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锚钉治疗髌骨下极撕脱骨折的护理探讨

杨发惠

关键词:锚钉治疗髌骨下极撕脱骨折, 护理
摘要:髌骨下极骨折属关节内骨折,手术方法很多,近年来,我科对髌骨下极骨折采用锚钉髌骨环形固定术,手术操作简单,骨折固定可靠.膝关节可早期活动,避免关节僵硬.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食品卫生标准在卫生监督管理中的问题

    随着我国《食品卫生法》的不断完善,食品卫生标准也有了新的要求和规划.食品卫生标准不仅是判断食品是否符合卫生要求的基本手段,同时也是卫生监督管理机构执行其职的法律依据.在食品卫生标准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食品卫生标准在卫生监督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旨在论述食品卫生标准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卫生监督管理中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通过完善食品卫生标准在卫生监督过程中的措施,以便更好的实现卫生监督管理职能的发挥和落实.

    作者:周家元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4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的观察要点和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总结4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资料,分析护士全面细致地观察病情,实施的护理措施.结果 无一例产妇死亡,治疗成功,痊愈出院.结论 通过及时观察和精心护理,能有效地降低其病死率和后遗症的发生,对母婴生命安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迎春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胆囊结石中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治疗胆囊结石的2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224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4例)和对照组(88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术.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镇痛泵使用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减少较之开腹手术更好.

    作者:王承煜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肝腹水患者腹腔穿刺放液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肝腹水腹腔穿刺放液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34例肝硬化并发腹水的患者实施腹腔穿刺放液术.结果 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4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对腹腔穿刺放液的肝腹水患者,除了积极主动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治疗以外;及时加强与疾病、手术和身心相关的临床护理对策也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王玮;苏云云;王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浅谈如何做好急救护理工作

    我院急救中心是一所依附于医院形式的急救中心,是我市唯一的医疗救护绿色通道,肩负着全市20余万人民群众的急诊救护工作.现将急救护理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吕艳杰;王蕊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经尿道电灼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本文探讨女性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及疗效.方法 对56例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辅助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28例,采用经尿道电灼术,对照组28例,采用普通药物治疗.结果 28例均采用经尿道电灼术治疗及术后采用化疗药物常规作膀胱腔内灌注,无特殊并发症发生,无1例复发.结论 对于女性腺性膀胱炎膀胱镜检查是初步诊断的依据,主要靠病理来确诊.经尿道电灼术加腔内化疗是有效的方法.

    作者:汪正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糖尿病患者下肢手术中麻醉药物的临床观察

    目的(1)研究0.5%耐乐平连续腰麻用于糖尿病患者下肢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研究血糖水平对麻醉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1)选择糖尿病下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比较2组患者痛觉阻滞程度、高阻滞平面,运动阻滞程度;(2)观察不同血糖水平对麻醉临床效果的影响.结果(1)2组患者均可达到完善的镇痛效果,但耐乐平的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大运动阻滞时间均比布此卡因显着延长(p<0.05);(2)术前血糖水平<7.8mmol/L麻醉效果佳,术前血糖水平>11.2mmol/L麻醉效果不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小剂量0.5%耐乐平连续腰麻用于糖尿病患者下肢手术具有麻醉效果确切,在临床上安全可行;(2)适宜血糖水平麻醉效果好.

    作者:魏军;李昌祁;张宝华;李俊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关于术后疼痛护理的相关探讨

    外科手术是根治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其术后疼痛给患者带来了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影响着术后疾病的转归.

    作者:林雄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O型血孕妇产前IgG抗体效价检测意义和价值

    目的 探讨新生儿溶血病与血型为0型孕妇抗体效价的关系.方法 筛选O型血孕妇丈夫为A型、B型、AB型,抗体效价(IgG抗A(B)抗体)水平≥1:64的夫妻所生新生儿是否换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出生时做血型鉴定、胆红素、血红蛋白测定和溶血实验检测,以评价孕妇血型抗体效价和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结果 孕妇血型抗体效价越高,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机率越大.结论 孕妇血型抗体效价的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的监测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可作为判断胎儿出生后能否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重要筛查项目.

    作者:兰新志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四手操作技术在下颌阻生齿拔除应用效果体会

    目的 探讨四手操作技术在下颌阻生齿拔除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93例进行下颌阻生齿拔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即四手操作治疗组患者48例共59颗牙,对照组即传统治疗组患者45例共53颗牙,分别记录2组工作时间和患者满意度,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平均工作(56.23±8.42)min,实验组平均工作(32.51±7.56)min.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工作时间缩短,工效提高率42.18%.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5.83%,对照组为48.89%,经x2检验,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四手操作技术能有效提高下颌阻生齿拔除术的工作效率,使患者满意度提高,适合在下颌阻生齿拔除中推广.

    作者:闫冬枝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手足口病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采取有效消毒隔离措施,重视患儿的皮肤、口腔等护理.结果 本组93例手足口病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8d,全部临床治愈出院,无并发症.结论 采取必要的消毒隔离措施是护理的基础工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患儿健康的关键所在.

    作者:朴日红;白雪;侯艳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关于妇产科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

    大多数妇产科患者有抑郁、焦虑、恐惧、睡眠差等问题,妇产科护士在照顾病人时应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表现制定不同的护理措施,让患者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下接受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文玉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微创腔镜胆囊摘除术的注意事项

    微创腔镜技术在现代腹腔手术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微创腔镜技术有效的减少了患者术后创口,为加快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在微创腔镜胆囊摘除术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如何注重手术中的注意事项,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恢复成为了医生与护理人员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就微创腔镜胆囊摘除术的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论述.

    作者:龙伟彬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分析探讨肾病患者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

    本文分析了住院肾病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对策,落实安全措施,其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是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氟比洛芬酯治疗癌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联合氟比洛芬酯(凯纷)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43例中重度癌痛患者进行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疼痛强度、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疗效确切,镇痛效果明显.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好转.结论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联合氟比洛芬酯(凯纷)能有效控制癌性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廖志伟;周同冲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分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组织显著减少,代以脂肪髓,引起造血功能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虽然多数病人原因不明,但临床诊断时应尽量仔细收集各种病史资料,以争取找到有关病因线索,对预防再障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1].

    作者:吴兴国;李永萍;陈则文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加强卫生系统专项资金管理的监督执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卫生医疗系统专项资金是指国家为了扶持、发展卫生医疗事业而专门设立的,具有专门来源和专门用途的资金.专项资金的来源包括国家安排拨付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和项目实施单位自筹资金,以及具有专门用途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基金、群众“一事一议”资金等;使用范围及其金额由该专项资金设立机构确定.

    作者:侯晓颖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护理对策.方法 对73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化疗期间护理,饮食指导及出院指导,从而顺利完成化疗.结果 本组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全过程,护理工作满意度100%.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静;王化香;吕召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急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的意义与重要性.方法 将经院前急救的62例脑出血患者定为观察组,由家属直接送入医院的58例定为对照组,2组就治愈、好转、死亡和总有效率等预后指标进行分析对照.结果 观察组总死亡率为1.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19%,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是急性脑出血患者救治成功的重要环节,对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崔广会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浅析冠心病的分级预防方法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脉粥样化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发生冠状循环障碍,引起心肌氧供需之间失衡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程度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由于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从而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一杀手”.但是冠心病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的.为此,本文结合临床,从几个层级探讨了冠心病的有效预防方法.

    作者:洪文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