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丽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336例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16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仲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我院住院病人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情况,为进一步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加强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80例住院病人抗生素不合理应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给药方式不当39例,剂量应用不当16例,选药不当14例,更换不合理、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在各科均有出现,形式多样,应加强管理与应用.结论 对病例进行用药统计分析,是调查不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可促进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侯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肝腹水腹腔穿刺放液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34例肝硬化并发腹水的患者实施腹腔穿刺放液术.结果 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4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对腹腔穿刺放液的肝腹水患者,除了积极主动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治疗以外;及时加强与疾病、手术和身心相关的临床护理对策也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王玮;苏云云;王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为避免因素间的混杂及交互作用,经回归性分析筛选出5个显著变量,分别是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切口类型和手术持续时间5项内容.
作者:张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痔上粘膜以及粘膜下层环切悬吊术(PPH)手术操作细节的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临床对PPH操作细节进行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注重PPH手术细节治疗重度痔193例,效果良好.结论 PPH是一种安全有效、住院周期短、并发症少、疗效高的手术,注重手术细节可以避免术后不必要的各种并发症.
作者:朱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由于非肺部感染性病变和原有肺部感染性病变进行机械通气治疗48h以后,到拔除人工气道后48h以内发生的肺实质性感染性炎症.
作者:张艳;张桦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本文探讨女性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及疗效.方法 对56例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辅助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28例,采用经尿道电灼术,对照组28例,采用普通药物治疗.结果 28例均采用经尿道电灼术治疗及术后采用化疗药物常规作膀胱腔内灌注,无特殊并发症发生,无1例复发.结论 对于女性腺性膀胱炎膀胱镜检查是初步诊断的依据,主要靠病理来确诊.经尿道电灼术加腔内化疗是有效的方法.
作者:汪正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标准的、成熟的骨科手术方式.本文旨在对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不同体位进行探讨.
作者:王道清;林文钦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依帕司他能否促进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合并复合性溃疡患者的溃疡修复,提高溃疡愈合率及愈合质量.方法 选取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合并复合性溃疡患者,男28例,女2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7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及常规治疗复合性溃疡的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50mgtid,治疗后8周在电子胃镜及组织学水平比较2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及组织学溃疡愈合质量.结果 治疗组溃疡愈合率及愈合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帕司他可以明显促进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合并复合性溃疡患者的溃疡修复,提高溃疡愈合率及愈合质量,可能与依帕司他改善或减缓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有关.
作者:张成霞;林晓燕;宋琛虹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住院胃肠镜检查和治疗患者2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胃肠镜检查和治疗,观察组给予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反应,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发生恶心呕吐、痛疼、咳嗽、躁动以及放弃检查的患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检查中的血压和心率明显高于检查前(P<0.05),而观察组检查中的血压和心率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胃肠镜比较,无痛胃肠镜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小和依从性好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栋;雷虹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发展性照顾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早产儿1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90人,观察组采用发展性照顾,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分别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早产儿14d体重增长情况、呕吐腹泻情况、以及平均住院天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产儿实施发展性照顾有助于提高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和疾病恢复,能增加机体免疫力,减少致残率以及提高生存率.
作者:周钝敏 刊期: 2011年第34期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脉粥样化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发生冠状循环障碍,引起心肌氧供需之间失衡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程度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由于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从而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一杀手”.但是冠心病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的.为此,本文结合临床,从几个层级探讨了冠心病的有效预防方法.
作者:洪文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自在我院经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奋乃静或氯丙嗪等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顺气导痰汤加减,和既往有详细资料记载的单纯行西药治疗的患者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有39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中有36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9.1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减少西药的用量,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并减轻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并推广.
作者:涂鸿鹄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四手操作技术在下颌阻生齿拔除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93例进行下颌阻生齿拔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即四手操作治疗组患者48例共59颗牙,对照组即传统治疗组患者45例共53颗牙,分别记录2组工作时间和患者满意度,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平均工作(56.23±8.42)min,实验组平均工作(32.51±7.56)min.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工作时间缩短,工效提高率42.18%.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5.83%,对照组为48.89%,经x2检验,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四手操作技术能有效提高下颌阻生齿拔除术的工作效率,使患者满意度提高,适合在下颌阻生齿拔除中推广.
作者:闫冬枝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及静脉全血的血糖差异,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120例糖尿病患者分别使用美国强生血糖仪检测空腹指尖血糖,同时应用日本奥林巴斯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静脉全血血糖.结果 120例病人采用2种方法测得3d空腹血糖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及静脉全血的血糖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要加强管理与检验控制.
作者:董丽娜 刊期: 2011年第34期
微创腔镜技术在现代腹腔手术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微创腔镜技术有效的减少了患者术后创口,为加快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在微创腔镜胆囊摘除术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如何注重手术中的注意事项,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恢复成为了医生与护理人员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就微创腔镜胆囊摘除术的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论述.
作者:龙伟彬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的优越性与时代性及切实可行的方法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方法 改变排班方法,实行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实行扁平化管理,实施临床“现场管理式”的护理质控模式.结果 试点后满意度调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不断提高,家属陪护和自聘护工比例降低,临床护理服务得到加强密切了医患关系,护士工作积极性得到调动.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时代赋予护理工作者的使命,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服务.
作者:钱小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患者,男,82岁,因“头晕,头痛2h”来我院就诊.入院后测血压180/80mmHg,查体未发出其它明显阳性体征,遂给予硝苯地平10mg舌下含服,20min后出现气短、胸闷,出冷汗,视物不清.迅速给予平卧、保持抗休克体位,吸氧、保暖,5%葡萄糖250mL加入多巴胺40mg静脉滴注,30min后病人意识及血压恢复正常水平.次日,血压又升高为185/85mmHg,仍给予硝苯地平10mg舌下含服急救,症状再次出现,考虑为硝苯地平所致.
作者:张爱香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采取有效消毒隔离措施,重视患儿的皮肤、口腔等护理.结果 本组93例手足口病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8d,全部临床治愈出院,无并发症.结论 采取必要的消毒隔离措施是护理的基础工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患儿健康的关键所在.
作者:朴日红;白雪;侯艳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众所周知,抗菌性药物对各种感染性疾病有很好的抑制效果,但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不容被忽视的,这要求我们必须更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本文探究不合理利用抗菌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及错误联合用药引起的临床危害,分析其原因,促进患者合理用药,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损害,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利云 刊期: 2011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