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首剂抗生素应用时间对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影响

邓美玉;张令晖;刘勇谋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感染, 肺炎, 时间, 抗生素, 预后
摘要:目的 分析入院至首剂抗生素应用的时间(the time to the first antibiotic dose,TFAD)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6年间住院的老年重症CAP患者共156例,分为2组:TFAD<4 h组与TFAD>4 h组.分析两组病死率与住院时间的差别.结果 TFAD<4 h组病死率低于TFAD>4 h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FAD<4 h组住院时间短于TFAD>4 h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可降低重症CAP的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静脉营养中的应用

    目的 寻找一种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又具有中心静脉置管优点的短期静脉营养方法.方法 将120例需要静脉营养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留置针颈外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留置针四肢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病例留管时间,渗漏、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留管时间≥4天的病例数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营养液渗漏,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留管时间≤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外静脉留置针具有保留时间长,渗漏、静脉炎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短期静脉营养方法.

    作者:文秀芳;张骅;徐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血清C反应蛋白与肺癌的研究进展

    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它是经典的炎症反应灵敏的急性时相蛋白,在炎症过程中浓度迅速增高.由于CRP反应速度快、变化幅度大,能关联疾病的活动度,而且受年龄、免疫状况、药物等的影响较小,因此可用于疾病的危险程度、病情跟踪、治疗效果的判断和预后的监测.

    作者:韦仕高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的临床特点,为预防HAP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20 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HAP分成两组,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死亡率,分析痰培养细菌学特点.结果 620 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HAP 118例,合并HAP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死亡率分别为29.7±11.3和21.18%,无发生HAP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和死亡率分别为26.2±12.5和8.36%(P<0.05);痰细菌学检查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4.1%,多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老年急性脑梗死易合并HAP,感染细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死亡率较高.要积极预防HAP的发生, 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孟秀清;王洪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94914例学生健康体检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先后报告发生学校结核病暴发疫情或聚集性病例,为此,卫生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我市结防所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于2001年9月开始,连续8年对市区学校的初一、高一、中专新生,大专院校的大一新生进行了结核菌素(PPD)试验94914例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延河;尚军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

    目的 探讨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0月 68例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肺全部复张,无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6~10 d均痊愈出院,随访3~18个月无复发.结论 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美观,操作简单及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赖小刚;杨翔云;王宪东;刘大治;周恩涛;李光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结核性胸膜炎辅助微波治疗的护理

    目的 摸索并总结微波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规程.方法 13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常规抗结核治疗,必要时胸腔抽液及全疗程微波治疗过程中,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结果 132例患者总有效率95.5%,微波治疗具有疗效好、操作简便、对人体无创、病人易接受和副作用少等优点.结论 细致的护理可以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和防止灼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保证临床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四种机械通气方法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四种机械通气方法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四种机械通气方法(单纯无创机械通气、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无创-有创序贯机械通气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四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共64例,在血气分析、临床转归、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四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气分析、临床好转)无明显差异(P>0.05),四组死亡率分别为7.69%、18.75%、33.3%、18.75%,但存活者在住院时间上比较,单纯无创机械通气组(7.50±1.56天)<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组(12.35±2.67天)<单纯有创机械通气组(15.68±3.82天)或无创-有创机械通气组(16.23±3.25天),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方面,26例无创通气治疗时,10例患者轻微不适,经解释可以接受,38例有创通气治疗时,在适当镇静、肌松药的协助下,基本全部能够耐受.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是挽救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生命、改善预后的重要治疗方法,根据不同阶段,制定个体化方案,及早给予无创通气、无创-有创或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于方便操作、减少气管插管率、减少单纯有创通气、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推广意义.

    作者:闫长青;颜新艳;姚红霞;赵伟;田艳彩;张文清;刘黔;潘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与传统胸穿抽液对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积液引流术,对照组20例,常规用胸腔穿刺抽液2~3次/周,两组均正规抗痨治疗.观察临床症状,胸水吸收时间及综合疗效.结果 平均退热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时间缩短.胸水吸收时间,综合疗效比较,两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能减轻症状,缩短胸水吸收时间疗效确切.

    作者:华文山;刘冬梅;徐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土豆片外敷治疗罂粟碱引起的局部硬结的效果观察

    自2008年7月以来,本人对180例住院患者中出现的注射部位硬结分别采用土豆片外敷和一般湿热敷的方法,并将两种方法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宣善俊;罗艳青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7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78例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20例次肺容积被压缩30%以下采取保守治疗,均在20天内治愈.肺被压缩30%~90%的患者共58例,35例次经单纯的胸腔穿刺抽气治愈,23例次经胸腔闭式引流术治愈,死亡2例.结论 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时临床症状重,但经积极治疗预后佳.合理使用保守治疗、胸腔穿刺抽气及胸腔闭式引流术,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周俊;杨磊;忽立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紫草油治疗小儿口腔炎及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紫草油治疗小儿口腔炎及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小儿口腔炎及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口腔炎喷雾剂喷患处;治疗组以紫草油局部涂抹患处.结果 治疗组患儿口腔炎及口腔溃疡愈合及进食改善至正常的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紫草油在治疗小儿口腔炎及口腔溃疡方面疗效显著,简单易操作,价格低廉,小儿痛苦小,家长及患儿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尹丽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丝裂霉素C在治疗喉气道再狭窄中的应用

    喉气道狭窄是气道介入领域具挑战性的难题,国内目前多采用内镜下多次处理的方法,如球囊扩张,电切术,APC等.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瘢痕愈合过程的了解,但效果仍不满意.因为除了引起狭窄的病因外,反复处理对气道黏膜的损伤也是种刺激,由此带来的再狭窄率非常高.

    作者:王婷;张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不同栓塞剂对介入治疗咯血短期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栓塞剂对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短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咯血患者46例,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栓塞前进行造影,根据病灶是否有难以栓塞的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供血进行配对分组,分别以明胶海绵颗粒或PVA 颗粒栓塞.结果 明胶海绵栓塞组的有效率为78.3%,PVA颗粒组有效率为82.6%.两组有效率无明显差别.所有疗效不佳的病例都发生在非支气管体循环供血动脉不能充分栓塞者.结论 充分栓塞支气管和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是介入治疗咯血成功的关键;选择何种栓塞剂对短期疗效无显著影响.

    作者:谭志斌;江宏志;朱纯生;郭友;唐承富;肖亦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重视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与肺结核的鉴别

    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当患者痰涂片检查发现抗酸杆菌(AFB),又具有临床相关症状及影像学改变时,常被诊断为涂阳肺结核而开始抗结核治疗.但有一些患者疗效欠佳,除考虑有原发耐药性的可能以及治疗方案不合理和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差等因素外,还需考虑有无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可能,这是结核科、呼吸科医生值得重视的问题.

    作者:马玙;王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5例机械通气患者炎性气管息肉形成的临床体会

    经气管切开后长期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气管套管下气管内肉芽肿的形成,发生率很低,如不注意,易引起误诊误治,尤其是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多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行机械通气时,出现反复气促或呼吸困难时,通常易考虑到支气管哮喘或心衰,而忽视气道情况,须引起关注,以免贻误治疗.

    作者:刘水龙;周晅;周期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16例危重症哮喘患者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上机前和上机后pH值、PaO2、PaCO2等动脉血气指标变化.结果 16例患者抢救成功,机械通气后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H值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发作危重症哮喘患者的有效方法,把握适应征、调节适当的通气模式和参数、尽早撤机拔管是抢救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淑梅;杨敬平;孙德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阿斯美对改善急性支气管炎咳嗽症状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阿斯美胶囊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咳嗽症状的效果.方法 将15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79例)口服阿斯美,对照组(71例)口服复方甘草片,观察两组咳嗽缓解的差别.结果 治疗组咳嗽缓解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总有效率70.4%,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阿斯美胶囊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咳嗽症状有良好疗效.

    作者:向光明;吴晓敏;陈世雄;阮玉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临床研究左氧氟沙星联用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6例CAP患者,随机分为乳酸左氧氟沙星联用阿奇霉素治疗组、乳酸左氧氟沙星对照组,疗程均为7~14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4%,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43%,两组病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用阿奇霉素治疗CAP,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良好的耐受性.

    作者:牛小红;张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鹑鸡肠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耐药性分析(附35例)

    目的 探讨鹑鸡肠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本院细菌室2002年1月~2007年12月间,经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鉴定仪,检测出的鹑鸡肠球菌感染的临床病例,对其临床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有35例检出鹑鸡肠球菌,男性20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72岁.全部病例均为院内感染,检出部位主要是泌尿道、下呼吸道.侵入性治疗及过度使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是主要的易感因素.该菌对万古霉素天然耐药,对青霉素G,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类药物高度耐药,而对利奈唑胺高度敏感.结论 鹑鸡肠球菌被感染者均为院内感染.侵入性治疗,过度使用抗生素和免疫制剂是其易感因素.对万古霉素天然耐药,利奈唑胺对其高度敏感.

    作者:侯会玲;聂秀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电视纵隔镜手术及并发症报道

    电视纵隔镜检查术(video-assisted mediastinoscopic lymphadenectomy VAMLA)诊断胸外科疾病,具有损伤小、取材满意,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其并发症不容忽视.我院2003年3月~2009年4月开展93例纵隔镜手术,本研究通过分析VAMLA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原因、预防及处理,以期提高VAMLA的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王科平;邹卫;许栋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