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魏酸钠对佐剂关节炎大鼠血清瘦素和白介素-1的影响

刘玮;李振英;曲义坤

关键词:阿魏酸钠, 类风湿关节炎, IL-1, Leptin
摘要:目的 研究通过阿魏酸钠对佐剂关节炎(AA)大鼠血清中的瘦素(Leptin)、白介素(IL)-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0.1ml/只于大鼠右后足跖部皮内而复制AA动物横型.在建模后的第11天,大鼠继发性关节炎出现.治疗组AA大鼠腹腔内注射阿魏酸钠40 mg.kg-1.d-I,连续注射14 d.直至第26天对大鼠足爪肿胀度的抑制有显著性时,用ELISA法检测各组AA大鼠血清中Leptin、IL-1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组AA大鼠血清中Leptin水平低于模型组,IL-1水平低于模型组,且血清中Leptin的表达水平与IL-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阿魏酸钠明显抑制了 AA大鼠血清中Leptin、IL-1的表达水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颈动脉供血状况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

    高血压患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长期高血压可造成颈动脉不同程度的损害,如内径增宽,动脉僵硬度增加,内膜损害,内中膜厚度增加,斑块形成等[1].颈动脉作为人体的表浅大中动脉,是全身动脉硬化的窗口.

    作者:赵晓军;李丹;陈长香;王建辉;薛永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人记忆障碍改善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记忆干预对社区记忆障碍老年人记忆的改善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唐山市社区内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评分<22分的老年人50例,进行针对性记忆训练6个月.分别在训练3个月、6个月时进行评分.结果 干预3个月与干预前比较,RBMTⅡ评分5项提高;干预6个月后与干预前比较,6项评分提高;干预6个月后与3个月比较,5项有提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6个月不间断的记忆干预明显提高了社区记忆障碍老年人的记忆评分,改善了老年人的记忆力,值得在社区推广.

    作者:刘瑞华;陈长香;李淑杏;吴黎明;王建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Adv-shRNA抑制NRP2表达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通过特异性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神经纤毛蛋白2(NRP2)基因的表达,检测RNA干扰片段对SGC790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NRP2的特异性RNA干扰腺病毒载体转染至胃癌细胞SCG7901 72 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转染后NRP2基因mRNA表达情况;MTT法检测胃癌细胞增殖情况;Westerm印迹检测转染后NR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将NRp2-shRNA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至胃癌细胞SGC7901.各重组腺病毒转染组NRP2 mRNA水平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其中以NRP2-shRNA-3抑制效应强.阴性对照组与空白组细胞增殖迅速,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经腺病毒载体转染后细胞增殖程度显著减少,与前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组NRP2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而阴性对照组与空白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重组腺病毒载体NRP2-shRNA可有效抑制胃癌细胞SCG7901中NRP2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细胞增殖,可作为动物实验的理论基础和前期条件.

    作者:毛东;付晓光;陆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hs-CRP、IL-6水平变化及他汀类药物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脑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前后炎症因子的变化,以及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 脑动脉狭窄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4,术前5d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和对照组(n=34,仅常规治疗).观察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阳J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清hs-CRP、IL-6含量显著升高(P<0.01);术后3个月、6个月阿组患者血清hs-CRP、IL-6水平较术后24h下降,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可引起局部及全身炎症反应,血清hs-CRP、IL-6水平升高.阿托伐他汀具有抗炎作用,将可应用于支架术后再狭窄的防治.

    作者:黄越冬;段金梅;莫建伟;向绍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大黄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分子保护机制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分子保护机制.方法 大鼠被膜下注射5%硫磺胆酸钠制成大鼠SAP模型,用大黄素干预后,观察其血浆淀粉酶的改变.同时,观察在同一时间内血浆中ILlβ、TNF-α、IL-8和ILl0改变的时效关系.结果 大黄素明显降低SAP大鼠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减轻胰腺局部的炎症;在改变胰腺外器官的炎症反应、减轻肺组织及肝组织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的同时,降低血浆中致炎因子IL-lβ、TNF-α、IL-8的浓度,升高抑炎因子IL-10的浓度.结论 大黄的主要成分大黄素对SAP大鼠有降低胰淀粉酶的治疗作用,并对大鼠SAP时全身炎症的肺、肝、小肠黏膜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负性调节促炎因子IL-1β、TNF-α、IL-8表达,正性调节抑炎因子IL-10有关.

    作者:王林;余亮科;王原;曹克勇;李靓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紫外线照射对果蝇凋亡相关基因reaper、grim、hid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紫外线照射对果蝇凋亡相关基因reaper(rpr),grim,hid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8h内羽化果蝇,雌雄分开培养至10日龄,紫外线照射0,0.5,1,1.5,2h.提取果蝇总RNA,运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各组果蝇rpr、grim、hid基因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果蝇rpr、grim、hid基因表达较弱,照射后rpr、grim 、hid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结论 紫外线照射可增加果蝇凋亡相关基因rpr,grim,hid的表达,可能是其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之一,但照射达到一定时间,基因表达减弱,可能是其引起衰老的原因.

    作者:应琼琼;刘婷;顾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逆转录病毒介导系统感染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目的 利用包装生产逆转录病毒感染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为细胞重编程提供技术保证.方法 利用组织块贴壁法体外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包装生产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逆转录病毒上清液.收集逆转录病毒上清液感染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逆转录病毒感染成纤维细胞.结果 体外成功原代培养出人皮肤成纤维细胞.293T细胞包装生产携带GFP基因的逆转录病毒上清液.包装生产后逆转录病毒成功地感染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结论 逆转录病毒介导系统是人皮肤成纤维细胞重编程的有效基因转移载体.

    作者:张清华;艾民;蒋知新;沙杭;高毅;卢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原玉树地区药食两用植物芜菁的抗衰老作用

    目的 探讨中藏药芜菁不同提取物对亚急性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 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5%D-半乳糖10ml/kg建立衰老模型,通过自制的中藏药芜菁水、95%乙醇、石油醚、水醇醚混合提取物对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以每日400 mg/kg灌胃,并用生理盐水和VE灌胃做对照组,连续6w.处死后测定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免疫器官重量指数.结果 芜菁不同提取物组及VE阳性对照组均能提高D-半乳精致衰老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P<0.01),降低丙二醛(MDA)的活性(P<0.01),并能提高肝组织中谷胱甘肽(GSH-Px)的活性(P<0.0l),乙醇、石油醚提取物疗效较好.结论 芜菁对于D半乳糖诱发的亚急性衰老模型有明显的延缓衰老作用.

    作者:王花;吴萍;文绍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与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心力衰竭患者120例,男76例,女44例,平均年龄(66.7±11.3)岁;测定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等指标;酶联免疫法(EUSA)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结果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体重指数、腰围、甘油三酯、ApoB、血红蛋白、白蛋白和血糖呈负相关,与二尖瓣E/E’呈正相关.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脂联素水平较单纯心力衰竭患者下降;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ApoB、BUN、肌酐、CRP、血糖、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单纯心力衰竭患者;HDL、ApoA1低于单纯心力衰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围、血红蛋白含量和E/E’与合并代谢综合征心力衰竭患者的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r=-0.425,P=0.032;r=-0.562,P=0.001;r=-0.402,P=0.045).结论 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其下降与炎症、心脏舒张功能异常有关.

    作者:胡尔西旦·那斯尔;再吐娜·克里木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子宫恶性肿瘤介入治疗35例

    妇科恶性肿瘤早期行放化疗及手术综合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但部分患者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尤其老年患者,肿瘤体积巨大,并且伴随阴道出血情况较严重,腹腔淋巴结转移等原因丧失了手术的佳时机.

    作者:杨亚培;王武亮;邓克红;袁博;王晨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对VEGF及ICAM-1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面积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C组)、EPO干预组(D组).C组、D组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EPD预处理组于缺血开始前2h予腹腔注射EPD3000 U/kg;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在手术前2h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再灌注24h后进行脑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行HE染色、Nissl染色以及VEGF和ICAM-1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组织学变化,计算缺血侧大脑皮层VEGF及ICAM-1的表达情况.另选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按上述方法造模及分组,在缺血再灌注24h后行10%红四氮氯唑(TTC)染色,测脑梗死的面积.结果 C组梗死体积占全脑体积的百分比与D组明显增大(P<0.01),B组未见脑梗死灶.光镜下A、B组仅见少数VEGF、ICAM-1阳性细胞,C、D组VEGF、ICAM-1阳性细胞数均高于A、B组(P<0.O1),D组VEGF阳性细胞数高于C组(P<0.01),D组1CAM-1阳性细胞数低于C组.结论 EPD预处理可抑制缺血损伤,减小脑梗死体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VEGF表达、下调ICAM-1而实现的.

    作者:孙晓佳;孙宇;孙霓;王胜军;李秀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降脂通络软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不稳定型心绞痛(UA)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预后,如果不能恰当及时的治疗,患者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而炎症反应在此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认为炎症的特异性血清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增高,对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有相关性[1].

    作者:李中玮;宋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微量白蛋白尿(MAU)的相关性及AASI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172例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的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文献方法计算AASI,以AASI<0.55或AASI≥0.55分为两组,比较各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的差异,以及与AASI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比较,在AASI≥0.55组中,其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水平显著高于AASI<0.55组(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ASI与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IMT(r=0.560,P<0.001)、颈动脉斑块指数(r=0.591,P<0.001)、MAU(r=0.538,P<0.001);控制年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血肌酐水平、eGFR等因素后,偏相关分析显示,AASI仍与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显著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均与AASI独立相关,其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60、0.252、0.337,P<0.001.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AASI与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水平呈显著正相关,AASI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李明阳;靳英;陈蕾;张伟;刘波;王建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体系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HO)/一氧化碳(CO)体系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62~68岁COPD患者87例,依据COPD诊治规范分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并以同年龄段健康人2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气分析、肺功能及血清HO-1水平,采用乐宏元等方法检测全血COHb,采用放射免疫竞争抑制分析法检测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结果 老年COPD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以及机体乏氧状态的逐步恶化,HO-1、COHb和cGM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检测HO-I、CO和cGMP水平有助于老年COPD患者的诊断以及严重程度的评估.

    作者:马雪梅;朱贵明;鲍文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云南白药气雾剂预防甘露醇致静脉炎56例

    20%甘露醇被广泛应用在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以及某些眼部疾病的治疗中,对减轻临床症状、治愈疾病起到重要的作用[1].但是由于高渗溶液本身的特性,对局部静脉和组织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输注过程中患者常感觉局部疼痛、肿胀感;尤其是一日内要输入几次甘露醇的患者,局部症状更明显,严重者会出现静脉炎的症状.

    作者:王春华;钱文茹;邬淑雁;李森龙;王树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与内脂素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内脂素作为细胞外酶的形式,即烟酰胺磷酸二核糖转移酶,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生物合成的基础,也是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关键[1].还可以调节依赖NAD有关长寿的去乙酰化酶1(SLRT1)的活性[2].

    作者:杨裕华;王际莘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中的血压控制

    牙周病和牙体病是老年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主要的诊疗措施之一就是牙拔除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口腔专科医师缺乏相关专业的知识,缺乏有效控制术中血压波动的方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口腔疾病的治疗.

    作者:徐斌;彭良文;杨玲娣;朱淑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结直肠癌缺失基因功能区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缺失(DCC)基因功能区转染表达后对结肠癌细胞SW1ll6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通过脂质体法将含有DCC基因胞内区功能域(3727-3792 bp)的重组表达载体pIRES2-EGFP-DCC转染到结肠癌细胞SWI116,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UNEL、AO/EB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转染SWl116细胞36 h后,MTT比色法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胞数目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AO/EB染色及TUNEL法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有大量凋亡细胞,对照组未见凋亡细胞.结论 DCC基因的胞内功能域(3727-3792 bp)具有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张旭浩;焦海展;吴亚冉;张凯峰;门丽慧;赵青;韩博;巩春玲;丛中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疲劳应激对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大鼠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含量和4型G蛋白耦联受体表达的影响及通络干预的作用

    目的 方法 探讨通络干预对疲劳应激致内皮功能障碍大鼠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水平和主动脉4型G蛋白耦联受体(GPR4)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疲劳应激组、人参组和通心络组.采用“基础饮食+负重力竭游泳”方法建立疲劳应激模型.通过游泳时间、爬杆时间评价模型建立,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内皮形态,并检测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评价内皮功能;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lp-PLA2水平,应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主动脉GPR4 mRN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疲劳应激组血管内皮结构损伤,内皮分泌NO明显减少,ET明显增加(均P<0.05).疲劳应激组血清lp-PLA2水平显著升高(P<0.01),主动脉GP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人参、通心络干预后,血清NO水平明显增加,血浆ET含量明显降低(均P<0.01);血清lp-PLA2水平明显下降(均P<0.01),主动脉GPR4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疲劳应激模型大鼠血管内皮出现明显损伤,血清lp-PLA2含量明显增加,主动脉GP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通络治疗能显著降低疲劳应激大鼠血清lp-PLA2水平,抑制主动脉GPR4 mRNA和蛋白表达,因此通络治疗可有效抑制ox-LDL对血管内皮的损伤.

    作者:韩建科;魏聪;贾振华;常丽萍;王宏涛;张彦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鼓浪屿微小气候对高血压患者疗养效果的影响

    目前控制血压,提高降压达标率是高血压治疗的核心[1].我院地处著名的海滨疗养地鼓浪屿,自然疗养因子丰富.笔者于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在院疗养的37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志彬;李秀增;余涛;陈月英;李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