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兵;沈策
目的 观察低剂量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9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30 min,第1、8天,卡铂300 mg/m2,第1天;治疗组采用吉西他滨250 mg/m2,6 h静脉持续滴注,第1、8天,卡铂同上.每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采用EORTC QLQ-C30和QLQ-LC13问卷对治疗前、后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变进行评价.结果 总有效率、中位生存期、临床缓解时间、1年生存率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存质量各领域包括功能子领域及症状子领域评分治疗后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结论 低剂量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能显著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潘辉林;黄岩;宋慧胜;冯正富;汤锐明;何耀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与博利康尼联合雾化吸入对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给予普米克令舒1 mg和博利康尼5 mg联合雾化吸入治疗,2次/d;对照组30例、给予博利康尼5 mg/2 ml与0.9% NS 2 ml雾化吸入,2次/日,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1次/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动脉血气分析、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气及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普米克令舒与博利康尼联合雾化吸入治疗AECOPD,能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肺功能,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少.
作者:向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从COPD患者血液流变指标季节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60例COPD患者血液流变指标季节变化规律,并结合其变化规律探讨COPD治疗的因时制宜原则.结果 发现COPD患者血液流变指标值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各指标值四季以夏、秋、春、冬依次递增,其中夏季与冬季比较,各指标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液流变指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临床治疗应根据其指标的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这对指导COPD的防治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林四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对56例NSCLC脑转移患者采用放化疗同步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较好,中位生存期12月,1年生存率50%.结论 同步放化疗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了生存质量.
作者:程宏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先后报告发生学校结核病暴发疫情或聚集性病例,为此,卫生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我市结防所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于2001年9月开始,连续8年对市区学校的初一、高一、中专新生,大专院校的大一新生进行了结核菌素(PPD)试验94914例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延河;尚军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产生耐多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病例组为50例耐多药结核患者,对照组为50例非耐药结核患者,采用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卡方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有体重指数(BMI)、居住地、饮酒、服药规律性、结核病史、肺结核空洞病灶;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有饮酒、服药规律性、结核病史和肺结核空洞病灶,OR值分别为0.211、0.442、2.468、6.150.结论 不规律服药、结核病史和肺结核空洞病灶是产生耐多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对应措施控制产生耐多药结核病.
作者:李晖;晏春丽;朱姝娟;雷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胸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术经膈食管韧带游离食管贲门部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2008年间1483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经左胸后外侧切口径路行胸部食管癌根治术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1483例中下段食管癌切除率100%,并发症发生率为3.5%(52/1483),无住院期间死亡.结论 经左胸食管癌根治术中经膈食管韧带游离食管贲门部方法可使食管下段和胃贲门部位置变浅,视野清晰,操作简便,为胸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手术时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技巧.
作者:张毅;魏翔;潘铁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唐山地区主要吸入性变应原.方法 选用20种变应原抗原对唐山地区160例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皮肤针刺试验.并将样本中44例4~18岁患者设为儿童组,116例19~80岁患者设为成人组.比较两组在变应原阳性率分布上的差异.结果 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率前8位的变应原分别为粉尘螨(DF)、屋尘螨(DP)、葎草、夏秋花粉Ⅰ、春季花粉Ⅰ、枝孢芽枝、多价真菌Ⅰ、春季花粉Ⅱ.儿童组中吸入变应原以单种过敏者为主,成人吸入变应原2~3种同时过敏者为多,两者之间χ2=4.04,P<0.01.结论 尘螨、葎草和夏秋花粉Ⅰ是唐山地区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重要的变应原.
作者:李素娟;扈晓成;李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舒利迭对COPD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加噻托溴铵干粉吸入治疗每日1次,每次1粒吸入.治疗组加舒利迭吸入治疗50/100 ug,每天2次.两组其它治疗相同.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运动耐量和肺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组肺功能FEV1和6MWT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利迭在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其临床疗效优于噻托溴铵.
作者:吴河山;石菊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都很高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仍然呈上升趋势.长期以来,人们对COPD的治疗和预后持悲观态度,但新的COPD全球倡议(GOLD)明确指出,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作者:黄华萍;熊桂兰;李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科于2009年2月~2009年6月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的52例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同时用呼吸机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王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的正压通气,通常经过鼻/面罩等方法连接患者.和有创机械通气一样,无创机械通气也能通过改善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降低呼吸功,对呼吸衰竭患者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临床研究证明,部分患者应用NPPV可以减少急性呼吸衰竭的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相应的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焦月华;林兰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心静脉留置穿刺输液管具有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导管弹性好等优点.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心静脉压的监测、胃肠外营养等方面已广泛应用,可以减轻多条通道穿刺的痛苦,而减少护士的工作负担,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置管期间仍存在感染、脱管、堵管、栓塞等并发症.探讨并发症的原因,采取护理对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童莉;李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阿斯美胶囊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咳嗽症状的效果.方法 将15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79例)口服阿斯美,对照组(71例)口服复方甘草片,观察两组咳嗽缓解的差别.结果 治疗组咳嗽缓解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总有效率70.4%,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阿斯美胶囊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咳嗽症状有良好疗效.
作者:向光明;吴晓敏;陈世雄;阮玉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人体胎盘脂多糖辅助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疗效.方法 将85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治疗组40例,两组均用相同的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加用人体胎盘脂多糖.结果 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痰菌阴转率95%,X线病灶吸收好转率87.5%;与对照组66.7%,62.2%,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两组结果相似.结论 人体胎盘脂多糖与化疗药联合应用可提高患者免疫力而提高疗效.
作者:端朩和运;韦生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凝血三项及与血气分析相关性.方法 对28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凝血三项及28例对照组的凝血三项分别进行测定.结果 血浆纤维蛋白原、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水平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明显升高,治疗后明显下降;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氧分压呈负相关,与血二氧化碳分压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存在高凝状态,临床治疗中适当的抗凝治疗对控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可能有益.
作者:郭媛;姜正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63例结核性脑膜炎的CT及41例MRI检查表现,以便提高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 全部病例均用Philips Brillance 16层全身CT进行了头颅扫描,其中26例同时注入对比剂作了增强扫描.41例先后用GE SIGNA EXCITE 1.5T MRI作了扫描,有15例静脉注入了Gd-DTPA重复横断面T1WI扫描.结果 63例中CT检查有54例有异常征象,分别为基底池、鞍上池或侧裂池变窄、闭塞31例,不同程度脑积水29例,脑内低密度改变39例,单发或多发结核瘤11例,增强扫描见基底池、鞍上池强化,大脑半球凸面脑膜明显强化,部分血管走行不规则、粗细不均匀等征象.MRI检查者基底池、侧裂池在T1加权像上呈高信号,T2加权像上也为较高信号,MRI增强见蛛网膜间隙异常强化、聚集成簇、额顶叶区脑膜不规则强化.结论 对肺部有结核尤其是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者,临床有症状疑有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应尽早做CT检查,必要时加以增强扫描.而CT检查阴性应根据患者的经济能力及病情需要进一步行MRI检查.两种影像检查方法互相配合可以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阳性率.
作者:王孔林;吴静丽;席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茶碱缓释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与单纯吸入舒利迭冶疗轻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 将75例成人轻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病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分别使用茶碱缓释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及单用舒利迭治疗12周,在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的改变.结果 A组、B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茶碱缓释片联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同舒利迭吸入对轻中度持续哮喘有相近的疗效,副作用轻,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孙勇;王利明;银春;欧阳莉;孟晓芸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78例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20例次肺容积被压缩30%以下采取保守治疗,均在20天内治愈.肺被压缩30%~90%的患者共58例,35例次经单纯的胸腔穿刺抽气治愈,23例次经胸腔闭式引流术治愈,死亡2例.结论 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时临床症状重,但经积极治疗预后佳.合理使用保守治疗、胸腔穿刺抽气及胸腔闭式引流术,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周俊;杨磊;忽立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普鲁卡因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30例病人应用普鲁卡因120 mg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中维持静脉滴注治疗,并根据咯血量、血压、调整滴速.对照组30例应用垂体后叶素15 u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中维持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72小时,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60%,总有效率83%;对照组显效率80%,总有效率97%.两组显效率及总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普鲁卡因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但稍逊于垂体后叶素.
作者:周春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