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伴重度CO2潴留的疗效观察

朱晓兰;李威;黄建安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 重度高碳酸血症, 无创正压通气
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重度CO2潴留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到2007年10月我科收治的30例COPD病人资料,均为PaCO2>80 mmHg的COPD伴Ⅱ型呼衰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氧疗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NIPPV)治疗,通过自身对照观察患者NIPPV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和病情改善程度.结果 30例患者中2例不能耐受无创通气,放弃治疗,24例使用无创后好转,病情稳定出院,4例无创通气失败,改行气管插管,死亡2例.NIPPV治疗有效患者2h后血气指标明显改善,PaCO2显著下降(P<0.001),48h后病情明显好转.结论 无创正压机械辅助通气可显著改善COPD伴重度高碳酸血症患者,疗效肯定.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伴重度CO2潴留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重度CO2潴留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到2007年10月我科收治的30例COPD病人资料,均为PaCO2>80 mmHg的COPD伴Ⅱ型呼衰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氧疗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NIPPV)治疗,通过自身对照观察患者NIPPV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和病情改善程度.结果 30例患者中2例不能耐受无创通气,放弃治疗,24例使用无创后好转,病情稳定出院,4例无创通气失败,改行气管插管,死亡2例.NIPPV治疗有效患者2h后血气指标明显改善,PaCO2显著下降(P<0.001),48h后病情明显好转.结论 无创正压机械辅助通气可显著改善COPD伴重度高碳酸血症患者,疗效肯定.

    作者:朱晓兰;李威;黄建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CT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通过对病人采取心理护理提高病人CT增强率使病人轻松接受此项榆查.方法 对125例接受检查的病人随机分成2组,其中1组常规签字不做任何解释做此检查,另1组向病人解释药物的安全系数及副作用的症状,注意事项及配合要求,同时说明注射药物后的正常反应并安慰病人,耐心解释病人提出的问题.结果 常规组有1例拒绝此项检查,心理护理组有1例不能接受此项检查,原因足过敏体质,做过敏实验后病人不能接受此检查.结论 心理护理能提高病人CT增强率,提高图像质量.

    作者:王秋芬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气管插管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

    目的 从年龄、营养、插管天数、细菌培养种类及选用抗生素等方面来评价气管插管对患者顶后的影响.方法 收住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吸入性肺炎等疾病导致呼衰的气管插管患者,根据年龄、营养状况、插管天数、细菌培养结果及选用抗生素等不同角度,分别按照每个因素的不同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年龄在50~70岁的患者拔管率(75%)显著高于年龄在70~90岁组(37.5%,P<0.05);营养状况良好患者拔管率(70%)显著高于营养状况不良组(25%,P<0.05);插管天数在10天以内患者拔管率(70%)显著高于插管天数在10~20天患者组(35%,P<0.05);选用不同抗生素预后是有差异的,细菌培养结果预后似无明显差异.结论 年龄在70岁以下、营养状况良好、插管天数较短的患者预后较好,选用对铜绿假单孢菌及不动扦菌敏感性高的抗生素预后较好,而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抗生素对患者预后影响不确定.

    作者:罗建江;李风森;杨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静滴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过敏反应1例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齐佩能)是一种广谱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以静脉滴注剂型供应,本品含有两种成分:(1)亚胺培南,为一种新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亚安硫霉素;(2)西司他丁钠,为一种特异性酶抑制剂,它能阻断亚胺培南在肾内的代谢,从而提高泌尿道中亚胺培南原形药物的浓度.

    作者:王明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老年人肺炎后肺不张35例护理

    目的 介绍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老年人肺炎后肺不张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选取35例老年人肺炎后肺不张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行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护士在灌洗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身心评估,解除思想顾虑,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术中加强配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重视并发症的观察.结果 其中30例患者经灌洗后肺复张,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良好的护理配合对灌洗术成功至关重要.对老年患者行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灌洗治疗技术要求高,操作风险大,护理配合相当重要.

    作者:王春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C反应蛋白在AECOPD的意义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变化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152例AECOPD患者及88名COPD缓解期患者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N)、血沉(ESR),疾培养及X线胸片,同时对152例AECOPD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并比较这些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AECOPD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P<0.01),而在AECOPD患者死亡组血清CRP水平又显著高于存活组(P<0.001).结论 CRP升高不仅可以提示COPD的急性加重,极度升高又提示COPD患者病情严重并且可能预后不良.CRP在AECOPD是一个良好的观察指标,可反映抗生素的即时疗效,比WBC,ESR更迅速且敏感.

    作者:李清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健康指导与护理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其发病突然,病情变化快,复发率高,易发生猝死.因此做好哮喘患者的健康指导及加强护理,避免或减少发作尤为重要.我科2002~2007年收治了9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芳;党艳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无锡地区194例成年鼾症患者多导睡眠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不同年龄组鼾症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OSAHS)成年患者睡眠结构、夜间呼吸及血氧情况的差异及其危害性.方法 194例成年鼾症患者PSG监测7h,记录睡眠效率(SEF%)、REM周期(REM cycle)及各睡眠期占睡眠时间百分比,长呼吸暂停时间、总共呼吸暂停时间、总共低通气时间、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低血氧饱和度(LSaO2)、SaO2<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数(SIT90%);SaO2<8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数(SIT80%);氧减饱和指数(ODI4)等指标.根据结果在不同年龄组间分为OSAHS组和单纯鼾症组进行资料对比.结果 各年龄组中OSAHS患者相对单纯鼾症患者在睡眠结构、夜间呼吸情况及夜间血氧情况分析,不同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本地区不同年龄层次的OSAHS患者的发病率可能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不同年龄组别OSAHS患者较单纯鼾症患者睡眠呼吸紊乱均较明显,OSAHS的危害应当引起广泛重视.

    作者:崔小川;陈志萍;周敏;支秀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5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其评估

    老年肺结核患者因年龄大,同时合并有多种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影响病情和愈后.根据整体护理需要及调查访问,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避免了疾病的加重和复发.

    作者:申峻;李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纤支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纤支镜检查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2005年1月~2006年1月在我院行无痛纤支镜检查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接受无痛纤支镜检查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压(BP),心率(HR)无显著变化,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明显.结论 无痛纤支镜检查方便、安全、无痛苦,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方贤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与肺结核的相关性

    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与结核病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肺部疾病.据2000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全国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患病率为367/10万,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患病率为122/10万[1].COPD也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目前COPD在全球已成为第四位的致死原因[2].

    作者:孔雯;肖和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持续气道内正压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护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人群患病率较高,成年男性患病率约为2%~4%[1].OSAHS患者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闭塞,导致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出现低氧和高碳酸血症,是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丽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广州市越秀区网络直报实施前后结核病人发现水平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网络系统实施前后越秀区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水平,探讨网络直报系统在肺结核病人发现中的作用.方法 对越秀区网络直报系统实施前的2001年至2003年以及网络直报系统实施后的2004年至2006年肺结核病人发现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越秀区网络直报系统实施后2004年1月至2006年底肺结核可疑患者登记1827人,登记率122.0/10万,涂阳病人登记604人,登记率40.2/10万;而网络直报实施前的2001年1至2003年底肺结核可疑患者登记864人,登记率61.7/10万,涂阳病人登记295人,涂阳登记率21.1/10万.网络系统实施后越秀区肺结核可疑患者和涂阳病人登记率分别提高60.3%和19.1%.结论 网络直报系统对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有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网络直报信息对相关病例进行核对和追踪,是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关键.

    作者:许卓卫;李笑颜;李妙琼;LI Miaoqiong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肺癌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肺癌的关系;方法取确诊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测定CEA、CA125、NSE、CY-FRA21-1、AFP、CA19-9、CA15-3、CA724、SCC;与非肺癌患者对照,采用多组均数的非参数检验(krus-wallis检验)、T检验;结果在腺癌患者CEA、CA15-3水平高;NSE、CA19-9在小细胞癌患者水平高;CYFRA21-1在鳞癌高;CA724在大细胞癌中高(P<0.01);与非肺癌患者具有显著差异的是CEA、NSE、CYFRA21-1、CA19-9、CA15-3、CA724(P<0.01).血清肿瘤标志物治疗前后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5-3、NSE、CA19-9、CYFRA21-1、CA724对一些肺癌的诊断有意义.

    作者:叶江枫;解立新;陈勇;杜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常见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近年来,护患纠纷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因此,如何有效降低护理缺陷,保证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是每位护理人员关注的焦点,现就产生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防范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杨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老年肺结核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随着我国结核病疫情的上升,老年肺结核已成为我国结核病控制的一个难题.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显示[1]:全国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367/10万,60岁患病率为1870/10万,在年龄分布方面,肺结核患病高峰正在往后移,75岁年龄组已达到结核病患病高峰,患病率达4045/10万.显示老年人口中结核病问题较其他年龄组更为严重.老年肺结核其流行病学具有三高一低特点:患病率高,菌阳率高,死亡率高而治愈率低.

    作者:吴碧彤;谭守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在高脂血症重症急性胰腺炎(HL-S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4年5月~2007年5月枣矿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32例患者早期应用呼吸机SIMV+PSV模式辅助呼吸治疗,以心率变化、血气分析、氧合指数等为观察指标,与2004年5月以前30例同种疾病患者做对比.结果 32例患者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后血气分析中尤其PO2、SaO2、PaO2/FiO2改善明显,心率恢复时间较常规组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重症胰腺炎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ISV)对于改善肺功能、控制病情、节约住院时问及费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婷;孙非;刘安民;徐倩;徐长辉;于有贵;刁爱新;赵莉;李冬娟;王晶;魏善和;府文亭;陈吉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实施临终关怀护理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

    临终关怀是对临终阶段患者包括家属的特殊服务,是一种对临终患者处置死亡的方式,是对即将离开人世的人给予心理的安慰和关怀,使他们能较为舒适地度过人生的后阶段,护士在此阶段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实施的护理行为对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有相当大的影响作用.

    作者:敬晓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在AECOPD的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患者大多数死于急性加重期,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为当务之急.近年来研究显示糖皮质激素有助于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治疗,但由于合并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基础疾病,糖皮质激素的全身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实验评价糖皮质激素雾化治疗在AECOPD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王俊霞;李淑媛;郝志芳;蔡兰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结核科门诊实施超声雾化诱导痰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

    目的 探讨结核科门诊实施超声雾化诱导痰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方法 对结核专科门诊的环境、护理人员因素、患者的体质、病情、行为因素进行分析,认识在结核专科门诊实施超声雾化诱导痰的不安全因素,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护理教育,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使护理专业技术操作规范化,增强责任心,以营造舒适安全的护理环境.结果 通过对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探讨,加强了对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了安全意识,真正做好了对病人关怀照护,保证了安全管理方案的落实,使超声雾化诱导痰能在结核专科门诊中安全实施.

    作者:杨秀琏;冯翠莲;梁珏;李笑屏;谢育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