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洋;王澄泉;蔡亲磊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10年间于本院治疗的1 251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65岁以上符合诊断标准的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者83例纳入治疗组;从剩余的患者中,随机选出2倍于病例组人数患者纳入对照组(排除有心脑肾并发症者),对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 251例COPD患者,病例组83例(6.63%),以男性为多(89.16%,74/83),平均年龄(69.32±11.02)岁,有吸烟史者59例(71.08%),吸烟(31.64±15.51)包/年;对照组166例,平均年龄(66.32±9.41)岁,吸烟者105例,吸烟(27.04±11.32)包/年.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性别、吸烟史、低热、盗汗、乏力、咯血、营养不良有显著差异(P<0.05);病例组中PPD试验阳性52例(62.65%)、结核抗体阳性61例(73.49%)、ESR加快74例(89.16%)、痰集抗酸杆菌阳性11例(13.25%)、抗酸杆菌培养阳性21例(25.3%)、病理学检测阳性23例(27.71%),白细胞增高16例,病例组影像学表现为斑片状及大片状阴影23例(27.71%)、空洞影31例(37.35%),中下野病变37例(44.58%)、多肺野病变31例(37.35%).结论 (1)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以男性及吸烟者多见;(2)临床表现不典型,对有低热、盗汗、乏力、咯血、营养不良患者要注意进一步检查;(3)影像学表现多以中下肺野病变及多肺野病变多见;(4)痰抗酸杆菌检出率低,痰快速培养、纤支镜检查、病理学、肺部CT联合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率.
作者:吴俐健;邹博;吴立华;王笑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农村肺结核病人的焦虑心理状况和结核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方法 利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采用自制肺结核病人相关情况调查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收集数据.结果 山东省农村老年肺结核病人焦虑标准得分平均为(35.3±9.3)分,焦虑发生率为8.2%.家庭经济状况自评、主观评价对肺结核病人焦虑心理的发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当针对不同个体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加强老年肺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
作者:刘婷婷;徐凌忠;周成超;王兴洲;刘志敏;程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钙通道阻滞剂对体外培养神经瘢痕成纤维细胞形态及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0只,制作双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术后2 w取损伤处神经瘢痕,按组织块法培养神经瘢痕成纤维细胞,实验所用细胞为4~8代,分4组,T50、T100、T200组分别含维拉帕米50、100及200 μmol/L,C组为空白对照组,分别进行Giemsa染色和羟脯氨酸比色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的胶原含量和胞浆中的胶原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维拉帕米可以改变神经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即趋于球形变,使分泌到细胞培养上清中的胶原含量明显减少,胞浆中的胶原含量增加,具有明显剂量依赖性,以200 μmol/L浓度组作用为显著(P<0.05).结论 维拉帕米可使成纤维细胞趋于球形变,减少胶原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薛金伟;凌丽;张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肝纤维化反应是所有肝脏疾病末期并发症的基础,既是对肝细胞功能的直接损害,也是门脉阻力增加的直接原因.肝纤维化在进入晚期肝硬化之前尚有逆转可能.迄今,有关抗肝纤维化复方研究的立法组方主要集中于活血化瘀和扶正(益气养血或补益肝肾)两大类的结合.本文主要探讨扶正化瘀胶囊与安络化纤丸在抗肝纤维化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和尿激酶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超早期脑梗死老年患者分为尿激酶组、rt-PA组和对照组治疗,采用脑梗死患者临床判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和Barthel指数(BI)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 d、7 d及14 d rt-PA组CSS评分低于尿激酶组和对照组,14 d和90 d BI 高于尿激酶组和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尿激酶组出血并发症高于rt-PA组和对照组,rt-PA组和对照组间无差异.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
作者:喻小红;张临洪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获得性、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综合征,其中以阿尔茨海默病(AD)常见,临床以大脑皮层获得性高级功能受损为主要特征,包括不同程度的记忆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及精神行为等受损.在美国,AD患者已趋近510万,且AD在美国人口死亡主要因素中,超过糖尿病居第6位[1].
作者:方凌燕;刘衍宇;关俊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大鼠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D-半乳糖制备的衰老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用清洁级SD大鼠,每日皮下注射D-半乳糖400 mg/kg,连续注射4个月,制作衰老模型.MSCs治疗组在衰老模型制备成功后,给予尾静脉输注3×106个MSCs,1次/w,连续4 w进行生物治疗.对正常对照组、致衰老模型组、MSCs治疗组进行骨常规参数测定及比较;扫描电镜对大鼠股骨远端松质骨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致衰老模型组骨密度和血清雌二醇均比对照组有所降低(P<0.01),而血清钙、血清碱性磷酸酶均比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上述参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均呈现显著差异(P<0.01).扫描电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微损伤增多;而治疗组与模型组大鼠相比,骨小梁数量增加,骨吸收面减少,胶原纤维排列规律、整齐.结论 长期大量摄入D-半乳糖导致大鼠衰老的同时可能并发骨质疏松,而骨髓MSCs可以延缓此类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生.
作者:王志红;郭坤元;李玉华;吴秉毅;黄睿;张超凤;蒋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IL-18)和IL-12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42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及26例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清中IL-18及IL-12水平.结果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的血浆IL-1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L-1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IL-18、IL-12参与了老年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发病机制,IL-18、IL-12在Th1/Th2细胞因子网络失衡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李俐;杨成君;陆艳娟;武广恒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失笑散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取4~6周龄雄性SD大鼠,进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当细胞纯度达95%以上,取第3~4代细胞用于实验.按照实验设计将培养细胞分为五组:①空白对照组,②模型组,③失笑散低剂量组,④失笑散中剂量组,⑤失笑散高剂量组.采用流式细胞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失笑散对TNF-α诱导的平滑肌细胞ICAM-1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结果 TNF-α可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ICAM-1表达增强;而失笑散可降低TNF-α诱导的ICAM-1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失笑散通过抑制TNF-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ICAM-1的表达,延缓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进程.
作者:曹晋;黄文权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临床上应用Auto-CPAP呼吸机进行压力滴定治疗,并辅助通气对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72例患者(治疗组)及7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均行6 h以上的夜间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并于次日行肺功能仪测定.治疗2 w后,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长呼吸暂停时间(LAT)、低脉氧饱和度(ISaO2)、平均脉氧饱和度(MSaO2)等睡眠监测指标;次日记录FEV、FEV%、FEV/FVC、VC%、MVV%等肺功能指标及患者醒时高脉氧饱和度(HSaO2).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OSAHS并COPD老年患者治疗后PSG结果显示,治疗前AHI、LAT均显著增加,ISaO2、MSaO2、HSaO2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AHI、LAT均显著降低,ISaO2、MSaO2、HSaO2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OSAHS并COPD老年患者治疗前FEV、FEV%、FEV/FVC、VC%、MVV%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FEV、FEV%、FEV/FVC、VC%、MVV%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 应用Auto-CPAP呼吸机并辅以通气是一种治疗OSAHS并COPD老年患者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纯刚;梅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老年泌尿系结石患者多因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导致开放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大,特别是70岁以上患者.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非常有效的方法,吴开俊等报道开放手术率小于2%[1].
作者:王俊卿;安永寿;王敏;王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肝硬化合并胆囊疾病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一直是胆道外科的难点之一.在腹腔镜手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成为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金标准.但肝硬化合并胆囊疾病,一直是LC手术的相对禁忌证.本文对我院普通外科LC治疗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围术期中的经验.
作者:李柏文;赵民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血脂水平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与出血性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而脑缺血缺氧和慢性炎症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又是导致痴呆发病的基本病理过程.本文拟分析血脂水平及CRP变化与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为临床防治AD和VD提供理论依据,为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积累相关资料.
作者:原铁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对高度怀疑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病人尽可能早作胸腔镜检查,这样特异性病理改变可能检出率更高[1].胸腔镜检查能窥视整个胸腔,发现早期较少的病灶并直视下活检,阳性率不断提高达91%~97.2%[2].
作者:欧勤芳;郑建;陈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胰岛素泵完全模拟正常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工作,达到像患糖尿病前胰腺功能状态.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不仅能很快改善血糖控制,而且可以保护β细胞的功能,有助于恢复Ⅰ相胰岛素分泌[1],是目前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对老年人.本文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作者:蒙连新;韦华;罗桂情;欧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急性带状疱疹后常见的并发症,好发于老年人,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采用中长波紫外线筛网照射治疗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王欢;关爽;乔士兴;夏玲;刘忠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高迁移率组蛋白B1(HMGB1)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核中重要的非组蛋白之一,它具有高度保守的序列,而且几乎表达于所有细胞系.在细胞核内,HMGB1主要参与细胞分化、稳定染色质结构、调节基因转录和翻译以及类固醇激素调控等生命活动.
作者:金绿英;杨俊;李莉;丁家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肺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发病率持续增高的少数几种恶性肿瘤之一,肺癌分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NSCLC包括鳞癌、腺癌、腺鳞癌、大细胞癌、类癌等.NSCLC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90%,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
作者:李扬;唐文娟;张会娟;姜宏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中医舌象特征的分析探讨CAS的中医病机特点,为临床对此病的辨证分型和治法方药方面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收集108例病例(男56例,女52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双侧颈动脉,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三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组38例;稳定型斑块组37例;不稳定型斑块组33例.舌象信息由两名有相关临床工作经验3年以上的临床医师达成统一的认识之后,记录舌色、舌形、舌苔、舌下络脉情况.全部统计资料采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CAS患者舌色中淡红舌的出现频率高(27.8%),其次是淡暗舌(25.9%),舌下络脉曲张的患者亦占到近1/3(32.4%);舌形中,齿痕舌、胖舌和嫩舌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47.2%、33.3%、37.0%);苔色中白苔出现频率高(35.2%);苔质中,腻苔、润苔、稍厚苔和厚苔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38.0%、37.0%、38.9%、22.2%).此外,在CAS患者中,淡红舌、淡暗舌、舌下络脉曲张、齿痕、嫩、白苔、薄苔、厚苔、润苔、腻苔在不同病情程度下存在显著差异(P<0.05),尤其是舌下络脉曲张、厚苔、腻苔的出现频率呈现不稳定型斑块组>稳定型斑块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组的趋势.结论 脾肾气虚、痰、瘀、热是CAS进展的重要病机,病位多累及脾、肾,以虚实夹杂为主,而湿热化瘀亦可能是CAS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环节.
作者:卓明峰;徐尚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时间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脑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关键因素.实验性脑动脉闭塞动物模型研究证实,神经细胞的恢复与血管闭塞时间紧密相关.因此,缩短缺血性脑卒中的入院诊疗和康复护理时间,使许多病人在病后更短时间接受疾病救治与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