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丝裂霉素纳米纤维对膀胱移形细胞癌T24细胞凋亡的影响

岳磊;黄丽萍;岳鑫

关键词:纳米纤维, 丝裂霉素, 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 凋亡
摘要:目的 探讨以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制备的新剂型——担载丝裂霉素纳米纤维-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 LA/CL 80∶20)对膀胱移形细胞癌T24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质量的载药纤维对T24细胞产生凋亡的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PI和Annexin V双染法)检测载药纤维对T24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1)经不同质量担载丝裂霉素纳米纤维处理48 h后,细胞变圆变小,细胞膜模糊,染色质浓缩并分裂成块状,并出现多个凋亡小体.(2) Annexin V/PI双染法结果显示,随着剂量的递增,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的细胞比例逐渐增加,显示出剂量依赖性.结论 载药纤维作用于T24细胞后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地诱导细胞凋亡.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ACI)在我国临床发病率、致死率较高.临床治疗中常以神经保护为主要措施.我院采用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ACI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取我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5月间发病入院的ACI患者80例,男38例,女42例,年龄46 ~78[平均(62.8±11.5)]岁.入选标准符合ACI诊断标准[1],并且满足下列条件:

    作者:欧明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芬太尼与喷他佐辛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芬太尼与喷他佐辛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ASA分级Ⅰ~Ⅱ级择期手术老年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喷他佐辛组和芬太尼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舒适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术后6h、12h、24h和48 h的镇痛评分和镇静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喷他佐辛组在24h、48 h时生理领域和整体舒适度均显著优于芬太尼组(P<0.05),而心理、社会和环境领域的舒适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芬太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 (8/30),喷他佐辛组为6.7% (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芬太尼与喷他佐辛镇痛、镇静效果相当,但喷他佐辛不良反应少,舒适度高,更适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镇痛.

    作者:宋庆迎;曾贤;陈丹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糖负荷在2型糖尿病饮食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饮食治疗是不可或缺的治疗2型糖尿病措施,而合理饮食是饮食治疗成败的核心问题.寻找简便易行的食谱制定方案一直是营养专家和医学糖尿病学家共同致力的研究问题.以血糖负荷( glycemic load,GL)为指导的饮食方案及饮食干预对糖尿病营养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柳;谢虹;章泾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尼群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102例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是发生老年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需要十分重视.本研究总结我院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情况,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信息.

    作者:潘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综合营养干预措施对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营养干预措施对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5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在我院就诊的60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单纯给予钙+维生素D制剂,观察组采取综合营养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的骨密度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骨密度与干预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1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骨密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综合营养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对预防和改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有重要意义.

    作者:汪元浚;杨发满;李蓉;刘冀;李晓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食管癌高发区人群咬检组织中hTERT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基因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T)基因蛋白在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122例咬检组织的端粒酶hTERT表达情况,其中正常36例,不典型增生50例,食管癌36例.结果 正常的食管组织hTERT阳性表达率为11.1%,不典型增生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44.0%,食管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88.9%.结论 端粒酶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食管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组织,提示端粒酶的异常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作者:李金丫;左静;刘亮;郭建文;左连富;王静;刘江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目的 建立D-半乳糖致大鼠亚急性衰老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探讨和评价.方法 健康青年SD大鼠共60只,雌雄各半.分别分为2组,半乳糖组大鼠皮下每天注射半乳糖400 mg/kg,对照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老年鼠20只,雌雄各半,不做处理.实验开始后,每周记录体重变化情况,第7周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能力,第8周末测试大鼠空间记忆能力,计算大鼠胸腺、脾脏、睾丸和卵巢的脏器系数,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半乳糖注射4w后,雄性大鼠的体重比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5),注射6 w后,体重差异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半乳糖组雌雄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5),听力阈值显著增加(P<0.05),胸腺指数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雄性大鼠睾丸系数显著性降低(P<0.05),血清SOD活性显著性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性增高(P<0.05);其余实验结果组间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 D-半乳糖皮下注射8 w可以复制出与24月龄老年大鼠自然衰老程度相似的亚急性衰老模型,雄性大鼠优于雌性大鼠.

    作者:张常娥;魏伟;刘英华;谢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右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前导联ST段抬高的心电图特征

    目的 分析右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前导联ST段抬高的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11例患者的右冠状动脉(或主要分支)闭塞,心电图表现为心前区导联ST段抬高,与前降支闭塞所致心前导联ST段抬高的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心前导联ST段抬高局限在V1至V3导联(或者V4),抬高明显的位置在V1或V2,演变过程中没有病理性Q波出现.结论 右冠状动脉闭塞可以导致心前区导联ST段抬高,心电图特征有助于判断梗死相关血管.

    作者:刘兴利;吴尉;庞文跃;孙兆青;杨川;张新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针刺联合莫沙必利预防脑卒中后吸入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吸入性肺炎是脑卒中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和影响其功能恢复.脑卒中引起的急性假性延髓麻痹易导致病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本文对近年我院收治的用鼻胃管营养支持的脑卒中病人采用前瞻性、随机、开放对照研究方法,观察莫沙必利联合针刺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徐素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研究进展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是指因胸椎后纵韧带发生骨化从而压迫脊髓和(或)神经根,产生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及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OPPL病情发展缓慢,患者发病年龄为40 ~ 59岁[1],当出现神经症状时影像学表现往往显示压迫严重.OPLL保守治疗无效,当确诊之后,应当手术治疗.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手术入路及对OPPL具体分型,但是胸椎椎管减压手术风险高,术后恢复慢,而且瘫痪概率较大.

    作者:刘波;李野;刘景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前列腺素E1对气腹所致老年患者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1],故近年来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日益增加.目前,对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老年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一种主要的治疗方式[2,3].在腹腔镜手术中,气腹对于呼吸、循环系统重要器官的影响,一直受到广泛重视.而对于以肝脏为代表的腹腔脏器的影响,近年来也逐渐受到关注.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建立的气腹可能会导致老年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4].

    作者:李平;李巍;陈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萝卜硫素的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

    目的 观察萝卜硫素(SFN)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方法 试剂盒检测SFN总抗氧化能力(TAC)、抑制超氧阴离子(O2-)活力;水杨酸比色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检测羟自由基(OH-)与超氧阴离子(O2-)清除能力;滤纸片法检测SFN的抑菌作用,连续二倍稀释法测定其低抑菌浓度( MIC)、低杀菌浓度(MBC)和对大肠杆菌和金色葡球菌生长的抑制.结果 SFN在体外模拟系统中总抗氧化活性和抑制抑制O2-生成活力较高,但对OH-和O2-的直接清除率较低,低于30%.抑菌结果表明SFN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表皮葡萄球菌5种受试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MIC为0.78~6.25 μg/ml之间.结论 SFN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较强的抑菌效果.

    作者:吴华彰;费鸿君;黄银久;赵云利;刘晓佳;刘从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老年人腹腔镜手术150例麻醉体会

    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半数以上在死亡以前至少经受一次以上的手术治疗.有资料表明,65岁以上老年手术病人中,美国麻醉师协会( ASA)Ⅲ级以上者占总数的60.2%,大部分ASAⅢ级以上病人并存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等[1,2],老年人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青壮年,因此,麻醉前详尽地评估病情并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及术中严密观察、妥善处理是老年人麻醉成败的首要关键.另外,近些年来,腹腔镜手术发展越来越广泛,老年人腹腔镜手术也越来越多.但由于老年患者脏器功能逐渐减退,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明显降低;

    作者:乔昕;潘振祥;乔士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miRNA与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近来,小分子RNA( miRNA)特异性表达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热点.miRNA能够调控哺乳类动物编码蛋白质基因的30%,人类基因组大约编码超过1 000种的miRNA[1].研究miRNA组成和变化规律,对动脉粥样硬化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的确立大有助益.本文就miRNA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和进展加以概述.

    作者:苏绮;宋丽;石鑫;程熠;郑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功能性肠病与器质性肠病临床诊治的对比分析

    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FBDs)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临床表现复杂化心理因素为高危因素,早期干预往往不被重视;在器质性肠病( OBDs)中心理与年龄因素对临床表现有极大的影响;分析比较两者的临床表现有利于指导诊断和治疗.

    作者:唐岚;王智昊;王英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亚砷酸钠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效应

    目的 探讨亚砷酸钠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毒性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和细胞增殖实验分别观察亚砷酸钠对细胞形态及增殖能力的影响;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应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c-Jun、c-Myc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亚砷酸钠浓度增加,漂浮的细胞越来越多;细胞增殖抑制率越来越高;细胞周期结果显示,S期的细胞数明显减少,大多数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呈典型的剂量-效应关系;亚砷酸钠下调HUVEC的c-Myc mRNAs水平.结论 亚砷酸钠通过下调c-Myc基因表达,抑制细胞增殖能力,提示其在地砷病引起的血管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陆;董雪;赵琪珩;刘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Survivin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存活素(Survivin)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以及CNKI中文数据库中研究Survivin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关系的文献,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收集纳入文献的生存率,应用RevMan5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入选10篇文献,累计病例980例.对入选10篇文献进行一致性检验,P<0.01,适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相对危险度(RR)为1.55,95%可信区间为1.21~1.97,P<0.001.结论 Survivin的阳性表达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不良预后的一个标志.

    作者:王洪河;李林;田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乳癖霜外用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和AP-2α、C-erbB-2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乳癖霜外用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和AP-2α 、C-erbB-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疾病模型组、三苯氧胺软膏组、乳癖霜小、中、大剂量组.通过雌、孕激素联合制造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造模的同时给予不同的药物进行干预.30 d后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学和脏器系数的改变,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性激素的水平,Western印迹法测定各组大鼠乳腺组织AP-2α 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测定各组大鼠乳腺组织C-erbB-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乳癖霜外用能降低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乳头直径和高度,改善模型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调节血清性激素水平,降低模型大鼠乳腺组织中转录因子AP-2α 、癌基因C-erbB-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 乳癖霜外用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有显著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调节血清性激素水平及调节大鼠乳腺组织转录因子AP-2α 、原癌基因C-erbB-2蛋白的表达水平.

    作者:马民;李德辉;张桂娟;郭慧;廖锐;谭碧珠;曾晓婷;林逸民;黄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COPD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91例.观察组每天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通气治疗,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于治疗48 h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呼吸频率(RR)和心率(HR)、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RR和HR、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BiPAP无创通气能明显改善老年COPD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梁国鹏;曾奕华;王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湖南部分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湖南地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RD)的患病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COP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单纯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南地区城乡15岁以上的居民8 269人进行调查,所有样本人群采用统一的COPD流行病学调查问卷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普查,对COPD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应答率为94.4%,总患病率为5.0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7.6%,女性为2.6%,男性高于女性(x2=107.936,P=0.000),随着年龄增大患病率逐渐上升(P<0.01),农村患病率为5.3%,城市患病率为4.8%,标化后农村高于城区,有统计学意义(x2 =15.3,P=0.000).COPD患者中85.4%有咳嗽、78.7%有咳痰症状.对单因素Logistic分析的相关危险因素引入多因素回归模型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PD相关危险因素中房间采光差,COPD患病的危险增加(OR =4.38,P<0.01);喂养宠物会大大增加COPD的患病危险(OR =3.33,P<0.01);吸烟是COPD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且与吸烟的量有关,吸烟指数(年支数即每日吸烟支数×吸烟年数)在250以上增加COPD患病的危险;父母亲家族有慢性肺部疾病家族史与COPD患病的OR值是1.67(P <0.01).结论 湖南地区COPD患病率较高,住房采光、通风、喂养宠物、男性、高龄、吸烟、父母亲家族史是COPD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应该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COPD的患病率.

    作者:洪秀琴;戴爱国;孔春初;罗曼;张伏秀;胡瑞成;冉丕鑫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