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侯铁民;罗毅男;郭云宝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水平与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12例,以及52例经体检确认的健康者,所有受试者至少两次检测尿蛋白、血肌酐、尿肌酐等生化指标,根据首次尿蛋白/血肌酐比(uAC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蛋白尿组(B组,男性uACR< 2.5 mg/mmol,女性uACR<3.5 mg/mmol)、微量蛋白尿组(C组,男性2.5 mg/mmol≤uACR< 25 mg/mmol,女性3.5 mg/mmol≤uACR< 35 mg/mmol)及临床蛋白尿组(D组,男性uACR> 25 mg/mmol,女性uACR>35 mg/mmol),将健康者定为对照组(A组),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受试者尿L-FABP水平.结果 各组年龄、性别、患病年限、BMI及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仅收缩压随DN进展而增高.各组血胆固醇、血肌酐及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FABP随DN进展而增高.应用纵向混合效应模型,提示年龄对于L-FABP的年均进展率有影响;若不考虑年龄影响,不同组别L-FABP的终纵向进展水平有明显差异,B组L-FABP的年均进展率为0.4%、C组为1.5%,、D组为5.5%.结论 L-FABP可对DN做出早期诊断,并可有效地预测糖尿病肾病进展,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标志物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孙华;郭玉珊;郑娜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建立一种新型、简单、经济、易操作的磨损颗粒诱导小鼠颅骨溶解模型,便于无菌性假体松动动物模型构建.方法 制备无菌盐包埋磨损颗粒;实验分为3组:A组为生理盐水组;B组为纯盐组;C组为盐包埋磨损颗粒组;14d后统一处死动物取出小鼠颅骨,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 (1) HE染色A组和B组无明显差别,C组骨质疏松明显,骨质结构紊乱,骨吸收增加,骨膜及骨组织细胞数量明显增加,骨内细胞数量(个/视野)A组(25±3),B组(27±2),C组(45±5);骨膜炎症细胞(个/视野):A组(1 540±368)、B组(1 610±535)、C组(3 478±376).(2)电镜下计算颅顶骨吸收陷窝面积与视野面积的百分比:A组(2.76±0.48)%、B组(2.95±0.63)%,C组(13.33±2.49)%,C组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TRAP染色中破骨细胞数(个/视野):A组为(3.8427 ±1.182 1);B组为(4.026 1±1.372);C组(17.325±4.2107).A组与B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C组与A、B组比较: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溶骨效应增强(P<0.01),TRAP染色与HE染色结果相符.结论 盐溶法构建磨损颗粒诱导小鼠颅骨溶解模型是一种简单、经济、可行性强的实验方法,可以为研究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提供较为确切、简洁的临床实验基础,是一种值得倡导的实验方法.
作者:刘铭;张健;魏小兰;陈婷梅;刘庆芸 刊期: 2013年第23期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引起的一过性的症状,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该病预后差,临床症状复杂,治疗的关键是病因学的治疗.本研究分析后循环TIA患者颈脑血管的超声特征.
作者:李改;杨娜;赵玥;刘建;周方平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对吉林市某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整理影响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诸多因素,制定健康指导方案.按照方案对社区老年人进行护理干预,帮助老年人树立健康信念,改善生存质量,为全民素质的提高提供可借鉴的模式.方法 针对社区60岁以上正常老年人自制并发放调查问卷.采取完全随机原则,将被调查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老年人进行相关的中医保健干预.保健干预后,对两组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调查及生存质量再次评估.对调查评估资料录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中医保健干预对提升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中医保健干预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建议在社区老年人群中广泛推广.结论 根据所在地区老年人特点及具体生存质量总是制定健康干预方案,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传得社区工作者借鉴模式,广泛推广.
作者:李文娟;宋长平 刊期: 2013年第23期
心衰的治疗目标不仅仅是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防止和延缓其发展,从而降低心衰的病死率和住院率.治疗药物已从过去的强心、利尿和扩张血管转变为以神经内分泌抑制剂和利尿剂为主,辅以洋地黄制剂等综合治疗.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且由于生活环境和体质的差别,对药物用量个体差异大,耐受性低.因此,使用药物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必须合用的药物好不超过3~4种[1].
作者:刘蕊;卜丽梅 刊期: 2013年第23期
在全球范围内,癌症的总发病率呈持续升高趋势.相关部门统计,预计2020年全球癌症发病率将比现在升高50%[1].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上升以及存活率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对其生存质量要求随之增高,而解除癌痛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2].
作者:刘冬雪;孙绍骞;黄卫东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小分子簇水对老年大鼠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取40只Wistar老年大鼠(18个月),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饮用农夫山泉水),小分子簇水组(饮用小分子簇水),每组20只.3个月后检测大鼠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小分子簇水组血糖、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的水平明显降低(P<0.001,P<0.01,P<0.05),尿素氮(BUN)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该水能抑制老年大鼠的TG及LDL水平的升高;抑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ALP的活性升高;抑制BUN含量升高.结论 小分子簇水具有明显的改善老年大鼠血糖、血脂水平,保肝、清除体内代谢物的保健功能.
作者:杨白玉;李娜;韩东;朱凯;张晓倩;于智莘 刊期: 2013年第23期
我科于2005年7月至2012年12月采用神经内窥镜治疗老年重型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效果良好.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1.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69.5岁(62~75岁),发病距手术平均时间为6.2 h(4~8 h).Graeb脑室出血的平均评分为10分(9~12分).症状主要为头痛、呕吐、单侧肢体活动障碍,意识状态为嗜睡到浅昏迷.CT表现:双侧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的高密度影(10例),伴有梗阻性脑积水(6例),平均出血量为40 ml(34 ~52 ml).选择标准:根据CT表现诊断为原发性重度脑室出血,并可以排除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的患者.
作者:李磊;侯铁民;罗毅男;郭云宝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中心型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中心型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CT导引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粒子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经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转移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56.67% (17/30),总有效率为80.00%(24/30),显著高于对照组(0.00%,60.00%)(P<0.05);观察组有1例出现第10胸椎转移病灶,对照组1例出现纵隔淋巴结的新发转移病灶,1例出现脑转移,1例出现第12胸椎转移病灶.观察组有8例出现气胸,8例出现轻微咯血症状;4例出现放射性肺炎.对照组均出现轻重不一的恶心、呕吐症状,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CT导引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中心型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孙民峰;李维昌;贺光辉;高洪盛;杨庆辉 刊期: 2013年第23期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可感觉全身或局部瘙痒,严重的影响生活质量[1,2].因其发病原因复杂,故老年瘙痒症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疗效大多不够理想.本文观察依巴斯汀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老年瘙痒症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对血浆组胺水平的影响.
作者:吕心可;白洋;毕连红;李季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氟伐他汀缓释片剂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后炎性因子及循环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老年ACS患者随机分成氟伐他汀缓释片剂(80 mg/d)组(A组)和瑞舒伐他汀片(10 mg/d)组(B组)各42例.于PCI术前、术后2 w检测磷脂酶A2(sPLA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细胞(CECs)水平,并测定心肌酶、肝肾功能、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sPLA2、hs-CRP、IL-6、CECs均明显降低(P<0.01),A组四项指标降低更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氟伐他汀缓释片剂能明显减轻冠脉炎症反应,减少循环内皮细胞数量,并稳定斑块.
作者:刘新灿;张晓毅;王红辉;左亚东;方依琳;朱翠玲;朱明军;李莉 刊期: 2013年第23期
坐骨结节部压力性溃疡一旦发生常波及坐骨结节滑液囊,引起滑液囊感染,由于口小底大,引流不畅,使感染反复发作,形成管壁很厚的瘘管,使压力性溃疡经久不愈[1].血运丰富的肌瓣即股二头肌长头V-Y推进肌皮瓣覆盖骨突出及填塞压力性溃疡腔隙是有效办法.传统治疗多选用岛状股二头肌皮瓣修复创面,在此基础上,笔者采用半V形股二头肌长头肌皮瓣联合股后筋膜皮瓣修复坐骨结节压力性溃疡,疗效满意.
作者:白晓龙;孙绍骞;杨玉辉 刊期: 2013年第23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胰腺炎,病情凶险、预后差、病死率高[1],是一种急腹症,在胰腺炎的发生中占有重要比例,高达10%~20%[2].目前,该疾病多在消化科及ICU进行诊治,多采用非手术方式纠正和阻止患者病情恶化[3],常规治疗使患者治愈率提高至70%[4],但仍有提升空间.我院对老年SAP患者行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许统俭;王营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的冠心病(CHD)患者血脂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拟行CABG的CH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强化治疗组(20例),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20、40 mg/d,用药自CABG术前及术后1个月,观察对两组血脂和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1)两组治疗前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个月,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强化治疗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3)术后1个月,强化治疗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I)指数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强化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CHD患者CABG术前及术后应用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血脂水平,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降脂效果更明显,且较常规阿托伐他汀治疗而言,治疗能更好地改善CHD患者CABG治疗后的心功能.
作者:许力壮;单爱军;刘海华;罗滨 刊期: 2013年第23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常见神经变性疾病,也是全球痴呆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记忆能力和日常生活行为能力的进性减退,其患病过程不可逆转[1].调查结果显示国内65岁及以上AD患病率男性为3.4%,女性7.7%,总患病率为5.9%,估计有约500万患者[2].年龄每增加5岁,AD患者的百分数将上升2倍[3],也就是说,6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而85岁人群的患病率为30%.所以对痴呆的发病率应予以重视[4].该病起病隐袭,病因不明,无特效治疗方案.但早期症状出现后,可通过药物干预,起到延缓病情发展、改善症状的作用,所以对于AD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作者:李程;林翠茹;张玉莲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分期的老年宫颈癌患者临床特点、短期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手术治疗及术后方化疗的133例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1年生存率,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阴道浸润、瘤体直径及肌层浸润达1/2者在不同临床分期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组间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及脉管癌栓无显著差异(P>0.05).133例患者1年总生存率为82.7%(110/133),其中Ⅰ、Ⅱ、Ⅲ、Ⅳ期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95.5% (21/22)、85.5% (47/55)、81.6% (29/36)和65.0% (13/20).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癌栓具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8.533、9.690、15.560、6.502,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是影响短期生存率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淋巴结转移和低分化癌患者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835和2.462倍.结论 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低是影响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放化疗短期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潘云燕;李坤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谷氨酸是否介导了三氧化二砷对SHG-44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使用CMA600微透析分析仪,检测谷氨酸的浓度;使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内ROS水平.结果 SHG-44胶质瘤细胞液中谷氨酸浓度及细胞内ROS水平随三氧化二砷浓度增高及时间延长而增多(P<0.05).结论 在三氧化二砷抑制SHG-44胶质瘤细胞增殖过程中,谷氨酸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孙桂亮;张承巍;李若文;徐海艳;崔大勇;鲁质成 刊期: 2013年第23期
替罗非班是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Ⅲa受体拮抗剂,它可以阻断血小板黏附、聚集的后通路,快速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近些年来广泛应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围术期,有效降低了慢血流、无复流及急性血栓的发生.然而,因出血风险的副作用,目前高龄患者应用比较慎重,临床资料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高龄STE-MI患者直接PCI术应用小剂量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张广成;安佰富;张雪莲;刘和平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福州城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与健康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其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及自编的一般资料问卷对福州市2个社区882例60岁及以上的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和1 23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测试研究,并用SPSS16.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总分平均为(65.13 ±14.93)分,低于对照组(健康老年人)[(68.85±14.84)分,t=-5.445,P<0.001];老年高血压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有配偶、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月收入2 000元以下、医疗费用自费的老年高血压患者SF-36量表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无吸烟、饮酒、运动、兴趣爱好、参与社区活动的老年高血压患者SF-36量表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居住情况、家庭照顾、家庭支持、家庭日常开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SF-36量表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为:运动情况、家庭照顾、兴趣爱好、年龄、收入水平、饮酒;对照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为:家庭支持、家庭照顾、兴趣爱好、年龄.结论 福州城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低于健康老年人,高血压严重影响了城市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贾丽娜;庄海林;刘登蕉;陈越;林欲静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放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食管癌住院,经内镜病理诊断确诊,由于身体状况较差、高龄等情况不能耐受同步放化疗,采取放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57例,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入组患者中,食管鳞癌43例,食管腺癌14例,TNM分期Ⅱ、Ⅲ、Ⅳ期的患者分别为6、27、15例;另有9例为复发患者;27例患者标本行表皮生长因子(EGFR)检测,EGFR表达及表达强度的差异在食管鳞癌及食管腺癌中存在显著性(P<0.05);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但食管鳞癌及腺癌患者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晚期食管癌需要行同步放化疗,但不能耐受的患者,同步放射治疗联合盐酸厄洛替尼治疗效果较好,患者耐受性好,且食管鳞癌患者的疗效优于食管腺癌患者,今后可在治疗中应用.
作者:张军;张钰佳;王亚萍;李林均 刊期: 201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