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女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BP神经网络相关性

井静;葛淼;何进伟;张亚平;向思亭

关键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地理因素, BP神经网络
摘要:目的 探讨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地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为制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了中国157个市、县、区级医院和有关单位及高等院校测定的2 135例健康老年女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对其与地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显著性分析,并运用BP神经网络模拟其与地理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 发现中国健康正常老年女性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地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很显著,并且用BP网络得到的预测值有较高的精度,从而用克里格(Kriging)插值法精确的内插出中国老年女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的地理分布图.结论 BP神经网络可以很好地模拟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地理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同时也可以从地理分布图得到中国任何地方老年女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的参考值,对其规律性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老年女性骨质疏松(OP)性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石河子市人民医院住院的60岁及以上OP性骨折252例老年女性患者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年龄、体质指数、父母亲髋部骨折史、当前吸烟、每日饮酒大于3个单位、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高血压史、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史是影响本地区老年女性OP性骨折的主要因素.结论 影响本地区老年女性OP性骨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影响因素可为干预本地区未骨折的社区老年女性高危人群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作者:何斌;王玉环;陆宁;张苇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ICU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抢先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该院ICU收治的老年肺部真菌感染(PFI)患者临床治疗情况,探讨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及抢先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接收的120例老年PFI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抢先治疗组(A组)与目标治疗组(B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药敏实验结果.结果 危险因素为免疫功能低下、ICU住院时间≥14 d、侵入性操作、激素应用时间≥3 d以及应用广谱抗生素;两组在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病死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药敏实验主要检测出的是非白色念珠,占71.05%.结论 对老年PFI患者,及时把握与控制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正确监测患者的病原体,并合理使用抗生素抢先治疗,能够促进患者改善临床症状与预后,有效减少住院时间,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作者:牛杏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丹蒌片治疗高龄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治疗后心绞痛的疗效

    目的 评价丹蒌片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支架植入术后心绞痛缓解的疗效.方法 连续选择201 1年2月至2012年10月该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常规西药+丹蒌片组,n=31)和B组(常规西药组,n=29).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有效率、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电图ST段下移导联数及T波低平(或倒置)导联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A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B组(P<0.05);治疗后A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电图ST段下移导联数及T波低平(或倒置)导联数、hs-CRP均比B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丹蒌片可以改善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支架植入术后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的心绞痛缓解率,在临床中可以推广.

    作者:袁峰;管春静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结肠支架对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结肠癌是一种高发的恶性肿瘤,7%~29%的结直肠癌患者因为完全或不完全肠梗阻就诊,而结肠癌患者40%伴有肠梗阻[1].对于肠梗阻治疗好的方法就是手术切除进行根治,但是由于肿瘤转移及严重并发症等原因,使手术治疗受到了限制,尤其是老年人,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身体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或术后并发症比较多,容易导致病情恶化,因此结肠内支架术就提供了另一种治疗方式,能够缓解患者症状,并且减轻由于梗阻造成的炎症反应.

    作者:胡月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TNF-α、TGF-β1的影响

    目的 比较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HP+ HF)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 HD)对百草枯(PQ)中毒患者的血药浓度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PQ中毒患者104例,随机分为HP+HF组和HP+ HD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第一次血液净化治疗前后的PQ血药浓度和血清TNF-α、TGF-β1水平.结果 两组PQ血药浓度、血清TNF-α和TGF-β1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药浓度下降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和TGF-β1水平治疗后下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次HP+HF和HP+HD均能在有效清除血液中PQ的同时,有效降低血清TNF-α、TGF-β1等炎症因子水平.HP+ HF较之HP+ HD更能有效降低血清TNF-α、TGF-β1水平,二者在降低PQ中毒患者的血药浓度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东;王莉华;庞晓璐;王丽丽;高志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透析中肠内营养对老年尿毒症患者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

    目的 研究透析中肠内营养对老年尿毒症患者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探讨合理可行的营养不良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病情稳定透析的老年患者24例,每次透析中经口给予含高热量、高蛋白的营养液250 ml作为营养干预,观察2个月,进行相关指标测量.选取同期常规透析、年龄性别及营养状况等相匹配的老年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结果 研究组在2个月后握力由(25.2±2.8)kg增加至(26.8 ±2.5)kg(P<0.05);与对照组(24.6±2.8)kg差异显著(P<0.01).研究组在2个月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显著增加,分别由(35.0±2.2)g/L增加到(36.5±1.3)g/L(P<0.01)、由(269.1 ±32.1)g/L增加到(295.8±29.7) g/L(P <0.01),且分别与对照组(35.7±1.7)g/L、(265.9 ±27.8) g,/L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日常蛋白质、热量摄入量及血钾、血磷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透析中经口补充高蛋白、高热量肠内营养液能在短期内显著升高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并增加患者握力,较好的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是一种可行性、更符合生理的、价廉的营养不良干预措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董巧荣;段书众;胡桂才;邢炜;翟秀芬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 选取46例住院的AECOPD(肺功能Ⅱ、Ⅲ级)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吸氧、抗炎、平喘、化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异丙托溴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痰液中炎性介质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炎性介质(IL-17、LT-B4)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 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可以更为有效地缓解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并具有潜在的抗炎作用.

    作者:董睿;张连莲;刘颖;于振香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腔内激光灼闭术、静脉旋切术、传统剥前术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的对比

    目的 对比腔内激光灼闭术、静脉旋切术与传统剥脱术三种方法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各抽取72例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分别编入激光组、旋切组与对照组.激光组采用腔内激光灼闭术,旋切组采用曲张静脉旋切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剥脱术.对比三组患者手术疗效、治疗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三组术后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旋切组手术时间短,其次为激光组,对照组手术时间长;激光组与旋切组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激光组及旋切组切口个数少于对照组(P<0.05);旋切组手术费用高,其次为激光组,对照组手术费用明显低于激光组及旋切组(P<0.01);旋切组皮下血肿发生率高于激光组与对照组(P<0.05);激光组皮下硬节发生率高于旋切组及对照组(P<0.05);旋切组及激光组在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复发率高于激光组及旋切组(P<0.05).结论 腔内激光灼闭术与静脉旋切术均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少、恢复快的优势,但腔内激光灼闭术术后易出现皮下硬节及皮肤感染异常,静脉旋切术术后易出现皮下血肿,且手术费用较高.传统剥脱术具有手术费用低、术后并发症较少的优势,但手术时间长、切口较多,对曲张静脉属支清除不够彻底,术后复发率较高.

    作者:何涛;屈碧辉;胡敏;王迪乐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生物电阻抗在稳定性血液净化中对营养的评价进展

    慢性肾脏病(CKD)西方社会患病率为6.5%~10%,中国患病率约10%[1].2000年美国约有37万尿毒症病患[2].2004年国内约有CKD5期病人100万,绝大多数靠血液净化来保持生命.营养不良早在CKD3期时就出现,低蛋白饮食治疗使营养不良更常见.本文就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评价营养情况予以综述.

    作者:刘俊成;程骏章;胡守亮;袁凡丽;陈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老年喉癌术后喉狭窄的临床疗效

    喉癌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呼吸道高发癌[1].近年来,由于不同致癌因素的作用以及对致癌环境暴露的增加,喉癌的发病率正在稳步上升.喉癌的治疗比较复杂,手术治疗一直是根除喉癌病变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常出现各种各样的手术并发症,例如喉部分切除以后拔管困难[2],系因残喉腔间隙狭窄所致[3].手术后狭窄的常见原因是术中缝合操作不当,喉腔内肉芽组织增生,晚期疤痕形成等.为了探讨喉癌术后喉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案,本组针对老年喉癌术后喉狭窄患者实施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并与传统手术治疗及激光治疗患者进行了比较分析.

    作者:孙树军;赵立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不同康复锻炼法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上肢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康复锻炼方法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09~ 2011年在该院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66例老年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有氧健身操组和太极拳组各33例.两组均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分别进行有氧健身操及太极拳训练.分别采用FACT-B量表和Neer评分方法评价术后15 d、3、6个月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上肢功能.结果 随访6个月后有氧健身操组(83.3±5.9)分,低于太极拳组(92.8±8.1)分(P<0.05);术后6个月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在家庭/社会、情感、功能状况及附加关注方面太极拳组均高于有氧健身操组(P<0.05).结论 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太极拳训练,有助于其术后生活质量及上肢功能得到更好地改善,可作为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有效方式之一.

    作者:肖红;冯涛;段永亮;潘金强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α-硫辛酸对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α-硫辛酸(α-LA)对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0只8周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非干预组(DM组)、糖尿病α-硫辛酸治疗组(LA组),每组10只.DM组和LA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模,确定造模成功后,LA治疗组给予α-硫辛酸治疗12 w.12 w后心脏采血检测血糖(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血脂,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分离大鼠视网膜,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中p-P38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中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 与NC组相比,DM组、LA组大鼠BG、HbA1c明显升高(P<0.05);与NC组相比,DM组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显著下降(P<0.01);与DM组比较,LA组MDA水平下降(P<0.05),SOD水平升高(P<0.05).与NC组相比,DM组和LA组p-P38蛋白表达和Caspase-3 mRNA表达增多;与DM组相比,LA组大鼠视网膜中p-P38蛋白表达和Caspase-3 mRNA表达减少.结论 α-LA可逆转高糖引起的氧化/抗氧化水平失衡,从而发挥对DR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P38蛋白和抑制Caspase-3表达有关.

    作者:周瑾;应长江;李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老年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体内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

    目的 调查老年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体内真菌分布,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62例老年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吸烟指数、体力状况评分、是否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进行侵入性操作以及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感染白色念珠菌42例(67.7%),光滑念珠菌8例(12.9%),克柔念珠菌5例(8.1%),热带念珠菌4例(6.5%),近平滑念珠菌3例(4.8%);呼吸道感染24例(38.7%),泌尿道感染21例(33.9%),血液感染9例(14.5%),胃肠道感染8例(12.9%).年龄、住院时问、体力状况评分、使用抗生素和侵入性操作是老年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14、1,672、3.314、6.539、4.337,均P<0.05).结论 应该了解老年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体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治疗措施,避免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冯燕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自血疗法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血清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自血疗法对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IL)-4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61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自血疗法,对照组31例口服当归饮子,均治疗4w.观察两组症状、皮损疗效变化,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IFN-γ及IL-4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痊愈1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例(P<0.05);治疗组治疗后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治疗后IL-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 自血疗法对老年皮肤瘙痒症疗效较好,可能是通过调节IFN-γ及IL-4水平,改善了免疫状态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张珊珊;杜震生;张宏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中老年多发伤并连枷胸患者治疗中微创外科手术技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发伤并连枷胸患者治疗中微创外科手术(MIS)技术应用及体会.方法 该院2010年2月至2012年8收治的87例多发伤(ISS≥18)并严重胸部外伤(AIS-ISS ≥4)连枷胸患者,均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胸腔探查术以及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器或可吸收肋骨钉进行连枷胸选择性肋骨骨折内固定术.结果 治愈87例,治愈率为100.00%.平均住院时间17 d,手术时间0.5~2.0 h,平均(1.25±0.65)h.术前为6~9分,平均(7.48±1.32)分,术后(2.25±0.72)分(t=6.28,P<0.05).术后无肺不张及肺部感染发生.仅1例背部切口出现感染,通过换药治愈;随访12~15个月,术后10 ~12 w骨折临床愈合,复查X线无环抱器松动、脱落等并发症,骨折愈合良好;无1例因环抱器有排异不适需取出.结论 选择性肋骨骨折内固定及单操作孔胸腔镜胸腔探查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减少并发症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多发伤并严重胸外伤较理想的MIS技术方法.

    作者:詹惟;李建波;夏强;樊汉利;潘铁成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中药方剂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糖代谢异常的效果

    慢性乙型肝炎因病毒持续复制,炎症反复活动使肝组织持续受损,逐渐发展为肝硬化,往往影响糖的正常代谢[1].据报道[2],50% ~ 80%的肝硬化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其中20% ~30%可终发展为糖尿病(DM).由于DM药物对肝脏的副作用,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后大大增加了肝硬化治疗的复杂性,影响肝硬化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探讨我院采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中药方剂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糖代谢异常的效果.

    作者:张连涛;梁贤栋;任志强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多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对老年患者胆囊功能的影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开放术式变成了低风险、微创、恢复快的钥匙孔手术,尤其是对于高龄、合并有重要脏器或血管病变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减少了手术禁忌证[1,2].随着临床医师对于内镜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与手术经验的持续积累,在保留胆囊的基础上根治胆囊结石已成为许多医师所追求的目标.对老年患者而言,胆囊的缺失势必为其正常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3].但多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后患者的胆囊功能是否正常,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拟探讨多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对老年患者胆囊功能的影响.

    作者:孙斌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近20年的临床研究显示,众多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属正常范围.心力衰竭治疗指南将其命名为正常射血分数心衰(HFNEF)[1].HFNEF的发病率占心衰发病率的50%~55%[2],HFNEF与收缩性心力衰竭类似,预后较差.本文观察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HFNEF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敬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IL-5、Cys-LTs水平

    目前认为气道炎症是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应性的基础和本质[1].本研究选取白介素-5 (IL-5)、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作为炎症反应标记物,探讨其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水平的表达.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8月就诊于我院呼吸内科的哮喘急性发作期住院患者18例为哮喘组,其诊断符合2008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推荐的标准[2],住院后给予综合治疗(包括抗感染、氧疗、解痉平喘等)达缓解期.选取同年8月来自我院的职工体检志愿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其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Pred均在80%~ 120%范围,无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体检指标正常.

    作者:牛小群;李永霞;董昭兴;陈敏;曹宇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眶隔脂肪三针固定法修复鼻泪沟

    目的 探讨应用眶隔脂肪重新固定修复鼻泪沟凹陷的术后疗效.方法 于眼轮匝肌下剥离,暴露眶隔脂肪.继续向下剥离,显露弓状缘后再剥离到眶下缘下方0.5 cm.适当去除眶隔脂肪后,用5-0可吸收线分别将内侧脂肪团和中间脂肪团固定到眶下缘.去除多余下睑皮肤肌肉,缝合皮肤,加压包扎.结果 58例鼻泪沟凹陷改善明显,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该方法是改善鼻泪沟凹陷的理想术式.

    作者:徐洋;梁赞姜;蒋媛媛;张民福;许春鹏;高云之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