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双硫仑样反应10例分析

殷建团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 舒巴坦钠, 双硫仑样反应, 第三代头孢菌素, 性能稳定, 酶抑制剂, 疾病应用, 耐药率, 呼吸道, 感染性, 感染菌, 用药, 饮酒, 乙醇, 接触, 教训, 肺部, 低毒
摘要: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作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加酶抑制剂,因其性能稳定、耐酶,肺部感染菌对其耐药率持续较低,低毒、效果好,近年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应用广泛.但是在用药前后饮酒(或接触乙醇)易发生双硫仑样反应,教训深刻,现将笔者遇到的10例报告如下.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三级质量管理制度在护理程序中的应用

    本年度我院实施护理三级质量管理制度,将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临床护理,通过人性化的管理与实施,真正体现了护理工作的劳动价值,促进护理服务向重质量,重安全,重服务,重绩效方向发展.

    作者:高改燕;钟文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5年疗效随访

    本文介绍我科(ICU)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慢性阻塞性肺气肺住院病人86例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分析5年随访的临床效果.

    作者:徐永乐;张乐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精尿病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8例外科手术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案.结果 38例患者围术期血糖控制理想,平稳渡过手术期,均痊愈出院.结论 虽然两病并存,影响外科手术治疗,但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方案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谢春梨;梁桂月;廖维芬;曾小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的一种慢性过敏反应性疾病,临床上常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博利康尼联合溶液雾化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孔玉红;刘鹏珍;赵文芳;姚翠玲;乔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肺部CT平扫未见异常咯血患者36例分析

    咯血是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之一,常见原因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CT等影像学检查为咯血的重要检查,但常规CT平扫有时难以发现特异改变病灶并作出诊断,现就我院2002年1月~2008年8月初次咯血36例常规CT平扫未见异常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江贵源;苏玉琴;郭似惠;章笑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较常见的代谢疾病,我科从2004年~2008年在收治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66例,介绍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黄丽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日通气时间的探讨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每天佳通气时间.方法 将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60例患者随机分为间歇组和持续组.比较治疗前后及两组间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动脉血气的变化、平均住院日、气管插管率及面罩副反应.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逐渐减慢,血气分析指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比较,在心率、呼吸频率、气管插管率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两组间的平均住院日、面罩副反应及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在24小时、尤其是72小时的改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NIPPV治疗AECOPD并发呼吸衰竭,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持续NPPV治疗能够较快的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持续通气会增加患者出现面罩副反应的几率,两种治疗方法在气管插管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作者:施炜;吕志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用经临床实验证实的60例SSS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选60例窦缓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SSS组心率明显慢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SSS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SSS患者,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是早期诊断SSS的可靠的方法.

    作者:谷慧平;宗惠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自发性气胸微创手术方式的对比研究

    目的 评价腋下切口与胸腔镜手术治疗白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和卫生经济学效益.方法 对接受腋下切口与胸腔镜手术的白发性气胸118例患者的手术经过、疗效等临床资料及医疗费用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接近,胸腔镜手术在术后疼痛方面较优.胸腔镜手术医疗费用明显多于腋下切口手术(20,631±752 vs 11,385±350元),其主要来源是一次性手术耗材.结论 腋下切口与胸腔镜手术治疗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疗效接近,胸腔镜手术增加的医疗费用主要来自一次性手术耗材.

    作者:张韶岩;区颂雷;胡燕生;宋飞强;李昕;马旭晨;马欣欣;梁林;李栋;郭琳;孙震;张志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抗结核药物诱导的肝损伤的临床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05年3月1日~2007年2月1日在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进行抗结核治疗并符合研究标准的结核病人抗结核治疗中的肝功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的发生率为33.0%.190例(81.9%)发生在90天内.59例患者出现相关肝炎症状.其中胃纳差和恶心、呕吐症状常见,出现频率分别为67.8%和55.9%.死亡2例,病死率为0.9%.52例需要停药或修改方案,175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肝功能正常或好转.结论 结核病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诱导的肝损伤发生率较高,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许光辉;陈志宇;黄广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住院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沟通技巧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病程较长,咯血是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2007年1~6月住我院的患者196例,其中男性158例,女性38例,年龄在16~78岁,住院时间长6个月,短14天.经住院期间的观察,此类患者大多心态异常,临床表现为焦虑、恐惧、情绪低落等.现就结核病患者的沟通总结如下:

    作者:宋爱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浅谈变应性鼻炎患者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目的 本文通过测定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肺功能,探讨无支气管哮喘症状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变化及临床治疗的意义,为哮喘的早期预防和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统计变应性鼻炎患者47例,并设30例同龄健康患者作对照组.全部患者同时做常规用力通气肺功能检查: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吸量(FEF1),呼气峰流量(PEF),用力呼气中流量25%、50%、75%(FEF25,FEF50,FEF75).肺功能正常时加做支气管激发试验,肺功能异常时加做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 26例(55%)变应性鼻炎肺功能检测结果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21例(45%),异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差异,表现FEF 25,FEF 50,FEF 75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肺功能异常发生率61%,同时存在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阳性,提示变应性鼻炎患儿存在着发生支气管哮喘的危险.

    作者:黄秀香;杨敬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外周性病变18例分析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半自动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外周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18例肺部外周性病变的患者进行CT引导下半自动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 18例患者有17例获得阳性结果,阳性率94.12%(17/18).其中腺癌7例,鳞癌3例,转移癌1例,小细胞癌1例,肺结核2例,肺脓肿2例,炎性假瘤1例.并发痰中带血2例,占11.11%(2/18).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定位准确、诊断率高、并发症少,相对安全,易掌握.在肺部疾病尤其是肺部周围性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寸学;罗晓琴;王珠堂;姚刚;严亚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早期乳酸清除率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高乳酸血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

    目的 研究早期乳酸清除率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高乳酸血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高乳酸血症患者,计算患者开始治疗24小时后的乳酸清除率,PSI及CURB-65评分变化率,将研究对象分别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与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的起始乳酸浓度、治疗24小时后乳酸清除率及PSI和CUR8-65评分变化率并比较高乳酸清除率组与低乳酸清除率组治疗24小时后的死亡率、休克发生率和呼衰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 存活组与死亡组的起始乳酸浓度、PSI评分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酸清除率及CURB-65变化率存活组明显高于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治疗24小时后的死亡率、休克发生率和呼衰发生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结论 治疗24小时后的乳酸清除率是评价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高乳酸血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熊伟;王西华;赵云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24例急诊主动脉夹层临床分析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主动脉腔内的循环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的一种危重症.现将我院收治的24例AD患者临床表现及诊疗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涛;王用金;孔令煜;曹守冬;王青;艾秀华;李章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272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探讨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输液,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保护穿刺的静脉,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静脉留置针一般可以保留3~5天,好不超过7天.

    作者:钟文波;张芊芊;高改燕;陈梅;董丽;孙晓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23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我科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237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7例中男性136例(57.4%),女性101例(42.6%);年龄65~95岁,有基础疾病者174例(73.4%),出现并发症者96例(40.5%);173例(73%)有呼吸道症状;影像学检查多呈片斑片状模糊阴影;白细胞总数升高(≥10×109/L)仪66例(27.85%).结论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重,基础疾病多,并发症多,容易漏诊及误诊,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陈永红;林海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时机选择和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的转变,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科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转变,为病人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诸方面的高质量护理服务.在护理过程中,对病人及家属不失时机地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心理卫生教育及相关行为干预,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COPD患者呼吸锻炼依从性的调查研究及护理干预

    COPD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慢性病.近年来我们开始试用改良呼吸肌功能锻炼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研究,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们吸取瑜伽呼吸操之精华自编了一套呼吸肌锻炼方法.采用自编呼吸操由经过专门锻炼的课题小组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我们调查患者的依从性并给予护理干预,现将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文华;王慧玲;林秀芝;朱迎春;张海燕;南桂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水通道蛋白与支气管哮喘

    水通道蛋白一种跨膜蛋白,具有多种生埋功能,同时它也参与多种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它在许多病变组织中高表达,但在大多数正常组织中低表达,故可作为分子标志物而成为许多疾病治疗的靶点.在支气管哮喘中它的表达较高并且与炎症细胞的定向运动有关,已有研究表明,它有可能成为免疫治疗或基因治疗的靶点.

    作者:唐顺广;倪松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