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人文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袁琼兰

关键词:人文护理, 临床应用
摘要:在护理实践中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对病人进行护理的同时,具有整体护理患者的内在心理和外在环境所需的人性化氛围,与此同时能够体现一名护士个体的职业素养和个体品格;人文护理追求的是以人为本,对护理的整个过程追求真、善、美认识和情感体现,也是实现人性化和人道化护理服务的行业体现.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AST、LDH、CK、CK-MB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氩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法及速率法对7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和40名健康儿童血清AST、LDH、CK、CK-MB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支气管肺炎患儿组血清AST、LDH、CK、CK-MB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检测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AST、LDH、CK、CK-MB活性对其心肌损害及病情变化的检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徐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疗效分析

    糖尿病肾病(DN)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的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主要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本文选择10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糖尿病肾病的中医临床进行了探究和分析.

    作者:蔡惠滇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治疗胆石症100例疗效观察

    通过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观察,来探索胆石症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从而降低手术率和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

    作者:程俊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Hepcidin表达调控与铁代谢研究进展

    Hepcidin是肝脏特异性表达的一种小分子抗菌肤,是铁代谢的负调节激素.本文主要介绍了多种因素对Hepcidin表达调控的影响及Hepc与参与铁代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铁代谢及其相关疾病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作者:张媛媛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RICU中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研究进展

    由于非肺部感染性病变和原有肺部感染性病变进行机械通气治疗48h以后,到拔除人工气道后48h以内发生的肺实质性感染性炎症.

    作者:张艳;张桦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盐酸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74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本文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4例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 本组74例显效39例,占52.7%;有效33例,占44.6%;无效2例,占2.7%.结论 胺碘酮在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中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刚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白山市2010年蛔虫监测数据分析

    目的 了解白山市蛔虫感染情况及感染因素.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Kato-Kotz厚涂片法),对各调查点所有人群进行采样,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共检测23742人,阳性1987例,阳性率8.37%.与1989年调查结果相比,蛔虫感染率下降20.93%.结论 多年来卫生部门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经济发展、生产模式、健康教育、改水改厕,蛔虫感染率出现大幅度下降.

    作者:吴良杰;张静屏;周静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高血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是否有效的控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方法 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的100例患者观察和分析,探讨高血压的临床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结果 住院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控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

    作者:丁筱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脊髓损伤后肌痉挛临床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肌痉挛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治疗.方法 对234例脊髓损伤患者脊髓损伤后肌痉挛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早期(发病2周内)应用N6治疗组相比未应用N6治疗组其脊髓损伤后痉挛的发生率明显减低(P<0.05);晚期应用N6治疗组其痉挛治疗的有效率相比未应用N6治疗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 脊髓损伤后早期应用N6治疗可以有效预防损伤后肌痉挛的发生,晚期应用N6治疗可以有效提高肌痉挛后治疗的好转率.

    作者:王文龙;田江宜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新研究结果显示,腰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状,不只是单纯的机械压迫所致,还包括软组织因素,神经传导异常,自身免疫,炎性介质,化学反应等诸多因素.通过应用补肾水腰汤加减辩证论治治疗120例,取得优良效果.

    作者:田晶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抑癌基因PML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基因(promyelocytie leukemia,PML)在宫颈病变组织中表达量的变化.方法 选取以下宫颈病变新鲜组织标本,包括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I)28例、CIN Ⅱ 20例、CIN Ⅲ26例、宫颈原位癌18例、宫颈浸润鳞癌Ⅰ期21例、Ⅱ期21例、Ⅲ期6例、Ⅳ期2例、复发性宫颈癌2例(包括宫颈癌腹腔转移组织1例)以及因其他疾病切除子宫病理证实为慢性宫颈炎者30例.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ML在各种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 PML的表达量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x2=113.02,P<0.00、r=0.26,P<0.00).结论 PML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林云恩;李清秀;王莉;谭佩婵;刘桂红;何志晖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

    护理安全关系着病患的康复,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和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的重要标志.本文就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做出剖析,浅谈几点对这些因素的防范策略.

    作者:徐建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对基层医院住院患者实施护理健康教育指导的质量分析与对策

    为了解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时理清影响基层医院住院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知因素,而让护理人员更好的了解患者并对他们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因此,要想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指导效果,必须提高陪护人员对保健知识及疾病的认知度,对护士进行定向培训,除此之外,应该定期对住院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培养乐观而坚强的品质.

    作者:高延敏;陆晓云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提高分析

    临床医学检验是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是通过对标本的正确收集与检测,为临床提供准确和及时的报告.随着医疗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高低与检验结果呈正相关,因此,笔者综合分析目前医学检验技术,总结提高临床检验技术的方法措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作者:侯小红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4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的观察要点和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总结4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资料,分析护士全面细致地观察病情,实施的护理措施.结果 无一例产妇死亡,治疗成功,痊愈出院.结论 通过及时观察和精心护理,能有效地降低其病死率和后遗症的发生,对母婴生命安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迎春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8月我科门诊6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予针刀治疗.结果 6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其中1次治愈31例,2次治愈10例,3次治愈9例,4次治愈7例,5次治愈3例.治愈率100%.结论 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显着,值得推广.

    作者:李乐敬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依那普利联合长效降压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高血压可以促进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动脉血栓形成;血压骤然升高可引起破裂而致脑出血,高血压严重的并发症是脑中风.笔者认为运用依那普利联合长效降压片治疗高血压可以使患者血钾轻度升高,血尿酸下降,并且可避免单用其中的一种药导致的高血钾、低血钾、高尿酸血症等.两药联合运用治疗高血压安全有效.

    作者:张博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普通外科中住院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分析及控制

    为避免因素间的混杂及交互作用,经回归性分析筛选出5个显著变量,分别是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切口类型和手术持续时间5项内容.

    作者:张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关于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相关探讨

    基础护理是专科护理的基础,2010年卫生部医政司在全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务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作出了政策性的指导和要求,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所需,人民所盼.

    作者:梅丽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中硬件建设的思考

    2010年开展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调研和近期的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项目调研工作,从这些调研过程中了解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相关医院对全科医生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其中从培养基地建设中的硬件建设入手,为全科医生培养提供必备的基础条件.但在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树立培养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建设原则,如何打造培养基地的功能、建设任务和建设标准?

    作者:陆君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