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琴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常见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的健康,老年人由于其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脏器功能减退,基础疾病多,极易发生肺炎.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笔者对2002~2005年间收治的85例老年人CA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应雄;潘晓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临终关怀是对临终阶段患者包括家属的特殊服务,是一种对临终患者处置死亡的方式,是对即将离开人世的人给予心理的安慰和关怀,使他们能较为舒适地度过人生的后阶段,护士在此阶段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实施的护理行为对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有相当大的影响作用.
作者:敬晓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可有多种原因引起,中等量以上胸水往往产生压迫症状,导致病人呼吸困难,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或引流.我科从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胸水35例,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庆利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的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从而掌握耐药菌株的流行状况.方法 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菌种鉴定.采用微量液体稀释与K-B法分别对常用抗生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AMP、AMP/SB、PIP、CF、CFZ、CRM、CPD、CAX、CAZ、CTX、CPE和AZT的耐药率高达90%以上;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PIP/TB和SCF)的耐药率分别是52.6%、34.6%和39.7%、19.8%;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是64%、88.8%,96.2%、75%和96%、87.9%,具有多重耐药特点,但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多种不同种类抗生素耐药,且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尤其是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耐药率高,但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
作者:费广鹤;何源沁;徐元宏;王中新;沈继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奈替米星为一半合成的氨基糖苷类广谱抗生素,主要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利福平为广谱抗生素,对结核杆菌有特效,是初次结核病治疗方案中不可缺少的组成药物.两药在本病区2005年6月初次合用后因配伍禁忌出现灰黑色沉淀物而致护理纠纷,今介绍如下.
作者:吕聪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病人采取心理护理提高病人CT增强率使病人轻松接受此项榆查.方法 对125例接受检查的病人随机分成2组,其中1组常规签字不做任何解释做此检查,另1组向病人解释药物的安全系数及副作用的症状,注意事项及配合要求,同时说明注射药物后的正常反应并安慰病人,耐心解释病人提出的问题.结果 常规组有1例拒绝此项检查,心理护理组有1例不能接受此项检查,原因足过敏体质,做过敏实验后病人不能接受此检查.结论 心理护理能提高病人CT增强率,提高图像质量.
作者:王秋芬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肺组织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结合收治的1例肺组织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该病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肺组织细胞增多症好发于吸烟人群,临床上多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以及反复气胸.X线表现为中上肺野多发小结节状改变,晚期表现为多发囊状以及纤维化改变.病理表现为嗜酸性肉芽肿.约一半病人经激素或不经任何治疗后症状缓解,三分之一病人病情急性加重,导致呼吸衰竭.结论 肺组织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罕见疾病,容易误诊,HRCT对诊断很重要,确诊需要病理.治疗以激素治疗为主.
作者:王洪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中心静脉导管细,创口小,取代传统胸腔引流管病人减轻疼痛,方便,置管时间长,并可减少感染.我们采用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方法,可以代替传统的引流管行闭式引流,也可以多次抽气,而避免多次胸腔穿刺.本文总结2003年5月~2007年12月收治单纯性气胸78例,其中38例为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刘惠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提高对双原发性肺癌的认识.方法 结合1例双原发性肺癌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分析该病的临床诊断、发生机制、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 纤支镜及病理检查是诊断双原发性肺癌的方法.区域性癌化是双原发性肺癌发生的病理基础.结论 双原发性肺癌易漏诊,诊断和鉴别诊断对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马红映;陈众博;涂灿;周浩杰;舒丽华;邓在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患者大多数死于急性加重期,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为当务之急.近年来研究显示糖皮质激素有助于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治疗,但由于合并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基础疾病,糖皮质激素的全身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实验评价糖皮质激素雾化治疗在AECOPD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王俊霞;李淑媛;郝志芳;蔡兰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近年来肺结核发病率的增加,与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有关.糖尿病患者肺结核发病率2~10倍于普通人群[1].两病并存时,相互促进恶化,病情发展迅速,肺结核治疗困难,痰菌阳性率高,传染性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减轻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及经济负担,为疾病的尽快治愈,提高生存质量,减少传染源起到重要作用.现将近几年来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姜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随着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逐年上升,肿瘤患者的治疗及愈后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我科采用微波热疗和胸腹腔化疗联合治疗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们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在分子水平抑制DNA合成,阻止肿瘤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复制,同时提高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抑制DNA双链损伤的修复,改善耐药性;在细胞水平上,热疗有利于化疗药物的吸收与利用,提高肿瘤周边药物浓度及细胞膜的通透性.
作者:高莉萍;杨红萍;王晓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8例心脏穿透伤救治经验教训.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心脏穿透伤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8例心脏穿透伤患者中,成功救治5例,死亡3例.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开胸缝合心脏伤口是心脏穿透伤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杰;王树军;张道忠;王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变化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152例AECOPD患者及88名COPD缓解期患者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N)、血沉(ESR),疾培养及X线胸片,同时对152例AECOPD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并比较这些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AECOPD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P<0.01),而在AECOPD患者死亡组血清CRP水平又显著高于存活组(P<0.001).结论 CRP升高不仅可以提示COPD的急性加重,极度升高又提示COPD患者病情严重并且可能预后不良.CRP在AECOPD是一个良好的观察指标,可反映抗生素的即时疗效,比WBC,ESR更迅速且敏感.
作者:李清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近年来我国肺结核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有许多肺结核病人未能及时发现或治疗不当,随着机体免疫力的波动,病灶吸收修复、恶化与进展交替发生,成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口服和静脉抗结核药物不易达到空洞内壁,致使结核杆菌难以被杀死,这类病人的痰中带有大量的结核杆菌,为结核病的重要传染源之一.
作者:董正云;张进玲;方菊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发病和临床特点,提高重症支原体肺炎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2例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起病急,发热、咳嗽喘息为主症,影象学显示大叶性肺炎并发肺不张和胸腔积液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外症状.结论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病情重、变化快,肺部体征严重,肺外症状多见,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金增乾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3~2006年收治的34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特点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以青壮年居多,老年患者渐有增多的趋势.(2)85.3%在出现临床症状后>1月确诊.(3)全身症状明显(发热67.6%),呼吸道症状以咳嗽、咳痰居多.(4)痰涂片找核酸杆菌阳性率23.5%,50% PPD试验阴性,35.3%末梢血白细胞不正常,5.8%肝功障碍.(5)52.9%并发肺外结核,20.6%合并非结核性疾病.(6)早期、联合、规律、全程、适量抗结核治疗,对并发症及合并病治疗,97.1%的病例临床治愈.结论 血行散播型肺结核是重症肺结核之一,症状重,并发症、合并症多.经有效抗结核治疗,对症治疗不同并发症及合并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宋凯;趙家明;黄延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输液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 在儿童输液室推广开展使用静脉留置针,观察患儿对使用留置针的注意事项和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小儿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减少了血管损伤,减轻了输液的痛苦.结论 小儿静脉留置针技术保证了药物治疗的及时有效,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是今后儿童输液的发展方向.
作者:许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重度CO2潴留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到2007年10月我科收治的30例COPD病人资料,均为PaCO2>80 mmHg的COPD伴Ⅱ型呼衰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氧疗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NIPPV)治疗,通过自身对照观察患者NIPPV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和病情改善程度.结果 30例患者中2例不能耐受无创通气,放弃治疗,24例使用无创后好转,病情稳定出院,4例无创通气失败,改行气管插管,死亡2例.NIPPV治疗有效患者2h后血气指标明显改善,PaCO2显著下降(P<0.001),48h后病情明显好转.结论 无创正压机械辅助通气可显著改善COPD伴重度高碳酸血症患者,疗效肯定.
作者:朱晓兰;李威;黄建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赖诺普利(ACE-1)对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清洁级成年Wistar大鼠(体重150~300g)50只.被分为5组:组1予生理盐水,组2予赖诺普利(1mg/kg:PO),组3予单剂量百草枯(20mg/kg),组4(治疗组):予百草枯后再给予赖诺普利,组5(预治疗组):予赖诺普利后再给予百草枯.21天后,测量大鼠肺组织羟脯胺酸含量(hydroxypro-line,Hyp)和过氧化脂质(LPO),一部分肺组织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百草枯显著的增加肺组织羟脯胺酸含而赖诺普利显著降低大鼠肺组织中羟脯胺酸含量,组织学检查亦显示赖诺普利能有效地保护百草枯诱导的肺纤维化.脂质过氧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改变.结论 赖诺普利可能足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发挥其抗纤维化作用.
作者:张晓东;项涛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