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尹海平

关键词:卡托普利, 硝苯地平, 原发性高血压, 老年
摘要: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40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硝苯地平组、卡托普利组及联合用药组,每组80例.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三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联合用药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低于硝苯地平组和卡托普利组(P<0.05),硝苯地平组与卡托普利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6.2%)明显高于硝苯地平组(87.5%)和卡托普利组(86.2%)(P<0.05),硝苯地平组与卡托普利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可发挥协同作用,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优于单独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T管窦道胆道镜治疗老年胆道残留结石300例

    胆道结石患者约占老年外科疾病的10.72%[1].在以往的治疗中,需要反复开刀手术,每一次手术都增加一次手术难度,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精神负担.而且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大多合并其他疾病,常常无法再行较大手术.胆道镜的推广使用使术后结石残留率明显下降[2],但是胆道残留结石仍然时有发生.

    作者:李开良;王英超;张平;刘兴凯;王春丽;计洪波;王广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功能性肠病与器质性肠病临床诊治的对比分析

    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FBDs)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临床表现复杂化心理因素为高危因素,早期干预往往不被重视;在器质性肠病( OBDs)中心理与年龄因素对临床表现有极大的影响;分析比较两者的临床表现有利于指导诊断和治疗.

    作者:唐岚;王智昊;王英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模式探析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多的国家,老年人口数量也居世界首位;同时,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至2009年,中国老龄化率已达到11.6%,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53亿,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接近70%,我国目前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与速度均高于城市[1].因此,在新形势下探讨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方云;毛伟;高荣;苏普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不同年龄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直肠肛管测压的特点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的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直肠动力学及排便感觉的特点.方法 采用加拿大莱博瑞医疗技术公司的肛门直肠动力分析仪(Ano-Rectal Manometry System,ARM)对39例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患者及42例非老年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在术前及术后进行直肠肛管压力及感觉的测定.结果 老年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肛管静息压、括约肌功能长度、肛管排便压、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阈值及大耐受阈值与非老年出口梗阻性便秘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直肠及肛管对容量刺激具有低敏感、高耐受、高顺应性的特点,且肛门、直肠的协调收缩功能紊乱,不存在年龄差异;手术可解决直肠前膨出、黏膜脱垂等因素,但不能短时间内改善其他直肠动力学及排便感觉的异常因素.因此,除了手术治疗外,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同时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及饮食、生活作息的调整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肖问;王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32例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1].此病多见于绝经后妇女,亦可发生于生育年龄.外阴瘙痒是此病主要症状,患者多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32例,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陈军;郑连文;邹颖刚;贾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64排螺旋CTA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重症抑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能清晰显示头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并能区分斑块的性质,费用低廉、扫描时间短、无创、并发症少,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方面筛查的重要方法;但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伴重度抑郁症的患者可能增加其患脑梗死的发病率.本文回顾分析76例TIA患者1 w内及1个月内发生脑梗死的例数.

    作者:房铭辉;曹树臣;房迎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

    桡骨小头骨折是肘部常见骨折之一,约占肘部骨折的三分之一,其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克氏针内固定术、可吸收螺钉髓内固定、微型钢板内固定、桡骨小头单纯切除、桡骨小头置换等多种方式.对于严重的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采用何种术式一直是争论的焦点.笔者2005 ~ 2010年对我院严重桡骨小头骨折采用人工桡骨头置换术治疗6例,经随访效果满意.

    作者:李龙杰;李宏伟;纪振中;尹弘霁;程连杰;孙中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预注对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预注预防布比卡因心脏毒性反应的作用.方法 成熟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对照组予右美托咪定0 μg/kg,低浓度组予右美托咪啶5μg/kg,中浓度组予右美托咪定10 μg/kg,高浓度组予右美托咪定15 μg/kg.在10%水合氯醛4 ml/kg腹腔麻醉下,经右侧股动脉直接测压,经左侧股静脉置人导管给药.在实验组中,通过左侧股静脉10 min泵人相应剂量的右美托咪定0.5ml.10 min后以1ml/h泵入预定剂量0.75%的布比卡因,直至动物产生中毒症状为止,立即停止用药.布比卡因中毒的界定:ECG波形发生改变,增宽幅度>基础值20%,或出现心律失常、心率变化>基础值25%,MAP下降>25%.动物产生局麻药中毒症状时通过右侧股动脉抽取动脉血,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中布比卡因浓度.分析给人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与血中布比卡因浓度的关系.结果 四组实验大鼠的体重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基础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的布比卡因血浆药物浓度为(2.73±1.00) μg/ml;低浓度组的布比卡因血浆药物浓度为(2.79±1.09) μg/ml;中浓度组(4.63±1.56)μg/ml;高浓度组(3.61±1.60)μg/ml.对照组与中浓度组、低浓度组与中浓度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美托咪定预注对布比卡因引起的心脏毒性反应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贾佳;金立民;杨希革;王丹;李洪生;严进军;张新敏;夏映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右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前导联ST段抬高的心电图特征

    目的 分析右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前导联ST段抬高的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11例患者的右冠状动脉(或主要分支)闭塞,心电图表现为心前区导联ST段抬高,与前降支闭塞所致心前导联ST段抬高的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心前导联ST段抬高局限在V1至V3导联(或者V4),抬高明显的位置在V1或V2,演变过程中没有病理性Q波出现.结论 右冠状动脉闭塞可以导致心前区导联ST段抬高,心电图特征有助于判断梗死相关血管.

    作者:刘兴利;吴尉;庞文跃;孙兆青;杨川;张新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IgA肾病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9例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慢性HBV携带率高达7.18%.因此在临床上不乏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同时携带有HBV.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大多需要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治疗可能使病毒复制增加、肝病加重甚至发生重症肝炎,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对于其治疗,目前文献报道尚不一致.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科9例IgA肾病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例,经肾活检病理诊断分型后,给予拉米夫定、泼尼松联合咪唑立宾(MZR)治疗,改善了大部分患者的预后.

    作者:赵佰桥;徐锋;苗里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Wistar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的制备及指标判定

    目的 使用阿霉素(ADR)制备Wistar大鼠慢性心衰模型,并对心功能指标进行检测,为研究心衰发病机制和探寻有效治疗方法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两组,一组是正常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另一组是实验组,采用阿霉素大鼠尾静脉注射法制备心衰模型,每周1次,共6w.观察大鼠行为特征,末次注药2 w后称量大鼠终末体重(BW),心室重(VW),计算心体比(VW/BW),并进行心功能检测,包括心率(HR)、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及左室大压力上升及下降速度(±dp/dtmax),并对心肌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VW/BW明显增加,LVSP明显降低,LVEDP明显升高,±dp/dtmax则显著减小(P<0.05),病理学检测结果表明心肌出现典型慢性心衰样病理改变.结论 连续多次尾静脉注射ADR可显著损伤心脏的舒缩功能,是建立大鼠心肌病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的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

    作者:吴慧颖;才子斌;王芳;柳克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miRNA与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近来,小分子RNA( miRNA)特异性表达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热点.miRNA能够调控哺乳类动物编码蛋白质基因的30%,人类基因组大约编码超过1 000种的miRNA[1].研究miRNA组成和变化规律,对动脉粥样硬化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的确立大有助益.本文就miRNA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和进展加以概述.

    作者:苏绮;宋丽;石鑫;程熠;郑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精氨酸加压素、和肽素与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各种神经内分泌介质又促进心肌重构,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形成恶性循环.精氨酸加压素(AVP)就是这些神经内分泌介质中的一种,是心衰过程中引起钠水潴留的关键物质.AVP的血浆半衰期非常短,仅为10~ 30 min,其血浆测定较为困难.

    作者:王全珍;陈焕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疗效

    目的 探讨应用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肾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DBP和SBP均较服药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MAU、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75.0%( 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5/40),观察组为15.0% (6/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能够显著提高降压疗效,并改善早期肾损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卫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血压前期患者血管功能损害的预警指标

    目的 探索高血压前期人群血管功能损害的早期预警指标,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高血压前期患者100例,以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对与血管功能损害的相关指标,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1;24 h微量尿白蛋白、尿酸(UA);C反应蛋白(CRP);颈动脉超声等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前期人群多合并有肥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膳食方式如高盐摄入、吸烟、酗酒等.NO水平下降、ET-1水平显著上升;尿白蛋白排泄增加、UA水平升高;炎症标记物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颈动脉超声提示内膜增厚.结论 尽管血压在正常高值,高血压前期人群血管功能受损,可能是其心、肾等重要靶器官损害的基础.应积极对高血压前期人群进行干预,尤其是血管功能已明显受损的患者.

    作者:夏碧桦;冉群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及其判断预后的价值

    目的 检测乳腺癌患者术后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D(Cath-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表达及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5例乳腺癌术后癌组织及40例乳腺组织Cath-D和MMP-2表达,探讨二者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意义.结果 乳腺癌组织Cath-D和MMP-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二者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体积、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密切相关.乳腺癌组织中Cath-D和MMP-2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Cath-D和MMP-2的表达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乳腺癌组织Cath-D和MMP-2高表达,二者共同促进肿瘤发生发展,联合检测Cath-D和MMP-2表达水平可能预测患者预后.

    作者:李伟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乳癖霜外用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和AP-2α、C-erbB-2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乳癖霜外用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和AP-2α 、C-erbB-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疾病模型组、三苯氧胺软膏组、乳癖霜小、中、大剂量组.通过雌、孕激素联合制造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造模的同时给予不同的药物进行干预.30 d后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学和脏器系数的改变,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性激素的水平,Western印迹法测定各组大鼠乳腺组织AP-2α 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测定各组大鼠乳腺组织C-erbB-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乳癖霜外用能降低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乳头直径和高度,改善模型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调节血清性激素水平,降低模型大鼠乳腺组织中转录因子AP-2α 、癌基因C-erbB-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 乳癖霜外用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有显著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调节血清性激素水平及调节大鼠乳腺组织转录因子AP-2α 、原癌基因C-erbB-2蛋白的表达水平.

    作者:马民;李德辉;张桂娟;郭慧;廖锐;谭碧珠;曾晓婷;林逸民;黄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后与糖调节受损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 i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ICVD)的预后与糖调节受损的相关性.方法 对我院近些年来收治的ICV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预后与糖调节受损的相关性.结果 140例ICVD患者中糖调节正常(normal glucose regulation,NGR) 94例,糖调节受损(IGR)46例,其中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15例,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 25例,IFG 合并IGT 6例.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IHSS)>6分组的IGR患病率明显高于NIHSS评分≤6分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79,P<0.05).IGR组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5,P<0.05).IGR组患者1个月、3个月预后不良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22、9.15,均P<0.05).IGR是IC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IGR患者较非IGR患者ICVD预后不良的风险高4.10倍.结论 将OGTT列为早期常规筛查手段,提早发现IGR及DM对于改善ICVD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婉杏;蓝景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食管癌高发区人群咬检组织中hTERT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基因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T)基因蛋白在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122例咬检组织的端粒酶hTERT表达情况,其中正常36例,不典型增生50例,食管癌36例.结果 正常的食管组织hTERT阳性表达率为11.1%,不典型增生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44.0%,食管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88.9%.结论 端粒酶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食管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组织,提示端粒酶的异常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作者:李金丫;左静;刘亮;郭建文;左连富;王静;刘江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针刺联合莫沙必利预防脑卒中后吸入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吸入性肺炎是脑卒中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和影响其功能恢复.脑卒中引起的急性假性延髓麻痹易导致病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本文对近年我院收治的用鼻胃管营养支持的脑卒中病人采用前瞻性、随机、开放对照研究方法,观察莫沙必利联合针刺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徐素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