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替罗非班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7例

罗小春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盐酸替罗非班,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摘要:早期进行药物溶栓和机械介入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有效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当前国内经济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加之介入治疗对高龄患者相对慎重,因此溶栓治疗仍是治疗STEMI的首选方法.本研究观察第三代纤溶药物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通立,r-PA)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STEM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香菇多糖合并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3例

    香菇多糖作为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具有提高化疗抗肿瘤效果以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1].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患者的晚期表现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期,治疗较为困难,预后较差.既往多通过单纯化学药物的胸腔灌注治疗胸腔积液,疗效欠佳.随着热疗和生物制剂在临床广泛应用,胸腔积液的控制率得以提高[2].本文探讨热化疗联合香菇多糖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

    作者:张毓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Nrf2和IGF-1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胃正常黏膜、增生性息肉、上皮内肿瘤(GIN)及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初步探讨二者在胃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rf2和IGF-1在胃正常黏膜、增生性息肉、各级GIN及不同分化程度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Nrf2和IGF-1在正常胃黏膜中几乎无表达;从增生性息肉、GIN到腺癌,二者共表达逐渐增强;在增生性息肉、GIN、腺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且呈正相关(r=0.337,P =0.037).结论 Nrf2和IGF-1表达增强可能与胃黏膜癌变过程有关,二者表达水平升高有可能促进肿瘤进展.

    作者:宋素贞;王洪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剂联合用药控制老年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的疗效

    目的 比较环氧合酶抑制剂联合α受体阻滞剂以及单独应用α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下尿路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共计69例患者入选.试验组治疗方式为多沙唑嗪4 mg/d+塞来昔布200 mg/d,对照组为单独服用多沙唑嗪4 mg/d,治疗周期6 w.评价指标包括尿流率,残余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国际勃起功能评分(IIEF).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OABSS)等.结果 与基线水平相比,两组IPSS、OABSS均显著降低,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均显著改善,但联合治疗组改善的程度明显好于单药治疗组(P<0.01).结论 环氧合酶抑制剂与α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在老年患者中安全性高,可以更好地改善BPH下尿路症状.

    作者:王翼;徐婷;张勤;牛海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辽宁省六城市4168例老年吸烟者流行病学调查及肺功能检测情况

    目的 了解老年人吸烟的流行病学状况及吸烟后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辽宁省六城市部分社区的60岁以上老年人采用统一问卷调查及体检,总结相关的流行病学特征,并经筛选和剔除后,对4168例吸烟者及3598例非吸烟者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 60岁以上老年人吸烟者占到同年龄人群的30.89%.吸烟者的肺功能指标低于非吸烟者:肺容积指标残气量(RV)/肺总量(TC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通气功能指标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指标MMEF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且其降低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 吸烟对老年人肺功能的损伤不容忽视,应尽早戒烟,保护老年人的肺功能.

    作者:张旭华;刘朔;王东亮;李忠梅;付爽;韩玉英;周宏宇;沈明;赵俭;孙小平;朴立峰;马丹;王玲玲;何晓雨;孙佳英;吴立华;陈东红;余晓凌;许蕾;赵广丹;刘丹;聂芳;张丽娇;闻德亮;王笑歌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并发心包积液的临床处理及危险因素分析

    本研究对在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术后发生心包积液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临床处理措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选择在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78例,其中男53例,女25例;年龄33~79[平均(57.65±10.25)]岁;病程1~13年,平均(7.83±5.14)年;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69例,Ⅳ级9例;其中阵发性房颤57例,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21例.入选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作者:陈润祥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预防性服用利塞膦酸钠降低绝经后妇女骨折风险的 Meta 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利塞膦酸钠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作用.方法 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年至2010年4月)、Embase(1966年至2010年4月)、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二期)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1979年至2010年4月),并采用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会议文献.收集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 5进行Meta分析,以获得利塞膦酸钠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作用的相关证据.结果 经全面检索及筛查后,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评价.Meta分析表明,就二级预防而言,每天服用5 mg利塞膦酸钠对于减少脊椎、髋及非脊椎骨折有统计学意义.但就一级预防而言,没有发现减少骨折的统计学意义.服用利塞膦酸钠1年后骨质疏松性骨折开始减少,3年后其二级预防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与利塞膦酸钠相关的不良反应没有增加.结论 利塞膦酸钠的二级预防能减少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但仍需就其一级预防、腕部骨折的预防及少见的药物不良反应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新玲;王薇;孙国良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但大量研究表明,长期使用上述药物很难对血糖水平进行良好的控制[1].有学者报道,经上述药物标准治疗,达到美国糖尿病协会(ADA)降糖目标者仅为40%,且会增加低血糖或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系数[2].因而探索新型的联合降糖方案一直是吸引国内外内分泌工作者研究的焦点.本文就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

    作者:殷琪;陈娟;冯光球;戴文鑫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肝硬化 Child-Pugh 分级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肝脏功能受损往往影响正常糖代谢,甚至可出现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1].约60% ~ 80%肝硬化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2].本文观察肝硬化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释放指数(IRI)、胰岛素抵抗指数(IR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变化,以明确肝硬化严重程度与糖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

    作者:冯晓玲;李可;马蓉;李新岩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左归饮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Bcl-2及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左归饮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细胞凋亡指数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围绝经期大鼠动物模型,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左归饮灌胃处理8 w.用TUNEL染色观察卵巢细胞凋亡指数(AI);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Bcl-2、Bax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围绝经期大鼠卵巢细胞AI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各剂量左归饮可使其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青年组相比,围绝经期大鼠卵巢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Bax表达显著升高(P<0.01);低、中剂量左归饮可有效改善这种表达异常.结论 左归饮可通过抑制围绝经期大鼠卵巢细胞过度凋亡,改善卵巢功能.不同剂量的作用机制不同,低、中剂量左归饮可通过上调Bcl-2、下调Bax的表达起作用.

    作者:赵薇;温海霞;庞海燕;沈宁;孙世晓;倪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黑质小胶质细胞激活诱导帕金森病的机制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以黑质部位的多巴胺能(DA)神经元变性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实验证明脂多糖(LPS)可以成功诱导大鼠PD模型.LPS本身对神经元没有直接的毒性损伤作用,离体实验结果已证实LPS单纯与神经元细胞孵育不能产生杀伤作用,仅在加入小胶质细胞后才能对神经元产生毒性作用;在暴露于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鱼藤酮的猴子,可发现Mic被激活,并导致PD进展[1].活化的Mic可以释放多种细胞毒性物质,对DA神经元产生毒性作用,造成DA神经元变性.可见有必要鉴定两种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信息分子,并深入探讨二者之间这种关联的分子机制,为PD的治疗进展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杨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青年和老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

    现阶段在我国乳腺癌治疗包括手术治疗、辅助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放射治疗及生物治疗,其中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且以改良根治术为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范围相对较广,创伤大,而老年患者心肺及各器官功能减退,对手术及麻醉耐受相对较差[1],术后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由于老年生理功能减退,且多合并基础疾病,手术风险较大.本文通过对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老年和青年女性患者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来探讨其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防治.

    作者:陈国栋;陈成玲;张国锋;徐景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老年患者36例

    临床上,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并不多见.糖尿病和甲亢同属内分泌代谢疾病[1],两种疾病均可导致代谢紊乱,且临床表现有一定相似之处;而甲亢疾病本身可引起继发性血糖增高[2],因此,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往往只诊断为单一的甲亢或者糖尿病,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本文就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

    作者:田琳;彭跃进;朱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老年痴呆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老年痴呆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减退,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常伴发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异常[1].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的长期繁重日常生活护理和各种心理压力严重影响着家属的心身健康.本文旨在调查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其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王金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原花青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P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只,于结扎前30 min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观察组30只,于结扎前30 min腹腔注射剂量为120 mg/kg的PC.分析两组再灌注后血清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1含量及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变化情况.结果 PC处理观察组血清NO浓度升高,心肌SOD活性回升,MDA、ET-1含量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大鼠的心肌梗死范围(19.1±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4±4.9)%(P<0.05).结论 PC对于大鼠血流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邹金发;叶丽平;刘晓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金雀异黄素诱导人白血病Jurkat E6-1细胞凋亡的机制

    目的 探讨金雀异黄素(Gen)对Jurkat E6-1人白血病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用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金雀异黄素对JurkatE6-1白血病细胞形态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的表达.结果 Gen各浓度组瘤细胞皱缩、变形,染色质浓缩,部分核染色体碎裂,呈高蓝低红色;与1640组相比,Gen各浓度组凋亡率均呈显著增高,且随着Gen浓度的升高,凋亡率也增高;Gen 0.1、1.0、10.0 μmol/L组的Bax和Caspase-3蛋白条带强度递增,并明显高于1640组,而Bcl-2蛋白条带强度则递减,并明显低于1640组.结论 Gen对Jurkat E6-1白血病细胞可能通过上调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来诱导其凋亡.

    作者:何坚;袁颖;李万里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对收治的老年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与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进行血气、呼吸频率、心率、插管率、死亡率及住院时间对比研究.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H、PaCO2、PaO2等动脉血气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在上机后2h,研究组患者的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在上机后24h,研究组患者的pH、PaCO2 、Pa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而且在上机后7d,研究组患者的pH 、PaCO2、PaO2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研究组的各项动脉血气参数更接近正常范围.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7d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明显下降(P<0.05);而血压则无明显变化(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有效改善老年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气,减少插管率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范晓东;吴艳;惠复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健康人群血清脂联素的增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健康人血清脂联素(APN)的增龄变化及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376例,按年龄段分为七组,分析体重指数(BMI)、血脂、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及血清APN的增龄变化.结果 ①随着年龄的增加,BNI呈逐渐增高又逐渐降低的趋势,60岁组(61~70岁)达高峰.②随着年龄的增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呈逐渐增高又逐渐降低的趋势,50岁组(51~60岁)达高峰.③血清RBP4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增高又逐渐降低,50岁组(51~60岁)达高峰.④血清APN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增加又逐渐降低,60岁组(61~70岁)达高峰.结论 健康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反映体内胰岛抵抗的相关指标如BMI、血清TC、TG、LDL-C、RBP4均呈逐渐增高又逐渐降低的趋势,50~60岁左右达高峰.而体内具有调节胰岛素敏感性作用的血清APN也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逐渐增高又逐渐降低的趋势,推测健康人体内血清APN的分泌与体内胰岛素抵抗因素存在某种反馈调节机制.

    作者:曹萍;沈丹;钟亚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血管活性肠肽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NF-α 和IL-8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血管活性肠肽(VIP)对体外培养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VIP预处理COPD缓解期患者PBMC,再以脂多糖(LPS)诱导,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IL-8含量.结果 不同浓度VIP均能降低LPS诱导的PBMC产生TNF-α和IL-8,在10-8mol/L浓度低.VIP可以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有或无LPS诱导的PBMC产生TNF-α和IL-8含量.结论 VIP对COPD患者PBMC有直接抗炎作用.

    作者:王彦霞;籍文强;杨涛;石玉珍;赵红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老年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肺部疾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发病.老年人是一个弱势群体,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部分脏器功能下降,机体免疫力降低,成为肺结核的高发人群.本研究旨在总结老年结核患者的肺部CT特点.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63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女11例,年龄60 ~ 82[平均(70.5±9.8)]岁.

    作者:粟周海;孙鸿;黄贵;王世黔;夏文钢;司雄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规范化中西医结合帕金森病综合治疗方案的单纯平均治疗成本

    目的 探讨规范化中西医结合帕金森病(PD)综合治疗方案单纯平均治疗成本的卫生经济学问题.方法 采用按病程分层后随机分组的方法,将80名年龄在35~ 80岁原发性PD患者,先据改良Hoehn-Yahr分级为早期(Ⅰ~Ⅱ级),中期(Ⅲ级),晚期(Ⅳ~V级),分层后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口服美多巴片;治疗组采用口服美多巴片+针灸治疗+中药口服治疗+中药熨疗.各组由神经内科医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临床UPDRS评分,分别记录精神、行为和情绪(UPDRS-Ⅰ)、日常生活活动(UPDRS-Ⅱ)、运动功能检查(UPDRS-Ⅲ)、运动并发症(UPDRS-Ⅳ)、生活满意度(LSIB)和PD生活质量评分量表(PDQ),并将结果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 建立了规范化中西医结合PD综合治疗方案.经过该方案治疗,UPDRS-Ⅰ、UPDRS-Ⅱ、UPDRS-Ⅲ、UPDRS-Ⅳ、LSIB和PDQ评定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卫生经济学指标评价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目前对PD中西医研究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制订出规范化中西医结合PD综合治疗方案.该方案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成本较高.

    作者:陈炜;吴林;刘泰;古联;何乾超;蒋凌飞;郑福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