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卓群;丁惠昌
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a,AP)系指吸入口咽分泌物、食物或胃内容物、其他刺激性物质所致肺实质的炎症.通常将其分为3类,一类为吸入物直接损伤肺组织引起肺的化学性炎症,有国外学者将其冠名为aspiration pneumonitis,如吸入胃酸之后出现的肺炎(又称之Mendelson综合征);另一类为吸入固体物质引起阻塞性不张和炎症;第三类为误吸(aspiration)含有定植细菌的口咽分泌物引起的细菌性肺炎,此类临床为常见.
作者:孙耕耘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8例心脏穿透伤救治经验教训.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心脏穿透伤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8例心脏穿透伤患者中,成功救治5例,死亡3例.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开胸缝合心脏伤口是心脏穿透伤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杰;王树军;张道忠;王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建立人工气道后上呼吸道的自主加强湿化,过滤和咳嗽功能消失,防御能力减弱,导致排痰不畅气道堵塞,引起肺不张和继发下呼吸道感染,缺氧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保持气道湿润进行有效吸痰是保证气道通气和气体交换的关键.我科于2006年4月起将各种湿化疗法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气管护理中,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立红;李兰;潘淑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 AE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NAC组,测定两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ET-1含量均低于治疗前,而NO高于治疗前(P<0.05);但所有这些变化均以N-乙酰半胱氨酸组的变化程度更明显(P<0.01).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有助于COPD患者维持体内舒血管因子及缩血管因子平衡,可能对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郭玲;刘涛;时衍同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奈替米星为一半合成的氨基糖苷类广谱抗生素,主要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利福平为广谱抗生素,对结核杆菌有特效,是初次结核病治疗方案中不可缺少的组成药物.两药在本病区2005年6月初次合用后因配伍禁忌出现灰黑色沉淀物而致护理纠纷,今介绍如下.
作者:吕聪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网络系统实施前后越秀区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水平,探讨网络直报系统在肺结核病人发现中的作用.方法 对越秀区网络直报系统实施前的2001年至2003年以及网络直报系统实施后的2004年至2006年肺结核病人发现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越秀区网络直报系统实施后2004年1月至2006年底肺结核可疑患者登记1827人,登记率122.0/10万,涂阳病人登记604人,登记率40.2/10万;而网络直报实施前的2001年1至2003年底肺结核可疑患者登记864人,登记率61.7/10万,涂阳病人登记295人,涂阳登记率21.1/10万.网络系统实施后越秀区肺结核可疑患者和涂阳病人登记率分别提高60.3%和19.1%.结论 网络直报系统对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有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网络直报信息对相关病例进行核对和追踪,是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关键.
作者:许卓卫;李笑颜;李妙琼;LI Miaoqiong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无创通气是指不需借助于气管插管或造瘘,不需建立人工气道的通气方式.无创通气机具有操作简便迅速,便于携带患者可在家长期应用.无创通气能有效地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避免了气道的损伤,保护了其防御功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使需要通气的时间和住院日期缩短了,并缓解了病人的呼吸肌疲劳,使心肺功能获得较全面的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07年4月至2007年9月我院呼吸内科MICU使用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2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春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临床特点、防治措施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33例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 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多发生于用药的1~3周,HBsAg(+)者更易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结论 对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使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疗程.
作者:石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非典型病原体在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地位.方法 收集宁波市鄞州区农民2006年1月至2007年7月的CAP患者共96例,分别检测就诊时及2~4周后的血清肺炎支原体、肺炎农原体及嗜肺军团菌抗体的滴度,以出现4倍及4倍以上的增高为诊断标准.结果 所有患者的初期治疗均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3天治疗效果不佳者,进行抗生素升级治疗同时加用大环内酯类,或单用呼吸喹诺酮类抗生素,所有患者病情都得到控制,96例患者测出非典型病原体21例,其中肺炎支原体14例,肺炎衣原体4例,嗜肺军团菌3例.但21例患者中有11例单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成功,10例加用大环内酯类,或单用呼吸喹诺酮类抗生素.结论 农村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中,非典型病原体占一定的比例,可能以混合感染为主,其初始治疗可不必覆盖非典型病原体.
作者:彭卫东;汪一萍;俞万钧;杨亚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北部湾沿海地区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58例60岁以上老年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性肺炎呼吸道症状不典型,辅助检查不典型,基础疾病多,病情重,易误诊为其它疾病.结论 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纳差乏力、心悸气促、消化道或神经系统症状时,应考虑肺炎的可能,尽早行胸部X线或CT检查,以便及时诊治.
作者:宁美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孟鲁斯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7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吸氧、祛痰平喘、抗病毒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孟鲁斯特钠,观察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 治疗组7天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孟鲁斯特钠可明显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海庆;王士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本例临床表现,结合文献分析.结果 28例男16例,女12例.临床症状:咳嗽96.4%(27/28),咳痰53.6%(15/28),咯血28.6%(8/28),气促10.7%(3/28),声嘶7.1%(2/28),胸片无特征性改变;肺部CT在气管、支气管前、侧壁发现散发或多发斑块状结节,突向管腔,部分钙化,结节大小1~7mm.纤维支气管镜下改变:气管、支气管黏膜粗糙,凹凸不平,管壁广泛散在分布米粒样大灰黄色小结节,无蒂.结论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是一种良性疾病,预后较好,肺部CT,纤维支气管镜有特征性改变,可以确诊.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易误诊误治,有必要提高对本病认识.
作者:吴汉刚;梁克诚;梁新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3~2006年收治的34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特点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以青壮年居多,老年患者渐有增多的趋势.(2)85.3%在出现临床症状后>1月确诊.(3)全身症状明显(发热67.6%),呼吸道症状以咳嗽、咳痰居多.(4)痰涂片找核酸杆菌阳性率23.5%,50% PPD试验阴性,35.3%末梢血白细胞不正常,5.8%肝功障碍.(5)52.9%并发肺外结核,20.6%合并非结核性疾病.(6)早期、联合、规律、全程、适量抗结核治疗,对并发症及合并病治疗,97.1%的病例临床治愈.结论 血行散播型肺结核是重症肺结核之一,症状重,并发症、合并症多.经有效抗结核治疗,对症治疗不同并发症及合并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宋凯;趙家明;黄延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病人采取心理护理提高病人CT增强率使病人轻松接受此项榆查.方法 对125例接受检查的病人随机分成2组,其中1组常规签字不做任何解释做此检查,另1组向病人解释药物的安全系数及副作用的症状,注意事项及配合要求,同时说明注射药物后的正常反应并安慰病人,耐心解释病人提出的问题.结果 常规组有1例拒绝此项检查,心理护理组有1例不能接受此项检查,原因足过敏体质,做过敏实验后病人不能接受此检查.结论 心理护理能提高病人CT增强率,提高图像质量.
作者:王秋芬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临床资料患者,女,16岁,主因间断咳嗽、咳痰2个月,发热20天,伴全身乏力,于2007年4月15日住院.入院诊断:继发性肺结核上中/上中进展.患者既往体健,无心肺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处置:HRPS抗痨方案.
作者:董泽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齐佩能)是一种广谱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以静脉滴注剂型供应,本品含有两种成分:(1)亚胺培南,为一种新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亚安硫霉素;(2)西司他丁钠,为一种特异性酶抑制剂,它能阻断亚胺培南在肾内的代谢,从而提高泌尿道中亚胺培南原形药物的浓度.
作者:王明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肺炎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有资料显示,16%以上的老年人直接死于肺炎,是仅次于心血管病、恶性肿瘤之后的第3位元凶,并且有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增高的趋势[1],且老年人肺炎的漏诊率和误诊率逐年增高.为了更好地关注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针对我院近几年收治的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谈点体会.
作者:高玉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变化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152例AECOPD患者及88名COPD缓解期患者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N)、血沉(ESR),疾培养及X线胸片,同时对152例AECOPD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并比较这些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AECOPD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P<0.01),而在AECOPD患者死亡组血清CRP水平又显著高于存活组(P<0.001).结论 CRP升高不仅可以提示COPD的急性加重,极度升高又提示COPD患者病情严重并且可能预后不良.CRP在AECOPD是一个良好的观察指标,可反映抗生素的即时疗效,比WBC,ESR更迅速且敏感.
作者:李清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可有多种原因引起,中等量以上胸水往往产生压迫症状,导致病人呼吸困难,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或引流.我科从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胸水35例,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庆利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随着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导管介入的广泛应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由于糖尿病有真菌易感因素,故易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本文就糖尿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体、特点、危险因素及其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周阳;李青;高阳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