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恶露不绝的中医治疗

任亚莉

关键词:产后恶露不绝, 中医, 生化汤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恶露不绝的中医治疗.方法 将我院140例恶露不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益母草颗粒加头孢氨苄缓释片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生化汤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生化汤为治疗产后恶露不绝之名方,具有标本兼顾,攻补兼施,副作用小、药源丰富、价格低廉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医院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医院也面临各种竞争,而人力资源则成为医院能否顺应市场发展需求,能否长久发展的关键.医疗市场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优势的竞争.只有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宝贵资源的观念,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使医院得到发展.

    作者:谢艳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球头硅胶管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球头硅胶管置管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 本组93例101眼均采取球头硅胶管泪道置入术,置管时间3个月,拔管后继续观察1个月.结果 治愈88眼,占86%,有效11眼,占11%,无效3眼,占3%.结论 球头硅胶管置管治疗泪道阻塞的方法简便、疗效显著,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王新红;罗万珍;王树香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浅谈普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和对策

    目的 减少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至2010年本院43例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和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各种原因,以及如何防范术后切口感染.结果 高龄、恶性肿瘤、伴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重度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占首位:其次为Ⅱ类、Ⅲ类切口以及手术时间过长.另外放置引流管、特异体质的患者也易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结论 注重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术后及时营养支持治疗、尽可能减少术中污染及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尽可能不置引流管,可大大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徐义进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卵巢妊娠误诊输卵管妊娠

    卵巢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卵巢内种植、生长发育其后果是终必然发生破裂而发生内出血,威胁患者生命.本文就卵巢妊娠误诊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张英;许倩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PICC置管在肿瘤科的应用及护理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自1992年德国医生Forssmann首次使用以来,因其方便有效安全的特点而被广泛使用.与传统的深静脉相比,PICC置管具有创伤小、操作便捷、留管时间长和并发症少的特点,常用于长期输液或输刺激性,高渗透性及黏稠性的药物的患者.特别是在肿瘤科化疗患者应用PICC可减少频繁穿刺所致的局部出血和感染,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避免化疗药物外渗导致的严重后果,为肿瘤患者提供长期有效、安全的治疗途径.

    作者:王智琴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39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原因,为提高手术效果、减少结石残留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6年9月至2010年8月于我院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结石残留的患者3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结石残留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39倒患者发生结石残留的原因包括:复杂鹿角形结石21例,患者不能耐受或本人要求不接受2次经皮肾镜10例,碎石过程中结石散落4例,肾脏解剖学异常3倒,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开展初期操作者经验不足1例.其中体外冲击波碎石成功25例,局麻下输尿管镜取石成功11倒,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成功3例.全部患者均未见肾绞痛、输尿管穿孔、严重血尿、发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引起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结石残留主要与结石的复杂性、未接受2次经皮肾镜等因素有关,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气压弹道碎石等方法处理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汪正才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石膏固定、韧带修补治疗踝关节损伤临床疗效分析

    对踝关节非骨折性损伤患者,采用常规行石膏固定4周,再行推拿按摩及理疗或处理,中成药治疗对关节功能恢复、韧带修复,有利踝关节的稳定性及功能恢复.

    作者:王培亮;陈雨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高寒地区孕妇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高寒地区孕妇营养状况,为其合理饮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孕妇基本情况、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运动时间、饮食习惯.结果 高寒地区孕妇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只有12%了解《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文化程度与营养知识得分相关P<0.05,文化程度与不良饮食习惯无关,餐后运动时间与文化程度相关.50%孕妇通过医生获得营养指导.结论 通过医生对孕妇进行膳食指导,改变孕妇不良饮食习惯,提高母儿健康.

    作者:于彦丽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6例行亚低温治疗(观察组),35例常温治疗(对照组).分别测定2组患者入院后治疗前、后第1、3、7天颅内压.结果 在伤后24h内2组患者I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第1~7天期间亚低温组ICP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8d后观察组GCS明显高于对照组,30d后差异更明显.结论 亚低温治疗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降低脑组织氧耗量,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对脑细胞早期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黄毅;龙文;韦琳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2组患者除冠心病基础用药及对症治疗外,心律失常加用倍他乐克及地高辛治疗,治疗组长期给予辛伐他汀20mg/晚,一次口服.对照组高血脂患者服用脂必妥等非他汀类调脂药.随访均为6个月.结果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用药前后早搏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用药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早搏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结论 冠心病心律失常在常规美托洛尔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彩琼;冶雪莲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客观要求及有效途径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医院管理的主要内容,认识医院人力资源的属性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客观要求.抓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促进社会责任推动医院的建设与发展.

    作者:余正喜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我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现状及难点探讨

    我国正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单位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等是现在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主体,在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探讨这些问题能为我院更好地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提供依据.

    作者:苏银芳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3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统计了23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然后观察患者的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统计其治疗效果.结果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23例,其中治愈14例,治愈率60.87%,显效8例,显效率34.78%,有效1倒,有效率4.35%,总有效率为100%,优良率为95.65%.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中大量推广应用.

    作者:陈新文;邓兴武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应用平衡计分卡理论的可行性分析

    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公立医院的生存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公立医院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医院绩效的衡量及绩效信息的反馈应用是医院管理现代化的关键,将平衡计分卡理论引入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对于医院运行管理、服务质量改善、医院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平衡计分卡理论及其普遍适应性,讨论了公立医院应用平衡计分卡理论的优越性、必要性以及可行性.

    作者:毕程成;刘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胃肠外科术后肠内营养的早期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胃肠外科术后经肠内营养的佳方案和实施方法.方法 对我院在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于胃肠手术后实施早期经鼻胃管、空肠适痿管行肠内营养的11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10例病例全部顺利完成肠内营养,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以及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营养指标方面,本组患者术后9d的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有显著升高(均P<0.05).讨论 合理的肠内营养方案和实施方法,在肠内营养的过程中,进行周密的监测和切实做好各个环节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有助于及时发现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蔡武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和重视下,在卫生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取得了较大地进步,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其次就应对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宗泽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射频消融和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射频术和微波术在治疗慢性宫颈炎中的疗效,旨在寻找慢性宫颈炎更有效的疗法.方法 选取本院慢性宫颈炎患者1050例,采用射频术患者600例、微波术450倒.观察2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射频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微波组,而术后合并症的概率低于微波组.结论 射频法是一种较微波法更安全、有效、简便的慢性宫颈炎治疗方法.

    作者:刘中平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6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0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12.5mg/d进行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行彩超检查子宫及肌瘤的大小,并进行比较.选取600例子宫肌瘤患者,服药期间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药物副反应.结果 服药治疗后子宫和肌瘤的平均体积均比服药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孕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血红蛋白升高,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洪荣;王超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其对血清hs-CRP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60例ACS患者随机均分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另外加用丹红注射液(20mg/d)治疗,疗程均为14d.同时收集2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取其血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1)治疗前,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丹红注射液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与73.33%(P<0.05),2组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都有降低(P<0.05),但丹红注射液治疗组比常规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3)2组ACS患者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ACS安全、有效,可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抑制冠脉炎症反应.

    作者:周开江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5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30~95min,平均62.5min,术中出血量15~~40mL,平均27.5mL(P<0.05).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疼痛轻、疗效明显、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外科理想的治疗肾囊肿的方法.

    作者:冷建荣;唐琼 刊期: 2011年第29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