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邓宾;胡栢均;伍中庆;林志炯;高大伟

关键词:骨质疏松, 桡骨远端骨折, 中医正骨手法, 外固定支架, 中药熏洗
摘要: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6,目前治疗的方法仍以传统的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为主,对大多数都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不稳定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尤其是关节内骨折,单纯的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很难做到关节面平整,甚至连基本的腕部外形都难以维持,经常导致腕部畸形,继发严重创伤性骨关节炎、功能受限、力量下降以及手指僵硬等并发症[1].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水平测定

    目前对于糖尿病造成的心脑血管、肾脏等慢性并发症重视较多,而对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导致的胃肠动力紊乱及其危害往往被忽视,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本研究通过食管测压方法观察了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老年志愿者食管运动功能的改变,旨在探讨糖尿病对食管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丽红;仇日火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老年腹腔淋巴结转移癌患者97例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

    目的 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老年性腹腔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老年性腹腔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中位年龄67岁(60 ~ 78岁),原发瘤部位明确,95例(97.9%)原发瘤有病理学证实.腹腔共有转移灶136个,转移灶中位体积35.7 cm3(4.6~123.8 cm3).腹腔淋巴结转移灶均接受三维适形放疗,中位剂量58 Gy(36 ~70Gy).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影响预后因素.结果 97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CR+ PR)84.6%,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7.5%、14.7%、4.8%.单因素分析发现原发瘤部位、病理类型、合并其他部位转移、腹腔淋巴结转移瘤体积、放疗剂量对预后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腹腔淋巴结转移瘤体积、放疗剂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于老年性腹腔淋巴结转移癌患者,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苏景伟;祝淑钗;刘志坤;王玉祥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情景分析

    我国自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快,截至201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8.87%[1],是世界上老龄人口增加快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带来了严重卫生问题,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医疗费用也居高不下.据测算,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人群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2].

    作者:王艺敏;巢健茜;张晶晶;李云云;宋龙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神经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GM1)、醒脑静注射液、奥拉西坦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住院部就诊的2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包括GM1组、醒脑静组、奥拉西坦组.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析各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疗效指数的变化,研究神经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 各组治疗14 d后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组治疗14 d前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的差值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组治疗14 d前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的差值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4 d治疗组各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M1、醒脑静注射液或奥拉西坦注射液能有效地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疗效无显著差异,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安全性高.

    作者:姚恺;邬军锋;杨晓波;肖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因素分析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又称睡眠无呼吸综合征,多发于老年患者,其发病特征为患者于睡眠中,7h内出现呼吸停止10 s以上的次数>30次,或睡眠暂停通气指数(AHI) ≥5次/h并伴有嗜睡临床症状[1].该病于睡梦中发生,往往不易觉察,随着疾病进一步恶化,可导致患者于睡眠中死亡.已发现伴随家族性遗传该病者、呼吸调节功能障碍者、颌面部畸形者、肥胖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率较高[2].本文拟分析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发病相关性因素.

    作者:施小山;赖金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纤维蛋白(原)基序拮抗肽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质金属蛋白酶和CD68表达的影响

    目的 检测纤维蛋白(原)基序拮抗肽( γ117-133)对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CD68表达的影响.方法 球囊导管损伤及模型饮食建立颈总动脉AS老龄兔模型,再通过Fogarty球囊导管把Fg(Fb)基序拮抗剂γ117-133肽或PBS导人损伤的血管周围,应用病理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MMP和CD68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CD68、MMP-2和MMP-8表达水平比对照组增高(均P<0.01);干预组比模型组有显著降低(P<0.01,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均P>0.05).结论 Fg(Fb)基序拮抗剂γ117-133肽对斑块有抗炎作用,具有改善AS病变程度和稳定AS斑块的作用,为Fg(Fb)相关基序拮抗剂作为研发治疗AS新药的有益靶标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夏海平;钱进军;马瑞;吴颉言;赵康仁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社区脑卒中患者的护理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社区脑卒中患者的护理需求,分析其影响因素,寻找对策,为开展社区护理服务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 选择郑州市中原、二七、金水3个区177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患者社区护理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对社区护理需求是多方面的,在疾病相关知识、医疗康复护理指导、社区专业支持三方面均有较高需求.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患者护理需求的因素包括患者的文化程度、疾病诊断类型、患病年限和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论 应重视脑卒中患者的社区护理需求,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开展相应的社区护理服务项目,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振香;刘腊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针药结合对db/db小鼠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黄芪多糖对2型糖尿病血糖和胰岛素的影响.方法 选用白发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C57BL/Ksjdb/db小鼠为本实验动物模型.将5周龄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药物组和针药组,同时将db/m小鼠作为正常组.针刺组大鼠取“后三里”(相当于足三里)、内庭和胰俞穴给予针刺治疗,药物组用黄芪多糖(1 400 mg/kg)灌胃,针药组同时给予针刺和药物治疗,均1次/d,连续12w.实验结束后,采血检测血糖、胰岛素和抵抗素.结果 在血糖、胰岛素和抵抗素水平方面,针药组、针刺组、药物组显著低于模型组,针药组显著低于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显著低于药物组;在对体重的影响方面,针药组和针刺组体重显著低于模型组,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147).结论 针刺结合黄芪多糖能够显著降低db/db小鼠血糖、血清胰岛素、抵抗素水平,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强于单一针刺治疗和药物治疗.

    作者:孙志;李茜;宫翠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老年白癜风患者60例

    吡美莫司是一种强效的大环内酯类外用免疫调节剂,2003年Mayoral等[1]首次报告吡美莫司治疗白癜风,但其相关文献报道不多,治疗老年白癜风患者的报道更少.本文就2008年10月至2011年6月应用1%吡美莫司乳膏(商品名:爱宁达)治疗老年白癜风取得的疗效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梁伟;陈昭;王剑虹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脂蛋白(a)水平的影响

    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可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冠脉内支架术(STENT)因具有效果好、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等优点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使更多的冠心病患者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1,2].STENT术后用药也开始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老年术后脂蛋白(a)水平的影响.

    作者:常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小鼠羊膜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目的 探索小鼠羊膜细胞(mAMCs)分离、培养方法及其体外增殖分化的特性.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胰蛋白酶及与胶原酶按不同的先后顺序作用小鼠羊膜,并采用不同的细胞接种浓度培养细胞,分别考核佳的分离及体外培养方案.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法鉴定mAMCs的干细胞标志.结果 胰蛋白酶消化及与胶原酶合用顺序不同,导致收获上皮细胞与间质细胞的数量和比例明显不同,先用胰蛋白酶消化将得到较多的上皮细胞,反之先用胶原酶消化将得到较多的间质细胞.以不同浓度接种上皮和间质细胞,原代培养2w后生长曲线可见原代培养的mAMCs在y轴为对数坐标时呈长尾s型曲线.原代培养的上皮和间质细胞有较长的停滞期(2~4 d),指数增长期的细胞倍增时间间质细胞相对上皮细胞短,因此融合期时间间质细胞明显较短.接种浓度对间质细胞的生长曲线影响不大,但对上皮细胞有较大影响.在Chang medium C营养液中原代附壁培养mAMCs OCT3/4及SSEA-1阳性.结论 应用0.25%胰蛋白酶及与0.075%胶原酶作用小鼠羊膜,可获得分离的mAMCs,原代培养mAMCs干细胞标志OCT3/4及SSEA-1阳性.

    作者:滕赞;王嫘;李智;岡部素典;吉田淑子;二階堂敏雄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城市老年人服务体系应用SNS网络的可行性

    老年人服务供给主体包括家庭、社区和机构,而在网络作为获取信息重要载体的当代,如何发挥网络虚拟、共享、实时、交互性的优势,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满足老年人精神、维权及老年人与家人、机构、政府及老年人之间的互动上发挥支持补充作用;如何在养老服务的家庭、社区和机构供给3大主体中增加网络主体的供给;成为完善与创新老年人服务体系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将探讨选择社交服务网络(SNS)作为手段应用于老年人服务领域的可行性.

    作者:江华;吕学静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老年胃癌患者20例围术期肠内营养支持

    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多数存在消化道功能障碍及免疫功能低下,较一般年龄组具有更高的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合理、恰当的围术期肠内营养(EN)支持,对老年患者的术后恢复意义更大.

    作者:王佳铭;曹春远;马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脑卒中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

    脑卒中患者出现偏瘫时,由于骨组织失去了机械应力的作用,骨细胞活性增强,骨组织被吸收,易发生骨质疏松.而骨质疏松易致骨折,明确两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早期的诊断指标,对于早期预防及药物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贾晓静;贾少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32例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观察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32例,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79 ~93[平均(87.64±6.32)]岁;致伤原因:平地摔倒23例,车祸伤7例,床上坠落伤2例;按照Evans进行骨折类型分类:Ⅲa型4例,Ⅲb型9例,Ⅳ型1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14 h,平均时间(7.84 ±2.46)h;人选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中重度骨质疏松,其中合并骨关节炎6例,陈旧性转子间骨折8例.合并内科并发症:高血压19例,冠心病12例,糖尿病1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1例.

    作者:杨阳;吕永明;徐飞;张立超;宋莺春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川芎清脑颗粒对中老年偏头痛患者临床症状及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川芎清脑颗粒对中老年偏头痛患者临床症状及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8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予川芎嗪脑颗粒,对照组予安慰剂,比较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7~13d、14 ~20 d、21 ~28 d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在治疗7d、14 d时,恶心、呕吐症状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MCA及ACA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值达到正常水平(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79.1%)显著高于对照组(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川芎清脑颗粒治疗中老年偏头痛的疗效较好,对于脑血流速度快、血管痉挛的偏头痛患者尤为适合,且安全性好,值得选择.

    作者:刘东玲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血浆D-二聚体联合纤维蛋白原检测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联合纤维蛋白原检测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对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联合纤维蛋白原检测,以对急性肺栓塞进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结果 研究组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6.93、8.56,均P<0.05).血浆D-二聚体联合纤维蛋白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单独检测的检出率(x2=5.39、6.01,均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联合纤维蛋白原检测对急性肺栓塞患者早期筛选具有敏感、快速、价廉等优势,对于急性肺栓塞诊断及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魏国庆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体外原代培养脐带基质间充质细胞和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目的 探讨体外原代培养脐带基质间充质细胞(UMC)和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的方法.方法 用Ⅳ型胶原蛋白酶、Ⅰ型脱氧核糖核酸酶和0.25%胰蛋白酶消化法原代分离培养UMC细胞,用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分离培养HSF细胞,镜下观察细胞的培养过程和生长状态.结果 脐带组织分离培养第3天,有少量UMC贴壁生长,细胞膜周围有折光性,形态类似于成纤维细胞;皮肤组织块贴壁培养第7天,有HSF爬出,呈长梭形、不规则三角形.随着细胞培养时间延长,UMC和HSF数量逐渐增多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结论 应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可成功分离培养出UMC和HSF.

    作者:蒋知新;艾民;张清华;沙杭;高毅;卢海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老年脑肿瘤患者23例开颅术围术期血液流变学变化

    老年脑肿瘤患者因年龄较大、耐受性较差,故对此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对于各项指标的研究应更为细致,尤其对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更应给予充分重视以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1].本文主要探讨老年脑肿瘤患者开颅术围术期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规律.

    作者:朱雁兵;王谦;舒畅;陈广;邱虹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灯盏花素对缺氧/复氧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Stat1,3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对缺氧复氧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其凋亡相关基因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1,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灯盏花素(25、50 mg/L)组,其中模型组、灯盏花素组进行缺氧2h再复氧4h.采用AnnexinV -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RT-PCR检测大鼠心肌细胞的Stat1,3 mRNA表达变化.结果 缺氧/复氧损伤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Stat1 mRNA表达均增加(P<0.01),Stat3 mRNA表达降低(P<0.01);灯盏花素组处理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Stat1 mRNA表达均减少(P<0.05),Slat3 mRNA表达升高(P <0.05,P<0.01).结论 灯盏花素上调凋亡抑制基因Stat3mRNA表达,下调凋亡促进基因Stat1 mRNA表达,从而抑制缺氧/复氧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

    作者:许倩;周晓春;龚明玉;王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