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陈荣林;陶勇;芮玉峰;陈后鹏;李长青;耿耿
目的 提高糖尿病合并结核的临床治愈率.方法 对糖尿病合并结核进行全程管理.结果 提高病人对全程规律治疗的依从性.结论 提高糖尿病合并结核的临床治愈率,减少耐药的发生.
作者:张汉君;李彩红;陈新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先后报告发生学校结核病暴发疫情或聚集性病例,为此,卫生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我市结防所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于2001年9月开始,连续8年对市区学校的初一、高一、中专新生,大专院校的大一新生进行了结核菌素(PPD)试验94914例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延河;尚军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舒利迭对COPD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加噻托溴铵干粉吸入治疗每日1次,每次1粒吸入.治疗组加舒利迭吸入治疗50/100 ug,每天2次.两组其它治疗相同.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运动耐量和肺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组肺功能FEV1和6MWT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利迭在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其临床疗效优于噻托溴铵.
作者:吴河山;石菊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肺结核病人痰标本首次检查3个痰全部为阴性者而痰标本性状为脓样、血样痰、重新留取标本进行第二次检测,以提高痰菌检出的阳性率.方法 采用直接厚涂片萋-尼氏法抗酸染色显微镜检对2422例肺结核病人痰标本中的脓血样痰进行第二次检测.结果 2007年肺结核及可疑症状者查痰人数为1177,初次痰检阳性人数阳性检出率为11.4%,年度阳性检出率为12.4%,由于第二次查痰阳性率提高了1%.而2008年查痰人数为1245,初次痰检阳性人数阳性检出率为12.3%,年度阳性检出率13.3%,阳性率也提高了1%.结论 首次检查3个痰全部为阴性的脓血样标本、进行第二次查痰,进一步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达到控制肺结核传染源目的.
作者:杨桦;马立新;张青剑;赵子运;张彦亭;苏志敏;孙家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我院1例误诊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肺泡癌病例.方法 报告1例误诊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肺泡癌病例的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并回顾文献对该病的相关报道.结果 本病例属肺炎浸润型肺泡癌,因其临床症状、影像学改变与特发性肺纤维化很相似而被误诊.结论 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以减少误诊发生.
作者:孟晓丽;刘艳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肺粘液表皮样癌的诊断、临床特点、外科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总结34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肺粘液表皮样癌,行肺叶切除术23例,全肺切除7例,肺楔形切除1例,纵隔镜淋巴结活检1例,转移肋骨活检1例,开胸探查1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外科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 术前确诊21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4%、73.9%和62.5%.其中23例低度恶性肺粘液表皮样癌,1例有肺门淋巴结转移,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0%和90.9%;11例呈高度恶性,淋巴结转移率63.64%,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14.3%和0.结论 原发性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以低恶性为主,低恶性粘液表皮样癌经彻底手术切除可获治愈,高恶性病人术后易早期发生远处转移,预后差.
作者:于长海;尹静;刘颖;李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可吸痰式气管切开套管在呼吸机治疗中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64例行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使用可吸痰式气管切开套管,并持续进行气囊上分泌物冲洗吸引,A组使用普通气管切开套管,按常规护理;分析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与呼吸机使用时间.结果 A实验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6例,发生率18.7%,B对照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14例,发生率43.7%;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A组平均为120.1±70.5小时,B对照组为190.1±97.7,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可吸痰式气管切开套管行气囊上分泌物吸引有利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张锦丽;金月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16例危重症哮喘患者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上机前和上机后pH值、PaO2、PaCO2等动脉血气指标变化.结果 16例患者抢救成功,机械通气后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H值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发作危重症哮喘患者的有效方法,把握适应征、调节适当的通气模式和参数、尽早撤机拔管是抢救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淑梅;杨敬平;孙德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人博卡病毒(HBoV)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关系.方法 PCR检测2008年11月~2009年4月5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标本的HBoV,其AECOPD患者26例(47.3%),稳定期COPD患者29例(52.7%).结果 共发现2例HBoV阳性,AECOPD患者和稳定期COPD患者各1例,阳性率分别为3.85%和3.45%.结论 HBoV不是AECOPD呼吸道感染的的重要病原,双者之间无关联性.
作者:刘永平;刘春云;肖承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环磷酰胺(CTX)、依地酸钙钠(EDTA)、小剂量强的松治疗系统性硬化症(SSc)的疗效.方法 对16例SSc患者予CTX、EDTA、小剂量强的松联合治疗,一年后评价疗效,治疗前后记录皮肤硬紧度,四肢关节、指端溃疡个数,定期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ESR、C3、C4、CRP胸部CT、心脏彩超.结果 临床症状改善,皮肤软化明显,四肢关节、指端溃疡发生率显著下降,C3、C4升高,ESR、CRP下降.结论 CTX、EDTA、小剂量强的松治疗SSc效果良好.
作者:黄菁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科于2009年2月~2009年6月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的52例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同时用呼吸机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王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电视纵隔镜检查术(video-assisted mediastinoscopic lymphadenectomy VAMLA)诊断胸外科疾病,具有损伤小、取材满意,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其并发症不容忽视.我院2003年3月~2009年4月开展93例纵隔镜手术,本研究通过分析VAMLA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原因、预防及处理,以期提高VAMLA的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王科平;邹卫;许栋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今年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 2009年5月24日~2009年6月15日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甲型H1N1流感初10例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结果 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特点:① 1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0.1岁(18~47岁);全部为输入性病例,感染地区为美国(70%),澳大利亚(30%).②起病急、发病到住院时间平均为2.7天;潜伏期平均为4.3天;首发症状多为发热(70%),大多数为中低热、持续1~4天.主要症状和体征为发热(100%)、咳嗽(80%)、咽痛(50%),咽部充血(100%)和扁桃体肿大(50%)等,症状持续时间为1~7天.少数患者可出现病毒性肺炎(20%),无重症病例.③ WBC多数正常,没有显著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上升或下降;C反应蛋白升高和CD4+下降比较常见.④全部病例给予奥司他韦治疗,流感病毒转阴时间1~6天,中位时间4天.结论 上海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感染者大多表现出轻微的症状,很快痊愈.
作者:黄绍萍;卢水华;卢洪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科诊治的妊娠期、产褥期合并肺结核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早、中期及产后(产褥期、流产后)1个月内发病者居多,分别占30.9%及64.7%,且全身中毒症状者明显,痰菌阳性率高,合并肺外结核者多(尤其是结核性脑膜炎占23.5%),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占41.2%.结论 妊娠及分娩是已婚妇女易患结核病的重要诱因,应予重视.
作者:郭帅;吕艳;吴雪琼;王仲元;王巍;刘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研究局部晚期(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4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放疗组(19例)采用常规分割,总剂量60~70 GY,6~7周完成;放化疗组(21例)采用放疗加化疗,化疗采用以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在放疗同时或前中后进行,一般3~4个周期.结果 完全缓解率放化组、放疗组分别为27%、14%,病情进展率分别为13%、18%,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3.65,P=0.161).1、3、5年生存率放化组和放疗组分别为62.1%和52.7%、22.7%和9.3%、9.3%和6.9%,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7、13个月,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25,P=0.039).虽然副反应放化组大于放疗组,但可以耐受.结论 放化综合治疗明显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率,副反应不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
作者:高东;牟妍舒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78例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20例次肺容积被压缩30%以下采取保守治疗,均在20天内治愈.肺被压缩30%~90%的患者共58例,35例次经单纯的胸腔穿刺抽气治愈,23例次经胸腔闭式引流术治愈,死亡2例.结论 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时临床症状重,但经积极治疗预后佳.合理使用保守治疗、胸腔穿刺抽气及胸腔闭式引流术,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周俊;杨磊;忽立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对56例NSCLC脑转移患者采用放化疗同步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较好,中位生存期12月,1年生存率50%.结论 同步放化疗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了生存质量.
作者:程宏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P-糖蛋白(P-g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0例化疗组和44例非化疗组的肺癌中P-gp、VEGF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肺癌P-gp的阳性表达率为40.5%,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67.9%;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化疗组中P-gp、VEGF表达阳性者化疗后其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与肺癌的预后有明显的关系(P<0.05).结论 P-gp与VEGF两者联合检测对肺癌患者化疗及预后的判断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吕喜英;刘怀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心静脉留置穿刺输液管具有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导管弹性好等优点.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心静脉压的监测、胃肠外营养等方面已广泛应用,可以减轻多条通道穿刺的痛苦,而减少护士的工作负担,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置管期间仍存在感染、脱管、堵管、栓塞等并发症.探讨并发症的原因,采取护理对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童莉;李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摸索并总结微波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规程.方法 13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常规抗结核治疗,必要时胸腔抽液及全疗程微波治疗过程中,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结果 132例患者总有效率95.5%,微波治疗具有疗效好、操作简便、对人体无创、病人易接受和副作用少等优点.结论 细致的护理可以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和防止灼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保证临床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