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萍
目的 比较双源CT双能骨密度测量方法(DEQCT)与单能定量CT骨密度测量方法(SEQCT)测量正常成人腰椎骨密度的准确性.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开发的双源CT双能骨密度测量软件及临床上常用的SEQCT测量方法分别测量正常成年人腰椎骨密度,并将两种测量方法所测骨密度值进行比较.结果 DEQCT法所测各年龄组腰椎骨密度值变化与年龄明显相关,且均较SEQCT法测量值高,两者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EQCT测量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测量方法的不足,能够为临床提供较SEQCT法更为精确的骨密度测量值.
作者:蒋宝国;黎秋菊;陈晓朝;宣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近年来,抑郁症呈高发趋势[1],人群中青壮年发病率明显高出其他年龄段,且首次治疗后1年复发率很高,究其原因与单一治疗有关.例如,一部分病人仅单纯接受药物治疗,另外一部分人仅单纯心理治疗,偶尔有很少的病人接受精神科医生给予的简单的心理疏导,疗效也不尽人意.
作者:米连兵;尹洪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河南省城区空巢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方法 以老年心理健康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为工具对399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社会支持与是否空巢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主效应显著;空巢与非空巢老年人在性格、情绪状态、人际交往、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绝对空巢老年人的性格、情绪、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与社会支持有显著相关.结论 提高社会支持水平是改善城区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作者:熊建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严重危害老年患者视力、预后较差、致盲率高的眼科急症之一,发病时视力急剧下降甚至无光感,如不及时抢救治疗可造成永久性视力丧失[1].随着人口趋于老龄化,老年人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率增加,老年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2005年3月至2010年12月笔者采用复方樟柳碱、奥扎格雷钠、尿激酶联合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孙伟光;马岩;鞠善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又称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发生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现代解剖学对盆底结构描述日趋细致,根据腔室理论,在垂直方向上将盆底分为前,中,后三个腔室;前腔室包括阴道前壁,膀胱,尿道;中腔室包括阴道顶部,子宫;后腔室包括阴道后壁,直肠.由此将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到各个腔室.
作者:杨琦;彭传刚;韩丽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巨块型宫颈癌根治术前高剂量率组织间放疗(Interstitial,INT)和腔内放疗( ICBT)的治疗效果.方法 1998年6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47例老年Ⅰ~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前随机分为INT和ICBT组,对患者的局部肿瘤缓解情况、毒副反应、手术情况及高危病理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术前放疗后,宫颈肿瘤INT和ICBT组临床完全缓解率为16.7% (4/24)和4.3% (1/23),部分缓解为83.3%(20/24)和69.6% (16/23),无变化0和26.1%(6/23),恶化均为0.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主要是骨髓抑制、放射性直肠反应和膀胱反应.全部患者均按宫颈癌根治术规范完成.INT组较ICBT组手术时间缩短(3.58±1.08)h,术中出血量减少(395.1±219.8)ml,术后拔尿管时间缩短(11.56±6.37)d,尿潴留的发生率减少33.3%(8/24).除尿潴留外,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危病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宫颈癌根治术前高剂量率后装放疗是对早期巨块型宫颈癌较理想的治疗方案,组织间放疗优于腔内放疗.
作者:赵静;李文胜;刘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电针对拟老年性痴呆(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东莨菪碱,胃饲三氯化铝(AlCl3)制备多因素损伤拟AD动物模型,在造模同时给予电针干预,应用跳台实验检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测定海马区CA1区突触素表达水平,透射电镜测定突触面数密度、面积密度和体积密度变化.结果 电针能明显改善拟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增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目,上调突触素表达.结论 ①多因素损伤能成功制备拟AD大鼠动物模型.②电针促进海马CA1区重建而提高突触素表达可能是改善拟AD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威;唐伟;孙忠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特别是厌氧双歧杆菌、真杆菌以及需氧肠杆菌、酵母样真菌的数量发生改变.研究发现微生态制剂具有营养和改善肝脏、肠道功能、增强免疫作用,对肝硬化有辅助治疗作用[1].本文对早期肝硬化患者在保肝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四联活菌片(思连康)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和肠道菌群的变化.
作者:陈世川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冈田酸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研究AD细胞模型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本研究以冈田酸(OA)处理SH-SY5Y细胞建立AD样细胞模型,以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微管等超微结构变化,观察OA所致AD样细胞效应.结果 OA可引起SH-SY5Y细胞活性下降,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光学显微镜观察SH-SY5Y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胞体皱缩,突起缩短消失;电子显微镜观察SH-SY5Y细胞微管结构破坏.结论 OA可诱导SH-SY5Y细胞建立AD样细胞模型.
作者:吴敏霞;许盈;胡祥炬;林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健脾补肾方对卵巢早衰(POF)患者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30例POF患者为实验组,3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CD4+/CD8+水平;采用磁性匀相酶免疫法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在给予POF患者口服健脾补肾方6个月后再次对上述指标检测.结果 ①POF患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增加,雌激素(E2)、孕酮(P)下降,卵巢功能低下;CD4+明显下降,CD8+明显增加,CD4+/CD8+下降,免疫功能下降.②POF患者运用健脾补肾方治疗后FSH、LH明显下降,E2、P明显增加,卵巢功能增强;CD4+、CD4+/CD8+明显增加,免疫功能增强.结论 健脾补肾方可以调节女性的内分泌及免疫功能,恢复部分卵巢功能,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发挥预防及治疗作用.
作者:李秀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急性肠梗阻(acute obstruction,AO)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本文系统回顾了我院外科收治的100例AO患者,探讨不同病因在老年和中青年中的分布情况及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因素.
作者:林英健;齐玲芝;于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大黄蛰虫丸对血脂、内皮素、内皮舒张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大鼠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体重220~300 g,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大黄蛰虫丸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药组,每组8只,共40只.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大鼠AS模型,用大黄蛰虫丸灌胃12 w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清血脂,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 含量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ET含量显著升高,NO含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大黄蛰虫丸组较模型组血清ET含量明显降低,NO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 大黄蛰虫丸通过降低血清ET含量,升高血清NO,保护内皮功能,发挥抗AS的作用.
作者:张艳慧;司秋菊;郭素丽;王艳娜;王鑫国;王贵娟;江玉娟;曹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2010联合国人口年鉴,中国人口13.381亿,≥65岁人口达8%.初生预期寿命74岁,男72岁,女76岁.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公布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3.4亿,≥65岁者占8.87%,联合国预计到2025年中,中国人口将达到14.76亿,指出中国人口正迅速老龄化[1].
作者:陆佩芳;马永兴;韩瑞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福州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SWB)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基本情况调查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福州市区22家在省民政厅登记在册的社会养老机构中的272名老人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的MUNSH 总分25.65±11.81,高SWB水平者66人(24.3%),低SWB水平者45人(16.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养老机构老年人SWB的主要影响因素排序依次为:无保健知识获取途径、无伴发病、公寓满意度、家庭中地位、社会中地位、文化程度、主观支持.结论 福州市区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SWB不容乐观,应根据不同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杨贵芳;宋继红;林榕;彭云珍;李媛;罗丽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松龄血脉康对THP-1源性泡沫细胞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蛋白表达及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及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机制.方法 培养THP-1细胞,160 nmol/L佛波脂(PAM)使之巨噬化,用5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使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0.81 mg/L松龄血脉康、10 μmol/L罗格列酮分别和泡沫细胞孵育6、12、24 h;0.40、0.81、1.6 mg/L的松龄血脉康、1、10、20 μmol/L的罗格列酮与泡沫细胞孵育24 h.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ABCA1蛋白表达的水平,并测定各组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结果 松龄血脉康组、罗格列酮组均增加ABCA1蛋白的表达,而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有浓度、时间依赖性.松龄血脉康组与罗格列酮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松龄血脉康具有与罗格列酮增加ABCA1蛋白及降低胆固醇含量相似的作用.增加ABCA1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可能是中药松龄血脉康抗AS的机制之一.
作者:苟连平;吕湛;王玉兵;李卫东;胡龙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病时伴有出汗、恶心、呕吐、心悸或呼吸困难 [1,2].本文在扩冠、抗凝、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老年UAP患者,取得较佳疗效.
作者:廖伟;高丽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以Aβ1-42诱导原代海马神经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方法 体外培养原代海马神经细胞,加入不同浓度Aβ1-42诱导并收获细胞,采用MTT法观察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及继发性死亡情况.结果 Aβ1-42作用于神经细胞后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细胞存活率呈浓度依赖性降低;流式结果显示细胞凋亡及继发性死亡呈浓度依赖性增加.结论 Aβ1-42诱导后海马神经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凋亡,可作为理想的AD细胞模型.
作者:张云鹤;张一娜;刘歆;王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卒中后抑郁(Pl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有人报道其发生率为脑卒中患者的46.0%,与病灶位置、社会支持质量、家庭关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者病前人格特征有关[1].临床上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从药物、针刺、心理康复等多个角度进行干预,现对中西医结合治疗PSD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凤芝;阎琪;赵玉芝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腰椎的骨性关节炎主要特征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和骨质增生,是骨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随年龄的增大发病率增高,通常50岁以前男性比女性更易患病,但50岁以后女性患病增多[2],60岁以上者达78.5%[3].骨性关节炎常累及手、膝、髋、椎体等部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甄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衰家兔核因子-κB(NF-κB)及炎性因子(IL-6、TNF-α、CRP)的影响;探讨BMSCs移植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心室重塑的可能机制.方法 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衰模型组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LAD)、BMSCs移植组.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心肌组织NF-κB、IL-6、TNF-α的mRNA表达及ELISA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CRP浓度.结果 细胞移植后28 d,与AMI后心衰模型组相比,正常对照组、BMSCs组舒张末期容积(EDD)均明显减低,射血分数(EF)及缩短分数(FS)均明显增高(P<0.05).手术后7 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MI后心衰模型组、BMSCs组的血清IL-6、TNF-α、CRP的浓度均显著增加(P<0.05),但AMI后心衰模型组和BMSCs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细胞移植后28 d,BMSCs组血清IL-6、TNF-α、CRP浓度和心肌组织NF-кB、IL-6、TNF-α比AMI后心衰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细胞移植后28 d时,EF与炎性因子呈负相关,与心肌NF-κB呈负相关.结论 自体BMSCs移植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后NF-кB表达及降低炎症反应,减轻左室重塑,改善AMI后心功能.
作者:乔建晶;李树仁;胡炜;王天红;刘东霞;荀丽颖;郝淸卿;吴迪;董洁;齐晓勇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