.21)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无肺部感染症状.100例患者中,合并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32例:肺气肿10例,慢性支气管炎21例,支气管哮喘3例.

    作者:焦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