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艳玲;李吕力;李瑶宣;梁浩;滕晓茗;肖继东;张德敏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干扰素(IFN)-γ联合检测在判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ACS患者6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3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25例及健康人(N)36例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IFN-γ与MMP-9的水平,同时对危险程度及IFN-γ、MMP-9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Acs组IFN-γ及MMP-9的水平均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ACS组中AMI组IFN-γ及MMP-9的水平均高于UAP组(P<0.01);SAP组和正常对照组IFN-γ及MMP-9的水平无统计性差异.IFN-γ与MMP-9的水平呈正相关(r=0.691,P<0.05).相对危险度(RR值)ACS组(AMI组及UAP组),SAP组对正常对照组IFN-γ为3.71、2.821、1.194,MMP-9为4.507、3.261、1.101.结论 ACS患者血清中IFN-γ和MMP-9水平不同程度的升高可以提示冠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及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利于对ACS患者进行危险程度分层及病情预测.
作者:赵东明;杨萍;刘国庆;李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老年人因其特殊生理特点,身体重要器官代偿能力差,手术耐受性差,因此心脏病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多,术后延迟机械通气严重影响病人预后[1,2].了解导致术后延迟机械通气的危险因素,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预防,能够降低术后延迟机械通气的发生率,改善病人预后.
作者:谢艾妮;董念国;张凯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胃肠道非器质性病变,主要表现为餐后上腹胀、上腹痛、早饱及上腹烧灼感等,在以焦虑或抑郁为特点的更年期妇女有较高的发病率[1].更年期激素水平紊乱[2],尤其是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碍是防治本病的关键因素[3],临床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常能获得较好疗效[4],但目前主要为化学药物.本研究对更年期女性FD确诊病例在常规西医抑酸、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具改善中枢神经功能作用的中药提取物天麻素治疗[5],取得较好效果.1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
作者:景富春;谭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脂微球前列腺素E<,1>(Lipo-PGE<,1>)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降压2w,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Lipo-PGE<,1> 10μg加入0.9%NaCl 20 ml静脉10 min推入,1次/d,疗程2w.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及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和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Lipo-PGE<,1>可显著改善老年DN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和微循环状态.
作者:丁红;王宗谦;闵睿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研究报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在10%~30%左右[1].直肠癌经腹直肠切除吻合术(Dixon术)术后局部复发率虽然不高,但其病死率高达80%~90%,成为直肠癌术后主要致死原因.随着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国内对直肠癌手术技术的改进,直肠下段癌包括距肛门3~4 cm肿瘤也尽可能实现Dixon,由此而产生的术后局部、尤其是吻合口复发的发生率相对增多.在局部复发的病例中,只有22%~47%可以再次手术,改行不保留肛门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但再次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仅10%,全部复发的病例再次治愈的机会仅3%~5%,预后极差,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2].因此,如何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行保肛手术,降低Dix-on术后局部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关于手术操作可能引起的脱落于肠腔、腹腔中的癌细胞是否为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对术后局部复发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特别对术中肠腔、腹腔冲洗液中的肿瘤细胞进行定量分析,探索直肠癌行Dixon术后局部复发的可能相关因素.
作者:郑晓川;梁乃超;王军生;张桂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AGEs对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SD大鼠腹腔内注射STZ诱导建立糖尿病骨质疏松动物模型,观察AGEs血清学、骨密度、骨组织中BMP-2基因、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大鼠BMD、生物力学指标、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反映成骨活性的参数均降低,AGEs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糖尿病组BMP-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血清AGEs与BMP-2 mBNA和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5(P<0.05)、-0.621(P<0.05).结论 糖尿病大鼠血清AGEs含量显著增高,与BMP-2 mBNA和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AGEs和BMP-2均参与了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作者:薛昊罡;冷冰;马恩元;蒋维海;崔双;单广宇;苗婷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探讨男性左心房内径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拟定46~80岁男性左心房内径参考值的标准.方法 收集了全国205个单位8 226例健康46~80岁男性左心房内径参考值资料,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左心房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和因子分析两种方法 分别建立模型,然后通过T检验选取优模型,得出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结果 左心房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之间有很显著的相关性,用因子分析的方法 比较出一个优的回归方程:Y=28.07-0.000 087 72X<,1>-0.000 060 27X<,2>+0.000 844 9X<,3>+0.011 99X<,4>+0.000 129 5X<,5>+0.027 21X<,6>+0.495X<,7>±2.88.Y是46~80岁男性左心房内径参考值(mm),X<,1>是海拔高度(m)、X<,2>是年日照时数(h)、X<,3>是年平均气沮(℃),X<,4>是年平均相对湿度(%)、X<,5>是年降水量(mm)、X<,6>是气温年较差(℃)、X<,7>是年平均风速(m/s),2.88是剩余标准差.并通过克里格(Kriging)插值法精确地内插出中国46~80岁男性左心房内径参考值的地理分布图.结论 如果想要获得某地的46~80岁男性左心房内径参考值,可以通过方程计算得出结果,从地理分布图也可得到中国任何地方46~80岁男性左心房内径的参考值.
作者:井静;葛淼;向思亭;王欣;张亚平;闫燕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石河子市城区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主要相关因素,探讨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吴振云研究员编制的老年心理健康问卷,对640名石河子市失能老年人的心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 石河子市失能老年人与石河子市一般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异显著(P<0.01),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一般老年人群.失能老人心理健康状况总分与性别、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失能时间、医疗保障与失能程度等呈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失能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一般老年人群,且心理问题突出,失能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社区相关人员应重视此类人群,寻求提高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方法.
作者:张国琴;王玉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HLA-G的表达及其与IL-10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检测38例肺癌和10例正常肺组织标本中HLA-G和IL-10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LA-G和IL-10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正常肺组织的12.3倍(P<0.001)和11.7倍(P<0.001).38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有21(55.3%)例HLA-G表达阳性,有23(60.5%)例IL-10表达阳性.10例正常肺组织无HLA-G和IL-10蛋白的表达.HLA-G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肺癌的TNM分期成正相关(P=0.007,P<0.001).HLA-G与IL-10在蛋白和mRNA水平均没有明显相关.结论 HLA-G和IL-10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HLA-G的高表达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相关.
作者:宋新宇;陈世雄;曾凡军;高宝安;杨卫兵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年女性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较常见,仅次于冠心病,以左心室(右心室)呈非对称性的室间隔肥厚为特征,导致主动脉前庭收缩期压力阶差(LVOTPG),致心律失常和猝死较常见<'[1]>.目前常用药物、双腔起搏器等治疗方法,但存在药物不良反应、起搏无效等问题<'[2]>.经皮冠状动脉室间隔消融术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一种新术式,其实质是经皮穿刺进入,使用化学方法使室间隔肥厚程度减轻,主动脉前庭增宽,达到降低收缩期压力阶差、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3]>.本文拟监测消融术后心肌酶的变化及相应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作者:陈晓丽;张辉;郭丽红;姜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合贝爽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VSMC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AngⅡ10<'-7>mol/L)和模型+合贝爽1、2、3组(剂量分别为10<'-5>、10<'-6>、10<'-7>mol/L),应用MTT法检测VSMC的生长率,TUNEL法检测凋亡率,RT-PCR检测Bcl-2、Bax、Fas和P53 mRNA的表达.结果 合贝爽抑制VSMC增殖,促进VSMC凋亡,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促进促凋亡基因Bax、Fas和P53的表达.结论 合贝爽使VSMC增殖减少,凋亡增加,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促进促凋亡基因Bax、Fas和P53表达有关.
作者:庄秋红;李譞;赵学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年龄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生化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SD雄性大鼠,按照年龄分为幼年、成年和中年,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与孤养相结合的方法 建立抑郁症动物模型,运用开野法(Open-Field)与糖水消耗量评定大鼠行为学改变,用比色法测量大鼠海马区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MAO)活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组模型组糖水消耗量与OpeIl-Field得分均下降(P<0.05),成年抑郁组比幼年抑郁组均下降(P<0.05),中年抑郁组比成年抑郁组均下降(P<0.05);MAO活性与CRH、ACTH、CORT含量,模型组比对照组均升高(P<0.05),中年抑郁组比幼年抑郁组、成年抑郁组均升高(P<0.05),成年抑郁组与幼年抑郁组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刺激强度相等条件下,年龄的增长与抑部模型大鼠行为学指标呈负相关,与生化指标呈正相关.
作者:董海影;兴桂华;张晓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社区居民中医体质类型与跟骨强度相关性.方法 以上海长风社区45岁以上、获得知情同意的1 347名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现场调查,体质判定标准采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采用定量超声法检查跟骨骨强度,分析体质类型与骨强度的关系.结果 骨强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男性骨强度高于女性.各体质类型居民骨强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湿热质、痰湿质、平和质、气部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特禀质和血瘀质,各类体质间骨强度存在差异(P<0.01).结论 体质类型是影响骨强度的一重要因素.
作者:刘仲华;吴瑕;胡一顺;刘丹;陈玉华;王国华;胡燕;冯向荣;邱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胸外科手术在我国广泛开展和技术日趋提高,其适应证的范围也日益扩大,术前肺功能检查关系到手术的安全性,而且关系到术后生活质量的评估.肺部呼吸成像诊断系统(VRIxp)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对肺部声音进行记录、成像和量化的系统,VRIxp能提供肺部定量数值,可按区域对肺功能进行评估,对评估术后残余肺功能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王金光;赵松;齐宇;赵佳;周旭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近年来许多科学家认为,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是一种以脑内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β-APP)产生β淀粉样蛋白(AB)增加并形成寡聚体为中心,这些特征表明了属于表观遗传学疾病.但深层次原因可能是脑内与认知功能相关的神经元胰岛素信号转导网络障碍有直接关系.因此,脑内胰岛素的生理功能受到关注<'[1-4]>.
作者:林华型;盛树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辽宁省彰武县农村人群脉压等血压相关指标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应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辽宁省彰武县5 208人进行一般情况、血压、脑卒中患病情况的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卒中组与非卒中组按照脉压水平分级后,其组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脑卒中组男女脉压分布趋势一致.30岁后各年龄组按照脉压水平分级后,脑卒中组与非卒中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两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随脉压的增大,脑卒中OR值增加.结论 此地区人群脑卒中患病率与脉压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且患病危险性随脉压增高而增加.不同性别间无明显差别.
作者:薛维爽;张俊湖;滕伟禹;王海龙;时景璞;付凌雨;李辉;董卫;董亚珞;周波;李继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过敏性休克死者各器官组织中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MCT)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变化,探讨过敏性休克死亡法医鉴定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机械性损伤死者8例(对照组),明确诊断为过敏性休克死亡者27例的尸体,取其肺、心、肝、脾、肾、小肠和咽喉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结果 过敏性休克组肺、小肠、肾MCT增多,肺、小肠肥大细胞增多(P<0.01),小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增多(P<0.01).结论 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尸体,其肺、小肠、肾MCT增多,肺、小肠肥大细胞增多,小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增多.
作者:高艳斌;卢英强;宣兆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自从弗雷明翰心脏研究结果报道C-反应蛋白(CRP)作为心血管生物标志物后,人们相继开展了许多有关心血管疾病标志物的研究.至今,CRP仍被认为是敏感的非特异的炎症标志物,但是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新的炎症标志物,例如白介素(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9、脂联素和CD40配体<'[1]>.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tinase-3-like-1 protein,YKL-40)是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另一种新的炎症标志物,参与内皮功能障碍和新生血管形成,并且可能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
作者:宗同岩;蔡九英;宋晓坤;占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MSCs治疗紫外线致皮肤光老化模型过程中大鼠皮肤Ⅰ型、Ⅲ型胶原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15 w UVA和UVB紫外灯,置于大鼠背部裸露皮肤区的正上方35 cm处,每日照射2 h,共照射60 d.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MSCs治疗组,每组10只.体外分离培养MSCs,在大鼠背部裸露皮肤区多点注射,1次/w,共8 W.取皮肤组织,利用RT-PCR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组Ⅰ型胶原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Ⅰ型胶原表达接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Ⅲ型胶原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但接近于对照组(P>0.05).结论 MSCs对紫外线皮肤光老化模型大鼠有治疗作用,表现为Ⅰ型胶原相对含量减少,Ⅲ型胶原相对含量增加.
作者:史春艳;姚春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利用超声监测降压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择该院2005年6月至2009年4月治疗的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64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组129例,(缬沙坦)对照组135例.采用二维超声观察颈动脉壁的结构,粥样斑块的形态、大小,以及管腔的狭窄程度;记录临床症状及血压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辛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变化明显,斑块发生率及中重度管腔狭窄率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显著(P<0.05),辛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颈动脉莺构的指标[血管总面积(TVA)、管腔面积(LA)、斑块面积(PA)]经超声检测显示有良好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 经超声检测,辛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管的重构有较好的逆转作用,能预防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起到保护心脑血管及减少疾病发生的作用.
作者:张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