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利
目的 分析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3~2006年收治的34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特点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以青壮年居多,老年患者渐有增多的趋势.(2)85.3%在出现临床症状后>1月确诊.(3)全身症状明显(发热67.6%),呼吸道症状以咳嗽、咳痰居多.(4)痰涂片找核酸杆菌阳性率23.5%,50% PPD试验阴性,35.3%末梢血白细胞不正常,5.8%肝功障碍.(5)52.9%并发肺外结核,20.6%合并非结核性疾病.(6)早期、联合、规律、全程、适量抗结核治疗,对并发症及合并病治疗,97.1%的病例临床治愈.结论 血行散播型肺结核是重症肺结核之一,症状重,并发症、合并症多.经有效抗结核治疗,对症治疗不同并发症及合并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宋凯;趙家明;黄延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肺结核大咯血窒息患者的急救措施和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对大咯血患者清除口咽部积血,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采取有效的止血,加强护理.结果 肺结核大咯血窒息患者24例中,仅1例死亡.结论 对肺结核大咯血窒息患者,在合理使用止血药物的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护理,是抢救窒息成功的关键.
作者:侯美青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提高对双原发性肺癌的认识.方法 结合1例双原发性肺癌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分析该病的临床诊断、发生机制、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 纤支镜及病理检查是诊断双原发性肺癌的方法.区域性癌化是双原发性肺癌发生的病理基础.结论 双原发性肺癌易漏诊,诊断和鉴别诊断对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马红映;陈众博;涂灿;周浩杰;舒丽华;邓在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肺减容术是通过手术方法切除过度充气而膨胀破坏的、无功能肺组织,减少胸腔的容量,从而恢复胸廓解剖形状和改善肺通气、换气生理方面消除或缓解肺气肿患者的呼吸困难.肺减容术(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简称LVRS)治疗重度肺气肿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治疗方法,收到较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鑫;张喜清;方伊刚;王慧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在高脂血症重症急性胰腺炎(HL-S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4年5月~2007年5月枣矿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32例患者早期应用呼吸机SIMV+PSV模式辅助呼吸治疗,以心率变化、血气分析、氧合指数等为观察指标,与2004年5月以前30例同种疾病患者做对比.结果 32例患者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后血气分析中尤其PO2、SaO2、PaO2/FiO2改善明显,心率恢复时间较常规组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重症胰腺炎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ISV)对于改善肺功能、控制病情、节约住院时问及费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婷;孙非;刘安民;徐倩;徐长辉;于有贵;刁爱新;赵莉;李冬娟;王晶;魏善和;府文亭;陈吉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及新的护理模式的形成.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在手术室已广泛开展.其中新的内容是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和术后随访.而术前访视工作是进行术中护理的纽带.因此,增加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以佳状态迎接手术、积极配合手术,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袁松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结核病在世界范围内仍是一种主要的传染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MTB),而其中约有5000万人感染的是耐药MTB[1].由于耐多药MTB的出现和AIDS患者的增加,导致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结核感染呈再次流行趋势.
作者:汪正光;钭方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老年肺结核患者因年龄大,同时合并有多种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影响病情和愈后.根据整体护理需要及调查访问,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避免了疾病的加重和复发.
作者:申峻;李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中心静脉导管细,创口小,取代传统胸腔引流管病人减轻疼痛,方便,置管时间长,并可减少感染.我们采用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方法,可以代替传统的引流管行闭式引流,也可以多次抽气,而避免多次胸腔穿刺.本文总结2003年5月~2007年12月收治单纯性气胸78例,其中38例为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刘惠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孟鲁斯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7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吸氧、祛痰平喘、抗病毒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孟鲁斯特钠,观察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 治疗组7天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孟鲁斯特钠可明显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海庆;王士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全面评价国产固定剂量复合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平(2HRZ/4HR)的抗结核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81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HRZ/4HR)和对照组(2HRZ/4HR)观察近期痰菌阴转率、X线病灶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2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达82.5%和65.7%;满疗程痰菌阴转率各为100.0%和88.6%;胸部X线明显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病灶吸收分别占92.7%和94.3%,两组空洞闭合率分别为63.2%和62.5%;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2例和4例肝功异常.结论 国产固定复合剂是一种安全、高效、易被患者接受、具有推广应用前景的抗结核药物.
作者:张晶;赵牧;吕丽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微创置管闭塞引流治疗气胸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6例气胸置管治疗资料.结果 36例全部治愈,大部份病人1天内复张,3~5天拔管,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16FR导管置入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好、费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沈卓群;丁惠昌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赖诺普利(ACE-1)对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清洁级成年Wistar大鼠(体重150~300g)50只.被分为5组:组1予生理盐水,组2予赖诺普利(1mg/kg:PO),组3予单剂量百草枯(20mg/kg),组4(治疗组):予百草枯后再给予赖诺普利,组5(预治疗组):予赖诺普利后再给予百草枯.21天后,测量大鼠肺组织羟脯胺酸含量(hydroxypro-line,Hyp)和过氧化脂质(LPO),一部分肺组织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百草枯显著的增加肺组织羟脯胺酸含而赖诺普利显著降低大鼠肺组织中羟脯胺酸含量,组织学检查亦显示赖诺普利能有效地保护百草枯诱导的肺纤维化.脂质过氧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改变.结论 赖诺普利可能足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发挥其抗纤维化作用.
作者:张晓东;项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在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变化.方法 选择正常组3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和COPD急性加重期各30例,哮喘缓解期和COPD稳定期各30例.取静脉血,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IL-13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哮喘IL-13水平分析:急性发作期68.18±2.24(ps/ml)显著高于缓解期43.49±4.04(pg/ml),P<0.01,且两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5.45±5.49(pg/ml),P<0.01;COPD IL-13水平分析:急性加重期组51.55±3.16(ps/ml)显著高于稳定期组34.89±2.16(pg/ml),P<0.01.且两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L-13参与了哮喘和COPD慢性炎症的形成.
作者:邢爱萍;张奇;李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对我院诊治的妊娠期合并肺结核3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妊娠合并肺结核患者终止妊娠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2例产妇死于并发症,其余预后良好.结论 :对妊娠合并肺结核适时恰当终止妊娠足安全的,早诊断早治疗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做好孕前健康检查及孕期体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秀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常见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的健康,老年人由于其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脏器功能减退,基础疾病多,极易发生肺炎.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笔者对2002~2005年间收治的85例老年人CA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应雄;潘晓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肺癌的关系;方法取确诊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测定CEA、CA125、NSE、CY-FRA21-1、AFP、CA19-9、CA15-3、CA724、SCC;与非肺癌患者对照,采用多组均数的非参数检验(krus-wallis检验)、T检验;结果在腺癌患者CEA、CA15-3水平高;NSE、CA19-9在小细胞癌患者水平高;CYFRA21-1在鳞癌高;CA724在大细胞癌中高(P<0.01);与非肺癌患者具有显著差异的是CEA、NSE、CYFRA21-1、CA19-9、CA15-3、CA724(P<0.01).血清肿瘤标志物治疗前后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5-3、NSE、CA19-9、CYFRA21-1、CA724对一些肺癌的诊断有意义.
作者:叶江枫;解立新;陈勇;杜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无创通气是指不需借助于气管插管或造瘘,不需建立人工气道的通气方式.无创通气机具有操作简便迅速,便于携带患者可在家长期应用.无创通气能有效地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避免了气道的损伤,保护了其防御功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使需要通气的时间和住院日期缩短了,并缓解了病人的呼吸肌疲劳,使心肺功能获得较全面的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07年4月至2007年9月我院呼吸内科MICU使用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2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春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变化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152例AECOPD患者及88名COPD缓解期患者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N)、血沉(ESR),疾培养及X线胸片,同时对152例AECOPD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并比较这些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AECOPD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P<0.01),而在AECOPD患者死亡组血清CRP水平又显著高于存活组(P<0.001).结论 CRP升高不仅可以提示COPD的急性加重,极度升高又提示COPD患者病情严重并且可能预后不良.CRP在AECOPD是一个良好的观察指标,可反映抗生素的即时疗效,比WBC,ESR更迅速且敏感.
作者:李清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非典型病原体在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地位.方法 收集宁波市鄞州区农民2006年1月至2007年7月的CAP患者共96例,分别检测就诊时及2~4周后的血清肺炎支原体、肺炎农原体及嗜肺军团菌抗体的滴度,以出现4倍及4倍以上的增高为诊断标准.结果 所有患者的初期治疗均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3天治疗效果不佳者,进行抗生素升级治疗同时加用大环内酯类,或单用呼吸喹诺酮类抗生素,所有患者病情都得到控制,96例患者测出非典型病原体21例,其中肺炎支原体14例,肺炎衣原体4例,嗜肺军团菌3例.但21例患者中有11例单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成功,10例加用大环内酯类,或单用呼吸喹诺酮类抗生素.结论 农村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中,非典型病原体占一定的比例,可能以混合感染为主,其初始治疗可不必覆盖非典型病原体.
作者:彭卫东;汪一萍;俞万钧;杨亚波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