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疗效

张卫

关键词:氨氯地平, 替米沙坦, 老年, 高血压, 肾损害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肾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DBP和SBP均较服药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MAU、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75.0%( 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5/40),观察组为15.0% (6/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能够显著提高降压疗效,并改善早期肾损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湖南部分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湖南地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RD)的患病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COP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单纯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南地区城乡15岁以上的居民8 269人进行调查,所有样本人群采用统一的COPD流行病学调查问卷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普查,对COPD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应答率为94.4%,总患病率为5.0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7.6%,女性为2.6%,男性高于女性(x2=107.936,P=0.000),随着年龄增大患病率逐渐上升(P<0.01),农村患病率为5.3%,城市患病率为4.8%,标化后农村高于城区,有统计学意义(x2 =15.3,P=0.000).COPD患者中85.4%有咳嗽、78.7%有咳痰症状.对单因素Logistic分析的相关危险因素引入多因素回归模型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PD相关危险因素中房间采光差,COPD患病的危险增加(OR =4.38,P<0.01);喂养宠物会大大增加COPD的患病危险(OR =3.33,P<0.01);吸烟是COPD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且与吸烟的量有关,吸烟指数(年支数即每日吸烟支数×吸烟年数)在250以上增加COPD患病的危险;父母亲家族有慢性肺部疾病家族史与COPD患病的OR值是1.67(P <0.01).结论 湖南地区COPD患病率较高,住房采光、通风、喂养宠物、男性、高龄、吸烟、父母亲家族史是COPD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应该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COPD的患病率.

    作者:洪秀琴;戴爱国;孔春初;罗曼;张伏秀;胡瑞成;冉丕鑫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重组家蚕素Ⅱ基因稳定转染HepG2细胞及鉴定

    目的 重组家蚕素Ⅱ基因( MBbxⅡ)稳定转染HepG2细胞,为研究MBbxⅡ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含有MBbxⅡ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菌,挑取单克隆摇菌,中量提取质粒,转染HepG2细胞45 d,G418筛查.挑细胞单克隆继续培养,待细胞融合80%提取RNA并进行逆转录,RT-PCR鉴定目的条带.结果 稳定转染MBbxⅡ于HepG2细胞中,转染后细胞可正常分裂增殖.结论 本研究成功稳定转染MBbxⅡ基因于HepG2细胞中.

    作者:王玲玲;吴雷;杜珍武;张玉成;张桂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右旋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在老年患者磁共振成像麻醉维持中的效果比较

    磁共振成像(MRI)在多个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由于其成像原理的特殊性,扫描时间较长,患者需要长时间制动以取得较好的图像效果.部分老年患者由于疾病或自身原因,自制力较差,需要药物辅助镇静或麻醉[1,2].本研究旨在探讨右旋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在老年MRI检查麻醉维持中的作用,以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张勤;刘祯庆;王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三氧化二砷联合热疗对Hep-2细胞周期进程及凋亡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联合热疗对人喉癌细胞株Hep-2的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方法 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条件下对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及凋亡率,电子显微镜检测不同条件下Hep-2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单纯热疗组、As2O3组及联合组对Hep-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9.2%、28.2%和45.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且细胞周期进程发生明显改变,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相对增多,细胞凋亡率升高.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细胞核染色质趋边凝集,线粒体肿胀.结论 As2O3联合热疗能显著提高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抑制Hep-2细胞G1期向S期转化进程,诱导Hep-2细胞凋亡及亚细胞结构改变.

    作者:刘敩;夏轶男;张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BAG-1和Caspase-3基因的表达及其关系

    目的 探讨BAG-1基因和Caspase-3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5例NSCLC组织细胞中BAG-1和Caspase-3基因的表达.结果 在NSCLC组织细胞中,BAG-1基因表达率为64.0%(48/75),其表达与NSCLC 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x2 =5.16 ~5.36,P<0.05);Caspase-3基因表达率为57.3% (43/75),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x2=5.96,P<0.05);在NSCLC组织细胞中,BAG-1基因表达与BAG-1基因表达呈高度正相关(r=0.436,P<0.01).结论 在NSCLC组织细胞中,BAG-1基因表达上调,Caspase-3基因失活或低表达;BAG-1结合激活的Caspase-3,阻止细胞凋亡;BAG-1基因表达预示肺癌组织有较高的侵袭性和预后不良.

    作者:黄凯;崔广晖;赵松;李玮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手术方式临床效果对比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骨折,而且其发病率逐年提高.手术治疗后患者可早期离床活动,恢复关节功能,已成为骨科医师的共识.自2005年7月至2010年6月我院对4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股骨近端外侧锁定板固定治疗,对比分析其疗效.

    作者:瓦庆德;张天宏;吕国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

    桡骨小头骨折是肘部常见骨折之一,约占肘部骨折的三分之一,其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克氏针内固定术、可吸收螺钉髓内固定、微型钢板内固定、桡骨小头单纯切除、桡骨小头置换等多种方式.对于严重的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采用何种术式一直是争论的焦点.笔者2005 ~ 2010年对我院严重桡骨小头骨折采用人工桡骨头置换术治疗6例,经随访效果满意.

    作者:李龙杰;李宏伟;纪振中;尹弘霁;程连杰;孙中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乳癖霜外用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和AP-2α、C-erbB-2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乳癖霜外用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和AP-2α 、C-erbB-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疾病模型组、三苯氧胺软膏组、乳癖霜小、中、大剂量组.通过雌、孕激素联合制造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造模的同时给予不同的药物进行干预.30 d后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学和脏器系数的改变,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性激素的水平,Western印迹法测定各组大鼠乳腺组织AP-2α 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测定各组大鼠乳腺组织C-erbB-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乳癖霜外用能降低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乳头直径和高度,改善模型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调节血清性激素水平,降低模型大鼠乳腺组织中转录因子AP-2α 、癌基因C-erbB-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 乳癖霜外用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有显著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调节血清性激素水平及调节大鼠乳腺组织转录因子AP-2α 、原癌基因C-erbB-2蛋白的表达水平.

    作者:马民;李德辉;张桂娟;郭慧;廖锐;谭碧珠;曾晓婷;林逸民;黄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丝裂霉素纳米纤维对膀胱移形细胞癌T24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以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制备的新剂型——担载丝裂霉素纳米纤维-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 LA/CL 80∶20)对膀胱移形细胞癌T24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质量的载药纤维对T24细胞产生凋亡的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PI和Annexin V双染法)检测载药纤维对T24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1)经不同质量担载丝裂霉素纳米纤维处理48 h后,细胞变圆变小,细胞膜模糊,染色质浓缩并分裂成块状,并出现多个凋亡小体.(2) Annexin V/PI双染法结果显示,随着剂量的递增,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的细胞比例逐渐增加,显示出剂量依赖性.结论 载药纤维作用于T24细胞后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地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岳磊;黄丽萍;岳鑫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疗效观察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是近年来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1,2],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但其有效性及安全性需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本文回顾分析CAS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为其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简崇东;黄荣珍;黄建敏;蒙兰青;李雪斌;黄瑞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后与糖调节受损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 i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ICVD)的预后与糖调节受损的相关性.方法 对我院近些年来收治的ICV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预后与糖调节受损的相关性.结果 140例ICVD患者中糖调节正常(normal glucose regulation,NGR) 94例,糖调节受损(IGR)46例,其中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15例,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 25例,IFG 合并IGT 6例.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IHSS)>6分组的IGR患病率明显高于NIHSS评分≤6分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79,P<0.05).IGR组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5,P<0.05).IGR组患者1个月、3个月预后不良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22、9.15,均P<0.05).IGR是IC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IGR患者较非IGR患者ICVD预后不良的风险高4.10倍.结论 将OGTT列为早期常规筛查手段,提早发现IGR及DM对于改善ICVD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婉杏;蓝景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肥胖老年患者行二氧化碳气腹中肺换气功能的变化及保护措施

    目的 探讨肥胖老年患者行CO2气腹中换气功能的变化及保护措施.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CO2气腹腹腔镜手术的236例老年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将患者分为正常组( 18.5 kg/m2< BMI <22.9 kg/m2,n=120)和肥胖组(25.0 kg/m2< BMI< 29.9 kg/m2,n=116).比较两组患者气腹前后各种参数.结果 对照组和肥胖组气腹后潮气量较气腹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压力峰值气腹后较气腹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气腹后呼吸道压力峰值为(21.3±2.9)cmH2O显著高于对照组[(16.8±2.5)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呼气末CO2浓度达到45 mmHg时,肥胖组动脉血CO2分压(PaCO2)、pH、碱剩余(BE)分别为(47.25±7.36) mmHg、(7.31±0.02)和(-3.44±1.87)mmol/L与对照组[(36.87±32.61) mmHg、(7.37±0.04)和(-2.95±1.36)m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加重CO2气腹对老年患者换气功能的影响,降低腹压能减轻这种负性作用.

    作者:李新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芬太尼与喷他佐辛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芬太尼与喷他佐辛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ASA分级Ⅰ~Ⅱ级择期手术老年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喷他佐辛组和芬太尼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舒适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术后6h、12h、24h和48 h的镇痛评分和镇静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喷他佐辛组在24h、48 h时生理领域和整体舒适度均显著优于芬太尼组(P<0.05),而心理、社会和环境领域的舒适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芬太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 (8/30),喷他佐辛组为6.7% (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芬太尼与喷他佐辛镇痛、镇静效果相当,但喷他佐辛不良反应少,舒适度高,更适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镇痛.

    作者:宋庆迎;曾贤;陈丹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萝卜硫素的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

    目的 观察萝卜硫素(SFN)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方法 试剂盒检测SFN总抗氧化能力(TAC)、抑制超氧阴离子(O2-)活力;水杨酸比色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检测羟自由基(OH-)与超氧阴离子(O2-)清除能力;滤纸片法检测SFN的抑菌作用,连续二倍稀释法测定其低抑菌浓度( MIC)、低杀菌浓度(MBC)和对大肠杆菌和金色葡球菌生长的抑制.结果 SFN在体外模拟系统中总抗氧化活性和抑制抑制O2-生成活力较高,但对OH-和O2-的直接清除率较低,低于30%.抑菌结果表明SFN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表皮葡萄球菌5种受试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MIC为0.78~6.25 μg/ml之间.结论 SFN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较强的抑菌效果.

    作者:吴华彰;费鸿君;黄银久;赵云利;刘晓佳;刘从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前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改变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前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均为≥60岁的老年人,包括26名正常人、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26例、糖耐量受损(IGT) 40例及空腹血糖受损(IFG)合并IGT患者30例,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等临床指标,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受试者的颈动脉IMT;检测各组的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 ①IFG、IGT、IFG+IGT三组的IMT值、ET-1和NO值均高于NGT组(均P<0.01),IFG+IGT组的NO高于IGT组(P<0.05).②直线相关分析显示IMT与BMI、NO、TG正相关(P <0.01);NO与FINS、2 h PBG、HOMAIR、IMT、ET-1、TC、TG正相关(P <0.01);ET-1与NO、TG正相关(P<0.01),与FINS、HOMA-1R、HOMA-β正相关(P<0.05).③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MT影响因子依次为收缩压、TG、BMI;ET-1的影响因子依次为NO、SBP、TG;NO的影响因子依次为SBP、HOMA-IR、PBG、TG.结论 老年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已发生变化;与IMT相比,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与糖代谢紊乱有更好的相关性.

    作者:金国玺;梁冰;毕娅欣;何刚;于磊;胡小磊;张士荣;周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功能性肠病与器质性肠病临床诊治的对比分析

    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FBDs)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临床表现复杂化心理因素为高危因素,早期干预往往不被重视;在器质性肠病( OBDs)中心理与年龄因素对临床表现有极大的影响;分析比较两者的临床表现有利于指导诊断和治疗.

    作者:唐岚;王智昊;王英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细胞自噬和缺血性脑卒中

    自噬作为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在肿瘤、老化和神经退化等细胞增殖和死亡紊乱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在缺血性脑卒中不仅有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的参与,尚有细胞自噬参与其中.本文就细胞自噬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郭强;韦强;边心超;张金柱;王宏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及其判断预后的价值

    目的 检测乳腺癌患者术后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D(Cath-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表达及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5例乳腺癌术后癌组织及40例乳腺组织Cath-D和MMP-2表达,探讨二者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意义.结果 乳腺癌组织Cath-D和MMP-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二者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体积、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密切相关.乳腺癌组织中Cath-D和MMP-2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Cath-D和MMP-2的表达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乳腺癌组织Cath-D和MMP-2高表达,二者共同促进肿瘤发生发展,联合检测Cath-D和MMP-2表达水平可能预测患者预后.

    作者:李伟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初发性和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尿道和宫颈排毒的临床研究

    目的 应用降落PCR法检测初发性和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尿道和宫颈HSV排放情况.方法 对每位初发性和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均取1个拭子,采用降落聚合酶链式反应(TD-PCR)对临床标本进行鉴定.结果 共检测38例生殖器疱疹患者,男性尿道口标本28个,初发性7个,复发性21个;女性宫颈管标本10个,初发性和复发性各5个.经降落PCR方法鉴定,均为HSV-Ⅱ.初发病例与复发病例的HSV-PCR阳性率分别为83% (10/12)和46.2% (12/26)(x2=4.66,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初发性和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尿道和宫颈HSV排放的情况不同,初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排毒率高于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作者:陈昭;刘原君;刘全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不同年龄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直肠肛管测压的特点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的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直肠动力学及排便感觉的特点.方法 采用加拿大莱博瑞医疗技术公司的肛门直肠动力分析仪(Ano-Rectal Manometry System,ARM)对39例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患者及42例非老年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在术前及术后进行直肠肛管压力及感觉的测定.结果 老年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肛管静息压、括约肌功能长度、肛管排便压、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阈值及大耐受阈值与非老年出口梗阻性便秘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直肠及肛管对容量刺激具有低敏感、高耐受、高顺应性的特点,且肛门、直肠的协调收缩功能紊乱,不存在年龄差异;手术可解决直肠前膨出、黏膜脱垂等因素,但不能短时间内改善其他直肠动力学及排便感觉的异常因素.因此,除了手术治疗外,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同时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及饮食、生活作息的调整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肖问;王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