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波;任振坤;倪维广;李欣欣
内镜阴性周围型肺癌镜下常表现为大致正常或非特异性炎症,造成支气管镜下活检及刷检取材定位困难,影响总体肺癌诊断的敏感度.本院自2010年3月采用改良后支气管镜下肺灌洗术(IBAL),通过延长灌洗液与远端病变作用时间,提高所收集灌洗液的阳性率,希望提高对内镜阴性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敏感度.
作者:薛艳秋;高金莹;李晓辕;彭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人肾细胞癌中NF-κB信号通路分子表达水平及其信号通路分子与人肾细胞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手术方法获得肾细胞癌组织以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人肾细胞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NF-κB信号通路分子NF-κB p65、NF-κB p50以及p-IκB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与相应癌旁组织相比较,肾细胞癌组织中NF-κB p65和NF-κB p50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相对于癌旁组织,p-IκB表达水平却明显下降.结论 NF-κB信号通路分子与人肾细胞癌的发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钟加滕;衣豪伟;崔爱;于春艳;李晓宁;孙连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症状和低温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18例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低温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进行治疗;另选10例相同的病人作为对照组,仅使用低温血液透析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透析时的低血压发生率、超滤量、透析中的低收缩压和低舒张压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透析前后的血压、血尿素氮浓度及血肌酐浓度均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使用低温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进行治疗,能有效防止因低血压而补充血容量致容量负荷过多,避免因严重低血压终止透析对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焕源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心脏手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机体氧自由基生成增多、抗氧化系统损伤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本身抗氧化系统衰退,细胞抗氧化损伤能力大大减弱,导致组织更易受氧化性损伤[1].传统停跳下心脏手术,由于存在主动脉阻断,灌注心肌停跳液,复跳、体外循环时间长等导致机体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较重.
作者:龚兴瑞;张炳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8例脑梗死患者于手术室无菌操作下双侧髂前上棘骨髓穿刺提取自体骨髓液,于无菌实验室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腰穿或神经介入导管回输体内.术后1年对患者定期随访,评价疗效.结果 8例患者语言或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高宇;迟鲁梅;毛颖;南光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 Dyspepsia,UND)是临床常见的一组症候群,以上腹部痛或不适、餐后饱胀、腹胀、早饱、嗳气、厌食、烧灼痛、恶心、呕吐、反胃、胸骨后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若上述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且经胃镜、腹部B超、上消化道钡餐造影以及化验证实排除器质性病变,确定为FD[1].有研究指出[2],FD约占内科患者的2%~3%,占胃肠疾病患者的20%~30%.国内有研究[3]称,FD约占正常人群的18.9%,占消化内科患者的40%,略低于国外患者比例.
作者:李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沙鼠前脑短暂性缺血再灌注后,HSP20与EPO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和保护机制,并评估它们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45只健康雄性蒙古沙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脑缺血再灌注组,其中假手术组和脑缺血再灌注组又分为4个亚组:6 h组,1 d组,3 d组和7 d组.予以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并再通造成脑缺血再灌注模型.HE染色观察沙鼠前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SP20和EPO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正常对照组和各假手术组的沙鼠前脑组织形态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脑缺血再灌注组根据时间点的不同可见胶质细胞肥大、增生,细胞和细胞间质水肿,神经元坏死.免疫组化染色: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损伤后HSP20及EPO的表达均上调,于第三天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至7 d时仍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且两者的表达趋势相同呈正相关(r=0.777,P<0.05).结论 缺血再灌注的沙鼠脑组织中HSP20及EPO表达均升高并可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的脑损伤.
作者:周洁;王建明;王岚;曾晓云;熊玲;罗志秀;刘正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主动死亡过程,此过程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和调控.凋亡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主动死亡过程,并不是病理条件下的损伤.核酸内切酶反应是凋亡分子(APO)的重要步骤.目前,人们对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有了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这对重新认识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作者:朱秀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胸廓出口综合征(TOS)是锁骨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在胸廓上口受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以及临床上对TOS的逐渐了解,老年人TOS的诊断率逐年提高,老年人TOS在病因病理、鉴别诊断等方面都存在其自身特点.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患者,女3例,男5例;年龄52~71[平均(59.2±6.7)]岁.其中6例患者合并颈椎病.卡压因素:第七颈椎横突较长合并前斜角肌止点过宽1例,前斜角肌纤维化挛缩4例,有小斜角肌1例,肋锁骨变形致肋锁间隙变窄2例,本组中未发现颈肋和异常纤维束带.
作者:李玉祥;杨光;王雪睿;王玉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锁骨下动脉闭塞症患者,男10例,女6例.年龄56~82[平均(69±12.6)]岁.病因均为动脉粥样硬化闭塞,其中左侧10例,右侧6例,伴有同侧无名动脉或颈内动脉病变6例,2例为介入治疗失败,5例为介入治疗后再闭塞.临床表现患肢有缺血症状16例,同时伴有锁骨下动脉窃血症状者9例.所有病人远侧端动脉(尺,桡动脉)均消失,血流测不到或很低,无缺血坏死.所有病人均行多普勒血流图,彩色超声和CT血管造影(CTA)检查.
作者:王刃;李悦萌;赵旭;马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乳腺癌发生每年递增0.2~0.3%,每3 min就有一名妇女被诊断为乳癌,每13 min就有一名患者死于乳癌.乳癌发病率在我国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且有逐年上升趋势.早期诊断是提高乳腺癌5年生存率的关键,寻求简单而又可靠的早期诊断方法,提高早期诊断率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高迁移率蛋白A(HMGA2)和CD44V6与乳腺侵袭和转移相关性为许多学者所关注.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观察HMGA2和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在乳腺癌的发展,浸润及转移间的作用.
作者:韩猛;程智勇;张铁;任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氯化钾静脉滴注有利于心脏的正常收缩和机体代谢,为纠正患者因手术禁食;应用利尿剂,肾小管性酸中毒、呕吐、持续胃肠减压等原因造成的低血钾[1],在输液时常规加入10%氯化钾,而静脉滴注氯化钾常可导致局部疼痛,严重时可引起静脉炎,针对这一问题,为减轻患者的痛苦并预防静脉损伤的发生,本文自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在输液时对疼痛的患者应用2%的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涂擦后湿敷疼痛局部20~30 min进行临床研究,效果满意.
作者:陈玉梅;武婷;温冬兰;马德强;岳江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血脂康、国产硫酸氢氯吡格雷(泰嘉)、拜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治疗及对心脑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162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高脂血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6例,应用血脂康0.6 g,2次/d,泰嘉50 mg,1次/d;拜阿司匹林100 mg,1次/d,对照组76例,仅给拜阿司匹林100 mg,1次/d.共随访18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6、12、18个月检测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颈动脉斑块的变化,并详细记录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平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颈动脉斑块积分,治疗前与治疗后12、18个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TC,TG,LDL-C在治疗6个月后明显下降(P<0.01),HDL-C在治疗12个月后明显升高(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结束时,治疗组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率为9.3%,与对照组复发率(28.9%)相比明显下降.结论 血脂康、泰嘉、拜阿司匹林联用能延缓和逆转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复发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且不增加出血发生率.
作者:祁学成;曾瑞兰;唐建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渝中区和九龙坡区345例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SF-36生命质量量表(第二版)、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简易应对问卷(SCSQ).结果 SF-36各维度得分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和积极应对呈正相关(r=0.394~0.814,P<0.01),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r=-0.355~-0.529,P<0.01).结论 社区护理人员应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指导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增强其社会支持,以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孔令娜;周颖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应用自动管电流模式降低256排螺旋CT腹部扫描中射线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对66例怀疑肝脏疾病的患者进行腹部CT扫描成像,将患者分为常规管电流扫描组和自动管电流扫描组,每组33例.常规组采用300 mAs管电流扫描,自动组采用自动管电流扫描.然后对两组图像信号噪声比、对比度噪声比和有效剂量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图像信号噪声比分别为(14.21±2.18)和(14.05±2.40),无统计学差异(P=0.78).两组图像对比度噪声比分别为(6.28±1.07)和(6.31±1.22),无统计学差异(P=0.92).两组的有效剂量分别为(6.98±0.42)mSv×cm和(6.41±0.41)mSv×cm,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与常规管电流比较,自动管电流模式腹部CT增强扫描在没有降低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射线剂量降低约8.2%.
作者:崔虎永;信瑞;刘建华;弓婷婷;郭丽艳;李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一定剂量的白藜芦醇对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生殖系统的作用.方法 将3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6组:生理盐水组(NS);DMSO溶剂对照组(DMSO);D-半乳糖模型组(D-gal);低剂量白藜芦醇处理组(RES-L);高剂量白藜芦醇处理组(RES-H);维生素C阳性对照组(VC).给予D-半乳糖皮下注射和白藜芦醇灌胃后观察小鼠睾丸脏器指数,精子质量(包括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精子活率,精子畸形率)以及血清SOD、MDA和血清睾酮水平(T)的变化及睾丸石蜡切片的HE染色和p53免疫组化.结果 各组之间睾丸脏器指数无明显变化;与D-gal组相比较,RES-H组小鼠精子密度升高,精子活率增加,精子活力增加,精子畸形率降低,小鼠血清T水平升高,血清SOD活力升高,血清MDA降低;睾丸石蜡切片HE染色见生精细胞减少,p53阳性细胞增加.结论 白藜芦醇对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小鼠生殖系统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泫;姚新梅;田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钠(HA)预防术后腹膜粘连的作用.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分为A、B两2组,每组30只,制成腹膜粘连模型后将创面分别置入生理盐水、HA各3 ml,分别于术后3、7和14 d观察腹腔粘连情况.结果 术后3 d于光镜下可见,A组和B组相比,B组大鼠肠壁纤维细胞增生较轻,胶原纤维排列较疏松.术后14 d,B组大鼠腹膜粘连程度明显轻于A组(P<0.01).结论 HA能有效预防术后腹膜粘连.
作者:吴志民;伦志军;刘迎春;刘国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调查城市运动与不运动老年人亚健康状况.方法 使用亚健康评定量表对运动组与不运动组老年人进行测评.结果 两组老年人健康状况(F=3.69,P<0.05)、亚健康状况(F=4.11,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运动降低或改善老年亚健康现状,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建议重视老年人运动场地和设施建设与投入,为促进老年人参与运动提供更多的方便与场所.
作者:高玉霞;杨贵珍;王桂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其中老年胃癌占相当大的比重,手术治疗仍是主要的根治方式,但是,老年胃癌患者因癌肿负荷引起代谢失常、免疫力降低、贫血,加上多有重要并存病,一般状况欠佳[1].为了大限度地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围术期并发症和病死率而采取的一系列综合性应对措施,已成为当今老年胃癌手术治疗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总结65岁以上老年胃癌病人手术并发症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评价其危险因素.
作者:梁绍诚;吴鸿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益气温阳活血方对早期心力衰竭大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阿霉素尾静脉注射造模;超声检测评价其心功能、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AngⅡ、ALD浓度、以RT-PCR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 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在益气温阳活血方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随着心力衰竭的加重、心室重构的形成,模型大鼠AngⅡ、ALD含量进行性升高,而PPARγ mRNA与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则进性降低.益气温阳活血方在心力衰竭的早期即可减少AngⅡ、ALD含量及上调PPARγ mRNA与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论 AngⅡ、ALD可作为早期心力衰竭预警标志物;益气温阳活血方在心力衰竭早期可通过PPARγ信号通路调节AngⅡ、ALD的表达,防止心室重塑,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杨冬花;付蓉;罗建华;袁志柳 刊期: 2011年第13期