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

杨德盛;胥伯勇;艾力·热黑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在该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65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有无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自编问卷、SF-36量表和Harris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观察组SF-36量表的生存质量维度指标和总评分除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SF-36量表中躯体健康、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指标得分接近于正常人群(P>0.05),而其余维度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配偶、自认为经济状况、性格、并发症和Harris评分是影响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 患者生存质量同时受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和医师因素等方面影响,在对患者进行生存质量干预时,可从多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0例

    临床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常采用机械通气改善症状.传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操作复杂、护理量大,需要气管插管和切开,患者创伤大、并发症多[1].

    作者:赵晓平;徐圣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5例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上[1].肺癌手术率约在25%,因临床肺癌确诊时80%已属中晚期,手术切除治疗机会较小[2].化疗仍是晚期NSCLC患者缓解病变、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首选方法.

    作者:韩守恒;戴文香;伍尤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老年患者行腹腔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疗效比较

    传统观念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是立即手术修补或切除,随着对溃疡病因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水平的提高,很多患者已不需手术,手术适应证逐渐被局限[1],但对于严重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作者:李君豪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葛根素联合雌二醇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

    目的 了解小剂量葛根素联合雌二醇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0P)治疗作用,为中西医结合治疗Ⅰ型OP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5月龄健康雌性大白鼠120只,分成5个实验组(n=24):①假手术组(sham);②去卵巢模型组(OVX);③葛根素组(Pr),皮下注射葛根素,50 mg/kg,1次/d;④雌二醇组(E2),皮下注射雌二醇200 μg/kg,2次/w;⑤小剂量葛根素+雌二醇组(Pr+ E2),皮下注射雌二醇100 μg/kg,2次/w和葛根素25 mg/kg,1次/d.各实验组在第4、8、12和20周,随机取6只大鼠处死,取左股骨切片观察骨组织,取右股骨测量骨密度(BMD),取左心血测量血清雌二醇(E2)、碱性磷酸酶(AKP).结果 OVX组的血清E2和BMD明显低于sham组(P<0.01),而血清AKP明显高于sham组(P<0.01);3个治疗组各时间的血清E2、AKP和BMD无显著差异(P>0.05).小剂量的葛根素联合雌二醇治疗能使去卵巢大鼠骨组织、血清E2、AKP和BMD接近正常(P>0.05),与较大剂量的葛根素组或较大剂量的E2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的E2与葛根素对去卵巢大鼠的治疗效果与单独使用较大剂量的葛根素或较大剂量的E2相比治疗效果相近.

    作者:李海;王金花;黄海玲;陈建海;黎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体外循环心搏骤停下冠状动脉搭桥术与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现阶段被广泛的运用于临床治疗,Shih等[1]对两种手术方式的研究发现其均有各自的优势以及缺点.

    作者:朱宇翔;王凯;孔祥荣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社区60岁以上老人慢性疼痛干预疗效

    研究显示,慢性疼痛在老年人群体中发生率在25%~ 50%之间,有45% ~ 80%的老年患者没有受到应有的治疗[1].慢性疼痛极大地干扰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超过50%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无法自理,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占用并给其家庭增添了负担[2].

    作者:胡任重;罗国华;陈伟忠;周小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颈动脉超声检查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脑梗死的重要因素是颈动脉粥样斑块,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病变累及大、中动脉内膜,造成内膜粗糙[1],渐而形成斑块.当斑块突入管腔时,因富含脂质或管壁应力增大,会致使斑块发生破裂,脂质与胶原纤维暴露,从而使得血小板激活,启动凝血反应造成血栓[2].

    作者:何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

    目的 比较无刨呼吸机与面罩吸氧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组给予面罩吸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困难的症状及呼吸频率、心率、动脉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和B型脑钠肽(BNP)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为67.5%,各项观察指标两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较面罩吸氧更安全有效.

    作者:于水;顾岩;吕巍;温澄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流动人口城市适应性的社会学分析

    随着流动人口的大规模增加,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存和适应问题受到了诸多的关注.国内外学者从文化、社区、人类学、社会网络等视角揭示了这一群体在城市的流动、就业、生存和交往等方面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苗瑞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黄芪配伍熟地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29例

    绝经后骨质疏松(PMO)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增高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降钙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骨吸收量大于骨形成量,出现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退行性病变.

    作者:欧莉;程虎印;曾小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心率变异和血糖水平变化的影响

    丙泊酚(异丙酚,propofol)是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药,具有诱导快、血浆清除率高、麻醉诱导及苏醒迅速平稳、作用时间短、镇静良好、可控性强且无蓄积的特点,因而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各种患者,但其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作用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1].

    作者:徐洪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糖基化终产物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和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人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和活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AGEs作用ECV304细胞后,采用RT-PCR法及明胶酶图分析方法分析MMP-2表达和活性与AGEs浓度和时间的关系.结果 RT-PCR结果显示,AGEs能够诱导ECV304细胞表达MMP-2,其诱导表达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1).明胶酶图分析显示,MMP-2降解明胶的活性与AGEs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 AGEs能够促进ECV304细胞MMP-2的表达和活性,推测AGEs调控MMP-2表达和活性可能在血管壁内皮细胞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勇;张寰;顾秀峰;李焕明;刘乃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自体输血对肠肿瘤患者体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体输血对肠肿瘤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需进行肠肿瘤根治术择期手术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及病情、自体输血适应证等情况分为两组,预存式自体输血者27例(观察组),异体输血者35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及输血不良反应.结果 (1)术前两组IgG、IgM、IgA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术后两组IgG、IgM、IgA均下降,两组在1d、7d时检测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术后与术前比较,两组在术后1d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d观察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自体输血对肠肿瘤患者免疫球蛋白影响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不良反应小,围术期自体输血较异体输血更具有优越性.

    作者:褚金龙;王希涛;李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生脉六味地黄汤加减方对大鼠小肠内表面黏膜α-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目的 通过生脉六味地黄汤加减方对体外α-糖苷酶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探讨生脉六味地黄汤加减方降低餐后血糖的机制,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良方.方法 首先通过提取Wistar大鼠小肠内表面黏膜的α-葡萄糖苷酶,然后通过实验确定佳反应体系.生脉六味地黄汤加减方药物饮片浸泡,煎煮后,浓缩为1 g/ml浓度的溶液,并10倍稀释成7个不同浓度的溶液,每个浓度溶液再用活性炭脱色,之后原液和脱色后溶液同时做α-糖苷酶抑制实验,同时设阿卡波糖阳性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生脉六味地黄汤加减方原液及其脱色后溶液均有α-糖苷酶抑制作用,其效果与阿卡波糖相似.结论 生脉六味地黄汤加减方在10 m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浓度效应关系,但因高浓度溶液颜色较深,影响吸光度值,导致计算的抑制率下降.复方脱色后高浓度药物抑制率有所上升,说明脱色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颜色对吸光度的影响,同时脱色又脱掉了部分有效成分,使药物的抑制率降低.

    作者:邢磊;焦颖华;耿丽华;孙尧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重型颅脑创伤致双侧瞳孔散大患者36例

    本研究于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分别采用双额、颞、顶去骨瓣减压和常规减压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重型颅脑创伤致双侧瞳孔散大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作者:丁毅;郑立春;潘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糖尿病患者微炎症及免疫状况与肾脏病变的关系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进行评估,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炎症状态以及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与肾脏病变的关系.方法 将116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无蛋白尿组(n=36)、微量蛋白尿组(n=39)和大量蛋白尿组(n=41).观察患者血清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CY-S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机体免疫反应(CD3、CD4、CD8、CD4/CD8、B细胞、NK细胞、IgG、IgA、IgM、C3、C4)水平的改变,并与正常对照组(n=56)进行对比.结果 无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及大量蛋白尿组的hsCRP和机体免疫反应水平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微量蛋白尿组的hs-CRP、CYSC水平明显高于无蛋白尿组(P<0.01);大量蛋白尿组的hs-CRP、CYSC水平明显高于微量蛋白尿组(P<0.01).CD3、CD4、CD4/CD8、B细胞、NK细胞及IgG明显下降(P<0.05P <0.01),而IgA、IgM、C3、C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早期检测血清hs-CRP、HbA1 c、eGFR、TC、TG、LDL-C、Cystatin C和UAER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临床观察DN病情及判断DN预后的参考指标;早期DN患者存在微炎症和免疫功能下降,消除或控制促炎因素,改善早期DN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障碍,从而延缓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曦;杜薇蓓;于璐;杨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甘氨茶碱钠常规与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采用甘氨茶碱钠联合辛伐他汀用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通过与甘氨茶碱钠常规治疗的对照分析,判断联合辛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COPD患者,半随机分成41例甘氨茶碱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的观察组,39例甘氨茶碱钠联合罗红霉素治疗的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Profiler体描绘肺功能仪测定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及第一秒用力呼吸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FEV1/pre%).按照疗效评价标准判断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与肺功能的检查结果显示,IL-6,IL-8,TNF-α两组治疗前后各自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01).FEVI/FVC,FEV1/pre,呼吸困难指数两组治疗前后除对照组FEV1/FVC没有差异外,其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P <0.001),两组治疗后比较,除FEV1/pre没有差异外,其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两组治疗前后pH,PaCO2,PaO2,SaO2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P <0.01,P <0.001),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H,PaCO2,PaO2,SaO2值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0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75.61%.结论 本研究采用甘氨酸茶碱钠片加用辛伐他汀治疗COPD,对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与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有明显的改善,证明了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在COPD的治疗中有潜在的价值,为COP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选择途径.

    作者:黄育强;孙坚;张本全;刘红欣;庄韬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梅毒患者三种检测方法比较

    梅毒为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我国梅毒发病率为17.61/10万[1],20 ~40岁性活跃人群为其高发人群.近年,老年梅毒患者病例逐渐增多,老年梅毒患者病情呈隐匿性,常无自觉症状,梅毒的诊断发现往往来自其他疾病的就医,单纯来自性病门诊患者较少,给疾病控制造成一定困难,本文回顾分析老年梅毒疑似患者的检测情况,并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法为确证试验,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胶体金法(SYP)及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三种检测方法的优劣性.

    作者:袁杰;罗艳;石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住院患者痴呆检出率及其相关疾病的临床分析

    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年痴呆以及认知功能障碍人数明显增加,特别是在高龄人群成倍增长.本文就老年痴呆和认知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白红梅;朱林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Caspase-3、Ki-67表达水平

    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可以通过人群筛查早期发现结肠癌,从而降低死亡率.为了探讨结肠癌有效的诊断标志物,本文比较生存素(Survivin)、重组人Caspase-3、增殖细胞核抗原( Ki-67)表达水平,评价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黄国福;冷晓玲;陆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