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

王明盛;林建英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重建术, 搭桥术
摘要:脑血管重建术是指采用手术方法重新建立脑的侧支循环通路,包括颅内-颅外动脉搭桥术等直接血管吻合技术,或头皮动脉-硬脑膜动脉-颞肌-脑皮质血管粘连成形术等间接建立脑血流等方法.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老年人退变性腰椎滑脱的CT表现及临床分析

    退变性腰椎滑脱(DS)是老年人腰腿痛常见的病因之一.Newman认为该病大多伴有椎间盘及椎小关节的退行性变,于1955年首次提出退变性脊椎滑脱的概念[1].DS是脊椎滑脱的常见类型,并和椎间盘病变、腰椎管狭窄、韧带肌肉病变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王琳;刘太运;李孝忠;张洁;徐世伟;杨玉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14例临床疗效

    糖尿病肾病(DN)是目前欧洲和美国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原因,其在我国ESRD中所占比例逐年攀升,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积极保护肾功能,减少尿蛋白,控制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1].

    作者:李丹;徐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苷肌肽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39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寿命不断延长,全球入口出现老龄化趋势,痴呆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病后引起的痴呆,包括记忆、语言、视空间功能不同程度受损,人格异常和认知能力降低,常伴行为和情感异常,日常生活、社交和工作能力明显减退.本文采用脑苷肌肽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观察其临床疗效.

    作者:刘敏;孙宏侠;白春艳;周艳;李宗树;张明明;齐英斌;侯岩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中的血压控制

    牙周病和牙体病是老年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主要的诊疗措施之一就是牙拔除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口腔专科医师缺乏相关专业的知识,缺乏有效控制术中血压波动的方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口腔疾病的治疗.

    作者:徐斌;彭良文;杨玲娣;朱淑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鼓浪屿微小气候对高血压患者疗养效果的影响

    目前控制血压,提高降压达标率是高血压治疗的核心[1].我院地处著名的海滨疗养地鼓浪屿,自然疗养因子丰富.笔者于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在院疗养的37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志彬;李秀增;余涛;陈月英;李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重症监护室老年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评分及其与甲状腺功能五项的相关性

    老龄病人由于各系统器官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随增龄而衰退,并且呈进行性不可逆变化,因此,老年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均与年轻人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明显特征,容易发生危重症,且预后较差[1].

    作者:欧阳琳;侯粲;伍国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晚期癌痛病人氟比洛芬酯自控镇痛的疗效

    疼痛是一种主观的意识,癌性疼痛不仅给患者造成巨大的肉体和精神的痛苦,还影响机体的免疫和消化等功能.芬太尼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镇痛及癌性疼痛的治疗,但对于晚期癌痛患者,其潜在的副作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更加明显.

    作者:高嵩;刘宗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颈动脉供血状况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

    高血压患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长期高血压可造成颈动脉不同程度的损害,如内径增宽,动脉僵硬度增加,内膜损害,内中膜厚度增加,斑块形成等[1].颈动脉作为人体的表浅大中动脉,是全身动脉硬化的窗口.

    作者:赵晓军;李丹;陈长香;王建辉;薛永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Frat1与β-caten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

    目的 探讨Frat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Frat1与β-catenin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对115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标本中Frat1和β-catenin的表达进行检测,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在NSCLC中,Fratl的表达与肺癌组织的低分化(P=0.035)、淋巴结转移(P=0.019)、TNM分期相关(P=0.010);β-catenin的表达与肺癌组织的低分化(P=0.017)、淋巴结转移(P=0.0 07)、TNM分期相关(P=0.016);Fratl的表达与β-catenin的表达有相关性(P=0.003).结论 Fratl和β-catenin与肺癌的低分化、转移、高级别TNM分期等恶性表型有关,二者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有相关性,Fratl可能成为NSCLC患者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张勇;王业林;王恩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hs-CRP的关系及意义

    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包括脑梗死[1].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它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超敏C反应蛋白( ha-CRP)是这种炎症反应的敏感性指标.

    作者:张全福;靳双荣;肖永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原发性肝癌中Kindlin-2蛋白对血管生成的作用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肝癌中Kindlin-2蛋白对血管生成的作用,探讨其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方法 以97例原发性肝癌标本为观察组,60例正常肝组织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两组中Kindlin-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表达.结果 Kindlin-2、VEGF和CD34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高表达,Kindlin-2、VEGF和CD34表达与肿瘤体积、转移及Ki67增殖指数有关;相关性分析显示Kindlin-2、VEGF和CD34之间均呈正相关性.结论 Kindlin-2、VEGF和CD34高表达对原发性肝癌进展有重要促进作用,Kindlin-2可能介导VEGF分泌增强而诱导CD34阳性的肿瘤血管生成.

    作者:洪水翔;赖日勇;廖光宏;钟玮平;胡宝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修复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目前已知强的促细胞生成因子,在促血管生成、创伤愈合和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作用巨大,同时也在胚胎发育以及肿瘤的形成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1].

    作者:赵宇;孙立伟;姜锐;申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栓抽吸术联合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目的 观察血栓抽吸(TA)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有血栓负荷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70例(年龄≥65岁)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脉血栓负荷病变患者,在AMI常规治疗基础上均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并随机分为TA联合PCI组(45例)和单纯PCI组(25例).TA联合PCI组加用DiverC.E.血栓抽吸装置.比较两组病人一般发病资料和TIMI血流分级、ST段抬高和回落百分比、心肌显色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 两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ST段抬高和回落百分比(sumSTR)、心肌显色分级(MBG)、LVEF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期间TA联合PCI组MACE发生率较单纯PCI组低.结论 TA联合血小板膜受体拮抗剂是治疗AMI伴有血栓负荷病变有效的手段,能够更大程度改善冠脉血流和梗死区域的心肌灌注,挽救濒死心肌,减少MACE事件发生,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栓负荷病变患者的左室功能,改善预后.

    作者:索传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阿托伐他汀钙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造成人类致死、致残的严重心血管事件;其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内的不稳定斑块破裂,继而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

    作者:王立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早期血磷水平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以往研究显示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和低蛋白血症是影响老年CAP预后的危险因素[1].而对于电解质紊乱,临床多关注于血钾、钠、氯的变化,而对血磷的变化认识不足.本研究旨在观察老年CAP患者早期血磷水平,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朱海英;于常英;卢冬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

    脑血管重建术是指采用手术方法重新建立脑的侧支循环通路,包括颅内-颅外动脉搭桥术等直接血管吻合技术,或头皮动脉-硬脑膜动脉-颞肌-脑皮质血管粘连成形术等间接建立脑血流等方法.

    作者:王明盛;林建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太极拳锻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

    研究认为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参与了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1].本研究观察太极拳锻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降低血压的作用机制.

    作者:陈辉;周亚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胆固醇水平升高对tau蛋白磷酸化程度增加的影响

    目的 观察海马胆固醇含量升高后tau蛋白磷酸化程度的变化,探讨其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水迷宫训练大鼠7d筛选合格大鼠后,海马直接注射不同剂量胆固醇,72 h后水迷宫检测行为学变化,并以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注射胆固醇后72 h,中高剂量组大鼠水迷宫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tau蛋白PHF-1位点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P<0.01),tau-1明显降低(P<0.01),总tau蛋白(R134d)无明显变化.结论 海马胆固醇水平升高可导致tau蛋白磷酸化程度增加,可能参与AD的形成.

    作者:覃红斌;魏蕾;张京伟;唐军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微量白蛋白尿(MAU)的相关性及AASI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172例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的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文献方法计算AASI,以AASI<0.55或AASI≥0.55分为两组,比较各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的差异,以及与AASI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比较,在AASI≥0.55组中,其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水平显著高于AASI<0.55组(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ASI与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IMT(r=0.560,P<0.001)、颈动脉斑块指数(r=0.591,P<0.001)、MAU(r=0.538,P<0.001);控制年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血肌酐水平、eGFR等因素后,偏相关分析显示,AASI仍与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显著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均与AASI独立相关,其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60、0.252、0.337,P<0.001.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AASI与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水平呈显著正相关,AASI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李明阳;靳英;陈蕾;张伟;刘波;王建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子宫恶性肿瘤介入治疗35例

    妇科恶性肿瘤早期行放化疗及手术综合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但部分患者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尤其老年患者,肿瘤体积巨大,并且伴随阴道出血情况较严重,腹腔淋巴结转移等原因丧失了手术的佳时机.

    作者:杨亚培;王武亮;邓克红;袁博;王晨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