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醒脑静治疗老年脑出血所致脑心综合征的疗效

周红

关键词:醒脑静, 老年, 脑出血, 脑心综合征, 疗效观察
摘要:脑心综合征(CCS)是各种颅内疾患如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或急性颅脑外伤等引起的继发性心脏损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患者CCS发病率显著增高,且病情重,预后差;然而因老年患者反应迟钝或意识障碍,对心脏的不适缺少主诉,临床上对CCS的预防和治疗尚未引起足够重视[1],相关研究不多.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膀胱造瘘患者生物被膜菌与泌尿系感染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膀胱造瘘患者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情况及生物被膜菌的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61例72 ~ 102岁老年膀胱造瘘患者的导管,导管拔出后运用超声震荡使导管表面生物被膜完全脱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管壁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情况;对导管内定置细菌进行培养鉴定并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情况.结果 膀胱造瘘管培养的致病菌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34.4%)、铜绿假单胞菌(23.0%)、粪肠球菌(18.0%)、阴沟肠杆菌(16.4%)、表皮葡萄球菌(6.6%)、肺炎克雷白杆菌(3.3%)等,生物被膜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浮游菌(P<0.05).结论 生物被膜的形成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老年膀胱造瘘患者难治性尿路感染的一个主要原因.

    作者:李乃静;白雪;潘作东;何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流动人口城市适应性的社会学分析

    随着流动人口的大规模增加,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存和适应问题受到了诸多的关注.国内外学者从文化、社区、人类学、社会网络等视角揭示了这一群体在城市的流动、就业、生存和交往等方面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苗瑞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梅毒患者三种检测方法比较

    梅毒为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我国梅毒发病率为17.61/10万[1],20 ~40岁性活跃人群为其高发人群.近年,老年梅毒患者病例逐渐增多,老年梅毒患者病情呈隐匿性,常无自觉症状,梅毒的诊断发现往往来自其他疾病的就医,单纯来自性病门诊患者较少,给疾病控制造成一定困难,本文回顾分析老年梅毒疑似患者的检测情况,并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法为确证试验,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胶体金法(SYP)及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三种检测方法的优劣性.

    作者:袁杰;罗艳;石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中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检测对预后判断的价值

    目的 检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的表达特点,探讨二者相关性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96例血清标本为观察组,正常体检成人55例血清标本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含量,观察其在不同类型中表达差别,关注不同生存年限患者表达差别及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3-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在不同病变类型、不同预后患者中表达差别显著,观察组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二者参与了疾病进展,二者联合检测对判断病变程度及指导治疗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姬卫国;王祥麒;李志刚;王红玲;谷宁;张翼;李薇薇;李伟明;王俊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前列腺增生程度与体重指数、血压、血脂及血糖的相关性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为慢性进展性疾病,其症状随着患者年龄增加而进行性加重,并出现相应的并发症.研究显示,肥胖、空腹血糖升高、糖尿病、长期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可能增加罹患前列腺增生的风险,可能是潜在的促进前列腺增生的相关因素.

    作者:朱怀宇;刘桂梅;林瑞新;王增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在该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65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有无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自编问卷、SF-36量表和Harris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观察组SF-36量表的生存质量维度指标和总评分除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SF-36量表中躯体健康、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指标得分接近于正常人群(P>0.05),而其余维度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配偶、自认为经济状况、性格、并发症和Harris评分是影响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 患者生存质量同时受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和医师因素等方面影响,在对患者进行生存质量干预时,可从多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杨德盛;胥伯勇;艾力·热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糖基化终产物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和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人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和活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AGEs作用ECV304细胞后,采用RT-PCR法及明胶酶图分析方法分析MMP-2表达和活性与AGEs浓度和时间的关系.结果 RT-PCR结果显示,AGEs能够诱导ECV304细胞表达MMP-2,其诱导表达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1).明胶酶图分析显示,MMP-2降解明胶的活性与AGEs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 AGEs能够促进ECV304细胞MMP-2的表达和活性,推测AGEs调控MMP-2表达和活性可能在血管壁内皮细胞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勇;张寰;顾秀峰;李焕明;刘乃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高血压肾动脉狭窄病人行介入治疗的长期疗效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肾动脉狭窄(RAS)病人行介入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48例高血压肾动脉狭窄病人对于其行介入台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患者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及血压变化.结果 48例患者中5例大动脉炎和8例肾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患者采取单纯球囊扩张术,其余35例患者均采用肾动脉支架植入术.介入治疗后,平均SBP降至(139±18) mmHg; DBP降至(81±12)mmHg,平均服用药物种类由治疗前的(2.5±1.5)种下降为(1.5±0.5)种,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6~24个月结果显示:治愈28例(58.33%),改善6例(12.5%),无效14例(29.17%).结论 肾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老年高血压肾动脉狭窄病人行经皮肾动脉成形术的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介入治疗后大部分老年病人血压下降明显,有利于血压的控制,减少服药种类.

    作者:刘志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金莲花中荭草苷和牡荆苷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细胞膜转运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金莲花中有效成分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在D-半乳糖致衰小鼠体内组织细胞膜转运能力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致亚急性衰老小鼠为模型,8 w造模成功后,分成模型组,维生素E对照组,荭草苷和牡荆苷高、中、低各三个剂量组,给药后进行药理学研究.结果 通过Na+-K+-ATP酶、Ca2+ -Mg2+ -ATP酶试剂盒来测定金莲花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肝、脑、肾组织中Na+-K+-ATP酶、Ca2+-Mg2+-ATP酶的活性,通过对酶系的检测,探究金莲花有效成分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对动物体内细胞膜转运能力的影响以及筛选出佳药物的构效关系.结论 金莲花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具有明显提高Na+-K+-ATP酶、Ca2+ -Mg2+ -ATP酶的活性,保护组织细胞膜转运能力,但荭草苷中、低剂量组的抗氧化活性高于牡荆苷.

    作者:田嘉铭;杨国栋;饶娜;安芳;王书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和心理及社会支持现状

    目的 调查我市老年糖尿病(DM)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社会支持现状.方法 随机于2010年1月至10月选取该市120例老年DM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按1∶1的比例抽取非DM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问卷调查,比较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抑郁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心理领域、生理领域、总的生存质量状况、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社会领域、环境领域,无差异(P>0.05).观察组抑郁总分及抑郁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 <0.05,P<0.01).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在主观支持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老年2型DM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特别是生理、心理领域;DM患者抑郁发生率高于老年非DM者,且DM抑郁患者评分低于非抑郁者;老年2型DM患者获得的客观支持低于老年非DM者.

    作者:宋秀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住院患者痴呆检出率及其相关疾病的临床分析

    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年痴呆以及认知功能障碍人数明显增加,特别是在高龄人群成倍增长.本文就老年痴呆和认知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白红梅;朱林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天冬总皂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肾脏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天冬总皂苷对大鼠衰老肾脏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衰老肾脏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大鼠模型的同时,以天冬总皂苷灌胃进行治疗,3个月后处死各组大鼠,应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肌酐(Cr)、尿素(UREA)含量;采用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的肾小球硬化程度的改变;采用硫代巴比妥酸和黄嘌吟氧化法分别检测血清和肾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应用Real-time PCR检测各组肾脏组织p53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血清中Cr及UREA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肾小球硬化程度均明显改善;随着治疗组剂量的增加,血清与肾脏中SOD的活性均明显增高、MDA含量也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能够降低大鼠肾脏组织p53 mRNA的表达,且随着天冬总皂苷剂量的增加,其降低作用有增强趋势(P<0.01).结论 天冬总皂苷降低肾脏组织中p53基因的表达可能是其改善衰老肾脏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艳菊;李琴山;田硕;刘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眼外伤的流行病学分析与治疗效果

    当眼睛部位受到机械性、物理性和化学性等因素直接外力作用,常可导致引起眼的结构和功能发生特有的损害和极为严重的眼疾患.近几年来,眼外伤已成为眼科三大致盲疾病(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的罪魁祸首.

    作者:尚涤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替罗非班联合精制冠心颗粒治疗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综合征,急性期极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2].

    作者:谢洪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吉西他滨+顺铂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胆囊癌50例

    胆系肿瘤发病原因复杂,患者临床症状多样,入院诊断时病情多已晚期.多于80%的患者因病情未控制在1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仅有2% ~5%[1].

    作者:刘晓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一过性黑曚患者10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一过性黑曚是指突然的无痛性视力障碍,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眼球主要的供血血管是眼动脉,是颈内动脉第一主要分支,所以颈内动脉的病变直接影响眼球血流动力学循环,一过性黑曚往往是颈动脉病变的首发症状,而颈动脉病变中常见的就是颈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孙鹏;杨欣;李丹;信天游;卢晓潇;邹晓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α7尼古丁受体mRNA表达抑制对SH-SY5Y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通过RNA干扰技术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中α7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nAChR)基因表达后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以了解该受体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SH-SY5Y细胞转染针对α7 nAChR的小分子干扰RNA,Real-time PCR法检测转染细胞中α7nAChR mRNA水平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并用Aβ1 ~42处理培养细胞,比色法测定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 转染siRNA后,α7 nAChR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了81.7%和76.9%;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38.4%;SOD和GSH-PX活性分别降低30.3%和21.1%.用Aβ1 ~42处理细胞后氧化应激水平升高,且转染siRNA后能增强Aβ的神经毒性作用.结论 α7 nAChR基因表达抑制后能增强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同时增强Aβ的神经毒性作用.

    作者:欧阳凯;齐晓岚;官志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社区60岁以上老人慢性疼痛干预疗效

    研究显示,慢性疼痛在老年人群体中发生率在25%~ 50%之间,有45% ~ 80%的老年患者没有受到应有的治疗[1].慢性疼痛极大地干扰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超过50%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无法自理,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占用并给其家庭增添了负担[2].

    作者:胡任重;罗国华;陈伟忠;周小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槐耳颗粒治疗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槐耳颗粒治疗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为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寻找更多方法.方法 将老年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性激素受体阳性组(A组:接受内分泌治疗)和性激素受体阴性组(B组:不接受内分泌治疗).两组再各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槐耳颗粒组)与对照组(未服用组),对比观察3年内患者复发转移率、无病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等指标,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等.结果 A组及B组中治疗组患者复发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A组及R组中治疗组无生病生存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A组中总生存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中治疗组总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槐耳颗粒组患者复发转移率低,无病生存时间长,患者生存质量更高,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老年乳腺癌的药物.

    作者:周平;雷秋模;曹亚丽;吴晓波;欧阳倩雯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心悦胶囊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悦胶囊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心悦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药复方丹参片组.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0 5%羧甲基纤维素钠2 ml·kg-1·d-1,心悦胶囊3个剂量组分别灌胃150、300、600 mg· kg-1·d-1,阳性药复方丹参片灌胃200 mg·kg-1·d-1,连续6d,然后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浸泡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第7天再给药1次,药后1h大鼠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液黏度及血液流变学各参数变化.结果 与血瘀模型组比较,心悦胶囊300、600 mg/kg可使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粘度(10/s、80/s、160/s)、血浆黏度(120/s)及血小板1、3、5 min聚集率及大聚集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心悦胶囊600 mg/kg亦可使大鼠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Fib)、血沉(ESR)、红细胞压积(Hct)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心悦胶囊对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刚性指数(ERI)及红细胞电泳时间(RCET)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心悦胶囊能明显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功能及某些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可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时的高粘状态,防治血栓形成.

    作者:肖寒;付雯雯;周小涵;曲绍春;于晓风;睢大筼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