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与肺结核的相关性

孔雯;肖和平

关键词:阻塞性肺部疾病, 肺结核病人,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 患病率, 痰涂片阳性, 致死原因, 人类健康, 活动性, 危害, 四位
摘要: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与结核病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肺部疾病.据2000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全国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患病率为367/10万,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患病率为122/10万[1].COPD也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目前COPD在全球已成为第四位的致死原因[2].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伴重度CO2潴留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重度CO2潴留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到2007年10月我科收治的30例COPD病人资料,均为PaCO2>80 mmHg的COPD伴Ⅱ型呼衰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氧疗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NIPPV)治疗,通过自身对照观察患者NIPPV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和病情改善程度.结果 30例患者中2例不能耐受无创通气,放弃治疗,24例使用无创后好转,病情稳定出院,4例无创通气失败,改行气管插管,死亡2例.NIPPV治疗有效患者2h后血气指标明显改善,PaCO2显著下降(P<0.001),48h后病情明显好转.结论 无创正压机械辅助通气可显著改善COPD伴重度高碳酸血症患者,疗效肯定.

    作者:朱晓兰;李威;黄建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川崎病72例临床随访分析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患儿发病和冠状动脉改变特点,提出诊断及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对KD 72例住院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 川崎病的主要表现为发热、皮肤、黏膜病变及淋巴结肿大,脏器损害以心脏、肺为主,并冠状动脉病变24例,占33.3%.结论 KD发病有增多趋势,PLT、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宽、血沉、血CRP、尿白细胞对KD的诊断、抗凝药物治疗和预后判断均有价值,KD患儿应注意随访.

    作者:朱梅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氏菌及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的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从而掌握耐药菌株的流行状况.方法 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菌种鉴定.采用微量液体稀释与K-B法分别对常用抗生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AMP、AMP/SB、PIP、CF、CFZ、CRM、CPD、CAX、CAZ、CTX、CPE和AZT的耐药率高达90%以上;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PIP/TB和SCF)的耐药率分别是52.6%、34.6%和39.7%、19.8%;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是64%、88.8%,96.2%、75%和96%、87.9%,具有多重耐药特点,但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多种不同种类抗生素耐药,且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尤其是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耐药率高,但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

    作者:费广鹤;何源沁;徐元宏;王中新;沈继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发病和临床特点,提高重症支原体肺炎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2例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起病急,发热、咳嗽喘息为主症,影象学显示大叶性肺炎并发肺不张和胸腔积液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外症状.结论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病情重、变化快,肺部体征严重,肺外症状多见,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金增乾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肺结核大咯血窒息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目的 总结肺结核大咯血窒息患者的急救措施和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对大咯血患者清除口咽部积血,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采取有效的止血,加强护理.结果 肺结核大咯血窒息患者24例中,仅1例死亡.结论 对肺结核大咯血窒息患者,在合理使用止血药物的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护理,是抢救窒息成功的关键.

    作者:侯美青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沙参麦冬汤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概况

    沙参麦冬汤出自<温病条辩>,是清代名医吴鞠通为治疗温病后期燥伤肺胃阴分而创立,堪称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代表方剂.方中用沙参、麦门冬为君,滋阴润肺,清热生津;玉竹甘平,养阴润燥;花粉甘寒,清热生津.两药合用,生津止渴的功能可倍增,共为臣药.

    作者:徐君美;徐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纤支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纤支镜检查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2005年1月~2006年1月在我院行无痛纤支镜检查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接受无痛纤支镜检查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压(BP),心率(HR)无显著变化,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明显.结论 无痛纤支镜检查方便、安全、无痛苦,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方贤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18例体会

    肺减容术是通过手术方法切除过度充气而膨胀破坏的、无功能肺组织,减少胸腔的容量,从而恢复胸廓解剖形状和改善肺通气、换气生理方面消除或缓解肺气肿患者的呼吸困难.肺减容术(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简称LVRS)治疗重度肺气肿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治疗方法,收到较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鑫;张喜清;方伊刚;王慧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纤支镜代胸腔镜诊断病因不明的胸腔积液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代胸腔镜诊断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方法 利用国产纤支镜对3例胸腔积液患者局麻下行胸腔检查并取活检.结果 肺腺痛胸膜转移1例,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胸膜结核肉芽肿1例.结论 以纤维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行胸腔镜检创伤小,费用低,简便易操作.对原因不明胸腔积液者查明病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刘永涛;李庆然;刘凤沾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在AECOPD的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患者大多数死于急性加重期,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为当务之急.近年来研究显示糖皮质激素有助于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治疗,但由于合并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基础疾病,糖皮质激素的全身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实验评价糖皮质激素雾化治疗在AECOPD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王俊霞;李淑媛;郝志芳;蔡兰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呼出气冷凝液中CEA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癌胚抗原(CE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德国JAEGER公司的EBC收集器,收集NSCLC组和正常对照组的EBC,所有对象同时抽血留血清待测.采用非平衡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EBC和血清中CEA.结果 ①肺癌组CEA检测值,EBC为4.52±2.44 mg/L,血清为7.73±3.19 mg/L;正常对照组CEA检测值,EBC为1.62±1.30 mg/L,血清为2.28.±1.30 mg/L,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腺癌组EBC和血清标本中CEA水平分别为(4.91±2.56 mg/L)和(9.17±3.75mg/L),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NSCLC患者EBC中CEA水平分别为3.32±1.58mg/L、4.11±2.45mg/L、4.75±2.50 mg/L、5.48±2.41mg/L,TNM分期越高,EBC中CEA的水平越高,F=3.12,P<0.05;④肺癌组EBC和血清CEA检测值呈线性正相关,回归方程=1.61x-1.51,相关系数(r)=0,8615,P<0.05;⑤肺癌组EBC中CEA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51.5%和93.3%,血清中为60.6%和91.1%.肺癌组同时进行EBC和血清中CEA检测,联合敏感性为80.9%,联合特异性85.0%.结论 在EBC中检测CEA水平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临床分期的判断.

    作者:董敬军;陶一江;陈建荣;蔡映云;陶国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体会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常见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的健康,老年人由于其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脏器功能减退,基础疾病多,极易发生肺炎.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笔者对2002~2005年间收治的85例老年人CA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应雄;潘晓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某村30年来采石工矽肺回顾性调查

    目的 了解某村采石场农民工粉尘接触30年来,矽肺的发病情况,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1976~2006年某村职业性体检中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 30岁来查出矽肺患者28人(6.21%),结核患者17人(3.77%),0+42人(9.31%),尘肺合并结核7人(1.55%),肺部其他疾病18人(3.99%),发病年龄平均49.03年(36~57年),发病工龄平均26.77年(15~37年).结论 采石场生产环境粉尘接触农民工存在着矽肺的危害,并与接触年龄、工龄有关.

    作者:陈文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糖尿病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随着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导管介入的广泛应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由于糖尿病有真菌易感因素,故易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本文就糖尿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体、特点、危险因素及其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周阳;李青;高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静滴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过敏反应1例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齐佩能)是一种广谱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以静脉滴注剂型供应,本品含有两种成分:(1)亚胺培南,为一种新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亚安硫霉素;(2)西司他丁钠,为一种特异性酶抑制剂,它能阻断亚胺培南在肾内的代谢,从而提高泌尿道中亚胺培南原形药物的浓度.

    作者:王明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单肺移植术后活动性血胸的外科治疗

    2004年7月及2004年12月,我们分别为2例终末期肺气肿患者成功实施了单肺移植,对侧肺减容术,术后均合并活动性血胸,经手术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宜江;许栋生;杨如松;邹卫;王科平;马国栋;刘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我院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及耐药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病人住院期间院内呼吸道感染情况.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0月住院的老年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分析试验资料.结果 1100例老年住院患者的痰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346例,占31.4%(346/1100)其中男性238例,女性108例,菌群组成以G-杆菌为主,真菌次之,G+球菌很少,G-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0.1%,其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为丁胺卡那.结论 老年病人患严重基础症病,抵抗力低下,易感菌群为G-杆菌,真菌次之.

    作者:张惠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40岁以下肺癌病人放疗与化疗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40岁以下失去手术机会的肺癌病人放疗与化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103例40岁以下病人单纯化疗45例,化疗与放疗综合治疗54例,单纯放疗4例.结果 103例中CR 23.3%(24/103),总有效率75.73%.1、2、5年生存率分别为52.37%、29.87%、7.8%,中位生存期15个月.结论 放疗与化疗综合治疗疗效优于单一方法治疗;血清CEA、误诊及机体免疫功能为影响愈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强;解记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经胸腔闭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和激素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体会

    目的 探讨经胸腔闭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和激素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常规胸腔穿刺抽胸水后,治疗组胸腔内注入生理盐水10ml+尿激酶20万单位+地塞米松5mg,对照组胸腔内只注入生理盐水10ml+地塞米松5mg.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经胸腔闭式引流术中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和激素对减少胸腔积液包裹、粘连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琦筠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死亡生物学标记物在急性肺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injury,ALI)是一种以严重的、持续性的低氧血症,进行性肺气体交换功能障碍引起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迫切需要临床医生掌握一些临床和/或生化参数去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进展状态.本文将着重研究在ALI中引起患者病死率升高的一些生物学标志.这些标志不仅可以作为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加深我们对ALI病理生理学的整体理解.

    作者:滕林;刘先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