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李敬

关键词:正常射血分数心衰, 缬沙坦, 卡维地洛
摘要:近20年的临床研究显示,众多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属正常范围.心力衰竭治疗指南将其命名为正常射血分数心衰(HFNEF)[1].HFNEF的发病率占心衰发病率的50%~55%[2],HFNEF与收缩性心力衰竭类似,预后较差.本文观察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HFNEF的临床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危险因素及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颅内和(或)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病变的危险因素,并研究病变部位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老年患者165例,按狭窄发生部位分为三组,颅内狭窄组80例,颅外狭窄组47例,颅内合并颅外狭窄组38例,记录三组一般资料、基础病、行为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 三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DM)、高血压、吸烟和酗酒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TC)浓度颅内狭窄组和颅内合并颅外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颅内狭窄组和颅外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颅内狭窄组和颅内合并颅外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颅外狭窄组和颅内合并颅外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血糖(GLU)、甘油三酯(TC)、低密度蛋白胆固醇酯(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HDL-C)、血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主要发生在颅内,发生部位可能和TC、hs-CRP水平相关.

    作者:桂树华;王挺刚;殷晓菁;孔亮;胡玲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十二烷基磺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尿蛋白电泳在海南地区老年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尿蛋白的检测是肾脏疾病常用也是重要的检查之一,对于各种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老年人难以耐受传统的肾活检方法,尿蛋白定性或定量应用有局限性.本研究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SDS-AGE)的方法分析海南地区老年肾病患者尿蛋白的情况.

    作者:陈扬;张淑芳;冯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老年喉癌术后喉狭窄的临床疗效

    喉癌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呼吸道高发癌[1].近年来,由于不同致癌因素的作用以及对致癌环境暴露的增加,喉癌的发病率正在稳步上升.喉癌的治疗比较复杂,手术治疗一直是根除喉癌病变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常出现各种各样的手术并发症,例如喉部分切除以后拔管困难[2],系因残喉腔间隙狭窄所致[3].手术后狭窄的常见原因是术中缝合操作不当,喉腔内肉芽组织增生,晚期疤痕形成等.为了探讨喉癌术后喉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案,本组针对老年喉癌术后喉狭窄患者实施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并与传统手术治疗及激光治疗患者进行了比较分析.

    作者:孙树军;赵立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阿司匹林与幽门螺杆菌对大鼠乙酸胃溃疡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与幽门螺杆菌对大鼠乙酸胃溃疡愈合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用乙酸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然后分为4组,在模型复制后的第12~19天,每天进行2次灌胃:Ⅰ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Ⅱ组(幽门螺杆菌、生理盐水)、Ⅲ组(阿司匹林、生理盐水)、Ⅳ组(幽门螺杆菌、阿司匹林).在模型复制后的第20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转化生长因子因子-α(TGF-α)的表达,pH计检测胃液pH.结果 4组之间胃黏膜PCNA、TGF-α的积分光密度和胃液pH都有统计学差异(P<0 01).结论幽门螺杆菌和阿司匹林通过抑制PC-NA和TGF-α表达以及促进胃酸分泌抑制溃疡愈合.

    作者:刘韩;王国忠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左半及右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Ⅰ期手术治疗效果对比

    过多蛋白质、动物脂肪摄入、生活压力大,导致结肠癌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1].目前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放化疗.根据不同病理、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术式,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目前广泛的治疗方式为Ⅰ期行切除吻合术,但是对于左半结肠癌致梗阻的术式选择,存在较大分歧,本文比较Ⅰ期切除吻合术在左半结肠及右半结肠梗阻的治疗效果.

    作者:葛振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老年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体内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

    目的 调查老年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体内真菌分布,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62例老年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吸烟指数、体力状况评分、是否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进行侵入性操作以及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感染白色念珠菌42例(67.7%),光滑念珠菌8例(12.9%),克柔念珠菌5例(8.1%),热带念珠菌4例(6.5%),近平滑念珠菌3例(4.8%);呼吸道感染24例(38.7%),泌尿道感染21例(33.9%),血液感染9例(14.5%),胃肠道感染8例(12.9%).年龄、住院时问、体力状况评分、使用抗生素和侵入性操作是老年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14、1,672、3.314、6.539、4.337,均P<0.05).结论 应该了解老年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体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治疗措施,避免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冯燕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关节镜下骨赘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骨赘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80例具有增生骨赘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和关节镜下有限清理联合骨赘清除两种治疗方案.对比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VAS显著降低.关节镜下有限清理联合骨赘清除组患者术后的VAS低于关节镜下有限清理组的患者,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治疗方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关节镜下有限清理联合骨赘清除治疗方案对于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效果更佳.

    作者:梁斌;聂喜增;王青月;王华军;张江礼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老年人为糖尿病(DM)患者中的特殊群体[1,2],老年人DM具有非老年人DM的许多特点,但由于患者年龄较大,身体机能明显衰退,往往伴随多种其他疾病,DM症状表现不明显或不典型[3],常因其他疾病掩饰造成严重后果,死亡率较高.为改善老年人DM治疗效果,我院采用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李敬芳;杨梦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老年瘙痒症患者血浆及皮损内组胺水平与皮肤瘙痒程度的相关性

    在老年性瘙痒症病程中,存在着许多介导瘙痒的化学物质,如组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白三烯、乙酰胆碱、白介素-2等,在瘙痒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血浆和皮损内组胺水平的变化与机体的病理改变有显著相关性.本文旨在探讨组胺在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病程中的作用.

    作者:吕心可;崔迎春;黄宇鹏;李季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白藜芦醇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株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A、bFGF和Ang-2表达的机制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株SO-RB50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生成素2(Ang-2)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SO-RB50细胞株,分别加入6.25、12.5、25、50、100 μmol/LRes,对照组加等量0.5%二甲亚砜(DMSO),孵育24、48 h后,MTT方法观察Res对细胞生长抑制作用;RT-PCR、Western印迹分别测定50 μmol/L Res处理48 h后VEGFA、bFGF和Ang-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Res可显著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生长,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Res作用后VEGFA、bFGF和Ang-2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es具有抗视网膜母细胞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A、bFGF和Ang-2表达有关.

    作者:崔平;南娜;康洁;李军会;申景然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芪黄明目胶囊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芪黄明目胶囊对2型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KK/Upj-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芪黄明目高、中、低剂量组,另设C57BL/6小鼠对照组.灌胃给药3个月,取小鼠视网膜,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Real 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视网膜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相关抗原2 (Bcl-2)、白血病/淋巴瘤相关抗原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凋亡相关因子(Fas)、Fas受体(FasL)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芪黄明目能不同程度的降低视网膜细胞凋亡率;降低视网膜Bax和Caspase-3的表达,升高Bcl-2表达水平及Bcl-2/Bax比值,但对Fas和FasL表达无影响.结论 芪黄明目可通过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Caspase-3表达,抑制细胞凋亡率而发挥糖尿病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会欣;王宏涛;崔庆飞;朱慧明;魏刚;齐晓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于提高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老年肺癌患者也有所增加[1].由于老年人本身组织器官的衰老而导致机体状况下降,再加上手术或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患者易产生负面情绪而陷入身心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2],终影响治疗甚至放弃治疗.为了减轻老年患者心理负担、缓解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我院对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实施了系统性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徐琪;郑贸根;赵艾君;张佳琦;杨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老年宫颈癌与中青年宫颈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对比

    目的 探析老年及中青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确诊的200例宫颈癌患者资料,根据发病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和宫颈活检病理学特点.结果 中青年宫颈癌患者的腺癌发生率显著高于老年患者(13%vs 4%,x2=0.023,P <0.05),细胞分化低者(Ⅱ~Ⅲ级)显著高于老年患者(77%vs 38%,x2 =29.639,P<0.001),首诊时远处脏器转移率显著高于老年患者(15%vs.5%,x2 =5.556,P<0.05),局部淋巴转移率也显著高于老年患者(52% vs 18%x2=25.407,P<0.05).结论 与老年宫颈癌患者相比,中青年患者腺癌发生率较高,细胞分化低者居多,淋巴和远处脏器转移较早.

    作者:宋云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胰岛素泵治疗期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接受胰岛素泵治疗期间发生夜间低血糖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00例发生夜间低血糖的T2DM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住院未发生的T2DM患者10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按糖尿病患者的常规饮食和运动指导,并接受胰岛素泵治疗.收集性别、年龄、病程、腰围、体重指数(BMI)、糖尿病并发症等基本信息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睡前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 BMI、腰围、Ccr、HbA1c和睡前血糖与T2DM患者胰岛素泵治疗期间发生夜间低血糖差异显著(P<0.05).腰围越小、睡前血糖较低是T2DM患者胰岛素泵治疗期间发生夜间低血糖的危险因素(P<0.05).BMI高是T2DM患者胰岛素泵治疗期间发生夜间低血糖的保护因素.结论 夜间低血糖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减少危险因素,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防治夜间低血糖的关键.

    作者:李俊琦;蔡寒青;高丽华;刘特;刘煜;叶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影响老年人起搏手术时间的相关因素

    老年人由于生理病理及心脏解剖方面的特殊性,心脏起搏手术的难度及其风险增加[1].本文拟分析老年人起搏手术时间的相关影响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1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内干科住院,符合2008年美国心脏协会(ACC/AHA)修订公布的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南和抗心律失常器械治疗治疗指南Ⅰ类和Ⅱa类标准,术前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手术同意书,接受起搏器植入术患者156例,其中男123例,女33例,年龄39~93[平均(78.6±8.6)]岁,中位年龄为80岁,> 80岁73例,初次植入者126例,更换起搏器30例(更换术均沿用原起搏导线).

    作者:杨天睿;苗云波;李燕;郭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的现况调查

    目的 调查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症状困扰状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透析患者症状困扰量表对广州市3所血液透析中心103名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各症状发生率为16.5%~100%.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症状有无得分(F=3.209,P =0.045)、症状困扰程度得分(F =5.849,P=0.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家庭平均月收入患者症状有无得分(F=45.170,P=0.000)、症状困扰程度得分(F =90.139,P =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工作状况(F =4.640,P =0.012)、不同婚姻状况患者(F=5.373,P=0.006)症状困扰程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发生率高,给日常生活带来较大困扰;年龄、工作状况、婚姻状况、家庭平均月收人可能影响患者症状及困扰程度.

    作者:高云;李亚洁;徐慧颖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政府执政理念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中政府责任的影响分析(以毛泽东时代的集体养老保障制度为例)

    政府执政理念是指政府处理公共事务的思想观念和基本原则,关系到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政府这一根本性的问题.政府管理行为本质上是一定理念指导下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政府行为[1].显然,制度的设计往往会受制于人的思想观念,制度的好坏也取决于设计制度的理念正确与否、合理与否.而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设计的主体应该是我国政府,政府的思想观念则往往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表现出来.因此,政府执政理念必然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产生影响.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具体形式.

    作者:郑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PTPN22-1123G>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青海藏族人群RA发病的相关性

    目的 检测中国青海地区藏族人群中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rPN22)基因1123G>C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SNaPshot技术分析了青海藏族人群中87例散发RA患者和90例健康对照者PTPN22 1123位点基因型.结果在中国青海地区藏族人群中PTPN22 1123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GG、GC及CC,RA组:GG 7(8.0%) GC 34(39.1%) CC 46(52.9%);健康组:GG 4(4.4%) GC44(48.9%) CC 42(46.7%).3种基因型在两组中无显著性差异(x2 =2.232,P=0.328).青海藏族健康人群基因频率分布与日本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显著(x2 =37.288,P=0.000),与中国上海地区汉族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显著(x2 =48.234,P=0.000),与中国河北地区汉族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显著(x2=67.181,P=0.000),RA组中各基因型与抗CCP抗体无显著性差异(x2=0.801,P=0.723).结论 青海地区藏族人群中PTPN22 1123G >C基因多态性与RA发病可能无相关性.青海地区藏族健康人群基因频率分布与日本、中国上海汉族及中国河北汉族健康人群比较,PTPN22 1123基因频率分布可能存在差异.青海地区藏族RA组中PTPN22 1123基因型与抗CCP抗体可能无相关性.

    作者:张培莉;杨发满;刘冀;石荣;卓么才旦;马川;杨青岩;汪元浚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低频脉冲磁场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频磁场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增殖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 设不同照射强度为照射组,不加磁场干预为对照组.照射条件:磁场频率为15 Hz,强度分别为0.8 mT、1.4 mT、1.8 mT,照射时间为4 h/d,连续照射4d.应用MTT法检测CMECs增殖,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Cx43蛋白表达.结果 细胞生长结果显示,磁场能够促进CMECs增殖.1.4 mT组照射第2天后CMECs生长速度加快,在第3天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在第4天生长为旺盛,之后进入生长平台期,第2~7天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细胞生长峰期曲线明显前移并且峰值增高.1.4 mT组、1.8 mT组CMECs增殖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t=14.771、16.247,P <0.05).CMECs增殖在1.4 mT组和1.8m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92,P>0.05).0.8 mT组CMECs增殖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t=1.771、P>0.05).磁场照射后Cx43表达明显下调,0.8mT、1.4mT、1.8mT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4、5.780、6.165,P<0.05),而1.4mT组和1.8mT组Cx43蛋白的表达下调更为明显,与0.8 mT组差异显著(t=3.768、4.195,P<0.05).而Cx43蛋白的表达在1.4 mT组和1.8 m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2,P >0.05).结论 低频脉冲磁场能促进CMECs增殖和增强细胞活力,下调Cx43表达,其在分子水平上的可能作用机制表现为对Cx43的有效调控.

    作者:罗海燕;郑昭芬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部位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以及发展的时间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部位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以及随时间进展认知功能障碍的发展趋势.方法 选取122例不同部位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对其发病急性期及随访2年时间,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价其认知功能.结果 脑干和小脑组的综合得分别为27.0l ±1.77、26.98±1.80,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丘脑组、内囊基底节区、大脑皮层等区域综合得分分别为24.35±2.33、23.91 ±2.24、22.01±1.09,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随访2年,脑干梗死组、小脑梗死组发病后3个月认知功能障碍出现,与对照组比较具有差异(P<0.05),而丘脑区、内囊基底节区在3个月、6个月时较之发病时变化不明显,12个月时则呈现恶化趋势,与发病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脑皮质腔隙性脑梗死组则在6个月时有较为明显的恢复(P<0.05),12个月、24个月时则变化不明显.结论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与梗死的部位相关,并且随着梗死后时间的推移,呈现缓慢恶化的趋势.

    作者:高路燕;王洪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