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泵治疗期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李俊琦;蔡寒青;高丽华;刘特;刘煜;叶琳

关键词:2型糖尿病, 夜间低血糖, 胰岛素泵
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接受胰岛素泵治疗期间发生夜间低血糖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00例发生夜间低血糖的T2DM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住院未发生的T2DM患者10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按糖尿病患者的常规饮食和运动指导,并接受胰岛素泵治疗.收集性别、年龄、病程、腰围、体重指数(BMI)、糖尿病并发症等基本信息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睡前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 BMI、腰围、Ccr、HbA1c和睡前血糖与T2DM患者胰岛素泵治疗期间发生夜间低血糖差异显著(P<0.05).腰围越小、睡前血糖较低是T2DM患者胰岛素泵治疗期间发生夜间低血糖的危险因素(P<0.05).BMI高是T2DM患者胰岛素泵治疗期间发生夜间低血糖的保护因素.结论 夜间低血糖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减少危险因素,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防治夜间低血糖的关键.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3例老年脾脓肿患者的诊治体会

    文献报道尸检病例中脾脓肿的发生率在0.2%~0.7%[1].我院1995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3例老年脾脓肿患者,分别采用脾切除术、超声引导下脾脓腔置管引流术等治疗措施,均痊愈出院.1 临床资料病例1:女,69岁,因“左上腹痛伴低热、肖瘦1个月”入院.

    作者:孙旭日;李新丰;刘玉琪;陈志量;何鲤穗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老年女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BP神经网络相关性

    目的 探讨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地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为制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了中国157个市、县、区级医院和有关单位及高等院校测定的2 135例健康老年女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对其与地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显著性分析,并运用BP神经网络模拟其与地理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 发现中国健康正常老年女性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地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很显著,并且用BP网络得到的预测值有较高的精度,从而用克里格(Kriging)插值法精确的内插出中国老年女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的地理分布图.结论 BP神经网络可以很好地模拟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地理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同时也可以从地理分布图得到中国任何地方老年女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的参考值,对其规律性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作者:井静;葛淼;何进伟;张亚平;向思亭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透析中肠内营养对老年尿毒症患者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

    目的 研究透析中肠内营养对老年尿毒症患者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探讨合理可行的营养不良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病情稳定透析的老年患者24例,每次透析中经口给予含高热量、高蛋白的营养液250 ml作为营养干预,观察2个月,进行相关指标测量.选取同期常规透析、年龄性别及营养状况等相匹配的老年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结果 研究组在2个月后握力由(25.2±2.8)kg增加至(26.8 ±2.5)kg(P<0.05);与对照组(24.6±2.8)kg差异显著(P<0.01).研究组在2个月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显著增加,分别由(35.0±2.2)g/L增加到(36.5±1.3)g/L(P<0.01)、由(269.1 ±32.1)g/L增加到(295.8±29.7) g/L(P <0.01),且分别与对照组(35.7±1.7)g/L、(265.9 ±27.8) g,/L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日常蛋白质、热量摄入量及血钾、血磷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透析中经口补充高蛋白、高热量肠内营养液能在短期内显著升高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并增加患者握力,较好的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是一种可行性、更符合生理的、价廉的营养不良干预措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董巧荣;段书众;胡桂才;邢炜;翟秀芬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表皮生长因子对U251胶质瘤细胞系生物学行为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表皮生长因子(EGF)对U251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影响以阐述胶质瘤发生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观察EGF对U251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Transwell方法检测EGF对U251侵袭能力作用,实时RT-PCR检测替莫唑胺作用后U251细胞中IL-6 mRNA表达.结果 0.1和1.0 ng/ml浓度EGF可以显著刺激U251细胞增殖和侵袭(P<0.05),同时可以促进IL-6的表达.结论 0.1,1.0 ng/ml浓度EGF下,可以促进U251细胞增殖和侵袭,同时这一过程可能与IL-6的高表达有关.

    作者:李宏宇;沈维高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心外膜脂肪组织对高龄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冠状动脉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心外膜脂肪组织对高龄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冠状动脉疾病(CAD)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250例CAD高龄患者和50例健康高龄志愿者,采用冠状动脉造影(CA)及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MR)、Gensini评分(GSS)等评价患者的LVF、EAT、腔体狭窄程度等,分析CA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患者CMR特点、心外膜脂肪组织质量与GSS评分相关性、性别和CAD等级对心外膜脂肪组织质量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GSS的范围为2~364,平均63.8±59.4;轻度CAD(GSS≤10)40例(16%),中度CAD(10< GSS≤40)72例(28.2%),重度CAD(GSS >40)138例(55.5%);CAD患者hs-CRP含量为(20.0±25.8)mg/L;其中轻微CAD患者hs-CRP含量[(10.6±15.7) mg/L]较中度[(25.0±34.4) mg/L]或严重CAD[(21.3±23.5) mg/L]的含量少(P =0.02,0.01).CAD患者中60例(24%)左心室衰竭(LVF)≥50%;190例(76%)LVF <50%;所有CAD患者的心外膜脂肪组织质量18.0~163.6 g,平均(54.9±21.4)g,CAD患者中心外膜脂肪组织质量与GSS评分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177,P=0.01);重度CAD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AT)质量较轻度(P<0.001)、中度(P<0.001)CA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患者(P<0.001)显著减少;不同性别的两种LVF分类患者的EAT程度相同,而女性CAD患者的EAT质量较男性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重度CAD患者LVF降低者EAT显著降低(P =0.001).结论 高龄患者可借助新的影像学工具监控其心外膜脂肪组织质量变化,对改善CAD高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对EAT影响CAD的机制及其诊断和预测产生积极意义.

    作者:张瑾;秦翠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因素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中老年高血压组129例和健康体检对照组116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血压、高血压病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低密度脂蛋白(HDL、LDL)、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等生化指标;同时对两组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IMT厚度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位置及数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式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IMT增厚高血压组119例(92.3%),对照组24例(20.1%);斑块形成高血压组106例(82.2%),对照组25例(21.6%);血管狭窄高血压组49例(38.0%),对照组5例(4.31%);高血压组颈总动脉血流及各项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 <0.05,P<0.01).颈动脉病变者发病率随着高血压病程的延长而增加,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结论 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病变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早期干预、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预知颈动脉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敏感指标.

    作者:肖海静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不同康复锻炼法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上肢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康复锻炼方法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09~ 2011年在该院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66例老年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有氧健身操组和太极拳组各33例.两组均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分别进行有氧健身操及太极拳训练.分别采用FACT-B量表和Neer评分方法评价术后15 d、3、6个月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上肢功能.结果 随访6个月后有氧健身操组(83.3±5.9)分,低于太极拳组(92.8±8.1)分(P<0.05);术后6个月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在家庭/社会、情感、功能状况及附加关注方面太极拳组均高于有氧健身操组(P<0.05).结论 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太极拳训练,有助于其术后生活质量及上肢功能得到更好地改善,可作为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有效方式之一.

    作者:肖红;冯涛;段永亮;潘金强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TNF-α、TGF-β1的影响

    目的 比较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HP+ HF)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 HD)对百草枯(PQ)中毒患者的血药浓度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PQ中毒患者104例,随机分为HP+HF组和HP+ HD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第一次血液净化治疗前后的PQ血药浓度和血清TNF-α、TGF-β1水平.结果 两组PQ血药浓度、血清TNF-α和TGF-β1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药浓度下降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和TGF-β1水平治疗后下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次HP+HF和HP+HD均能在有效清除血液中PQ的同时,有效降低血清TNF-α、TGF-β1等炎症因子水平.HP+ HF较之HP+ HD更能有效降低血清TNF-α、TGF-β1水平,二者在降低PQ中毒患者的血药浓度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东;王莉华;庞晓璐;王丽丽;高志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生地-山茱萸对db/db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中药生地-山茱萸对db/db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先天自发肥胖性2型糖尿病db/db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适应性喂养1w以后,将实验小鼠按照血糖值分组并给药.分为生地组、山茱萸组、生地-山茱萸高、低剂量)组,空白组(db/m),模型组(db/db).模型组与空白组给予相应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2 w.末次给药后禁食12h,内眦采血,同时宰杀小鼠取肾脏,测定指标.结果 各组实验小鼠体重、血糖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生地-山茱萸各组小鼠血糖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其中生地-山茱萸高剂量组更加显著降低;各组实验小鼠尿微量白蛋白与空白组比较均有增加,生地组及生地-山茱萸高剂量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较模型组降低,其余各给药组有降低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各给药组小鼠尿素氮水平较模型组降低,其中生地组、生地-山茱萸高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肾脏病理结果:模型组主要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区增宽,基质增多,HE染色呈深伊红染;药物应用后肾小球毛细血管数目增多,系膜基质减少.结论 生地-山茱萸对db/db小鼠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吕高虹;许惠琴;秦佩佩;刘斌;吕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丹蒌片治疗高龄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治疗后心绞痛的疗效

    目的 评价丹蒌片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支架植入术后心绞痛缓解的疗效.方法 连续选择201 1年2月至2012年10月该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常规西药+丹蒌片组,n=31)和B组(常规西药组,n=29).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有效率、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电图ST段下移导联数及T波低平(或倒置)导联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A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B组(P<0.05);治疗后A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电图ST段下移导联数及T波低平(或倒置)导联数、hs-CRP均比B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丹蒌片可以改善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支架植入术后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的心绞痛缓解率,在临床中可以推广.

    作者:袁峰;管春静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老年人EB病毒感染致多脏器衰竭6例

    EB病毒感染多发生在儿童时期,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多种相关疾病是儿童常见的疾病[1,2].成人感染率95%,保持长期潜伏状态,一般无症状.但是,临床工作中发现,成人尤其是老年人EB病毒感染与儿童EB病毒感染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在临床上可因病情复杂而误诊误治以致延误病情.本文就我院近年收治的6例老年人EB病毒感染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王莉华;庞晓璐;高志英;高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白藜芦醇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株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A、bFGF和Ang-2表达的机制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株SO-RB50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生成素2(Ang-2)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SO-RB50细胞株,分别加入6.25、12.5、25、50、100 μmol/LRes,对照组加等量0.5%二甲亚砜(DMSO),孵育24、48 h后,MTT方法观察Res对细胞生长抑制作用;RT-PCR、Western印迹分别测定50 μmol/L Res处理48 h后VEGFA、bFGF和Ang-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Res可显著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生长,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Res作用后VEGFA、bFGF和Ang-2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es具有抗视网膜母细胞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A、bFGF和Ang-2表达有关.

    作者:崔平;南娜;康洁;李军会;申景然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中药方剂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糖代谢异常的效果

    慢性乙型肝炎因病毒持续复制,炎症反复活动使肝组织持续受损,逐渐发展为肝硬化,往往影响糖的正常代谢[1].据报道[2],50% ~ 80%的肝硬化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其中20% ~30%可终发展为糖尿病(DM).由于DM药物对肝脏的副作用,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后大大增加了肝硬化治疗的复杂性,影响肝硬化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探讨我院采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中药方剂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糖代谢异常的效果.

    作者:张连涛;梁贤栋;任志强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结肠支架对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结肠癌是一种高发的恶性肿瘤,7%~29%的结直肠癌患者因为完全或不完全肠梗阻就诊,而结肠癌患者40%伴有肠梗阻[1].对于肠梗阻治疗好的方法就是手术切除进行根治,但是由于肿瘤转移及严重并发症等原因,使手术治疗受到了限制,尤其是老年人,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身体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或术后并发症比较多,容易导致病情恶化,因此结肠内支架术就提供了另一种治疗方式,能够缓解患者症状,并且减轻由于梗阻造成的炎症反应.

    作者:胡月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不同浓度IL-1β、IL-6对U937细胞CD68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IL-1β或IL-6对人单核细胞细胞株U937 CD68 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人IL-1β或IL-6分别与U937细胞共培养6、12和24 h.应用RT-PCR分别检测各实验组清道夫受体CD68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在IL-6干预组中,不同浓度水平的IL-6刺激下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增加,且随IL-6浓度的增加逐级递增;在IL-1β干预组中,不同浓度水平的IL-1β刺激下的表达亦均较对照组增加,但未呈现浓度依从性,高浓度组U937细胞清道夫受体CD68的表达有所下降.结论 IL-1β或IL-6可以诱导U937细胞中CD68的表达,IL-1β或IL-6水平升高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张丽;王秀艳;张鹏霞;高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政府执政理念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中政府责任的影响分析(以毛泽东时代的集体养老保障制度为例)

    政府执政理念是指政府处理公共事务的思想观念和基本原则,关系到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政府这一根本性的问题.政府管理行为本质上是一定理念指导下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政府行为[1].显然,制度的设计往往会受制于人的思想观念,制度的好坏也取决于设计制度的理念正确与否、合理与否.而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设计的主体应该是我国政府,政府的思想观念则往往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表现出来.因此,政府执政理念必然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产生影响.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具体形式.

    作者:郑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低频脉冲磁场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频磁场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增殖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 设不同照射强度为照射组,不加磁场干预为对照组.照射条件:磁场频率为15 Hz,强度分别为0.8 mT、1.4 mT、1.8 mT,照射时间为4 h/d,连续照射4d.应用MTT法检测CMECs增殖,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Cx43蛋白表达.结果 细胞生长结果显示,磁场能够促进CMECs增殖.1.4 mT组照射第2天后CMECs生长速度加快,在第3天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在第4天生长为旺盛,之后进入生长平台期,第2~7天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细胞生长峰期曲线明显前移并且峰值增高.1.4 mT组、1.8 mT组CMECs增殖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t=14.771、16.247,P <0.05).CMECs增殖在1.4 mT组和1.8m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92,P>0.05).0.8 mT组CMECs增殖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t=1.771、P>0.05).磁场照射后Cx43表达明显下调,0.8mT、1.4mT、1.8mT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4、5.780、6.165,P<0.05),而1.4mT组和1.8mT组Cx43蛋白的表达下调更为明显,与0.8 mT组差异显著(t=3.768、4.195,P<0.05).而Cx43蛋白的表达在1.4 mT组和1.8 m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2,P >0.05).结论 低频脉冲磁场能促进CMECs增殖和增强细胞活力,下调Cx43表达,其在分子水平上的可能作用机制表现为对Cx43的有效调控.

    作者:罗海燕;郑昭芬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多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对老年患者胆囊功能的影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开放术式变成了低风险、微创、恢复快的钥匙孔手术,尤其是对于高龄、合并有重要脏器或血管病变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减少了手术禁忌证[1,2].随着临床医师对于内镜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与手术经验的持续积累,在保留胆囊的基础上根治胆囊结石已成为许多医师所追求的目标.对老年患者而言,胆囊的缺失势必为其正常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3].但多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后患者的胆囊功能是否正常,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拟探讨多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对老年患者胆囊功能的影响.

    作者:孙斌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核因子κB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单核细胞U937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NF-κB对ox-LDL诱导的培养的单核巨噬系细胞株U937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NF-κB的测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 ox-LDL诱导的单核巨噬系细胞株U937细胞凋亡有NF-κB的表达,加入NF-κB的阻断剂PDTC后细胞凋亡率降低.结论 NF-κB对ox-LDL诱导的培养的单核巨噬系细胞株U937细胞凋亡起促进作用.

    作者:王凌云;张尉华;王宇飞;郑杨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STEMI且直接行PCI的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及加用rhBNP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于PCI术前30 min左右给予rhBNP,按1.5 μg/kg负荷剂量静脉注射(>3 min),随后以0.015 μg· kg-1·min-1静脉滴注48 h.观察两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肌酸磷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的峰值,术后3个月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CK和CK-MB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应用rhBNP治疗组术后3个月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rhBNP能显著减轻STEMI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抑制心律失常,缩小梗死面积,有效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安佰富;张广成;张雪莲;刘和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