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患者126例使用胰岛素泵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蒙连新;韦华;罗桂情;欧丽娜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 胰岛素泵, 问题及对策
摘要:胰岛素泵完全模拟正常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工作,达到像患糖尿病前胰腺功能状态.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不仅能很快改善血糖控制,而且可以保护β细胞的功能,有助于恢复Ⅰ相胰岛素分泌[1],是目前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对老年人.本文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山东省农村老年肺结核病人焦虑心理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农村肺结核病人的焦虑心理状况和结核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方法 利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采用自制肺结核病人相关情况调查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收集数据.结果 山东省农村老年肺结核病人焦虑标准得分平均为(35.3±9.3)分,焦虑发生率为8.2%.家庭经济状况自评、主观评价对肺结核病人焦虑心理的发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当针对不同个体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加强老年肺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

    作者:刘婷婷;徐凌忠;周成超;王兴洲;刘志敏;程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膝骨性关节炎的非手术治疗现状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又称膝增生性关节炎、膝骨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炎等,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关节疼痛、晨僵、关节肿胀及活动障碍,严重者可导致膝关节畸形,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KOA已逐渐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所以KOA的治疗也就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作者:夏玲;王欢;窦晓丽;袁望舒;曲福玲;罗媛媛;刘忠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贵阳市老年人群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探讨中国西部内陆地区城市老年人群中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按所属城区分层随机抽取贵阳市5城区中于该院健康体检的60岁以上人群2 600例,进行问卷调查、肾脏损伤指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检测.结果 肾功能下降的患病率为10.6%,血尿或非感染性白细胞尿患病率为5.7%,蛋白尿患病率为8.9%.CKD患病率为14.7%,知晓率为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女性、高尿酸血症、吸烟、糖尿病、年龄大于70岁、收缩压高于正常10 mmHg均与蛋白尿独立相关.女性、高尿酸血症、年龄大于70岁、收缩压高于正常10 mmHg与肾功能下降独立相关.结论 贵阳市CKD患病相关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血压、性别、年龄等,均与中国发达地区相类似.

    作者:袁静;沈燕;胡英;查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19例临床特点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是恶性肿瘤通过远隔效应引起的一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常见于中老年人.由于一部分PNS出现在发现肿瘤之前,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是唯一的首发症状[1],临床上对该病认识不足,极易误诊.

    作者:王捷;邢影;刘松岩;杨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评价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逐年增多并大多伴有内科疾病,如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骨折的不愈合率很高,股骨头坏死率也很高[1].如何尽快促进这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出现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我院应用骨水泥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75岁以上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随访时间2年以上,临床效果满意,也出现一些并发症,有一定的经验和教训.

    作者:孟伟正;张勇;王明君;呼兵;陈明国;郑永茂;党丽萍;何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衰老对小鼠骨髓细胞DNA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衰老对小鼠骨髓细胞DNA的影响.方法 取青年组、老年组小鼠的骨髓细胞,通过微核、Tm值、细胞周期及p53基因表达检测,观察老年小鼠骨髓细胞DNA的变化.结果 老年组与青年组相比,微核率明显升高(P<0.05);老年小鼠骨髓细胞DNA熔解温度高于青年小鼠;老年组小鼠骨髓细胞周期G0~G1期的比例高于青年组(P<0.01),S期、G2~M期细胞的比例低于青年组(P<0.01);老年小鼠p53基因表达高于青年小鼠(P<0.05).结论 老年小鼠骨髓细胞DNA结构和功能有一定变化,可能是小鼠衰老的具体表现.

    作者:王明艳;龚美蓉;江励华;谷宇;姜海英;许冬青;鲍静;蔡宝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丹参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参酮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对慢性肾衰竭(CRF)后各个指标的临床影响.方法 该院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CRF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组、丹参酮组、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联合)组,每组各20人,并检测和分析治疗后胱抑素,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D-二聚体四个指标变化水平.结果 经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四个指标改善不明显,丹参酮组有所改善(P<0.05),联合组改善明显(P<0.01).结论 丹参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RF有显著效果,中西医联合用药比单用西药效果要好.

    作者:邓晓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老年肝硬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6例回顾性分析

    肝硬化合并胆囊疾病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一直是胆道外科的难点之一.在腹腔镜手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成为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金标准.但肝硬化合并胆囊疾病,一直是LC手术的相对禁忌证.本文对我院普通外科LC治疗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围术期中的经验.

    作者:李柏文;赵民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老年OSAHS并COPD患者辅助通气治疗前后多导睡眠监测及肺功能检查分析

    目的 评价临床上应用Auto-CPAP呼吸机进行压力滴定治疗,并辅助通气对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72例患者(治疗组)及7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均行6 h以上的夜间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并于次日行肺功能仪测定.治疗2 w后,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长呼吸暂停时间(LAT)、低脉氧饱和度(ISaO2)、平均脉氧饱和度(MSaO2)等睡眠监测指标;次日记录FEV、FEV%、FEV/FVC、VC%、MVV%等肺功能指标及患者醒时高脉氧饱和度(HSaO2).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OSAHS并COPD老年患者治疗后PSG结果显示,治疗前AHI、LAT均显著增加,ISaO2、MSaO2、HSaO2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AHI、LAT均显著降低,ISaO2、MSaO2、HSaO2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OSAHS并COPD老年患者治疗前FEV、FEV%、FEV/FVC、VC%、MVV%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FEV、FEV%、FEV/FVC、VC%、MVV%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 应用Auto-CPAP呼吸机并辅以通气是一种治疗OSAHS并COPD老年患者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纯刚;梅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胸外科老年肿瘤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观察

    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胸部手术的数量日益增多[1].老年人由于重要的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退化,因此对手术的耐受程度也下降.由于胸外科肿瘤的治疗手术对患者的身体会产生比较大的压力和刺激,这就要求临床围术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有效的干预.

    作者:张岚;林本瑞;路燕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骨质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大鼠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D-半乳糖制备的衰老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用清洁级SD大鼠,每日皮下注射D-半乳糖400 mg/kg,连续注射4个月,制作衰老模型.MSCs治疗组在衰老模型制备成功后,给予尾静脉输注3×106个MSCs,1次/w,连续4 w进行生物治疗.对正常对照组、致衰老模型组、MSCs治疗组进行骨常规参数测定及比较;扫描电镜对大鼠股骨远端松质骨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致衰老模型组骨密度和血清雌二醇均比对照组有所降低(P<0.01),而血清钙、血清碱性磷酸酶均比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上述参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均呈现显著差异(P<0.01).扫描电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微损伤增多;而治疗组与模型组大鼠相比,骨小梁数量增加,骨吸收面减少,胶原纤维排列规律、整齐.结论 长期大量摄入D-半乳糖导致大鼠衰老的同时可能并发骨质疏松,而骨髓MSCs可以延缓此类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生.

    作者:王志红;郭坤元;李玉华;吴秉毅;黄睿;张超凤;蒋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钙通道阻滞剂对体外培养神经瘢痕成纤维细胞形态及胶原分泌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钙通道阻滞剂对体外培养神经瘢痕成纤维细胞形态及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0只,制作双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术后2 w取损伤处神经瘢痕,按组织块法培养神经瘢痕成纤维细胞,实验所用细胞为4~8代,分4组,T50、T100、T200组分别含维拉帕米50、100及200 μmol/L,C组为空白对照组,分别进行Giemsa染色和羟脯氨酸比色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的胶原含量和胞浆中的胶原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维拉帕米可以改变神经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即趋于球形变,使分泌到细胞培养上清中的胶原含量明显减少,胞浆中的胶原含量增加,具有明显剂量依赖性,以200 μmol/L浓度组作用为显著(P<0.05).结论 维拉帕米可使成纤维细胞趋于球形变,减少胶原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薛金伟;凌丽;张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舌象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中医舌象特征的分析探讨CAS的中医病机特点,为临床对此病的辨证分型和治法方药方面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收集108例病例(男56例,女52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双侧颈动脉,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三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组38例;稳定型斑块组37例;不稳定型斑块组33例.舌象信息由两名有相关临床工作经验3年以上的临床医师达成统一的认识之后,记录舌色、舌形、舌苔、舌下络脉情况.全部统计资料采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CAS患者舌色中淡红舌的出现频率高(27.8%),其次是淡暗舌(25.9%),舌下络脉曲张的患者亦占到近1/3(32.4%);舌形中,齿痕舌、胖舌和嫩舌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47.2%、33.3%、37.0%);苔色中白苔出现频率高(35.2%);苔质中,腻苔、润苔、稍厚苔和厚苔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38.0%、37.0%、38.9%、22.2%).此外,在CAS患者中,淡红舌、淡暗舌、舌下络脉曲张、齿痕、嫩、白苔、薄苔、厚苔、润苔、腻苔在不同病情程度下存在显著差异(P<0.05),尤其是舌下络脉曲张、厚苔、腻苔的出现频率呈现不稳定型斑块组>稳定型斑块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组的趋势.结论 脾肾气虚、痰、瘀、热是CAS进展的重要病机,病位多累及脾、肾,以虚实夹杂为主,而湿热化瘀亦可能是CAS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环节.

    作者:卓明峰;徐尚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比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和尿激酶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超早期脑梗死老年患者分为尿激酶组、rt-PA组和对照组治疗,采用脑梗死患者临床判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和Barthel指数(BI)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 d、7 d及14 d rt-PA组CSS评分低于尿激酶组和对照组,14 d和90 d BI 高于尿激酶组和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尿激酶组出血并发症高于rt-PA组和对照组,rt-PA组和对照组间无差异.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

    作者:喻小红;张临洪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半侧空间忽略症状的康复治疗

    目的 对比观察基底节脑卒中的老年患者中具有半侧空间忽略症状(unilateral spatial neglect symptoms,USN)和不具有半侧空间忽略症状的患者与肢体功能康复的相关性.方法 对19例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基底节区脑卒中的患者进行ADL评定,康复治疗后比较疗效.结果 ①入院时研究组和对照组ADL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ADL评分低.②出院时研究组和对照组ADL评分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评分低.③出院时和入院时研究组与对照组ADL之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④住院天数对比,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出现半侧空间忽略的老年患者,肢体瘫痪重,康复时间长,预后差,并延长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大幅增加.

    作者:高放;侯莉;王林仙;严丽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辛伐他汀对兔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黏附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兔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增殖、迁移、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兔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培养7 d后,收集贴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分别为0.3,0.8,2,5 mmol/L)培养一定的时间(6,12,24,48 h).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EPC,并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然后分别采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黏附能力测定实验和体外血管生成试剂盒观察EPC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结果 辛伐他汀显著增加兔外周血EPC数量,并且EPC数量随辛伐他汀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4 mmol/L浓度辛伐他汀作用24 h对EPC数量的影响为显著(P<0.01).辛伐他汀也显著改善了兔外周血EPC的黏附能力、迁移能力、增殖能力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结论 辛伐他汀可增加EPC的数量且改善EPC的功能.

    作者:周丽昉;康治臣;高长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52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急性脑梗死(ACI)的治疗由于给药方式及联合用药种类不同,疗效各有差异.本文对ACI患者在常规静脉用药的同时,加用依达拉奉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并进行疗效观察.

    作者:王胜文;刘凯;魏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脑梗死45例临床特点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伴发的高黏血症和低氧血症是引起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虽对患者危害很大,但临床上对此尚不够重视.本文拟对我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45例COPD伴发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蔡显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奥氮平与氯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比较

    奥氮平是一种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能同时改善阳性、阴性症状,对兴奋、冲动的控制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刘桂霞;成孝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阿尔茨海默病与生物节律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获得性、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综合征,其中以阿尔茨海默病(AD)常见,临床以大脑皮层获得性高级功能受损为主要特征,包括不同程度的记忆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及精神行为等受损.在美国,AD患者已趋近510万,且AD在美国人口死亡主要因素中,超过糖尿病居第6位[1].

    作者:方凌燕;刘衍宇;关俊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