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楂叶总黄酮对AS模型大鼠PPARα、LXR、ABCA1mRNA表达的影响

高英英;欧芹;魏晓东;马雷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PPARα, LXR, ABCA1, 胆固醇逆向转运
摘要:目的 探讨PPARα活化后对肝脏X受体(LXR)、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 (ABCA1) 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在AS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高脂饲料饮食配合维生素D3注射建立Wistar大鼠AS模型,并设立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各组动脉壁中PPARα、LXR和ABCA1基因的表达,采用血清生物化学检测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C、TG、LDL-C、HDL-C及TC/HDL的含量.结果 AS模型组大鼠血清TG高于对照组(P<0.05)、TC、LDL-C、TC/HDL-C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略有降低(P>0.05).给药组大鼠血清TG、TC、LDL-C均较AS模型大鼠降低(P<0.05),TC/HDL-C较AS模型大鼠明显降低(P<0.01),但HDL-C较模型组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AS模型组PPARα、LXR、ABCA1基因表达含量降低(P<0.05).与AS模型组比较,给药组PPAR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LXR、ABCA1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 山楂叶总黄酮可通过激活PPARα提高LXR和ABCA1的表达促进TC的逆向转运,降低TC的负荷,从而达到防止AS发生的危险.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与老年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目的 检测白细胞黏附分子PSGL-1在老年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的变化,评价该黏附分子能否成为老年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相关性指标.方法 选择25例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1年内没有脑卒中临床证据的年龄、性别配对的单纯糖尿病患者25例和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GSL-1表达情况,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样本中PGSL-1水平.结果 PGSL-1水平变化与健康对照组(33.2±3.9)比较,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4.7±5.8,P<0.01)和单纯糖尿病患者(41.2±4.4,P<0.05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PGSL-1表达的荧光强度较健康体检人群明显增加.结论 老年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SGL-1显著增高,PSGL-1高度表达可能是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

    作者:张禾伟;牟凤群;赵国玉;陈红;庞红梅;王原;陈通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老年甲亢患者47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Hyperthyroidism,甲亢)多见于育龄期妇女,但老年人亦不少见且有增加趋势[1].由于老年人甲状腺组织出现一定程度的纤维化和萎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降解速度减慢,外周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性也发生改变,这造成了老年甲亢常无典型甲亢症状或其症状与典型甲亢相反,主要表现为消瘦、神情抑郁,缺乏其他高代谢症候群及神经应激性增高症状,故易漏诊或误诊,延误治疗[2].本文回顾性分析了47例老年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

    作者:成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阿尔茨海默病中β淀粉样蛋白与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

    β淀粉样蛋白(Aβ)与AD密切相关.细胞的生命活动与基因的表达及活化有密切的关系.在细胞中存在一些特殊的蛋白质信息传递链,它们将细胞外部的种种调节信号传递到核内基因,引起细胞生理活动的相应变化.这些蛋白质信息传递链被称为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是其中一条主要的基本信息传递链,它与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凋亡等均有密切联系[1].

    作者:张雪玲;齐晓岚;单可人;官志忠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1、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治疗的药理机制.方法 急性脑梗死病人15例,给予0.9%生理盐水250 ml加丹红注射液40 ml每日1次静点,且在入院时及药物治疗后2 w分别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抗体水平.结果 丹红注射液治疗前、后检测IL-1、IL-6、TNF-α血清含量变化显著(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从抗炎症反应的角度,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起重要作用.

    作者:宋春伶;姚建华;南善姬;杨鑫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酒精合并高脂饮食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

    目的 探讨建立大鼠脂肪肝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NS)组每日灌胃生理盐水和普通饲料喂养,高剂量模型(HM)组和低剂量模型(LM)组每天按照5 g/kg体重对大鼠灌胃浓度为 60%(V/V)和30%(V/V)的乙醇和按照5 ml/kg灌胃脂肪乳剂的方法,连续3 w,分别在第2周末和第3周末随机选取各组大鼠10只,观察其肝脏病理改变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造模2 w可见轻度的肝脂肪变.造模3 w后,模型组大鼠肝脏重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病理表现为广泛的脂肪变性,血清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血糖和透明质酸(HA)变化不大(P>0.05).结论 本造模方法与人类脂肪肝病变类似,方法简单易行,实验周期短,模型稳定可靠.

    作者:邹丽宜;吴铁;崔燎;尤婷婷;许碧连;张新乐;刘钰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细脚拟青霉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细脚拟青霉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以D-半乳糖制备衰老小鼠模型,同时用低、中、高三种不同剂量的细脚拟青霉提取物进行灌胃30 d后,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用MTT法检测小鼠脾T、B淋巴细胞转化指数SI,用中性红试验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用ELISA法检测IL-2的水平.结果 D-半乳糖致衰小鼠免疫功能明显下降,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P<0.01);中、高剂量细脚拟青霉提取物能够显著提高胸腺指数、脾脏指数、IL-2水平(P<0.01);高剂量细脚拟青霉提取物能够显著提高脾T、B淋巴细胞转化指数SI(P<0.01).结论 细脚拟青霉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桂琳;葛飞;董群;刘辉;陈京;周小楠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透明质酸钠预防大鼠术后腹膜粘连的效果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钠(HA)预防术后腹膜粘连的作用.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分为A、B两2组,每组30只,制成腹膜粘连模型后将创面分别置入生理盐水、HA各3 ml,分别于术后3、7和14 d观察腹腔粘连情况.结果 术后3 d于光镜下可见,A组和B组相比,B组大鼠肠壁纤维细胞增生较轻,胶原纤维排列较疏松.术后14 d,B组大鼠腹膜粘连程度明显轻于A组(P<0.01).结论 HA能有效预防术后腹膜粘连.

    作者:吴志民;伦志军;刘迎春;刘国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脂联素的水平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与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IR)及肥胖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住院的老年COPD患者60例,按病程分为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稳定期,在不同时期测定血浆脂联素、CRP、FPG、胰岛素(FINS)、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选择同期健康老年人50例作为对照.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及临床稳定期血浆脂联素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临床稳定期血浆脂联素较急性加重期进一步升高(P<0.01);COPD急性加重期CRP、FPG、FINS、HOMA-IR显著高于临床稳定期及对照组(P<0.01);COPD临床稳定期FINS、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期脂联素与CRP、FPG、FINS、HOMA-IR、BMI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 老年COPD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升高并伴一定的胰岛素抵抗,脂联素在COPD稳定期进一步抬高,脂联素与CRP、FPG、IR及肥胖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田银君;刘前桂;赵黎;李金红;赵双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城市运动与不运动老年人亚健康状况

    目的 调查城市运动与不运动老年人亚健康状况.方法 使用亚健康评定量表对运动组与不运动组老年人进行测评.结果 两组老年人健康状况(F=3.69,P<0.05)、亚健康状况(F=4.11,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运动降低或改善老年亚健康现状,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建议重视老年人运动场地和设施建设与投入,为促进老年人参与运动提供更多的方便与场所.

    作者:高玉霞;杨贵珍;王桂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移植静脉外膜增生与兔血管再狭窄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移植静脉外膜增生与血管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构建20例兔颈动脉旁路移植模型,术后当日行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检测移植静脉的通畅性.术后30 d,取出移植静脉,组织病理标本切片、HE染色,测量外膜面积和管腔面积.用统计软件分析外膜面积与管腔面积的相关性.结果 术后当日,血管多普勒证明,所有20例模型移植静脉全部通畅.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显示,移植静脉外膜面积与管腔面积成直线关系.结论 移植静脉外膜增生与血管管腔再狭窄有相关性.移植静脉外膜增生越重,管腔越狭窄.

    作者:厉泉;曲虹;张凯伦;李培杰;王东;李军;李敏;张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颈动脉支架置入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认知功能变化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CAS)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认知功能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76例接受CAS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病例组)和63例接受冠脉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行DSA检查,分别在支架置入术前及术后3 d、10个月,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认知评估.结果 病例组术后3 d与术前比较,MoCA总分、交替连线试验,复制立方体、画钟、注意力、延迟回忆测评得分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术后10个月与术前比较,注意力、延迟回忆测评得分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术后3 d与术后10个月比较,MoCA总分、交替连线试验、复制立方体、画钟、注意力、延迟回忆测评得分的差异均有显著性.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术后3 d的注意力、延迟回忆测评得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颈动脉狭窄置入术可终改善注意力和延迟回忆功能.术后早期可出现暂时的、可逆的认知功能恶化,但认知功能在远期多会改善.

    作者:王雁;孙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脑缺血-再灌注时肝脏损伤的形态变化及阿司匹林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肝脏的形态变化及阿司匹林(ASA)对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观察脑缺血2 h、再灌24 h后肝脏的形态学改变及血中前列腺素(PGI2)、血栓素(TXA2)、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变化,探讨ASA 6和60 mg/kg剂量的保护作用.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肝脏呈现重度变性坏死.ASA 6和60 mg/kg均明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时对肝脏的损害作用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ASA可显著提高血中PGI2/TXA2比值,以60 mg/kg剂量组为显著;6 mg/kg剂量组则显著降低血中NO,升高ET浓度.结论 脑缺血-再灌时,肝脏出现重度损伤.ASA可通过提高血中PGI2/TXA2和降低NO活性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范红斌;邱丽颖;李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腋-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症16例

    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锁骨下动脉闭塞症患者,男10例,女6例.年龄56~82[平均(69±12.6)]岁.病因均为动脉粥样硬化闭塞,其中左侧10例,右侧6例,伴有同侧无名动脉或颈内动脉病变6例,2例为介入治疗失败,5例为介入治疗后再闭塞.临床表现患肢有缺血症状16例,同时伴有锁骨下动脉窃血症状者9例.所有病人远侧端动脉(尺,桡动脉)均消失,血流测不到或很低,无缺血坏死.所有病人均行多普勒血流图,彩色超声和CT血管造影(CTA)检查.

    作者:王刃;李悦萌;赵旭;马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益气温阳活血方对早期心力衰竭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益气温阳活血方对早期心力衰竭大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阿霉素尾静脉注射造模;超声检测评价其心功能、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AngⅡ、ALD浓度、以RT-PCR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 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在益气温阳活血方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随着心力衰竭的加重、心室重构的形成,模型大鼠AngⅡ、ALD含量进行性升高,而PPARγ mRNA与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则进性降低.益气温阳活血方在心力衰竭的早期即可减少AngⅡ、ALD含量及上调PPARγ mRNA与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论 AngⅡ、ALD可作为早期心力衰竭预警标志物;益气温阳活血方在心力衰竭早期可通过PPARγ信号通路调节AngⅡ、ALD的表达,防止心室重塑,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杨冬花;付蓉;罗建华;袁志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 Dyspepsia,UND)是临床常见的一组症候群,以上腹部痛或不适、餐后饱胀、腹胀、早饱、嗳气、厌食、烧灼痛、恶心、呕吐、反胃、胸骨后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若上述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且经胃镜、腹部B超、上消化道钡餐造影以及化验证实排除器质性病变,确定为FD[1].有研究指出[2],FD约占内科患者的2%~3%,占胃肠疾病患者的20%~30%.国内有研究[3]称,FD约占正常人群的18.9%,占消化内科患者的40%,略低于国外患者比例.

    作者:李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茵陈蒿汤化裁方对高脂饮食小鼠肝组织肝脂酶活性及mRNA转录的影响

    目的 观察茵陈蒿汤化裁方对高脂饮食小鼠血脂调节作用及肝组织肝脂酶(HL)活性及其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 高脂饮食饲养小鼠6 w,并设普食对照、模型对照、茵陈蒿汤化裁方高、低剂量组.药物干预4 w后,生化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张蓉法测定肝组织匀浆HL活性,RT-PCR法检测HL mRNA转录水平.结果 茵陈蒿汤化裁方可显著降低血清TG水平(P<0.01),提高肝组织匀浆HL活性(P>0.01),而对肝组织HL mRNA的转录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增强肝组织HL活性是茵陈蒿汤化裁方调节脂质代谢的药理学机制之一,该方在高脂血症、脂肪肝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中医药防治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施文荣;施红;刘艳;洪佳祝;陈继承;张文杰;范晓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2%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对静脉补钾所致局部疼痛的疗效观察

    氯化钾静脉滴注有利于心脏的正常收缩和机体代谢,为纠正患者因手术禁食;应用利尿剂,肾小管性酸中毒、呕吐、持续胃肠减压等原因造成的低血钾[1],在输液时常规加入10%氯化钾,而静脉滴注氯化钾常可导致局部疼痛,严重时可引起静脉炎,针对这一问题,为减轻患者的痛苦并预防静脉损伤的发生,本文自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在输液时对疼痛的患者应用2%的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涂擦后湿敷疼痛局部20~30 min进行临床研究,效果满意.

    作者:陈玉梅;武婷;温冬兰;马德强;岳江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与老年女性恶性肿瘤的相关性

    绝经后阴道出血(PMB)主要指的是45~55岁以上的妇女停经大约1年之后出现阴道出血[1],包括外阴、阴道、子宫出血等,是中老年妇女妇科病中为常见的主要症状之一,同时也是老年妇女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征兆[2].本文旨在了解PMB与老年女性恶性肿瘤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张凯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山楂叶总黄酮对AS模型大鼠PPARα、LXR、ABCA1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PPARα活化后对肝脏X受体(LXR)、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 (ABCA1) 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在AS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高脂饲料饮食配合维生素D3注射建立Wistar大鼠AS模型,并设立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各组动脉壁中PPARα、LXR和ABCA1基因的表达,采用血清生物化学检测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C、TG、LDL-C、HDL-C及TC/HDL的含量.结果 AS模型组大鼠血清TG高于对照组(P<0.05)、TC、LDL-C、TC/HDL-C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略有降低(P>0.05).给药组大鼠血清TG、TC、LDL-C均较AS模型大鼠降低(P<0.05),TC/HDL-C较AS模型大鼠明显降低(P<0.01),但HDL-C较模型组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AS模型组PPARα、LXR、ABCA1基因表达含量降低(P<0.05).与AS模型组比较,给药组PPAR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LXR、ABCA1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 山楂叶总黄酮可通过激活PPARα提高LXR和ABCA1的表达促进TC的逆向转运,降低TC的负荷,从而达到防止AS发生的危险.

    作者:高英英;欧芹;魏晓东;马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HMGA2和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乳腺癌发生每年递增0.2~0.3%,每3 min就有一名妇女被诊断为乳癌,每13 min就有一名患者死于乳癌.乳癌发病率在我国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且有逐年上升趋势.早期诊断是提高乳腺癌5年生存率的关键,寻求简单而又可靠的早期诊断方法,提高早期诊断率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高迁移率蛋白A(HMGA2)和CD44V6与乳腺侵袭和转移相关性为许多学者所关注.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观察HMGA2和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在乳腺癌的发展,浸润及转移间的作用.

    作者:韩猛;程智勇;张铁;任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