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痴呆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王金柱

关键词:痴呆, 心理健康
摘要:老年痴呆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减退,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常伴发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异常[1].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的长期繁重日常生活护理和各种心理压力严重影响着家属的心身健康.本文旨在调查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其干预提供依据.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前镇痛对老年患者手术转归的改善作用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镇痛治疗的研究和教育已日益受到重视,老年患者作为一特殊群体,其年龄因素已非麻醉与手术的禁忌.随着麻醉与外科技术飞速发展,老年患者的手术比例明显增加.目前,术后镇痛技术日趋完善,这对老年患者防治围术期并发症,减轻病人术后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近年来,基于急性疼痛机理和神经生理的研究发展,提出了超前镇痛的概念.

    作者:朱虹燕;王兵;徐海洋;周春燕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人工全髋关节和双极股骨头置换对高龄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在美国大约55%股骨颈骨折发生于80岁以上高龄者[1].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其可早期重建髋关节功能,彻底解决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疗效已被认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都是临床上常用于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方法,本文旨在研究这两种手术方法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黄隆;何立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预防性服用利塞膦酸钠降低绝经后妇女骨折风险的 Meta 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利塞膦酸钠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作用.方法 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年至2010年4月)、Embase(1966年至2010年4月)、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二期)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1979年至2010年4月),并采用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会议文献.收集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 5进行Meta分析,以获得利塞膦酸钠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作用的相关证据.结果 经全面检索及筛查后,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评价.Meta分析表明,就二级预防而言,每天服用5 mg利塞膦酸钠对于减少脊椎、髋及非脊椎骨折有统计学意义.但就一级预防而言,没有发现减少骨折的统计学意义.服用利塞膦酸钠1年后骨质疏松性骨折开始减少,3年后其二级预防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与利塞膦酸钠相关的不良反应没有增加.结论 利塞膦酸钠的二级预防能减少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但仍需就其一级预防、腕部骨折的预防及少见的药物不良反应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新玲;王薇;孙国良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合并代谢综合征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

    目的 分析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急性脑梗死(ACI)老年患者的病情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ACI老年患者,按照其是否合并MS将其分为MS组和非M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特点,并分析MS组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MS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均较非MS组患者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是MS组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MS组患者的病情明显重于非MS组患者,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拜承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老年期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评价

    人口老龄化社会趋势导致很多老年病的发病率日趋升高,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早期起病隐匿,多无明显临床表现,很容易在临床中漏诊[1].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发病率高的是主动脉瓣膜[2].本文就采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老年人退行性瓣膜病变的临床意义进行评价.

    作者:陈功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超过70%的患者会并发心律失常,而室性心律失常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并发频率高[1].心律失常会影响患者心脏的正常功能,并且可能短时间内扩大心肌梗死范围,是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短期内出现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发生后必须尽快及时消除[2].在治疗心肌梗死后出现的室性心律失常中,利多卡因曾一度成为首选药物.但近几年,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更为有效.本文主要观察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作者:唐庆;马晓芬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左归饮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Bcl-2及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左归饮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细胞凋亡指数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围绝经期大鼠动物模型,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左归饮灌胃处理8 w.用TUNEL染色观察卵巢细胞凋亡指数(AI);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Bcl-2、Bax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围绝经期大鼠卵巢细胞AI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各剂量左归饮可使其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青年组相比,围绝经期大鼠卵巢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Bax表达显著升高(P<0.01);低、中剂量左归饮可有效改善这种表达异常.结论 左归饮可通过抑制围绝经期大鼠卵巢细胞过度凋亡,改善卵巢功能.不同剂量的作用机制不同,低、中剂量左归饮可通过上调Bcl-2、下调Bax的表达起作用.

    作者:赵薇;温海霞;庞海燕;沈宁;孙世晓;倪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高血压患者血清骨桥蛋白水平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骨桥蛋白水平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 入选患者67例,其中对照组22例,单纯高血压组22例,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组23例.入院时测量血压,同时应用心脏彩超检测患者E峰、A峰、E/A比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侧二尖瓣瓣环E '(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OPN水平.比较三组间血清OPN浓度的变化.结果 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组血清OPN浓度[(143.82±43.67) μg/L]高于对照组[(117.10 ±34.64)μg/L]及单纯高血压组[(114.53±26.55) 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单纯高血压组血清OPN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OPN浓度与E/E’值呈正相关.血清OPN浓度均值心功能Ⅱ级组[(107.76±36.51) μg/L]<心功能Ⅲ级组[(143.67±16.76)μg/L]<心功能Ⅳ级组[(180.02±37.90) 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OPN浓度增高,与E/E’值呈正相关,并随心功能分级升高而增加.

    作者:宋嘉懿;梅丽;李修英;吴绥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南通市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及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江苏省南通市两家医院2002~2009年8年间共计41 954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住院费用,通径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有住院天数、转归情况、是否手术、住院年份、癌种、职业、性别、年龄、有无并发症以及付费方式等.住院天数是直接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转归情况、是否手术、住院年份、职业等因素既可直接影响住院费用,又可通过住院天数间接影响住院费用.结论 应采取综合措施有效控制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的过快增长.

    作者:杨梅;高月霞;肖静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异丙酚对急性肺栓塞大鼠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异丙酚对急性肺栓塞(PTE)大鼠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异丙酚低、中、高剂量(4,8,16 mg/kg)组.制备急性自体血栓PTE模型.进行血气分析;检测肺系数、湿/干重(W/D);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液中内皮素(ET)-1、血栓素B2( TXB2)含量;RT-PCR检测肺组织白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IL-1、IL-6、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 异丙酚能显著升高PO2、PCO2水平,降低肺系数、湿/干重、ET-1、TXB2含量,降低IL-1、IL-6、TNF-α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 异丙酚能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对PTE大鼠起保护作用.

    作者:马小刚;霍华治;苏春永;王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内源性注意定向对老年人返回抑制的调节作用

    目的 探察内源性注意定向对返回抑制影响的年龄差异.方法 运用线索比例范式和线索-靶子范式对30名健康老年人和30名健康大学生进行考察.结果 在提示比例为20%的条件下,两组被试都出现了返回抑制效应,年轻组的效应量显著大于老年组;在提示比例为50%的条件下,老年组与年轻组被试出现返回抑制,且效应量不存在年龄差异;在提示比例上升至80%后,年轻人的返回抑制消失,而老年人的返回抑制效应量保持不变.结论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利用内源性注意定向对返回抑制调整的能力下降,受执行功能老化的影响.

    作者:陈衍;白学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肺癌手术治疗的疗效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肺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5月至2012年3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12例,其中男78例,女34例,根据是否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手术治疗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56例,男40例,女16例;对照组56例,男38例,女18例.密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病理分期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情况,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切除肺癌及淋巴结清扫安全可靠、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效果确切,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黄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盐酸替罗非班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7例

    早期进行药物溶栓和机械介入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有效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当前国内经济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加之介入治疗对高龄患者相对慎重,因此溶栓治疗仍是治疗STEMI的首选方法.本研究观察第三代纤溶药物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通立,r-PA)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STEM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罗小春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血栓抽吸导管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导管抽吸血栓联合介入治疗对于改善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心肌水灌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根据是否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入选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中心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年龄≥75岁的198例STEMI患者分为两组,即血栓抽吸导管组(98例)和对照组(100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冠脉造影和介入资料,以及术后心肌生化标记物、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随访期间(平均随访12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 血栓抽吸导管组术后心肌灌注指标及住院期间临床指标(MBG、cTFC、CK-MB、无或慢血流比例)均显示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径两组比较未显示统计学差异.随访平均时间(13.1±5.8)个月,抽吸导管组心源性死亡率、心脏原因再次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再发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再发心绞痛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抽吸导管可进一步改善STEMI介入治疗后的心肌组织灌注,减少心源性死亡等主要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作者:刘晓堃;李莉;赵碧琼;田美蓉;耿学斌;张庆华;刘小明;王宏岭;韩全乐;赵国玉;于佳新;尚小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布地奈德和硫酸特布他林吸入治疗老年急性支气管炎236例

    急性支气管炎是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所致的支气管黏膜炎症.临床以咳嗽伴(或不伴)支气管分泌物增多为特征.黏膜充血是早期改变,接着出现脱屑,水肿,黏膜下层白细胞浸润和黏稠或黏液脓性分泌物产生[1].支气管纤毛、巨噬细胞和淋巴管防御功能障碍,细菌得以侵犯正常时无菌的支气管,继而细胞碎片及黏液脓性分泌物积聚.咳嗽对于排除支气管分泌物是必需的.支气管壁水肿,分泌物潴留及某些病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可致气道阻塞[2].病情进展,肺炎可发生继发于气道阻塞的呼吸困难.所以,及时治疗阻断支气管炎进一步恶化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拟观察运用布地奈德和硫酸特布他林吸入治疗老年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

    作者:王国庆;张正斌;宋广全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指标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急诊早期诊断指标的意义.方法 选择急诊科72例急性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为病例组,同期接收的急性肺源性呼吸困难的老年患者66例为对照组.到达急诊科30 min内检测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静脉血浆BNP(ELISA法)和cTnI(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水平,并进行床旁胸部X线检查,观察有无肺门影增宽现象.结果 病例组患者PaO2、血浆BNP及cTnI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胸部X线检查肺门影增宽的病例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不同PaCO2分组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有差异(P<0.05),过度通气组和正常组更多出现急性心力衰竭(P<0.05).不同病因所致各心衰指标变化也有明显差异.肺源性心脏病患者PaO2低于其他4种疾病,而且PaCO2明显高于其他4种疾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血浆BNP水平低于其他4种疾病,且与冠心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心肌病血浆cTnI值与其他4种疾病相比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的心力衰竭指标结合必要的体格检查有助于在急诊早期诊断老年人急性心力衰竭.

    作者:关紫云;叶镱;蔡阳林;余为治;刘之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原花青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P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只,于结扎前30 min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观察组30只,于结扎前30 min腹腔注射剂量为120 mg/kg的PC.分析两组再灌注后血清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1含量及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变化情况.结果 PC处理观察组血清NO浓度升高,心肌SOD活性回升,MDA、ET-1含量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大鼠的心肌梗死范围(19.1±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4±4.9)%(P<0.05).结论 PC对于大鼠血流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邹金发;叶丽平;刘晓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以神经系统功能缺损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34例

    在临床工作中,以神经系统功能缺损为表现的主动脉夹层(AD)较为常见,临床上极易误诊,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本病起病急,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重度心血管疾病.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1997 ~ 2010年收治的以神经功能缺损为首发症状的AD患者34例,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表现的19例(男15例,女4例),急性脊髓病变8例(男6例,女2例),合并周围神经功能受损6例(男5例,女1例),单瘫1例(男).

    作者:信宏;王月;冷静;史壮宏;姜春莉;王春燕;马历历;魏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并发心包积液的临床处理及危险因素分析

    本研究对在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术后发生心包积液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临床处理措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选择在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78例,其中男53例,女25例;年龄33~79[平均(57.65±10.25)]岁;病程1~13年,平均(7.83±5.14)年;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69例,Ⅳ级9例;其中阵发性房颤57例,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21例.入选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作者:陈润祥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小切口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由于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故即使受伤不重也易发生骨折.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首选人工关节置换术已成业内共识,焦点在于如何减小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出血量.我科一直采用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随着手术技术的成熟,手术切口已完全满足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 MIS-THA)的标准(切口< 12 em),并且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也明显减少.

    作者:杨磊;赵德伟;郭林;崔大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