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为群;钟粤明;李海军;张家骝
分化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DNA binding and/or differentia-tion,Id)蛋白是Benezra等于1990年首先从鼠红白血病(mu-rine erylhroleukemia,MEL)细胞eDNA文库中克隆的,属于螺旋一环一螺旋(helix-loop-helix,HLH)蛋白,随后相继在哺乳动物中发现Id1-4 4种亚型.
作者:李佳佳;毕明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气胸为胸外科急症,分为外伤性气胸和自发性气胸.在自发性气胸内又分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和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指肺脏实质或脏层胸膜在无外源性或介入性因素影响以及无基础性肺疾病条件下,自行发生破裂,引起气体在胸膜腔蓄积,其形成原因多为胸膜下肺大疱破裂.此外,在原有肺疾病基础上自发性气胸也比较多见,随着结核,AIDS的迅速传播,这类疾病相关性气胸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少见原因产生的自发性气胸,如月经期自发性气胸,新生儿自发性气胸也有报道,这些均属于继发性自发性气胸范畴.
作者:陈刚;张志庸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依从性普遍偏低,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其治疗依从性受药物性因素和非药物性因素影响,药物和健康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何提高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依从性是医患之间必须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陈韫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院2006年7月~2007年6月血培养中分离出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用BacT/ALTER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血培养标本进行检测.阳性的标本用VITEK AMS 6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3268份血培养标本,分离出病原菌344株,阳性率为10.5%.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11株(61.3%),革兰阳性球菌99株(28.8%),真菌34株(9.9%).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高,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检出率高.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分别占67.2%、61.1%,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株分别占66.7%、72.6%.结论 血堵养中分离出的菌种多、分布广泛,且产ESBI-8、耐甲氧西林的菌株检出率相当高,耐药菌株多,因此通过对血培养分离菌的耐药监测,可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武雨霖;董晓勤;周田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蒽环类药物是具活性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对造血系统肿瘤和实体肿瘤具有高效的作用.在临床化疗方案中蒽环类药物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线性关系.但随着剂量的增加,其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脱发等副作用也愈加突出,尤其是心脏毒性的累积作用,限制了它的长期使用.国内外对蒽环类药物致心脏毒性的研究已有四十年,现就其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发病机制、监测及防治综述如下.
作者:张竞竞;孙惠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护理行业是具有高责任、高风险的服务行业.为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给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须通过制定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降低风险发生率.
作者:邹华钦;吴金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105例无甲状腺疾病的肺心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及促甲状腺素(TSH)的含量变化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肺心病急性加重期45例,缓解期35例和正常对照者25例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TT3、TT4、FT3、FT4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和缓解期组(P<0.01);肺心病缓解期组TT3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T4水平无差异.3组患者TSH水平无差异.结论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反映了肺心病患者的全身状态和严重程度,动态检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观察肺心病的发展和转归.
作者:任朝凤;刘漪;郑勤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及疗效.方法 选择2000年11月~2005年1月309医院住院12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比单纯肺结核有病情较重、干酪病灶多、空洞多、排菌病例多.血糖控制在8.4 mmol/L以下,疗效较好.结论 糖尿病可促发和加重结核病.肺结核疗效与血糖控制水平直接相关.
作者:刘景阳;刘国利;曲长春;毕艳;李净;刘倩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肺泡出血综合征(Alveolar Haemorrhage Syndromes AHS)为一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一系列疾病过程中.在不同病因作用下,导致肺微血管的血液进入肺泡,即弥漫性肺泡出血(DAH).当血液聚集于肺实质内,临床可发生呼吸困难、咯血、X线胸片为双侧弥漫性肺泡浸润以及贫血等临床特征.
作者:任少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氟康唑治疗侵袭性肺真菌感染(IPFI)的疗效.方法 收集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呼吸科2006年8月~2007年7月使用氟康唑治疗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患者30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30例患者中培养出白色念珠菌17株、热带念珠菌5株,未分类真菌2株.在接受治疗的30例患者中.痊愈18例,显效4例,进步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73.33%,在治疗过程中,仅有4例患者轻微的恶心,无严重的副作用.结论 氟康唑是治疗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临床用药是安全的.
作者:刘宝珍;张昌红;张作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is carinii,PC)是一种重要的机会性致病真菌病原体,广泛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肺组织内,可以引起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
作者:冯燕梅;江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愈后是否存在影响.方法 对2006年2月~2007年2月于我院住院的COPD患者38例.根据身高及体重计算出体重指数(BMI),将体重指数<21 Kg/m2的COPD病人分为A组,将体重指数21 Kg/m2的COPD病人分为B组.观察两组住院时间,死亡人数,出院至复发时间.结果 发现A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B组,A组死亡人数明显多于B组,A组出院至复发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低体重指数(BMI)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作者:薛兵;杨霁;李秀叶;赵淑敏;刘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胸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利用中心静脉导管对确诊为中至大量胸腔积液病人进行胸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根据胸水病因行针对性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胸穿抽液.结果 治疗组98例均操作顺利、一次成功,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积液消失为3~8天;对照组82例,胸膜肥厚发生率25.6%,包裹性积液发生率11.25%,积液消失为6~15天.结论 胸腔置管持续引流替代常规胸穿抽液治疗胸腔积液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作者:郑立敏;吴玉华;地力夏提.司马义;潘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人生漫长路,总有不平坦的坎坷,面对脆弱者走向绝路,故意吞服大剂量安定亦是常见的自杀性手段之一.笔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曾应急抢救了多例严重急性安定中毒者或(和)被某院放弃抢救的临终病例,均获得了挽救,总结出抢救措施,现综述于下.
作者:曹守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老年肺癌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增高,硬度增加,滑动性大,静脉瓣多,穿刺难,药物容易外渗.我们采用浅静脉留置针为65岁以上肺癌患者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有效地避免了药物外渗、静脉炎的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春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非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2HL2EV/4HL2非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2HREZ/4HR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痰菌阴转率、X线吸收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强化期末及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5.7%和92.9%.对照组为84.2%和94.7%,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疗程结束时胸片病灶吸收率及空洞闭合率分别为86.5%和38.1%,对照组为88.1%和36.1%,经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为18.9%:对照组为53.6%,两组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非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与短程标准化疗方案疗效相当.但其副反应小,病人耐受性好,是适于治疗老年肺结核的安全有效的方案之一.对不能耐受标准化疗方案者的可选择非标准化疗方案治疗.
作者:冯通明;吴智龙;张锡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结核性液气胸因胸腔内同时积液、积气,临床表现及治疗,有别于单纯结核性胸腔积液或积气.国内对于结核性液气胸的报道较少.以往多主张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措施,我们把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应用到液气胸治疗中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
作者:冷洁;王彦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自发性血气胸是胸外科较为少见的疾病,但危险远大于单纯性气胸,其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我们自1990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共收治了自发性血气胸32例,分别实施了胸腔闭式引流术和剖胸探查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勤;成美英;王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结缔组织病肺部病变的HRCT表现.方法 分析144例临床确诊为结缔组织病的肺部HRCT表现.观察病变的异常表现及分布特点.结果 144例结缔组织病的肺部HRCT常见异常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107例,74.3%)、胸膜病变(88例,61.1%)、磨玻璃密度影(65例,45.1%)、胸膜下线(49例,34.0%);而蜂窝样变、心包病变少见.肺内病变主要分布在下肺区、外周部.在RA、SLE、PM-DM三组间,小结节样影更常见于SLE(37.8%,P=0.003).结论 HRCT是评价结缔组织病肺部损害的敏感方法,对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洁;于铁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NSCLC)的疗效及毒性.方法 对2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予以顺铂80mg/m2,VD,第1天,吉西他滨800~1000/m2,VD,第1、8天,21 d为一个周期,完成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全组总有效率为38.5%,其中鳞癌为加%,腺癌为36.4%,中位生存期12.1个月,1年生存率为41%.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良好.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可延长患者生存存期,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韩文铭;班俊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