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长风社区居民跟骨强度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

刘仲华;吴瑕;胡一顺;刘丹;陈玉华;王国华;胡燕;冯向荣;邱丽

关键词:体质, 骨强度, 相关性, 社区
摘要:目的 研究社区居民中医体质类型与跟骨强度相关性.方法 以上海长风社区45岁以上、获得知情同意的1 347名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现场调查,体质判定标准采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采用定量超声法检查跟骨骨强度,分析体质类型与骨强度的关系.结果 骨强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男性骨强度高于女性.各体质类型居民骨强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湿热质、痰湿质、平和质、气部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特禀质和血瘀质,各类体质间骨强度存在差异(P<0.01).结论 体质类型是影响骨强度的一重要因素.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监测降压药物治疗后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改善程度

    目的 利用超声监测降压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择该院2005年6月至2009年4月治疗的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64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组129例,(缬沙坦)对照组135例.采用二维超声观察颈动脉壁的结构,粥样斑块的形态、大小,以及管腔的狭窄程度;记录临床症状及血压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辛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变化明显,斑块发生率及中重度管腔狭窄率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显著(P<0.05),辛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颈动脉莺构的指标[血管总面积(TVA)、管腔面积(LA)、斑块面积(PA)]经超声检测显示有良好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 经超声检测,辛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管的重构有较好的逆转作用,能预防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起到保护心脑血管及减少疾病发生的作用.

    作者:张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基于DcR3的树突细胞疫苗对CD8+T细胞的免疫抑制效应

    目的 研究诱骗受体3(decoy receptor3,DcR3)修饰的树突细胞(DC)疫苗对CD8<'+>T细胞的免疫抑制效应.方法 将含有DcR3全长cDNA的重组腺病毒转染小鼠DC,制备DcR3基因修饰的DC疫苗,并与同种异体的CD8<'+>T细胞共培养,分析CD8<'+>T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情况.结果 重组DcR3腺病毒能成功转染DC,并能抑制同种异体的CD8<'+>T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结论 重组DcR3腺病毒转染的DC对CD8<'+>T细胞具有免疫抑制效应,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李树法;向菲;李海英;黎姗姗;梁愿;张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pcDNA3.1-HIF-1α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初步鉴定

    目的 探讨HIF-1 α与前列腺癌发病机制之间相关性提供研究工具.方法 采用Trizol法裂解细胞,提取HIF-1 α且以该RNA为模板逆转录为cDNA,然后行PCB处理扩增HIF-1 α基因功能片段区域,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转化至大肠杆菌DH-5 α,小提质粒,酶切凝胶电泳鉴定,序列测定,经鉴定为正确序列后中抽质粒,采用Fugene试剂转染至前列腺癌细胞PC-3,经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HIF-1 α的前列腺癌细胞系pcDNA3-1-HIF-1 α-PC-3,采用Western印迹鉴定重组质粒的表达.结果 PCR扩增基因片段大小为2.89 kb,克隆至真核载体pcDNA3.1,酶切凝胶电泳可见两个条带,大小大约为5.3 kb和2.89 kb,与预期的大小相符合,序列测定与Cenbank公布的一致,Western印迹验证其在细胞内能表达.结论 重组质粒pcDNA3.1-HIF-1 α能够在前列腺癌PC-3表达,构建成功,为研究HW-1α与前列腺癌提供了一个工具.

    作者:刘荣福;占鹏程;李博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和七氟烷全麻对老年患者认知和记忆功能的影响

    麻醉手术后发生的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在成年和老年患者中均可发生,且部分发展为慢性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参与社会与家庭生活的能力[1].瑞芬太尼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超短效阿片类药物,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消除迅速、连续输注无蓄积作用以及代谢不依赖于肝肾功能的特点[2];七氟烷是新型的卤族类麻醉药,其理化性质稳定,诱导迅速,刺激性小,对循环抑制轻,苏醒快而完全,且无组织毒性[3].本研究拟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和单纯吸入七氟烷全麻对老年患者认知和记忆功能的影响,为临床针对老年病人合理选择麻醉药物提供参考.

    作者:汪芳俊;王桂芳;蔡蓉;孙桂英;自华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经食管床行弓上吻合治疗老年中下段食管癌42例分析

    研究显示,食管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以后食管癌发病明显上升,65~70岁达高峰,70岁以后发病率下降.由于老年人一般身体素质较差、免疫力低下,患有食道癌的同时可能合并多种脏器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等,为术后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如何选择手术方式,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对术后心肺功能的影响是手术前值得慎重考虑的问题.食管癌手术切除后多应用吻合器行食管胃弓上吻合术,但目前大多数弓上水平的器械吻合均采用主动脉弓前方式,经弓后食管床行弓上吻合应用较少<'[1]>.本文近年来采用左侧开胸食管胃弓上吻合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郎贤平;王晓东;黄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辽西高血压高发地区人群脉压与脑卒中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辽宁省彰武县农村人群脉压等血压相关指标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应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辽宁省彰武县5 208人进行一般情况、血压、脑卒中患病情况的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卒中组与非卒中组按照脉压水平分级后,其组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脑卒中组男女脉压分布趋势一致.30岁后各年龄组按照脉压水平分级后,脑卒中组与非卒中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两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随脉压的增大,脑卒中OR值增加.结论 此地区人群脑卒中患病率与脉压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且患病危险性随脉压增高而增加.不同性别间无明显差别.

    作者:薛维爽;张俊湖;滕伟禹;王海龙;时景璞;付凌雨;李辉;董卫;董亚珞;周波;李继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加味金匮肾气汤治疗老年性便秘疗效观察

    老年性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病症之一,大约60%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便秘,约80%的老年便秘者易患老年痴呆症.笔者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与中医理论,于2005~2010年采用加味金匮肾气汤治疗老年性便秘6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宋少军;李学玉;宋昕;相昆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探讨Wnt信号通路与MSCs成骨分化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cells,MSC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易于扩增、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能够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成肌细胞、脂肪细胞及基质细胞等不同的细胞系分化<'[1]>.MSCs的成骨分化受到多重信号通路的调控,如何定向诱导其成骨分化是解决骨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来源的一个重要前提.近年来的报道称Wnt经典途径对生理成骨是必需的<'[2]>.

    作者:杨玮;徐道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芝麻素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

    目的 观察芝麻素对大鼠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预防作用并对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芝麻索低、中、高剂量组.9 w后处死动物取肝脏,测肝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逆转录PCR检测肝组织肝细胞色素P450(CYP)2E1 mRNA表达水平变化;肝组织切片观察肝脏病理改变.结果 芝麻素能降低肝脏各脂质指标,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抑制CYP2E1的表达,减轻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结论 芝麻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代利;李绣花;赵新平;董小霞;倪淑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脂微球前列腺素E1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脂微球前列腺素E<,1>(Lipo-PGE<,1>)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降压2w,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Lipo-PGE<,1> 10μg加入0.9%NaCl 20 ml静脉10 min推入,1次/d,疗程2w.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及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和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Lipo-PGE<,1>可显著改善老年DN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和微循环状态.

    作者:丁红;王宗谦;闵睿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贝那普利对早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对早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Ⅰ~Ⅲ期视网膜病变40例为实验组,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贝那普利20 mg/d组、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20 mg/d组和安慰剂组,12 w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及各实验组血中AT-Ⅱ和ET-1水平.结果 糖尿病患者AT-Ⅱ和ET-1水平显著升高,贝那普利治疗后则显著降低.贝那普利组与普萘洛尔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实验提示AT-Ⅱ和ET-1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形成,早期应用贝那普利能够降低AT-Ⅱ和ET-1水平,对病变具有防治作用,且独立于抗高血压作用.

    作者:孔亚坤;耿秀琴;周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HLA-G的表达及其与IL-10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HLA-G的表达及其与IL-10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检测38例肺癌和10例正常肺组织标本中HLA-G和IL-10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LA-G和IL-10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正常肺组织的12.3倍(P<0.001)和11.7倍(P<0.001).38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有21(55.3%)例HLA-G表达阳性,有23(60.5%)例IL-10表达阳性.10例正常肺组织无HLA-G和IL-10蛋白的表达.HLA-G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肺癌的TNM分期成正相关(P=0.007,P<0.001).HLA-G与IL-10在蛋白和mRNA水平均没有明显相关.结论 HLA-G和IL-10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HLA-G的高表达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相关.

    作者:宋新宇;陈世雄;曾凡军;高宝安;杨卫兵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紫外线致皮肤光老化治疗过程中Ⅰ型、Ⅲ型胶原的表达变化

    目的 观察MSCs治疗紫外线致皮肤光老化模型过程中大鼠皮肤Ⅰ型、Ⅲ型胶原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15 w UVA和UVB紫外灯,置于大鼠背部裸露皮肤区的正上方35 cm处,每日照射2 h,共照射60 d.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MSCs治疗组,每组10只.体外分离培养MSCs,在大鼠背部裸露皮肤区多点注射,1次/w,共8 W.取皮肤组织,利用RT-PCR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组Ⅰ型胶原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Ⅰ型胶原表达接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Ⅲ型胶原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但接近于对照组(P>0.05).结论 MSCs对紫外线皮肤光老化模型大鼠有治疗作用,表现为Ⅰ型胶原相对含量减少,Ⅲ型胶原相对含量增加.

    作者:史春艳;姚春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消痰化瘀抗纤方药物血清对HSC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消痰化瘀抗纤方药物血清对HSC增殖的影响.方法 正常大鼠血清和药物血清干预传代培养的HSC-T6细胞24 h,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药物血清不同时间段对HSC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 抗纤方高(13.5倍)、中(4.5倍)、低(1.5倍)剂量组药物血清能明显抑制HSC增殖(P<0.05);当高剂量组作用72 h时,抑制作用强,抑制率为21.73%,且增殖抑制率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抗纤方药物血清可显著抑制HSC的体外增殖,而且无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

    作者:兰咏梅;韩涛;王佳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脑缺血和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导致老年人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1]>.大量的研究表明,血管性的危险因素是中老年意识下降的重要原因,且患过急性脑卒中的病例中继发AD的概率极高.很多危险因素对于AD和缺血性脑卒中是交叉的,常见的有高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心肌梗死、房颤、ApoE4等位基因等<'[2-4]>.

    作者:张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青海地区老年精神障碍特征及相关因素

    目的 研究青海地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疾病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将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1998~2008年295例不小于60岁的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其疾病特征及相关因素.结果 青海地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疾病特征为器质性精神障碍(29.2%)、精神分裂症(27.1%)、心境障碍(25.4%)、神经症(8.8%)、应激障碍(5.4%)、酒精所致精神障碍(2.7%)及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1.4%).男性、高血压、缺氧及饮酒是导致器质性精神障碍和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女性、低文化及边远地域是应激障碍和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的重要社会因素.结论 青海地区老年性精神障碍以器质性精神障碍居多.高原性疾病、生活习俗及区域文化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应予重视和预防保健.

    作者:阿怀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NMDA受体参与β淀粉样蛋白介导的突触可塑性损伤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症(AD)已成为继心脏病、癌症以及脑卒中之后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目前AD的具体发病机制仍然没有被完全阐述清楚,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显示,与学习认知功能相关的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异常在AD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以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发挥的作用为关键,其亚单位在AD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故研究NMDA受体介导的突触可塑性损伤机制对阐明AD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周一;徐淑君;鲍晓明;王钦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mB7-1修饰的B16细胞体外诱导免疫效应

    目的 探讨mB7-1基因修饰的B16细胞的体外抗瘤效应.方法 提取小鼠脾细胞mRNA,PCR法获得mB7-1片段,与pcDNA3连接,并进行酶切鉴定及测序.重组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鼠B16细胞,检测基因表达,MTT法检测CTL杀伤作用.结果 完成mB7-1-pcDNA3重组载体连接及鉴定,基因测序与GenBank一致,并转染至B16细胞,检测到基因表达.经mB7-1修饰B16细胞可诱导淋巴细胞产生明显抑瘤效应.结论 应用本文方法 可获得mB7-1修饰B16细胞系,为研究其抗瘸效应莫定了基础.

    作者:金洪娟;王权;所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沙棘提取物对糖尿病ICR小鼠血糖及氧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沙棘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DM)小鼠血糖及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150 mg/kg制备DM小鼠模型,治疗组分别按沙棘提取物50、100、150 mg/kg每天灌胃1次,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则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同时观察小鼠血糖、采水量、采食量、24 h尿量.4 W后,分别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 与DM模型组ICR小鼠比较,沙棘提取物各组DM小鼠血糖显著降低,血清和肝组织SOD、CSH-Px、NOS活性明显提高、而MDA含量明显降低,体重下降和多饮多食症状得到改善.结论 沙棘提取物有降低血糖作用,能减轻DM小鼠肝组织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有关.

    作者:杨桂珍;穆景阳;梁军;张志宁;陈健茂;王晓东;吴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丧偶事件对老年人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丧偶事件对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影响,为增强丧偶老年人的适应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北京老龄化多维纵向数据,对样本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结果 老年人丧偶前的自评健康状况显著高于丧偶后(P<0.05).丧偶老年人的抑郁量表得分14.77,有偶老年人抑郁量表得分8.69.丧偶老年人抑郁量表得分显著高于有偶老年人(P<0.05).老年人丧偶前后的家庭类型有显著差异(P<0.05).缩论丧偶事件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家庭关系均有显著影响.

    作者:米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